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流感,導致5千萬至1億人死亡。
你知道,那時候的台灣,也有受到疫情的波及嗎?
103年前的台灣,面對當時的全球疫情,是如何防疫的呢?
阿金的大學同學,台大公衛研究所的張書森教授,和我分享一張1918年的《臺灣日日新報》,非常珍貴的史料!!!!
上面刊載了「11點防疫須知」
我們來看看,和現在有什麼異同?
首先標題叫「豫防須知」,我查了一下,當時的日文真的就用「豫防」
而且,日本那時候的「傳染病豫防法」是明治30年(西元1897)就頒佈了!距離現在124年!!
「臺北防疫組合于目下流行惡性感冒。配付豫防須知。盖以流行性感冒病原菌。重者則在患者排出之鼻汁咯痰諸細菌中。餘如患者四圍空氣中有混在者。亦能由吸入而感染之。故左開各項。宜各遵守。期勿為本病所冒。是為至要。」
那時候把流感稱為「流行惡性感冒」,顯然知道其嚴重度比一般感冒來得嚴重。
那時候,就知道這是「飛沫」的傳染:「病原菌」(當時還不知道是因為病毒所造成),存在病的的「鼻汁」、「咯痰」中,會在患者四週的「空氣中混在」,能由「吸入」而感染。
第一、為慰問患者。所入患者家之事。宜一切引避。且勿與患家為寢具被服諸借貸。
==> 這是接觸隔離的觀念:勿要染病者家中,勿共用寢具被服。
第二、群集密居場所。如劇場。活動寫真館。寄席等。勿亂入。
==> 避免群聚,勿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寄席」是能觀賞日本傳統娛樂的設施場所。
第三、常清潔家屋內外。使室內空氣流通。且乾燥。雖健康者。亦時時宜以一萬倍之過滿俺酸加里液。或五十倍之硼酸水。以為含嗽。
==> 居家消毒通風。那時候還建議使用「過滿俺酸加里液」(似乎是「過錳酸鉀」?)或「硼酸水」來「含嗽」,這些做法目前都不建議了。
第四、寢具被具等。宜曝露于日光使乾燥。
==> 乾燥日曬
第五、若家族中有罹本病者。可為隔離一室。使得靜養。家族欲接近患者看護之。必常鼻口覆其。覆可包以脫脂綿紗。或單綿紗與木綿。但須煮滾。或曝日光使乾燥。
==> 居家隔離,一人一室。接觸者要戴「口罩」,那時候的口罩材質沒那麼好,用「煮滾」或曝曬重消使用。
第六、勿論與患者接近看護者。即患者之家族。亦宜照第三項所開。以含嗽之。俾免為家族傳染。
==>口腔消毒預防傳染,此次疫情亦有不少研究,但是,目前仍沒有確實的證據證實有效防此感染。
第七、患者居室。宜使空氣流通且乾燥。掃除之際。勿使塵埃飛散。
==>空氣流通,以擦拭消毒,別讓塵埃飛散。
第八、患者之鼻汁咯啖。投棄于便所。與夫污染之手巾啖壺。宜注入熱湯。以為消毒。
==>病人的鼻涕、痰液,要小心處理,用熱水消毒。
第九、本病經過中。往往有肺炎併發之有熱患者。宜速就床褥。受醫師診斷。
==>可能會有較嚴重的肺炎併發症,要臥床、就醫。
第十、患者雖解熱後。然一週內。尚有病毒散漫之虞。且防其再發。故為自他。皆勿外出。
==> 退燒一週內,仍然具有傳染力,勿外出。
第十一、現有罹他病而療養者。與夫老人小兒。為本病所襲。而陷于重症者。宜益恪守本豫防法。
==> 生病、老人、小孩等抵抗力差的人,染病以後,容易變成重症,更需要嚴格預防。
又右開含嗽所用硼酸。四合瓶一本分者。二錢五厘各藥店皆可買之。經與北藥種商協議。可以便宜購入。
==> 防疫用品官制,可以便宜讓民眾取得。
原來,戴口罩、隔離、消毒、勿群聚,在一百年前就這麼做了!
一百年前,世界各國面對來勢洶洶的世紀疫情,和現在又有什麼異同呢?
推薦大家看這本,由阿金審訂和導讀的翻譯書:
《世紀大瘟疫後的變與不變:西班牙流感的歷史借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金和壽司 電話:02 2302-4727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99號(龍山寺站3號出口往三水街方向約2分鐘 東三水街市場內) 營業時間:am06:00 - pm15:00 公休日:星期一 攤位名:鄉下口味蘿蔔糕 電話:無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37號前(龍山寺站1號出口往西昌街方向約4...
