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下崁 走進萬華》特展展期到3/21(日),還剩兩週。今天小學迎來的人客,進門第一句話是關心説好的海報入校張貼和台北市家長聯合會的宣傳呢。於是,立刻交件,同時也再次貼來小學這兒,讓各位家長也可以循線來看展。
萬華區除了西門町(日治時代地名)、艋舺、加蚋三個生活圈,還有一個叫做「下崁庄」的所在,等於是萬華火車站前站後站到淡水河、無尾港這一帶。萬華最新指定公告的古蹟「金義合行」也位在下崁庄,跟現在一二樓租給星巴克艋舺門市的萬華林宅、新富町文化市場、和平青草園(仁濟療養院)、糖廍文化園區(台北製糖所)、洪厝都是下崁地方好鄰居。展覽週末兩天都有開,呼籲一下小學粉絲,快帶孩子來重新認識萬華熟悉卻又有點模糊的這片地方。
留言一有學習單答案供參,提供大人心裡有譜,帶孩子看展不怕被問倒(噓,大人不要説出去喔。小學這麼做也是經過一番掙扎才決定⋯
#穿越下崁走進萬華
星巴克第一家古蹟門市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學寫校史
小學把艋舺大道(過去是縱貫鐵路)與西園路(過去有跨鐵路橋)大路口,稱作「艋舺文化的十字路口」。這個十字路口的四個象限,分別都有一座古蹟或歷史建築,說明這兒的文化故事如何交會,深邃。
暑假起,這個十字路口發生一重要大事:私人產權古蹟「萬華林宅」,開辦了 萬華林宅參觀導覽試營運,固定開放週日,以預約方式,由林氏宗親會自主辦理定時的導覽解說。於是市民在喝咖啡(一二樓為星巴克艋舺門市)之外,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聆聽林家族人在此生活的經驗,與周邊社區互動的關係與回憶。
小學認為古蹟的活化與傳承,比保存本身更為重要。古蹟應該是城市裡銜接常民社會與土地發展之間的連接鏈。林宅是林家起家厝,在後人宗親會努力下,目前呈現複合了財務(出租)與教育、歷史、文化(導覽解說)的機能,雖國內外仍有許多更佳更活絡的再利用典範,以台北、艋舺來說,林宅能有今天的容貌,已是許多人努力的階段性成果,反映出後人、市民甚或政府心目中的「文化價值」,已值得慶幸。透過導覽、傳播,是跨出古蹟與社區接軌的第一步,正如同多年多年之前,林家起家之立地如何呼應風土、都市發展而生出智慧。
星巴克第一家古蹟門市 在 萬華社區小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學第一講,是跟即將開幕星巴克【艋舺門市】工作成員,分享「四棧樓仔」市定古蹟萬華林宅的故事。時間長度1.5hr,從「起家」展開,結語在:親手打造的生活美學、街頭巷尾的互助網絡、開放歷史的期待改變,希望有大大道出所有人的心,在地人的情,傳遞給新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