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非常不正確》
最近我發現不少人講到BLM就變成了昔日我們最討厭的小粉紅,四處出征瘋狂以BLM和種族平等之名去鞭打不同的人。
的確黑人在美國仍然受到系統性的不平等對待,而不少在香港的小數民族亦一樣。例如印巴藉的民眾在香港一樣面對著同等問題,無論是學業、就業、醫療、社會生活等等都被不平等地對待,就算有著同樣學業成績、work experience和能力,不少企業都會優先選擇黃皮膚黑頭髮沒有戴頭巾操純正廣東話的香港人。
是的,人生來平等,不論種族、信仰、性別、性取向都好,我們都應該擁有同等的權利,我們的確要推動去改變這種系統性對他們不利的環境。
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要從此變得異常地敏感,嚴重限制民眾合理的自由和意見,重演古代的文字獄。有不少的社會學學者批評一些售賣美白產品的公司,令最近有不少機構決定重組產品的形象,停產一些美白的皮膚產品。
是的,Black lives do matter and all human lives matter,but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今天你可以話美白產品令人覺得某種皮膚顏色比較靚比較好,令到民眾偏向覺得白人更美,覺得皮膚黑不夠靚;明天你可以話亮白粉底令人主張白就是美,然後叫人停產再禁止藝妓使用;後天可以有更多的產品令你不安,所以每個產品都要停產嗎?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是的,如果個別產品明顯有嘲諷個別種族或突顯個別種族為劣等的意味,這種產品必須被抵制和批評。但一些合理的產品,一些允許身體自主,讓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對美的定義的產品,在本則上並非種族歧視。事實上歐美不少人會以日光燈或常常到沙灘曬出一身古銅色的肌膚,我們是不是要抵制他們,以「你這樣把自己曬黑是在塑造一種古銅色皮膚才是美的形象,黃皮膚白皮膚和黑皮膚難道是次等嗎」之名去四處出征?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健美比賽基本上全部參賽者,無論白人、亞洲人、黑人、印度人、中東人、基本上所有種族都會塗上古銅色的油,難道我們又要像小粉紅一樣四處出征說出類似「為什麼不能是白人/亞洲人/印度人皮膚的肌肉,為什麼一定要把皮膚塗成古銅色,這是在歧視其他顏色,在倡議古銅色的肌肉才好看嗎?」的說話嗎?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如果選擇適合自己形象或對美的標準的顏色這種身體自主的選擇都要限制的話,那麼髮型和髮色是不是也要限制?「近年全民化韓式妝是在推廣韓國人比較高尚嗎?」「你把頭髮染成金色是在說白人頭髮的顏色比較美嗎?黑頭髮是次一等嗎?」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同,正因為每個人、每個國家、每個文化都是獨立的個體,才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認為某一種顏色的皮膚、頭髮、眼睛、指甲、衣服比較適合自己並無問題,有問題的是「認為某一種顏色比較高尚而要求所有人一齊選擇這種顏色,否則便是次等」這種概念。當大家在為黑人平權的時候,瘋狂地限制一些我們合理的選擇和自由,這種平權手段到底又合不合理。
是的,美國充斥著警暴、治安機構和司法制度都充滿著歧視和不平等,這一切都要推動改革,讓社會變得更適合不同種族居住,但並不代表我們要矯枉過正,把一些合理和選擇自主的權利都要限制。
最後,有不少人,特別在外國留學的人批評香港人或台灣人缺乏對黑人在美國的過去和對歷史的認知。其實對外國認知少這真的很合理,香港教育制度本身就是充斥著「唔等使」的知識,世界歷史、地理和文學等等的exposure少之又少。
沒有人說無知不是一個問題,但你無視香港教育制度就係systematically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individuals而忽略全人教育和環球認知,之後去瘋狂批評香港人無知,其實都是另一種無知。
而如果你見到有香港人made some culturally insensitive comments而無考慮過個背景因素就立即大義凜然,持道德高地去鞭打世人的話,May be you really should work on your constructive feedback skills
其實culturally insensitive的不只是部分香港人,不少外國人都繼續好culturally insensitive地說台灣&香港is part of China。
Cultural insensitivity係inherently就會存在的,世界有著不同的種族、語言和文化、有誰敢說自己對所有國家和文化都有深厚認識?有幾多人去泰國都係day and night在做禁忌的事情?有幾多人去日本都在做令當地人驚訝的行為?有幾多人去緬甸旅遊卻在開彿祖玩笑?