明治30年西元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讀台灣--
【被遺忘的老街--汴仔頭與蔡勝記】
山陽國小 王派仁校長
殘存的街道建築
初冬的海風從台灣海峽順著大肚溪口吹到汴仔頭,這個在清末與日治初期曾經繁榮一時的河港,船隻進出頻繁,載送霧峰林家所生產的樟腦,透過此地的勝記郊行行銷到世界各地。
汴仔頭的興起
汴仔頭位於台中市大肚區的西北區,汴仔頭港則是在成功里。「汴」是水閘門,先人到此地開墾時,引大肚溪水向北灌溉茄投地方的農田,因為這裡設置了控制圳水的閘門,因而稱為「汴仔頭」。
中部的港口原本以梧棲最為重要,但是來到清末因為淤積嚴重漸漸被位於大肚溪出海口北岸的塗葛堀港所取代。船隻從塗葛堀順著大肚溪上溯,就可以來到汴仔頭,更往內陸可以到達烏日、大里杙(台中市大里區的舊地名)。因此,在清末和日治初期,汴仔頭河港聚集不少行郊,也是航運最鼎盛的時光。
蔡燦雲與霧峰林家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的發生在基隆的中法戰爭,霧峰林家的林朝棟因為擊敗法軍有功,獲得劉銘傳授予中部的樟腦業開發與經營權。
一開始林朝棟與德商公泰洋行合作銷售樟腦,後來因雙方對價格有歧見。林朝棟於是乃與蔡燦雲等,在集集設立「福源腦館」,把樟腦賣至香港。但是集集位在內山,交通非常不便,所以遷到汴仔頭,並改名為「福裕源」。
霧峰林家與蔡燦雲早有合作關係合作,學者林三富根據「霧峰林家文書」指出在光緒 15到17 年之間,雙方就有木材、米等雜貨之運銷業務,而且蔡燦雲的能力和信譽都很好。事實上,蔡振聲與霧峰林家在樟腦產銷上的合作對象除了林朝棟之外還有與林文欽合作的錦勝號。
日人將治台之際,林朝棟選擇內渡回大陸,並將「福裕源」股權轉售給蔡燦雲。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國際腦價竟在此時大漲,為蔡燦雲帶來豐厚的財富,同時造就蔡勝記經營的高峰。
不同面相的蔡燦雲
西元1895年的乙未戰爭,日軍佔領了台中後,於8月26日兵分二路來到大肚集結,準備越過大肚溪進攻彰化的義軍。當時日軍人生地不熟,戰爭需要的勞役和軍糧採購,均委由熟稔貿易工作的汴仔頭蔡勝記來辦理。
明治30年(西元1897)12月,日本官方為了感謝蔡燦雲的協助,還特別製作了三個木碑送到蔡家,來表彰他的「義舉」,官方報紙特別用了不小的篇幅來報導。也是因為如此,當汴仔頭航運式微之際,蔡燦雲得以棄商從政,曾在明治三十四年、三十八年擔任茄投區(台中市龍井區前身)的街庄長。
然而,蔡燦雲的「好善樂施」也為人稱道。明治31年(西元1899)大肚一帶因為米糧歉收,造成隔年價格大漲,一般百姓面臨飢荒的困局,他還到北部採購稻米,載送回家鄉救濟人們。另外,對於地方文教推動也是不遺餘力,大肚著名的「磺溪書院」,他也是發起人之一。
絢爛歸於沒落
然而,因為日人的海關政策,迫使與中國大陸貿易的船隻都必須先繞到淡水驗關,才能到各港口,加上塗葛堀在大正九年(民國九年,西元1920)受颱風侵襲,也逐漸淤積,汴仔頭的航運功能也跟著沒落。
一百多年後,筆者來到此地,街道模樣尚存、昔日建築傾圮嚴重,來到河堤上,大肚溪已在遙遠之處,除了呼呼的海風,也看不到什麼行人、車輛,真所謂滄海桑田、景物全非…
(全篇完)
#走讀台灣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明治30年西元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起來寫】日本的陰暗面:部落民『穢多、非人』歧視現象與文學描寫 //鄭雋立
.
前些時候,『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提到日本對「鬼」的定義(兇惡的活物)是先民對野蠻人的想像,有讀者詢問是否與部落民「#穢多」階級(えた,eta)有關?雖無明確關聯但頗有討論價值。本文將淺談古代賤民階級的形成脈絡、現代仍存在的不平等、文學作品描寫的實例。日本雖貴為文化與自然資產寶地,但也暗藏諸多不光彩的面相,適度理解可避免過度浪漫的想像。
.
■ #古代封建階級的最底層
.
