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除了德國、法國、瑞典曾經進攻俄羅斯,波蘭也曾經做過「東進」這樣的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波蘭恢復國家獨立,而俄國歷經十月革命後變成蘇維埃政權(以下稱蘇聯),當時波蘭人在蘇聯政權建立起初時立基薄弱,趁勢整軍進軍烏克蘭奪取自身從前失去的領土,但蘇聯認為這些領土是俄羅斯帝國時期自古不可分割一部份,因此發生東歐地區在一戰後陷入界區混亂的局勢
1919年末,波蘭進軍發動「基輔作戰」,進攻明斯克、基輔地區,將部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領土佔據,並扶持烏克蘭自由軍建立烏克蘭國和波烏聯合防線,對此蘇聯相當惱怒,除了擴軍,向少數民族要人之外,整頓了部分「古拉格」營的罪犯和政治犯,送往前線抵擋波蘭人的侵略
1920年蘇聯開始反攻,哥薩克人的騎兵迫使波蘭軍向後撤離,被蘇聯直逼到華沙近郊,在蘇聯進攻華沙前,潛伏在波蘭的共產黨黨員趁勢在波蘭作亂,導致波蘭被迫兩面作戰,直到同年8月波蘭在華沙戰役獲得決定性勝利,讓蘇聯軍兵敗如山倒,戰線又往東前進,同年10月初已經推進到基輔地區
華沙戰役後蘇聯才向波蘭求和,雙方這時已精疲力盡,而且波蘭也得到他的目的獲得大量的失土,10月下旬波蘭、蘇聯簽署停火協議,1921年完成《里加和平條約》簽署
明斯克戰役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17.07.05 訃聞—《每日電訊報》※
俄國間諜大師尤里·德羅茨多夫
2017 年 6 月 21 日去世的前格別烏(KGB)少將尤里·德羅茨多夫(Yuri Drozdov),享年九十一歲。他是一位秃頭、方下巴的間諜,不但曾在冷戰的柏林,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潛入中國從事間諜工作。1979 年 12 月,蘇聯入侵阿富汗的首役,總統哈菲左拉·阿明(Hafizullah Amin)遭暗殺,進攻的俄國特種部隊,即是由德羅多夫所領導;他還領導格別屋的秘密小組,訓練幹員前往外國暗殺敵人,稍後,他開始主持惡名昭彰的「S 局」(Directorate S),負責派遣幹員深入指定國家長期暗中收集情報,人稱「非法者」(illegals)的俄國特工網路。
莫斯科首先採用「非法者」,始於 1917 年十月革命之後,當時少有國家承認新成立的共產黨政權,俄國只好派非正式的外交人員到國外去。隨著時間,此一系統愈見改良,探員必須先接受五到七年的嚴格訓練,以深入外國過孤立生活。
格別烏會為「非法者」建構完善的假身份資料,稱之為「說明」(legends),他們並且特別拜訪西方國家的墓園,尋找出生年代與探員生辰吻合的死者名字。有些探員被指派妻子以幫助他們融入西方社會。
西方情報機構沒有與之對等的系統——也許,探員必須深入鐵幕住好幾年,還可能必須接受上級指派的妻子,並不是很吸引人的工作內容。英國間諜小說家奈傑·魏斯特(Nigel West)在 1993 年說:「『非法者』是俄國精練的藝術。」
然而「非法者」的情報收集效率一直都有人存疑。「非法者」不但缺乏母國的支援,又無法經常與母國溝通。因為這樣,絕大多數時間,他們都在想辦法維持假身份以免被揭穿,無法冒太大的危險。
前格別烏副局長高定耶夫斯基(Oleg Gordievsky)在 2010 年的訪談表示:「非法者」取得的情報品質往往不如明著活動的其他同事。然而,德羅茨多夫聲稱:蘇聯訓練出的「非法者」,成為第三國大使的案例不只一例。
德羅茨多夫認識、一起合作過的「非法者」包括科倫·莫洛迪(Konon Molody),他在英國的化名是高登·朗斯代爾(Gordon Lonsdale),性好漁色,表面上經營點唱機、口香糖販售機、賭博機的租售生意,實際上主持波特蘭間諜網(Portland Spy Ring),以取得英國的海軍情報。
名氣最大的「非法者」是魯道夫·阿貝爾(Rudolph Abel)。他在 1950 年代取得了多項美國核子機密,在 1957 年以間諜罪定讞,卻在 1962 年獲釋,以交換被俘的 U-2 間諜機美籍飛行員蓋瑞·鮑爾斯(Gary Powers)。
史蒂芬·史匹柏拍的電影《間諜橋》(Bridge of Spies,2013),有一個場景是阿貝爾回歸蘇聯時,德羅茨多夫站在格林尼克橋上(Glienicke)上迎接他。(格林尼克橋連接西柏林與東德控制的波茨坦。)
