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預告】
12/17(四) 晚上8:00 首播
#天下讀者俱樂部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
職場上受到的委屈,其實很多時候是來自於你不自覺的「慣性」
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如何透過「我訊息」達到溝通目的,讓工作更順利,甚至爭取到升值調薪的機會?
天下雜誌出版特地邀請到
斜槓教練 洪雪珍 X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作者 陳茂雄老師
陪你一起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慣性盲點,
並且透過簡單的練習,找到溝通的訣竅,
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到更幸福、滿足的突破口。
📍好書推薦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https://lihi1.com/Ucorn/vedio
《薩提爾教練模式》https://lihi1.com/WOHsp/vedio
《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https://pse.is/38r6sl
📍薩提爾相關課程訊息請密切關注【旭立文教基金會】https://www.shiuhli.org.tw/course
旭立薩提爾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首播預告】
12/17(四) 晚上8:00 首播
#天下讀者俱樂部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
職場上受到的委屈,其實很多時候是來自於你不自覺的「慣性」
如何透過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如何透過「我訊息」達到溝通目的,讓工作更順利,甚至爭取到升值調薪的機會?
天下雜誌出版特地邀請到
斜槓教練 洪雪珍 X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作者 陳茂雄老師
陪你一起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慣性盲點,
並且透過簡單的練習,找到溝通的訣竅,
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到更幸福、滿足的突破口。
📍好書推薦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https://lihi1.com/Ucorn/vedio
《薩提爾教練模式》https://lihi1.com/WOHsp/vedio
《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https://pse.is/38r6sl
📍薩提爾相關課程訊息請密切關注【旭立文教基金會】https://www.shiuhli.org.tw/course
旭立薩提爾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豆爸和粉圓媽與YOTTA合作的阿德勒父母學線上課程
#11月29日開始募資喔
在實踐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親子教養一陣子之後,就會不自覺地開始探尋自己,而我意外地發現,最近很火紅的薩提爾和阿德勒心理學,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心得,並且參考了旭立文教基金會的網頁,將薩提爾的求生存姿態、與阿德勒學派所談的教養類型進行類比。
註1:這是我的個人心得啦!提供大家參考
註2:若想要更深入瞭解薩提爾,可以參考旭立文教基金會:
http://www.shiuhli.org.tw/development/str_center_2_1_3.jsp
親子關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在我們談論人際關係時,有三個面向要納入考量:
・自我
・他人
・情境(除了自我和他人以外的人、事、時、地、物)
然而我們卻很容易「顧此失彼」,或是習慣性的只考量部份的面向,這可以說是源自我們的生命經驗,但也同時代表我們擁有改變的可能性!
阿德勒父母學談的「溫和且堅定」,所謂的「溫和」是指對於「他人」的尊重,而「堅定」則是代表對於「自我」和「情境」的尊重。
過去的我,若以薩提爾的求生存姿態來歸類,是屬於「打岔型溝通」的方式,對於這個類似的說明,讓我很有感觸:「打岔的人的存在,使人覺得愉快,不被認為有問題而常得不到幫助」。
對照阿德勒的教養類型,也的確過去的我,是「偶爾溫和、偶爾堅定;偶爾有自由、偶爾有秩序」的「變動型亂愛」呀!難怪孩子「必須」經常的測試我的界限,因為他們不知道今天的我,會不會和昨天不一樣。
現在的我,則是往「一致型溝通」邁進,我覺得能夠一致性,不需要人前人後、朝令夕改、表裡不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也邀請大家,一起往薩提爾「一致型溝通」、阿德勒「民主型寵愛」前進喔!