文獻可考的「穢多」最初始於平安時代《和名類聚鈔》記述的「屠兒」(えとり,etori),即『屠宰牛馬之肉作為鷹雞之餌』的卑微職業,鎌倉時代《名語記》則加上了通常「居住在河邊」的特性。江戶時代為止,社會階級已定型為「教化階層、武士、百姓、町人、賤民」(王歡歡,2016),此時文獻明確地將賤民定義為「穢多、非人」(eta、hinin),由此可見,穢多顯然不是溫羅或酒吞童子那樣驍勇善戰、神出鬼沒的野蠻人,而是在特定地區從事著屠宰、皮革、殯葬…等職業的 #古代賤民聚落;「非人」則有乞丐、流浪賣藝人、奴隸或痲瘋病患的說法。賤民卑下的程度,據說遭武士階級「試刀」殺害也完全不會被追究。
.
■ #階級意識仍持續侵害後裔隱私
.
由於佛教與神道教觀念,民眾通常將從事屠宰、皮革業的人家聯想為與血肉共處的「#不潔」職業,加上環境貧困,導致歧視根深蒂固,並被迫與其他階級隔離,不能與平民直接接觸,甚至不得到學校受教育(林燕婷,2014)。明治4年(西元1871),政府廢止封建制並正名「穢多、非人」為「#部落民」,但因為穢多為世襲制、聚落雖有都市重劃但有地緣可考(幾乎是常識,如 #大阪西成區 ),後代縱使融入社會仍在檯面下承受各種排擠,1970年代,人權團體「#部落解放同盟」揭發黑市流傳著徵信社蒐集的『部落地名總鑑』(黑名單)供企業與大學剔除部落民,人權團體雖成功倡議促使政府立法禁止,社會上仍不時傳出婚姻、就學、求職遭「暗中清查家譜的案例」。
.
■ #現代社會概況
.
網路常有證據不足的文章,猜測與祖先職業有關的奇特姓氏(例:犬飼、豬股)就是部落民,實則不然, 1963年琦玉縣女學生遭侵犯棄屍的凶案「#狹山事件」,遭冤罪的養豬業者石川一雄(部落民後裔)便是一例,法律界普遍認為歧視心態使警方便宜行事。據筆者在日友人(30代,留學後任服務業)轉述當地同事看法,融入職場的部落民後裔會設法隱藏血緣,改名、搬家,也有搭電車故意迴避家鄉(聚落原址)後繞行返家的狀況。
.
據「部落解放同盟」1993年報告指出,真實存在的部落民全日本約有300萬人。BBC記者Mike Sunda(2015)報導也提到部落民的血統、外貌與一般人並無差異,在屠宰業有許多工人便是其後裔,算是相當體面的職業。他們在 #東京芝浦市肉品市場,以匠人級的嫻熟技術與巨大的勞動量處理高級和牛、享譽國際,但也諷刺地不斷收到動保團體與素食者的抗議信。
.
■ #部落民歧視在現代的變異
.
Mike Sunda也在報導指出,2009年Google Earth在衛星地圖標出了東京、大阪的部落民聚落原址,遭日本民眾劇烈抗議,有部落民支持者認為不該在國際上公開、也有人表示不希望住家地緣扯上關係。證明了血緣仍然是個「櫃子」(人權運動家住田一郎用「come out」形容這種處境),縱使人權組織能涉入政治、立法反歧視並提供救濟金(住田一郎,2014)、開明的青年世代與學術界也樂於接納,但作為後裔的當事人仍 #無從得知哪裡暗藏著保守主義者的異樣眼光(例如企業主、結婚對象的家族),這種封建遺毒構築了台灣人難以想像的 #潛在焦慮。
.
■ #明治時代的文學描寫
.
作家島崎藤村1906年長篇小說《#破戒》描寫成為小學教師的部落民「瀨川丑松」獲新平民身分後的境況。彼時許多地區因不願改革而爆發抗議(反解放起義、公寓驅趕、反對通婚、強迫徵稅與兵役),故事開頭就寫出大財主因為穢多身分曝光被驅逐的慘狀。丑松離家前被父親告誡應「隱藏身分」,提防學校白色恐怖般的監視及派系鬥爭。鼓勵了主人公的思想家「豬子蓮太郎」便是穢多身分曝光遭免職的學者,丑松與蓮太郎之間的友誼也不斷在父親囑咐的「守戒與破戒」中掙扎,形成了 #本我與自我的拉扯 而貫穿整部作品(楊姣、羅明輝,2016)。
.
前述Google Earth引起的巨大反彈,恰好證實明治改革並未消弭保守主義的反動,「新平民」充其量只是假友善的蔑稱、一種「我把你當人看」的偽善修辭。即便在思想進步的現代,日本這方面的敏感與禁忌仍然存在,也難怪筆者好友會從同事的態度得出「心照不宣、不惹事就好」的結論(據說詢問時氣氛尷尬)。
.