德羅茨多夫後來表示,阿貝爾的工作由另外一位「非法者」接替,代碼是「喬棋」(Georgy),他在美國待了十五年以後回蘇聯。德羅茨多夫在 1999 年很得意地告訴俄國軍事雜誌:「美國情報機構依然不知道他的大名。」
根據前蘇聯軍情官弗洛達斯基(Boris Volodarsky)的說法,格別烏成立秘密的暗殺小隊,是因為德羅茨多夫提議,此案在 1981 年獲得蘇聯政治局批准。此單位的名字叫做「信號旗特種部隊」(Vympel),由德羅茨多夫主持,訓練精通多種外國語言,並且熟知作案國家歷史與風俗的間諜。
高定耶夫斯基表示,1985 年他派駐倫敦的時候,德羅茨多夫要他在英國尋找可以藏人、藏武器的空屋,另外還要尋找可以藏匿無線電發報機、罐頭食品、手槍與彈藥、身份證件的地方,顯示格別屋打算在英國進行暗殺任務。
2006 年,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倫敦飲用了釙 210 毒藥後,佛洛達斯基在《華爾街日報》上聲稱「信號旗特工隊」在普丁任內繼續活動,只是改名為「V局」(Directorate V),改隸 FSB。
2010 年,美國 FBI 逮捕了十名俄國的「非法者」,他們以化名在美國活動多年,收集各種情報,從核子武器、金市到 CIA
的人事變動等所在多有。其中一些特工以丈夫與妻子的身份住在一起,而且生了小孩,但他們的小孩不知道父母親其實是俄國人。這十人後來被遣返俄國,以交換四名因幫助西方而被定罪的俄國人。
————————————
尤里·伊萬諾維奇·德羅茨多夫(Yuri Ivanovich Drozdov),1925 年 9 月 19 日生於明斯克。他父親曾是俄國皇軍軍官,革命後加入紅軍。尤里 1943 年入伍,在砲兵學校受訓。1945 年他曾參與紅軍攻陷柏林的戰役。
1956 年,他從莫斯科外語軍事學院畢業,格別烏想要招攬他,他一開始想拒絕。他後來告訴《路透社》:「我認為行不通,我的頭太秃了。」
但他很快屈服於壓力之下。一開始他被派駐於東德,他說他在那裡曾經到演藝學校上課「以學習偽裝成他人的藝術」。
1964 年到 1968 年,他前往北京,在外交身份掩護之下為格別烏工作。1970 年代,他成為紐約的蘇聯情報站站長。
1979 年,他成為「S 局」局長。同一年,他領導格別烏的部隊,在喀布爾奇襲塔吉別格宮(Tajbeg Palace),暗殺阿富汗總統哈菲佐拉·阿明。
1979 年,德羅茨多夫向蘇聯中央書記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推薦成立信號旗特工隊。信號旗特工隊很快成為蘇聯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並且在阿富汗與車臣出任務。
德羅茨多夫說,他不記得柏林圍牆 1989 年倒塌的時候,他人在哪裡。著名記者 Joseph Albright 與 Marcia Kunstel 在《Bomshell》一書中爆料,他當時忙著清洗格別烏的檔案資料,以免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美國二戰時製造原子彈以終止戰爭的計畫)遭俄國間諜滲透的細節外流。
蘇聯解體後,德羅茨多夫成立了商業諮詢公司,Namakon,為西 方企業提供俄國政情分析以及人身背景查核。
尤里·德羅茨多夫身後留下兩個兒子、一位遺孀。
尤里·德羅茨多年生於 1925 年 9 月 19 日,卒於 2017 年 6 月
21 日。
http://www.telegraph.co.uk/…/yuri-drozdov-dreaded-kgb-spym…/
明斯克戰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川普國際新秩序系列報導:馬克洪會見普丁 強硬中不失務實路線
【年輕的馬克洪外交首場重頭戲面對強悍的普丁 強硬中不失務實路線 刻意選在凡爾賽宮而非總統府接待 寓意彼得大帝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 彰顯俄羅斯也是西方一部分並邁向和解之路 大選期間俄媒假新聞與駭客攻擊 馬克洪不假辭色予以反擊 在烏克蘭問題上則展現務實面 希望促成歐洲與俄羅斯坐上談判桌】
一個是深諳舞台效果,熱愛歷史象徵,春天以來讓全世界驚艷不已的最年輕總統。
一個是被季辛吉認為是,俄羅斯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小說人物的頭號強人。