--
【阿德勒父母教養類型】民主型寵愛
民主型寵愛,指的是在「溫和且堅定」的親子關係中,無條件的愛孩子。溫和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堅定表示對自我和情境的尊重。無條件的愛,是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犯了什麼錯、成就到哪裡,都不影響父母對孩子的認定、看法、眼光。自由與承擔責任、平等與互相尊重,四件事情缺一不可
—
同時有溫和、同時有堅定
同時有自由、同時有秩序
--
【薩提爾求生存姿態】一致型溝通
「一致」是讓人更趨於統整且富有人性的另一種選擇。是一種存在狀態,也是一種與我們自己、與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當我們決定一致地回應時,並不是因為我們想贏、想控制別人或情況、想保護自己或忽略別人。選擇一致意味著選擇做我們自己、與別人接觸建立關係,以及直接與別人聯結
--
【阿德勒父母教養類型】放任型溺愛
溺愛,呈現的則是「自由但不用承擔責任;平等但沒有互相尊重」有二缺二的狀態。愈來愈多父母,希望走出自己童年被打罵的陰影,想要學習新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但一不小心,就會落入了溺愛的陷阱當中。父母忽略「自我」的需求,對孩子「他人」百依百順,形塑孩子「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的性格
—
只有溫和、沒有堅定
有自由、無秩序
--
【薩提爾求生存姿態】討好型溝通
當我們討好時,我們不顧自我價值的感受,而將我們的權力交給他人,或者來者不拒。當我們的討好成功地取悅某人時,我們會感到心滿意足,直到另一個人的不悅打破這一切為止
--
【阿德勒父母教養類型】威權型錯愛
錯愛,往往呈現的是「不自由也不用承擔責任,不平等也沒有互相尊重」三不一沒有的狀態。如此的錯愛,比不愛更加傷害孩子的內心與性格發展。父母只考慮到「自我」與「情境」,卻忽略了孩子「他人」的需求和發展,型塑孩子「乖乖聽話,照我說的去做」的性格
—
只有堅定、沒有溫和
有秩序、無自由
--
【薩提爾求生存姿態】指責型溝通
指責型溝通會為了保護自己而選擇蹂躪別人或環境。由於指責的爆炸性特點,老是指責的我們也常常切斷和他人親密的聯結。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自我懲罰的放逐裡。我們只在獨處時暗自哭泣,因為我們不承認自己的脆弱;我們內心深處相信,一旦揭開低自我價值,我們就會死去
--
【阿德勒父母教養類型】高期望型無愛
高期望型無愛的父母,也是愛孩子的,只是孩子通常感覺不到,孩子會認為外在的情境(例如:分數、名次、同學、鄰居⋯⋯等)都比他來得更重要
高期望型的父母,習慣將孩子的時間表塞滿,把孩子交給其他的專家,卻沒有時間和孩子累積親子存款
—
只有堅定、沒有溫和
有秩序、無自由
--
【薩提爾求生存姿態】超理智型溝通
超理智最突出的特徵是毫無人性地客觀。當我們用超理智時,我們不允許自己或別人注意感受。我們處理衝突的方法是引用研究或數據來證明我們永遠是對的。這反映出社會規條:成熟就是不受動搖、沒有七情六慾,而這常被誤解為理智。當我們超理智時,我們從人群裡退縮,且受苦於孤單
--
【阿德勒父母教養類型】變動型亂愛
變動型亂愛的父母,也是愛孩子的,只是教養的模式太容易隨心情起伏不定,在外人面前往往呈現人人稱羨的親子樣貌,但卻很容易在私底下對孩子暴怒、責打,然後又會因為愧疚而過度補償孩子,造成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的界限與常規,也因此失去安全感,活在恐懼當中
—
偶爾溫和、偶爾堅定
偶爾有自由、偶爾有秩序
--
【薩提爾求生存姿態】打岔型溝通
打岔是超理智的反面,企圖在討論問題時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一直改變想法,想同時做無數的活動,無法把注意力專注地放在同一件事上。打岔的我們相信,只要可以把帶有任何程度壓力的話題轉移注意的方向,就可以生存下去。打岔的人的存在,使人覺得愉快,不被認為有問題而常得不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