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光倒流一個掣】 早喺2014年,Google Maps地圖嘅街景服務Street View推出時光機功能,可以俾大家睇返舊嘅街景圖相片。近日有網民再Loop呢一項「#時光倒流」功能,重溫十幾年前18區嘅社區風貌,見證住自己社區嘅變遷。 00:00 Intro 00:17 中西區 中山紀念公園 ...
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在 Edan Lui 呂爵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幸過後,就會搵到屬於你嘅小確幸❤️
多謝大家咁積極參與Finding Edan遊戲~今次唔洗再碰運氣啦!因為會有爵安嘅聲音導航!😎
巴士站電子屏幕應援
日期:2月5號-2月18號
時間:05:00-01:00(+1)
*每10分鐘一轉
詳細地點:
尖沙咀
K005A 柏麗大道The One對面
K0058 柏麗大道The One對面
旺角
K076 亞皆老街先達廣場
K089 彌敦道銀行中心
K299 海泓道柏景灣
太子
K084 彌敦道760號聯合廣場
K344 彌敦道旺角警署
長沙灣
K1064 長沙灣廣場/荔枝角港鐵站A出口
美孚
K160 美孚港鐵站A出口
佐敦
K021 佐敦道近志和街
油麻地
K093 彌敦道九龍中央郵政局
九龍灣
K074 常悅道零碳天地
九龍城
K270 太子道東近富豪東方酒店
新蒲崗
K340 太子道東Mikiki
黃大仙
K054 龍翔道黃大仙中心南館
觀塘
K2044 觀塘道410號觀點中心
將軍澳
K291 佳景路寶琳巴士總站
K069 重華路厚德購物中心
馬鞍山
K398 西沙公路新港城
葵涌
K204 葵仁路新都會廣場對面
K318 興芳路新都會廣場正門
荃灣
K248 青山公路千色匯
K284 大河道近海霸街
沙田
K149 桿杆莆街沙田大會堂
大埔
K330 汀角路近汀角樓
歡迎 tag @edanlui_fansclub & @bertlui_fanspage 認證 🥰
#E先生連環不幸事件
#呂爵安 #Edan #EdanLui #MirrorWeare #ViuTV
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光倒流一個掣】
早喺2014年,Google Maps地圖嘅街景服務Street View推出時光機功能,可以俾大家睇返舊嘅街景圖相片。近日有網民再Loop呢一項「#時光倒流」功能,重溫十幾年前18區嘅社區風貌,見證住自己社區嘅變遷。
00:00 Intro
00:17 中西區
中山紀念公園 Sun Yat Sen Memorial Park
般咸道 Bonham Road
香港摩天輪 Hong Kong Observation Wheel
英華女學校 Ying Wa Girls' School
00:40 東區
油街實現 Oil Street Art Space
太古城中心 Cityplaza
小西灣廣場 Siu Sai Wan Plaza
00:53 南區
One Island South
海洋公園道 Ocean Park Road
01:03 灣仔區
希慎廣場 Hysan Place
利東街 Lee Tung Street
夏慤道 Harcourt Road
01:16 九龍城區
啟德郵輪碼頭 Kai Tak Cruise Terminal
忠孝街 Chung Hau Street
香港嘉里酒店 Kerry Hotel Hong Kong
01:29 觀塘區
裕民坊 Yue Man Square
牛頭角下邨 Lower Ngau Tau Kok Estate
藍田綜合大樓 Lam Tin Complex
聖言中學 Sing Yin Secondary School
大本型 Domain
01:54 深水埗區
D2 Place ONE
長沙灣道 Cheung Sha Wan Road
02:04 黃大仙區
黃大仙中心 Temple Mall
樂富廣場 Lok Fu Place
Mikiki
02:14 油尖旺區
K11 MUSEA
旺角大球場 Mong Kok Stadium
洗衣街 Sai Yee Street
廟街 Temple Street
02:31 葵青區
青衣城二期 Maritime Square 2
02:36 北區
聯和墟 Luen Wo Hui
02:41 西貢區
PopCorn 2
香港單車館 Hong Kong Velodrome
西貢公路 Hiram's Highway
02:53 沙田區
創新路 Chong San Road
02:58 大埔區
太和邨 Tai Wo Estate
寶鄉邨 Po Heung Estate