於是當馬克洪決定會見普丁,可以確定他們倆人同時出現的場景,絕對不僅僅是場景。特別是在去年十月,普丁興致勃勃準備親自到法國,主持巴黎第一座東正教教堂的落成典禮。
「我也許要接受普丁來訪?我質問自己值得嗎?(記者:所以不確定他能來訪?)我質問自己有用嗎?需要嗎?這可能是對他的壓力嗎?我們是不是還有讓他停止和敘利亞政權成為共犯的可能?就是說他對一個轟炸阿勒頗政權的支持?」時任法國總統歐蘭德。
這不是歐蘭德的軟釘子,而是直接把普丁列為拒絕往來戶,從此雙方關係跌入谷底。除了敘利亞之外,烏克蘭內戰和對俄經濟制裁等尖銳議題,同樣陷入毫無對話管道的死胡同。更何況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法國大選,由莫斯科操縱的Russia Today 和Spoutnik媒體,在選戰期間大篇幅報導馬克洪為同性戀者,「前進運動」競選總部,曾多次遭受被認為是俄羅斯的駭客入侵,普丁更親自接待反對歐盟的瑪琳勒朋。
這些林林總總法俄雙邊關係的資產負債,讓從布魯塞爾的北約峰會到義大利西西里島的G7,在首場國際外交舞台演出幾乎毫無瑕疵的馬克洪,他真正的挑戰,是5/29與普丁的面對面。
馬克洪選擇了在凡爾賽宮接待普丁,邀請他來為三百年前首次造訪法國的彼得大帝特展開幕,凡爾賽不是官方色彩濃厚的總統府。但卻是法蘭西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殿堂,普丁又是出生於彼大帝創建的聖彼得堡。當雙方對於未來毫無共識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追溯歷史。
「彼得大帝象徵了一個心儀於歐洲,開放的俄羅斯。希望能夠吸取歐洲最好和最強的部分。我們在剛才相當特殊的意見交換中也提到這些部分。最重要的是,這三個世紀以來,法蘭西和俄羅斯的對話,從來沒有終止。這段歷史遠遠超越我們,凝結了法俄的友誼。在五月七日的總統大選中,法國選擇了對獨立的堅持,對歐洲的責任,和影響世界未來命運的意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關鍵性議題,可以排除與俄羅斯的對話。」法國總統馬克洪。
誰能拒絕這樣的開場白?誰能對這樣的舞台無動於衷?
「總統先生,我要感謝總統先生對我的邀請,來到金碧輝煌的凡爾賽,這是我第一次來。這真的是法國的形象和歷史,一段連結我們的歷史。這也正是這個我們待會要參觀的特展主題,是俄羅斯改革派的沙皇彼得大帝訪問法國的三百週年紀念。」俄羅斯總統普丁。
「我也注意到總統身邊有相當多會說俄文的人,我希望他們不是所謂的蘇聯專家,而是廣義的俄羅斯專家,我指的是語言,歷史和文化方面。這樣可以促進更為正面的交流,會有更多真正了解我們的人。」俄羅斯總統普丁。
再強勢的普丁一定遺憾被排除在G7之外的孤立,這一刻,果然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人物,請你們了解俄羅斯,而不是冷戰思維框架下的蘇聯。面對這個複雜人物的,是一個拒絕簡單答案的年輕總統,但是當問題過於複雜,而正確答案是無解的時候呢?
在敘利亞問題上,他推翻了歐蘭德拒絕承認阿薩德代表合法政權的概念,認為推翻阿薩德政權不見得能帶來和平,並且希望與英美聯軍之外,在敘利亞與俄羅斯合作。
「我們的絕對前提是打擊恐攻,殲滅ISIS,這是我們在敘利亞的軸心行動。而在這方面,除了我們在聯軍架構內的任務之外,我們要加強和俄羅斯的合作。我希望在協助策劃民主轉型的同時,能夠繼續維持一個敘利亞政府。我要強調,我認為在這個地區,任何政府的倒閉都會造成對西方民主國家的威脅,我們知道過去每次的經驗都只會讓恐怖組織更為壯大,」法國總統馬克洪。
馬克洪劃下不得超越的紅色底線是化學武器的使用,法國將會立即以軍事行動制裁,普丁接招回應。
「關於敘利亞的問題,我們的立場很清楚,我向總統解釋了,也就是說以推翻政權和瓦解現有機制來打擊恐怖組織,是不可能的,這是自相矛盾的,但是我確信我們聯合的力量,一定可以強化對恐怖主義的打擊。」俄羅斯總統普丁。
在烏克蘭問題上馬克洪認為當務之急,是回到談判桌上。
「對於烏克蘭,我們長時間討論了不同的細節,包括明斯克協議的落實。我們共同的期望,我可以在此請普丁先生證實,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召集德國和烏克蘭進行會議,在完整的評估之後交換意見。這個問題的處理會是一個長期的程序,但是我們也交換了彼此不同的看法,起碼我表示了我個人希望達成在明斯克協議的框架內,達成衝突降級和減低各方所可能產生的一切後果的目的。」法國總統馬克洪說。