■ #黑道與人權組織
.
此外,部落民也常往黑道發展。在日從事犯罪報導20餘年的美國記者Jake Adelstein指出黑道組織成員有高達三分之一比例是部落民,這是因為黑道不計出身低、對忠誠者予以庇護。大家不妨對照1960-1970年代美國性別運動的背景,同志族群往黑道在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經營的 #石牆酒吧 聚集、尋求慰藉的現象。
.
但黑道也常反過來濫用 #部落民補助制度 ,表面上與人權團體一起抗議歧視,檯面下則榨取暴利讓成員坐享優渥生活(陳毅龍,2019)。部落民除融入一般職場、投入屠宰業「操舊業成達人」與皈依黑道外,也有無法融入社會而靠補助金度日、甚至露宿街頭的極端案例。政府基於愧疚與補償心理,通常會默許黑道的牟利行為。
.
■ #結語
.
身在台灣,不時也有不同類型但脈絡類似的狀況,我們不妨借鏡這些「他山之石」,看看能為自己土地上的弱勢議題做些什麼。
.
■ #延伸閱讀
.
◆李長潔:[聖與俗] 熱鬧的四条河原町,與卑賤的河原者
(早年賤民階級的其中一種形象)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796939963826964
◆鄭雋立: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一):鬼的起源、鬼退治物語的敘事原型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
|
■ #參考文獻
.
01.Mike Sunda.(2015).”Japan's hidden caste of untouchables”.BBC News. 23 October 2015
02.住田一郎(2014)〈部落問題解決に向けた被差別部落民の当事者責任: 全国水平社創立90 周年を迎えて〉《関西大学人権問題研究室紀要》 2014
03.王歡歡(2016)〈關於日本近世“被差別部落民”的若干問題考察〉
04.楊姣、羅明輝(2016)〈解讀《破戒》——以瀨川丑松的焦慮心理為中心〉
05.林燕婷(2014)〈破戒:破除賤民歧視〉《喀報》第203期
06.陳毅龍(2019)〈你賤民,你全家都賤民!歧視代代相傳、隔離在「非人」社區…揭日本社會禁忌「部落民」傳統〉《風傳媒》2019.07.17
07.部落解放同盟官方網站:www.bll.gr.jp(2020.12.05瀏覽)
明治30年西元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店名:金和壽司
電話:02 2302-4727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99號(龍山寺站3號出口往三水街方向約2分鐘 東三水街市場內)
營業時間:am06:00 - pm15:00
公休日:星期一
攤位名:鄉下口味蘿蔔糕
電話:無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37號前(龍山寺站1號出口往西昌街方向約4分鐘 艋舺地藏王廟旁)
營業時間:am05:00 - am11:00
公休日:星期二 星期三
寺廟名:艋舺地藏王廟
電話:02 2306-6352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45號(龍山寺站3號出口往廣州街方向西昌街口左轉約4分鐘 青草巷對面)
開放時間:全日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艋舺地藏王廟-317966381649050/
關於:
艋舺地藏庵,俗稱艋舺地藏王廟,主祀地藏王,乃臺灣三級古蹟,廟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建於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並於道光18年(西元1838年)重修,原為民間私有財產,日據時代為了免於收歸被官有,乃將管理權移轉龍山寺。 地藏王廟坐東朝西,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之風格,建築結構簡潔,雕飾樸拙。為面寬三開間的單殿建築,屋頂採用燕尾脊及人字山牆,入口為捲棚式步口簷廊,柱礎為圓形,殿內大木結構採用二鼉柁三瓜的抬樑式棟架,在大柁間橫有燈樑,以便懸掛燈籠。 地藏庵內除了主祀地藏王菩薩外,其旁左配祀北極大帝、右奉府城隍爺、田都元帥,於左右兩側配祀范、謝兩將軍。府城隍廟原位於臺北城內,日據時期被毀,府城隍爺遷奉於本寺;田都元帥原供奉於西園路紫來宮內,後來宮廟被毀,也改奉於此。而每年農曆7月30日地藏王菩薩生日,必定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 供桌為光緒25年之古拙香爐,上面刻有光緖已亥年秋吉,另主神神位上之「地藏王廟」匾額,為光緒8年所設立。配祀於主神左右兩側范、謝兩位將軍供桌上的古樸香爐為日明治34年所設立。 廟旁有大眾廟一座,主祀大眾爺,即無主亡魂,大多為早期單身來臺開墾不幸喪生的移民,此廟亦為乾隆25年所建,兩廟歷史有密切關係。
#金和壽司#鄉下口味蘿蔔糕#艋舺地藏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