03:06 荃灣區
海之戀商場 OP Mall
荃灣千色匯 KOLOUR
荃灣工業中心 Tsuen Wan Industrial Centre
03:20 屯門區
V city
屯門公路轉車站 Tuen Mun Road Interchange
凱都戲院 Hyland Theatre
03:33 元朗區
天秀路Tin Sau Road
形點 YOHO MALL
03:41 離島區
北大嶼山醫院 North Lantau Hospital
Reference:
用 #Google街景 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https://lih.kg/2440533
Music used:
♪ #時光倒流一句話 (Piano Cover) by @Noodles Music
https://youtu.be/2IL1dQzvFfU
♪ [Instrumental] Dua Lipa - Homesick by @HUIYA Instrumental
https://youtu.be/wr8L720j9PI
Google Map向來有提供街景功能,用家瀏覽地圖之餘亦可看見商戶建築,感覺有如身歷其境。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以「用Google街景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為題發文,指可以用Google Map翻看最早12年前、即2009年的香港街道景色,緬懷過去之餘亦感嘆10年來香港變化甚大,獲不少網民和議。
不少網民立即以Google街景翻閱10年香港景色。有人認為當年街道上人車數量不如現在多,街邊違泊情況亦較輕,直言「條路好暢順」。亦有人特別注意街邊商戶及建築,認為當年彌敦道兩旁金舖較少,商戶種類較豐富,而近期需要重建的觀塘裕民坊,於2009年尚未落成巴士總站,附近皆為商場食肆,早前結業的麥當勞仍「健在」。
除商戶外,不少網民亦關心10年前物價。有人發現有食肆每碗淨雲吞僅售$10,直言以今時今日物價實在難以想像。有人就表示最關心當年樓價,指翻查當年地產代理店面,可見康怡2房單位僅售200餘萬,亦有人帖圖指屯門大興花園500呎單位僅售168萬,稱可惜自己當年仍在求學時期,否則已一早「上車」做業主。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898243/%E6%98%94%E6%97%A5%E9%A6%99%E6%B8%AF%EF%BD%9C%E7%94%A8Google%E8%A1%97%E6%99%AF%E3%80%8C%E6%99%82%E5%85%89%E5%80%92%E6%B5%81%E3%80%8D10%E5%B9%B4%20%E7%B6%B2%E6%B0%91%E6%87%B7%E5%BF%B5%E6%A8%93%E5%83%B9%E3%80%8C%E5%BA%B7%E6%80%A12%E6%88%BF2%E7%99%BE%E5%B9%BE%E8%90%AC%E3%80%8D
網民「大政奉還」在連登討論區上以「用Google街景睇返以前嘅社區好正」為題發文,分享使用Google Maps的Google街景功能可以透過調整時間線,看到特定位置在不同時間時的樣貌,從而看得出一個社區的變化。
樓主Cap圖舉例,指Google街景可以看到餐廳改由酒樓接手、已經結業的明將壽司、當年正在上映的電影、十幾年前的樓價、2009年每碗雲吞麵只需10元等。他指看Google街景「好似用時光機返去過去咁,個感覺好正,見證住自己社區嘅變遷,如果有埋VR模式就好」,「見返已經執咗笠嘅舖頭好滾動(感動)」。
不少網民知道Google街景設有調節時間功能之後都大叫「長知識了」,又說「原來有呢個功能,多謝分享,懷念下先」,並分享自己找到的截圖。
https://www.hk01.com/%E7%86%B1%E7%88%86%E8%A9%B1%E9%A1%8C/597712/google%E8%A1%97%E6%99%AF%E6%9C%89-%E6%99%82%E5%85%89%E6%A9%9F-%E5%8A%9F%E8%83%BD-%E7%B6%B2%E6%B0%91%E7%8B%82loop%E6%98%94%E6%97%A5%E7%A4%BE%E5%8D%80%E9%A2%A8%E8%B2%8C-%E9%99%84%E6%95%99%E5%AD%B8
網上懷念10個已消失嘅靚景 Google Maps回到過去新功能
昔日嘅時光永遠係最美好,有唔少人都希望回到,甚至停留喺嗰一刻,但時間依然係會繼續過去,不過大家就可以透過Google Maps去重溫返懷念返一啲已經消失嘅靚景,幾個步驟就可以帶大家回到過去,咁神奇?一齊嚟試下啦!