起碼在目前無解的烏克蘭議題上,雙方唯一的共識是沒有任何共識的前提下,仍然願意重新啟動談判,
「我們談到了烏克蘭危機,還有關於敘利亞問題可能的解套辦法,我們也提到了我個人認為極為危險的北韓的飛彈發射,我們願意尋求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案。」俄羅斯總統普丁。
兩人流暢平順的應對,讓人幾乎忘了記者會現場是殺氣騰騰的「戰役畫廊」,法新社的記者提出,普丁接見瑪琳勒朋,和馬克洪遭受駭客入侵的敏感問題。
「回到關於駭客的問題,我先回到這個問題被問的方法:您用的字眼是「據說是」、「可能是」,「有俄國的駭客入侵…」,您要我怎麼回答這種問題?這種「據說是」的問題?」俄羅斯總統普丁。
「關於第二部分接待勒朋女士的問題,這不是勒朋女士首次訪問俄羅斯,她來莫斯科好幾次了,
我覺得在關於保護歐洲人民的身分認同,和加強歐洲國家的主權議題上,我們不能說這一切都無所謂,我的看法可能不盡相同,但我很開放地表達我的意見。其次,我們歡迎任何人來訪,在任何時候,如果勒朋女士要求我們接待,我們為什麼要拒絕?更何況對我們來說,她一直公開表示支持與俄羅斯恢復友好關係的立場。坦白說,拒絕接待一位想要和俄羅斯來往的歐洲政治人物,反而很奇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試圖影響大選結果,這是不可能的。」俄羅斯總統普丁。
「我一直與外國記者有著良好的關係,當然,前提是他們必須是記者。政治人物有責任作出決定,把事情說清楚。當媒體是在傳播假新聞和毀謗事實,他們不是記者,他們是企圖影響視聽的機構,Russia Today和 Spoutnik在競選期間,是企圖影響選情的機構,製造關於我的假新聞,所以我認為他們沒有理由進入我的總部。」法國總統馬克洪。
「所有的外國記者,包括俄羅斯的專業記者,都可以採訪我的競選,這是非常簡單的原則,對誰都是一樣的。在這方面,我不會退讓,一點也不。女士,所以讓我們把話說清楚,Russia Today和 Spoutnik不是新聞機構,新聞記者,他們是宣傳和造謠的機構,不多也不少。」法國總統馬克洪。
面對馬克洪毫不氣短的指責,略顯尷尬的普丁,藉著最後一個關於經濟制裁俄羅斯的問題企圖扳回一城。
「我要特別感謝您所提出的第二個問題,關於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如何幫助在烏克蘭東部局勢正常化。答案是完全沒有!所以我請您,和所有的法國媒體的代表,來反對制裁,盡你們一切的可能來促進交易和解除制裁,不論是什麼制裁。只有不同國家之間自由的交易,不使用任何制裁的威脅,才能改善各國老百姓的生活和打擊恐怖主義。非常感謝您。」俄羅斯總統普丁。
在兩個小時會談和一個小時的記者會之後,馬克洪對普丁禮遇有加,但是有話直說的態度,讓凡爾賽這場政壇新秀和沙場老將的首度過招,旗鼓相當、平分秋色。
相較於在西西里島G7會議上,根本不戴耳機聽取翻譯的川普,馬克洪證明了他的外交能力,他理解俄羅斯和歐洲的距離,他沒有像德國梅克爾總理明指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已經和歐洲漸行漸遠,歐洲不需要回到美國擘畫的「新冷戰架構」,歐洲需要自己的「烏克蘭方案」,需要一個新的面對「俄羅斯」的大戰略。
明斯克戰役 在 [情報] ISW 智庫戰報5/30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ISW 先前評估過俄軍持續士氣低落和指揮管制不良可能會使烏克蘭軍有機會發動謹慎反攻的機會,特別是在俄羅斯軍方繼續傾倒資源在北頓內次克戰役而犧牲 ... ... <看更多>
明斯克戰役 在 虎航行李ptt 的推薦與評價
... 虎航行李托運15公斤5折九二海戰發生於1958年9月2日,亦稱為九二台海戰役、料羅灣海戰、 ... 伍迪·哈裡森,帕特裡克·威爾森,盧克·伊萬斯,艾德·斯克林,丹尼斯·奎德, ... ... <看更多>
明斯克戰役 在 明斯克围歼战,苏军32万人被俘,苏联卫国战争首次惨败! 的推薦與評價
比亚韦斯托克- 明斯克战役 ,从6月22号持续到7月9号,前后历时17天。苏联西方面军一共675000人,只有25万人得以成功逃脱,兵力损失达到417729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