有人類的地方就有機會令人不滿,但你不可能從此限制所有事情。
we gotta know where to draw the line
#麻煩理性討論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明 居 正廣東話 在 gregory wong 王宗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謝支持🙏🏼🙏🏼
#好評如潮
每一個都係笑中有淚既香港故事、每一集都令香港人好有共鳴。
「文明時代,反智社會」—— 就係香港。
—————————————————————
《向西聞記》
片種:Dark Comedy 黑色喜劇
評分:4.2/5
簡介:
香港知名網路小說作家「向西村上春樹」既同名小說改編。九個獨立單元劇,講述九個只有係香港呢個城市先會發生既反智故事。
—————————影評——————————
正如原著小說所講 — 「文明時代,反智社會」。係香港呢個咁先進同富裕既地方,卻出現咁多可笑又反智既事情。作為香港人,每套劇你都會有共鳴,每個笑位你都get到。不過,笑係恥笑,係無奈既笑,係笑中有淚。
九個獨立故事,係「向西」用近年香港發生既各種趣聞做basis,再以佢一貫抽水到肉、文筆貼地既風格描寫出黎。雖然故事獨立,但前後會有少少linkage,所以建議順住黎睇。
劇裹既對話同粗口好香港、好地道。令筆者諗起彭浩翔既《志明與春嬌》、《飛虎出精》。雖然道行未去到佢個level,但已經好正。加上近年太多中港合拍片,對於嗰d用普通話寫script,再譯做廣東話既「港產片」,筆者真係不敢恭維。
呢套劇係以男性角度出發,所以男仔睇會更有共鳴。劇中大部分既男主角唔係賤男(女人眼中)就係毒撚,成件事係好貼近現實。
而且每集都少甜,個個女主角都J得下⋯咳咳,當⋯當然呢個唔係筆者鍾意套劇既原因啦。
🤡🤡🤡每集短評🤡🤡🤡
1. 畜牲傳心師:筆者仲記得當年有線新聞用假龜玩尻動物傳心師嗰段「柒到唔敢睇」既片,真係好好笑。以此做主題,加上張繼聰做賤男夠晒神似,絕對必睇。其實老老實實,點解香港會有人咁on9信動物傳心呢樣野?
2. 咖喱「雞」:唔知有無偷食既師兄經歷過⋯有既請對號入座。
3. PTGF&PTBF:呢集普普通通,不過講幾句英文扮ABC/BBC識港女呢招真係好香港。另外⋯女主角幾好J。
4. 食女性地嘉亨灣:男主角只會用下體諗野,見到女淨係知「中出即飛」。一班男仔入面一定有一兩個係咁,或者係你本人。
5. 台北的港男港女:兩個港人係台灣相遇,港男扮台仔溝反港女⋯最後結果⋯唉。都係唔劇透,自己睇啦。
6. 因為寂寞所以健身:唉⋯筆者明,筆者真係明。作為一個毒撚,有邊個唔希望溝到女?有邊個唔希望脫毒?
7. 骨與慾:睇完健身肥仔再睇呢集,都幾灰下,又係一個可憐既毒撚故事。筆者都試過係香港揼骨(正經嫁,咪成日諗衰野啦),但就從未見過咁後生靚女仲要係操純正廣東話既骨妹,係香港亦未見過咁大咁靚場,假左少少喎。
8. 獨男愛的機會:又係IT狗被恥笑既故事😩。但主角既衣著真係要執執⋯邊有做infra/helpdesk既人會識著呢d衫嫁?導演應該參考下「專家Dickson」個look。
9. 碌架床:筆者最感觸既一個故事。一個好可笑既故事。外國人睇左可能會覺得唔合情理:世上點會有地方3百幾尺住6個人?點會有人結左婚都要同人share房訓?點會有人為左層樓去到咁盡?無數活生生既例子就發生係香港。呢個故事好寫實,好”Sad but true”。在此為每個同筆者一樣,無父幹、連維持一個蝸居生活都困難既香港人講句:共勉之!