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在 Kimfamily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bit.ly/2qft3VI
水晶巴士觀光遊 簡介
水晶巴士是用創新的方法、舒適的空間和香港特色美食,讓客人能充分享受香港特色美食的同時,環游香港不同美景。參與我們為閣下量身定做的觀光團後,你會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文化、美食和景點,讓你愛上這個東方之珠。
水晶巴士特色
水晶巴士途徑21個香港必去的景點車上備有5種沿途導賞音頻系統(廣東話、英語、普通話、韓語、日語)觀光的同時享用香港地道中式美點全香港唯一讓你感受車上餐廳的新體驗
下午A團
時間: 12:15pm – 2:45pm(2-2.5小時,視乎交通情況)
行程: 由九龍區至港島區。
出發及回程地點:九龍漢口道(近香港半島酒店辦公室)
下午A團景點及行程
(1) 半島酒店
(2) 清真寺
(3) 彌敦道
(4) 廟街
(5) 砵蘭街
(6) 朗豪坊
(7) 太子
(8) 中山紀念公園
(9) 中環天星碼頭(下車觀光點)
(10) 皇后像廣場
(11) 會議展覽中心
(12) 金紫荊廣場
(13) 政府總部
(14) IFC
(15) 信德中心
(16) 西區海底隧道
(17) 環球貿易廣場
(18) 香港高鐵總站
(19) 廣東道
(20) 1881
(21) 尖沙咀鐘樓
░░░░░░░░░░░░░░░░░░░░░░░░░░░░░░░░░░░░░░░░░░░░░░░
下午B團
時間: 3:15pm – 5:45pm(2-2.5小時,視乎交通情況)
行程: 由九龍區至新界區。
出發及回程地點:九龍漢口道(近香港半島酒店辦公室)
下午B團景點及行程
(1) 半島酒店
(2) 清真寺
(3) 彌敦道
(4) 廟街
(5) 砵蘭街
(6) 朗豪坊
(7) 太子
(8) 奧海城
(9) 葵青貨櫃碼頭
(10) 青馬大橋
(11) 青嶼幹線觀景台(下車觀光點)
(12) 南環路機場跑道
(13) 香港國際機場
(14) 昂坪纜車
(15) 東薈城
(16) 北大嶼山公路
(17) 珀麗灣
(18) 藍巴勒海峽
(19) 昂船洲大橋
(20) 香港高鐵總站
(21) 廣東道
(22) 1881
(23) 尖沙咀鐘樓
費用
港幣380元(大小同價)
░░░░░░░░░░░░░░░░░░░░░░░░░░░░░░░░░░░░░░░░░░░░░░░
晚上團介紹
晚上觀光團-於晚上6:30pm開始,沒有固定行走路線,本公司會提供一些香港著名的觀光景點供客人自行決定。而客人可選擇由本公司指定的餐飲合作伙伴作晚餐,本公司會有兩名服務員作旅遊和餐飲協助。車上設有高級音響設備和自選的燈光效果,更有不同種類的電子遊戲機和多人玩樂的紙牌遊戲,讓客人能在舒適、享受和愉快的心情遊覽香港不同景點。
(1) 尖東海旁
(2) 青衣海濱公園
(3) 青衣南灣角
(4) 白石角海濱長廊
(5) 中環摩天輪
(6) 青馬大橋-珀麗灣
(7) 鯉景灣
(8) 金紫荊廣場
(9) 鰂魚涌海濱花園
費用
星期一至星期四 : 港幣8,800 (只接受包團)
星期五至星期日和公眾假期及前夕: 港幣12,800 (只接受包團)
時間:6:30pm – 11:30pm ,加時: 每小時$2,000
░░░░░░░░░░░░░░░░░░░░░░░░░░░░░░░░░░░░░░░░░░░░░░░
早餐團
包團,只限星期一至五,可自由選擇路線及車上音響可供使用。
辦公室地址
香港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22樓2215室
Whatsapp
6966 6348
電話
2988 8202
電郵
info@crystalbus.com.hk
(以上資料更新至文章當日)
Facebook專頁: 呀劍萬帥 kimfamilytravel
Blog網誌 : kimfamilytravel.blogspot.hk
旺角東站巴士總站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誠邀大家參與『香港義行日2016』之『全城護老、點少得您 』- 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
日期:2016年1月31日
服務一 : 上午9:00至11:00 ~ 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
(服務二)下午 2:30至 4:30 ~『香港義行日2016』嘉年華及嘉許禮
熱切期待!「全城護老、點少得您」一齊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啦!
