【#教育思考】15:最強品格力──小游的故事(上) (暘斌)
教育改革千變萬化,升學途徑變得五花八門,家裡有小孩的家長常抱怨連連:「改來改去,不如不要改!一試定終生最公平。」
新的108課綱,重要的關鍵詞是「素養」。那,什麼是「素養」呢?
簡單的說,一個學生光是有很強的能力、很棒的口才、很積極的行動力⋯⋯是不夠的。舉個例子,我們不能否認希特勒很有本事,但我們都不會同意他是個有「素養」的人。
我認為,「素養」的核心仍在於「良好的品格」。
該做的事,他知道怎麼做、有能力做,而最重要的是「願意去做」。也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品格教育」仍是新課綱有成效與否的關鍵,也是下一代面對世界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今天的主角「小游」,就是一個深具品格力和素養的孩子。
從我18歲開始在補習班打工,有學生叫我第一聲「老師」開始,算一算也快要15年(雖然芳瑜常虧我這樣是灌水的算法😆)。
任教的歲月裡,遇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學業成績十分優異的;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文能武的;當然也有迷失自我,誤入歧途而越陷越深的。
目前為止,小游是最令我「佩服」的學生,沒有之一。
小游是我之前的導師班學生,入學沒多久就說未來的志向是要當老師(是有多想不開😂)。她最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學業頂尖,也不是才藝出眾,而是那令人驚嘆的「高尚品格」。
說一個準大學生的「品格高尚」,是否太浮誇?那不是用來讚揚古人的嗎?我卻認為是實至名歸,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
日前小游透過繁星上了理想的大學,身為她國中的班導非常開心,我打算跟她約個時間相聚,聊聊未來的生涯規劃。
我:「就約下禮拜五下午,好嗎?」
小游:「不行耶,再隔兩週好嗎?」
我:「妳不是上榜、放暑假了,還有事要忙啊?」
小游:「對啊,那兩天我們學校要段考。」
聽到此處,我差點噴飯,也有些汗顏。已經上榜的準大學生,很多都玩瘋了,這時的段考成績根本無關緊要,一點影響也沒有。但許久不見的小游,還是跟國中時一樣,仍堅持做好學生的本分。
這又讓我想起了許多往事。
當年,剛升上七年級的小游,入學資料卡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她的字實在是太特別了!每個字一筆一畫都很清晰,工工整整、方方正正,彷彿是精心雕刻出來的。
之後,身為班導就開始默默觀察她,就連一些可以很隨興的筆記、週記,她都一絲不苟的完成,慢慢雕琢,就像要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盡心盡力。
我看了有些感動,也有些心疼。我心裡常這樣納悶:「這麼盡力的寫這麼多字,手一定很痠吧!」、「孩子,這只是寫給自己看的筆記啊,有必要這樣搏命演出?」
字如其人,小游在班上就是這樣「君子」般的存在。
國中小女生有些小團體,一起抱怨、講些小祕密,是再正常不過了。小游也有自己的知心好友們,但她從不談論人家的是是非非。
小游是個極其認真的孩子,她在課業上的自我要求極高。印象最深的是八年級時,她常讀書到三更半夜,而身為導師的我,考量到健康和效能,不只一次勸阻她「開夜車」的行為,但總是比不上她那與生俱來的執著。
後來,我已能透過嘴唇的血色來判斷她前一晚是否熬夜。有一次,小游又徹夜苦讀她最弱的數學。我實在看不下去,直接「保管」了她的數學講義,要她多休息,健康比較重要!(聽起來有沒有很詭異😂)
看到目前為止,大家可能會想:莫非小游是個書呆子吧?恰恰相反,一個品格好的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眾人負責,做什麼事往往都會成功。
好比小游的文科很不錯,但以前她只會做條列式的筆記。我教她可以運用心智圖來以簡馭繁,並透過電腦軟體繪製更省事,之後,我就慢慢淡忘此事。
但她居然透過自學,慢慢「自燃」起來了,之後就自動自發地做出社會科專屬而有系統的筆記,令人驚艷不已。
在班上,小游有點內向,話並不多。但因為待人和氣又負責,加上有點「生活白痴」的傻氣,因此親和力十足,大家都喜歡跟她相處。
這實在是一種很有魅力的人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身為她國中的班導,說實話,自己還達不到這種境界。
升上高中之後,彼此都忙,我們的聯繫就少了很多。
某次在捷運站遇到小游的弟弟(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他偷偷告訴我小游想考師大國文系。我聽了很開心,如果自己的學生變成學妹,那是一件多麼有趣又有意義的事!