#netflixhk #netflix #netflix影評 #hea評netflix #向西村上春樹 #向西聞記 #香港故事 #港劇
明 居 正廣東話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駁左膠及社協的歪理】 **請share**
左膠及社協再次企係香港人的對面,近日講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觀點。他們由幾年前講房屋問題唔關單程證事,到現在又再找藉口話醫療唔關佢地事。他們的論點,和香港人及醫護的觀察不符,而數字上,每年5萬大陸人來香港,難道他們是零房屋需要、零醫療需要?我會用這篇文拆解左膠及社協提出的幾個謬論:
>>提出減單程證是歸咎/歧視新移民?
家庭團聚是人權,但並非凌駕性,沒有可能凌駕移民接收地的人口政策。全世界都會對外來移民的申請設數量、背景、自給自足能力等的限制,但香港的荒謬之處是大陸政府決定放甚麼人入來。香港人提出減單程證,是見到香港超負荷,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及來了一段時間的新移民,是正在一齊受苦。點解左膠及社協只關顧團聚的人權,卻看不到香港人的房屋居住權及合理醫療權?
我、網民及關注團體們,提出好多新移民來港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只是想證明真係對香港的衝擊,不等同歸咎及歧視。若我們不提供例子及數字,然後社協及左膠就會話「有咩證據呀?」「你點知道係新移民帶來影響?」。提供證據就話歸咎,唔提供就話關新移民咩事,咁你地玩晒啦﹗咁多年來,他們都唔肯正視香港人的不滿,還用上這些賴皮的套路,真係好令人反感。
>>新移民可紓緩人口老化?
左膠及社協常用香港人的年齡中位數大新移民10年來指出可紓緩人口老化,並說不是醫療的主要壓力來源。黃任匡醫生在蘋果Live已指出這只是將新移民對醫療的需求延後10年,是未來的債。此外,除了看平均數,也要看分佈。
以2016年來港單程證為例,45歲以上的佔23%。這萬多人,不需等10年,很多已有醫療需求。再看一看較長年期,2007-2016年,共有6萬6千個45歲或以上的大陸人士來港,這些年齡層的人士來到香港,就算10年前50歲,今天已是60歲。上述數據,正正就是張超雄在立法會問政府得來的,誰再敢說沒有數字?
環顧世界,引人這麼多較為年長的移民,似乎都不會發生。這不是年齡歧視,而是安老的責任,必然地是由出生地或壯年生活地負責。因為一個社會的安老服務,是該地以稅金支持,當然是當地公民才可享用,豈會讓外來者隨便使用?
讓較為年長者來港,還有另一問題,就是令團聚永續,年長者的仔女,或有一些未成為港人,繼續一段時間後可團聚來香港。單程證的沒完沒了,在於除了現時的跨境婚姻外,還包括團父母來、團仔女來,也有一些個案是團兄弟姊妹來。
要改善人口老化,我認為是給香港人前景,唔好覺得生活在香港好辛苦,唔好咁擠逼,香港人優先上公屋,生多些小朋友,這才是最合理解決人口老化之方法。現在政府、左膠及社協,做緊的事,是剛好相反﹗
>>R字頭未必是大陸人,可能是印尼人
一位放射治療師說近年看醫生的都是R字頭,而施麗珊說R字頭是近年取得身份證,不一定是大陸人,可能是其他國籍。當天放射治療師發言時我也在場,他說時候,除了說R字頭有7、8成,也有說口音並不是純正廣東話。若果左膠及社協質疑有沒有7、8成咁多,還可以討論一下,但說R字頭是其他國籍,則是不顧醫生睇病人時的場景。
有這麼多醫生及護士對著傳媒、寫文章指出很多新移民,左膠及社協不斷懷疑,我實在覺得他們應對醫生及護士們道歉。醫護人員懷著一視同仁的心,不斷OT,去照顧一些原本應該在大陸生活的新移民。醫生及護士已指出單程證並非唯一原因,但是必須要正視原因之一,應該要截龍,因為「架升降機」已滿左,左膠及社協又話未滿要幾續入、新移民有權入。大佬呀,點解醫生護士之苦你睇唔到、病人瞓廁所隔離你睇唔到、港人輪候專科要幾年你又唔理,而只係看到團聚是人權?
誠然,過往咁多年左膠及社協的言論,真係站在香港人對面,和港人日常生活體驗並不相同。香港人現在是想減減減單程證﹗要團聚,為何不是北上團聚?
你能夠看到這裡,證明好關心這議題,希望你會share開去,以及出席2月17日的減單程證遊行。
#源頭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