我們今年以『全城護老、點少得您』為主題,第一個重點項目『老友』所樂 - 問卷調查發布會於1月10日在香港大學成功舉行。全場滿座,傳媒亦有廣泛報導,相信大家從電線新聞或各大報章都見到當日的熱鬧場面。我們再次衷心感謝當日協助的GIVERS,所有嘉賓對GIVERS的團隊讚嘆不已。
我們現正積極備戰於1月31日舉行的全城運動,包括於上午於全港同時進行的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創舉,以及下午於牛頭角舉行的『香港義行日2016』嘉年華及嘉許禮。我們必須動員逾200名義工方可完成創舉,我們期待各位以及家人朋友一起行動,無畏18區遠或近,大家合力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
上午創舉,下午嘉許禮,官星民雲集,我們歡迎各位完成創舉後,同時出席下午於牛頭角上村天幕廣場的嘉許禮,一齊慶祝活動成果。亦歡迎大家到各個場地打打氣,附上活動海報。
截止報名日期:2016年1月22日 名額有限,請立即報名參與,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我們將統計後通知成功報名人士及負責當區的組長,以便聯絡。
服務一 : 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
日期 :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時間 : 上午9:00至11:00 共2小時義工時數
地點 : 香港18區 (請於報名時,註明你願意協助的地區或『任何18區』
主要工作 : 協助維持秩序、派氣球、福袋、揮春等,帶出歡笑及正能量到社區。
服務二『香港義行日2016』嘉年華及嘉許禮
典禮時間:下午2:30 至 4:30 , 2:00集合, 共2.5小時義工時數
地點:牛頭角上村天幕露天廣場 , 近牛頭角道89號,亦可由九龍灣地鐵站,沿行人天橋行去
主要工作 : 協助維持秩序及嘉年華順利進行,帶出歡笑及正能量到社區。
註 :
歡迎任何年齡的義工參加。
2. 參加的義工可獲大會送出別出心裁大會T-SHIRT以及感謝狀,請於服務期間穿上T-SHIRT,以示團隊精神。
參加 服務一 的義工,我們鼓勵大家可選擇『任何18區』讓我們可更妥善安排,完成創舉。選擇『任何18區』的義工更可獲金獎, 感謝狀,以示鼓勵。
服務一 : 創造香港『18區』區區派福袋的創舉 – 18地點如下:
- 中西區 : 般咸道5號寧養臺地下
- 東區 : 柴灣康民街康翠臺地下
- 南區 : 香港仔中心商場
- 灣仔區 : 銅鑼灣百德新街行人專用區
- 九龍城區 : 九龍城道56號天橋底
- 觀塘區 : 觀塘牛頭角下村廣場
- 深水埗區 : 深水埗元州村元慧樓空地
- 油尖旺區 : 旺角海泓道富榮花園36號B地下
- 黃大仙區 : 黃大仙彩雲(一)邨景新樓地下
- 離島區 : 東涌逸東邨巴士總站對出行人通道
- 葵青區 : 葵涌和宜合道商場
- 北區 : 新界粉嶺華明邨商場
- 西貢區 : 將軍澳調景嶺善明邨善智樓地下
- 沙田區 : 沙田瀝源邨福海樓地下
- 大埔區 : 大埔廣福邨廣平樓平台
- 荃灣區 : 荃灣大河道7號慶興樓地下
- 屯門區 : 屯門河旺街大興花園一期一座地下
- 元朗區 :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盛苑
此創舉意思深遠,各位長途跋涉,身體力行的參與,功德無量,謹此向各位致谢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