ㄟ!這麼巧
原來最近一直在講吃土會瘦,講的是法國蒙脱土喔
我們的無尾熊唱歌牙膏裡面就是用這個啊~
是不知道會不會瘦,但刷了牙齒比較白☃️
也不太會長齒垢🌟而且口味真的甜甜的
《吃土會瘦,真的假的?》#阿銘師話中西
到底吃什麼土才會瘦? 其實自古中醫就在叫別人吃土(咦?)。阿銘師跟您介紹一下從中西醫的角度怎麼看「蒙脫石」這個礦物。
蒙脫石是一種黏土類的礦物,因為在法國的蒙莫里永被首次分類而命名。微觀結構上為兩層矽氧四面體夾一層鋁氧八面體(來源:維基百科),特色是含鋁、極薄、多層且結構鬆散的晶體結構。
這代表一小塊蒙脫石其實蘊含著非常大比例的表面積,其中帶的電荷可以吸附許多雜質,與明礬、活性碳……雖然機制稍有不同,但有類似的功用。
蒙脫石這種有吸附特性的黏土,除了在工業與魚蝦養殖業(可以吸附魚蝦產生的有機氨廢物),古代西方也有記載用在醫藥用途上,主要是止瀉與皮膚濕疹上。
蒙脫石到了現代還有醫療上的腳色嗎?
有!而且是西醫很常用的止瀉藥「Smecta」,是常聽到的「烙賽藥仔」。
【Smecta】
將純化過的蒙脫石與一些葡萄糖、果糖混合,增進口感,所以吃起來甜甜的。常用在成人與小孩的急慢性腹瀉。
Smecta同樣具有蒙脫石 的片狀結構和高黏塑性,可以與胃腸道黏膜中的醣蛋白相互作用,覆蓋在胃腸黏膜上達到保護作用。除了可以吸附糞便中多餘水分,對於毒素與細菌也有一定程度的吸附能力。
這些功能,在中藥上有沒有類似的藥材呢?有的,就是赤石脂與伏龍肝這類含鋁礦物。
【赤石脂】
赤石脂為含水矽酸鋁鹽類礦物,自古代便是用在腹瀉不止,甚至「便血」,可能是細菌性腸炎造成腸黏膜損傷便血。
《神農本草經》:「主泄痢,腸澼膿血,下血赤白。」 。而中醫經典《傷寒卒病論》有記載:「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在古代缺乏輸液概念與技術,如果一場嚴重腹瀉沒有趕快止住,往往病人是死在「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低血容性休克」。所以赤石脂這類「收澀藥」往往是預防急救的用藥。
【伏龍肝】
另一個藥物便是伏龍肝,名字聽起來很像武俠小說中的神奇藥物,但說到底其實是「灶底的黃土」。久經柴火燒過的灶底土,成分主要是硅酸、氧化鋁及氧化鐵……
《別錄·伏龍肝》:「主婦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癰腫毒氣。」
《傷寒卒病論》有記載黃土湯,主要用在脾胃寒,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婦人血崩。
除了腹瀉之外還有止血的功能。
另外您有沒有注意到含鋁的礦物通常都有類似的功能,都能吸附水分與雜質,用在止瀉止血等等。
【注意事項】
哪使用Smecta 、蒙脫石、赤石脂、伏龍肝之類的吸附類藥材有甚麼要注意的事呢?主要是注意藥物交互反應。
這類藥物「壞的吸收,好的也會吸收」。如果有在使用控制慢性病的藥物,比如三高、癲癇、……,可能會把您平常的藥物吸附,造成藥物濃度不足,而讓疾病難以控制。所以必須間隔數小時以上,或調整藥物。
而吸附脂肪的能力如何?目前臨床上並沒有記載與發現吸油的能力特別突出。這篇報導主要用在動物實驗上,人類有沒有效果,會不會反而把您腸胃道內的好東西也吸附殆盡,是值得關注的。
減肥的正途,還是在體質調理、飲食控制、運動輔助。藥物皆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回歸正途才能瘦的健康,瘦的長久。
報導連結: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1230/1491980/…
#中醫科普 #阿銘師專欄
明礬晶體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吃土會瘦,真的假的?》#阿銘師話中西
到底吃什麼土才會瘦? 其實自古中醫就在叫別人吃土(咦?)。阿銘師跟您介紹一下從中西醫的角度怎麼看「蒙脫石」這個礦物。
蒙脫石是一種黏土類的礦物,因為在法國的蒙莫里永被首次分類而命名。微觀結構上為兩層矽氧四面體夾一層鋁氧八面體(來源:維基百科),特色是含鋁、極薄、多層且結構鬆散的晶體結構。
這代表一小塊蒙脫石其實蘊含著非常大比例的表面積,其中帶的電荷可以吸附許多雜質,與明礬、活性碳……雖然機制稍有不同,但有類似的功用。
蒙脫石這種有吸附特性的黏土,除了在工業與魚蝦養殖業(可以吸附魚蝦產生的有機氨廢物),古代西方也有記載用在醫藥用途上,主要是止瀉與皮膚濕疹上。
蒙脫石到了現代還有醫療上的腳色嗎?