繁星放榜時,我默默不斷查榜,卻又無消無息,一顆心懸在那。沒想到幾天後,收到小游親自傳來的好消息:「老師,我考上師大國文系了!」聽到這孩子如願以償,往自己人生的夢想前進一大步,為師我開心不已。
一個品格力這麼好的孩子,願意投身教職,將來一定會造福很多學生,實在是臺灣的福氣啊!
後記:
不知不覺打了快兩千字,唯恐文章過長,決定分為上下兩篇。
下篇來寫一下我的觀察心得:小游的高尚品格是怎麼來的?品格力為何是素養的關鍵?這樣優秀的孩子會帶給班上怎樣的正向影響?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日 文系 生涯規劃 在 Wonda溫答|窮遊女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前的我,其實是個說不出「夢想」是什麼的人。
印象中,第一次被要求去想像自己長大成人的樣子,是在國二那年,已經忘了是什麼課,老師說:「想像一個30歲的自己」,對一個14歲的國二生來說,30歲,真的很老耶!(沒想到轉眼間30已在眼前🤦🏻♀️)
30歲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其實對國二的我來說一點概念也沒有,但電視上演的、大家說的,都是一副光鮮亮麗的樣子,穿著套裝、拿著公事包,每分每秒都很忙也很開心的樣子,所以我想像我的30歲也差不多是那個樣子吧。當時很想要成為記者,所以想像的就是一個記者的生活,可能自己住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家裡要有魚缸養兩條魚(到底為什麼🤣)
可能我就是個活在當下的人,如果不是被人逼著去想,其實平常沒事根本不會想像未來,就算大學讀了中文系後一天到晚被人問出社會要幹嘛,也從來沒有因此認真回答或思考,所以,第二次有印象,認真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時,已經是大四了。
大四的最後一學期,我修了一堂跟生涯規劃有關的課,回想整個大學四年,或許幫我最多的就是這堂課。它沒有讓我學到什麼專業知識,但在那堂課學到的一切,卻成為我日後人生的羅盤,讓我能一直朝自己真心喜愛的方向前進。
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教授說:「先想你要過的生活,再想你要做什麼工作。」
我們列出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如:健康、家庭、金錢、財富等,再依重視的程度排序,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教授的那句話,以及當時的價值排序,都不斷影響著我日後職涯的選擇。我也因此鮮少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但即便是到那個時候,我還是回答不出我的夢想是什麼。
還記得當時我在那張紙上寫的是:「幫助別人」,真的超像幹話,自己寫出來都覺得很心虛又很好笑,但內心又隱約有種感覺——我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幫助別人」說起來有點空洞又過度廣泛,但卻真的是日後我在每一份工作上追求的意義。其實第一份工作我做的很辛苦,很沒有成就感,現在回想突然發現,或許是因為在那份工作中,我感受不到我真正幫助了誰,當工作單純成為一種交換薪水的籌碼,我真的做的非常痛苦。
/
剛出社會的時候,想著要趕快找到工作,穩定的做個3、5年,很怕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怕成為那種工作換不停的人,怕被說是草莓族⋯
工作了幾年後的現在,反而不再追求工作穩定了,當然,有穩定的薪水是很棒的,它讓人感到安全,收入不穩確實會讓人感到焦慮,但我說的是,不再只追求穩定或是薪水,而是我有多喜歡這件事。
回顧當自由工作者這一年來,其實工作跟收入真的都非常不穩定,但我也跟幾個喜歡的品牌有了合作機會,每一天、每一刻,我都清清楚楚地活著,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成長。我不會說這是個容易的過程,相較之下我認真覺得當上班族輕鬆多了。但我更看重的是「我能做選擇」,我選擇我的時間是被我喜愛的事物填滿,我選擇捨棄其實不需要的物質與社交,我走一些跟別人背道而馳的路,我的收入並不優渥,但我每一天都感覺自己自由。
我可能依舊無法具體地說出我的「夢想」是什麼,但我知道我正在實踐我夢想的生活。
/
回顧學生時代,我認為自己做的最對的,是下面這幾件事⋯
▮善用「課堂之外的時間」
專業知識不是不重要,但真實社會靠的不只是課堂上的專業知識而已,而真正決定你與別人差異的,其實是你如何運用「課堂之外的時間」,其實這件事我覺得不只學生,對於上班族來說也非常重要。
▮找到真正的興趣
延續上一個善用時間,其實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投入時間去摸索、尋找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不管怎麼說,工作可是一個會陪伴自己超過1/3人生的事,找到喜歡的事,就能成為一輩子的志業,找不到喜歡的事,就是一輩子等著退休的職業而已。
▮排序人生重要的價值觀
就像那堂課上老師要我們做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釐清自己重視與需要的,才不會不斷做出違背自己心意的選擇,當你的外在環境跟內在需求趨近合一的時候,你的狀態就能越平衡、越快樂。
日 文系 生涯規劃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博客來會員日,大家下手沒?
沒有《喬凡尼的房間》,畢竟2003年的書已經絕版,連原文書也沒有,想著寫第四本書前我要多看幾遍,那可能要一再跟圖書館續借了(讀冊二手書也沒有)
我訂了威廉.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這本我很有回憶,社會系畢業後我本來想過要考外文所,跑去補習班聽課,當然以我一個外系生沒輔修外文,這個想法是有點天真,但當時就是想努力看看,一個暑假我排了一週四十堂課,有考試有作業,就是把自己拼到,下課後我站著就會搖晃,快累倒的程度。
但那時就好喜歡課堂上老師講的這本。那個補習班老師英文有英國腔,我覺得他講英文非常好聽(我個人主觀,不過在那裡認識了的外文系朋友也說喜歡),我對這個故事印象非常深刻,老師只能抓重點講,畢竟是為了考研而不是學校正式的上課,我那時的英文也不夠好,還是回家一邊翻字典一邊看完了。很感動,不過不是溫馨的那種。(我好像總喜歡這種書😂小說太夢幻的我不信啊—奇怪了電視劇夢幻的我可以)
下一本書想寫家庭裡的事情,談家庭裡那些秘密和傷痕,直覺想起這本書。近年有出新譯本,就來下訂了。
***
大家會員日買什麼呢?我再推《阿包醫師陪你養寶包》我覺得是很適合送新手爸媽的禮物書。因為我已經有書了,可以跟大家講講它的特色。
一般人可能會想,家裡有兒科醫師、還有像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 那樣教育系畢業的專家,帶小孩應該跟我們一般人不同,可以輕輕鬆鬆過關斬將吧。
看完這本書會發現⋯並沒有😂
因為每個人在第一次當爸媽時,都會很慌張,也常有挫折,因為孩子的加入,自己原本的生涯規劃、原本的家庭關係,都會產生新的困難。
這本書很特別的是,除了提供了很多養寶寶第一次遇到的狀況(像發燒、過敏、腸胃炎、副食品⋯)該怎麼處理的專業知識,是個方便查閱的工具書以外,另外就是有阿包醫師和醫師娘,很坦率誠實地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
包括跟長輩觀念不同的溝通,老一輩還是有「先生都是醫生了,太太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自己帶小孩⋯」這些事情,平常我跟琦琦就會聊,在書裡她也很大方的分享了。
我覺得是很適合送給新手爸媽的禮物書,因為新手爸媽就是會面對這些人生第一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示範了怎麼「一起面對」,而不是因為爸爸工作特忙,大家又都說孩子需要媽媽,就理所當然的把責任和生涯轉變的壓力都歸給妻子。
總之會員日,又是我好書推薦的日子(是生火吧😆)
大家可以下手囉~
#其實也可以再買一本我的
#送禮自用兩相宜😆
#歡迎留言分享妳會員日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