有!而且是西醫很常用的止瀉藥「Smecta」,是常聽到的「烙賽藥仔」。
【Smecta】
將純化過的蒙脫石與一些葡萄糖、果糖混合,增進口感,所以吃起來甜甜的。常用在成人與小孩的急慢性腹瀉。
Smecta同樣具有蒙脫石 的片狀結構和高黏塑性,可以與胃腸道黏膜中的醣蛋白相互作用,覆蓋在胃腸黏膜上達到保護作用。除了可以吸附糞便中多餘水分,對於毒素與細菌也有一定程度的吸附能力。
這些功能,在中藥上有沒有類似的藥材呢?有的,就是赤石脂與伏龍肝這類含鋁礦物。
【赤石脂】
赤石脂為含水矽酸鋁鹽類礦物,自古代便是用在腹瀉不止,甚至「便血」,可能是細菌性腸炎造成腸黏膜損傷便血。
《神農本草經》:「主泄痢,腸澼膿血,下血赤白。」 。而中醫經典《傷寒卒病論》有記載:「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在古代缺乏輸液概念與技術,如果一場嚴重腹瀉沒有趕快止住,往往病人是死在「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低血容性休克」。所以赤石脂這類「收澀藥」往往是預防急救的用藥。
【伏龍肝】
另一個藥物便是伏龍肝,名字聽起來很像武俠小說中的神奇藥物,但說到底其實是「灶底的黃土」。久經柴火燒過的灶底土,成分主要是硅酸、氧化鋁及氧化鐵……
《別錄·伏龍肝》:「主婦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癰腫毒氣。」
《傷寒卒病論》有記載黃土湯,主要用在脾胃寒,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婦人血崩。
除了腹瀉之外還有止血的功能。
另外您有沒有注意到含鋁的礦物通常都有類似的功能,都能吸附水分與雜質,用在止瀉止血等等。
【注意事項】
哪使用Smecta 、蒙脫石、赤石脂、伏龍肝之類的吸附類藥材有甚麼要注意的事呢?主要是注意藥物交互反應。
這類藥物「壞的吸收,好的也會吸收」。如果有在使用控制慢性病的藥物,比如三高、癲癇、……,可能會把您平常的藥物吸附,造成藥物濃度不足,而讓疾病難以控制。所以必須間隔數小時以上,或調整藥物。
而吸附脂肪的能力如何?目前臨床上並沒有記載與發現吸油的能力特別突出。這篇報導主要用在動物實驗上,人類有沒有效果,會不會反而把您腸胃道內的好東西也吸附殆盡,是值得關注的。
減肥的正途,還是在體質調理、飲食控制、運動輔助。藥物皆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回歸正途才能瘦的健康,瘦的長久。
報導連結: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1230/1491980/…
#中醫科普 #阿銘師專欄
明礬晶體 在 Gloria的香氣天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這邊的香料種類並不是很多,但是我遇到的這位先生很熱心介紹,而且他還會告訴我怎麼分辨番紅花的真偽,還親自示範!想看的朋友等我之後上傳的影片喔!
P.S. 我真的被他們的口音打敗⋯⋯這段影片裡那顆白白的結晶體(那個我誤以為是鹽塊的東西),其實是明礬。
明礬晶體 在 鉍晶體的顏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鉍晶體的顏色鉍晶體的顏色是由於在製作時的高溫使得表面的鉍與空氣重的氧氣反應氧化成為氧化膜(三氧化二鉍)而形成各種顏色。沒有氧化膜的純鉍應該是銀白色金屬光澤的 ... ... <看更多>
明礬晶體 在 科學不一樣/反覆製作過飽和溶液「晶體」也能養出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