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 8 銀河星系的黃星星
想在這裡跟大家聊聊今日的感受
其實今天一整天狀況都不好
早上起床頭暈目眩無法工作
一直思考著身處於我挑戰位置的黃星星
到底想給我什麼啟示?
但就是無法提起精神
赫然想到白鏡的課題與黃星的課題
就在於學習面對自己與放下執著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的這部分
儘管這些「詞彙」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
但心裡總是亂糟糟
可是又提不起勁做事
(雖說提不起勁,但還是備了課,結算了帳,討論了一些未來的小方向)
加上昨天牙醫的渾身解數矯正調整
牙齒真的無法咀嚼
導致肚子餓但不知道該吃甚麼~
最後想起黃星星就是說要美
於是拿出了多年前的高跟涼鞋
想說「好吧!那就外出買飯,順便美一下!」
結果這果然不是我真正美的樣子
因為身材走樣嚴重腳也肥了許多
只是走了15分鐘的路
竟然就磨出水泡?!
回家後左思右想的
忽然想起我最近迷上的水晶們
才理解到銀河黃星真正想給我的
是接受自己的內在美
放下外界對你的外貌的批判
我不是走那個路線
我就像是水晶中的彩虹一般
一直都在哪裡
如果你對我好那麼彩虹閃耀的光
將會大放異彩!
可如果總是負能量的榨乾我的能量
有再美的虹光也無法看見
想起那顆隨身攜帶的粉晶
今天虹光也開始閃耀了💕
謝謝!瑪雅給我的啟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XMEN330 身心靈學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hatapps 98092618 Lenormand Cards 雷諾曼預言卡的來由有幾個 第一,雷諾曼這個名字來自於 18、19 世紀的一位法國女占卜師,Marie Anne Lenormand(1772-1843)。她擅長紙牌占卜(Cartomancy),曾經準確預言過約瑟芬(拿破倫的第一...
星星詞彙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5年前 我用心寫的五月天專輯心得
這裡有五迷嗎?
-
五月天 / 第九張作品 〈自傳〉 專輯心得
前言
認識五月天從1999年第一張專輯開始,當年對於資訊不發達的雲林高中生來說,是從他們身上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樂團這件事,原來可以這樣跟朋友玩樂器創作音樂組成團隊表演,對當時青春期熱愛音樂的我而言是多麼令人興奮嚮往的事,也因此不顧一切的加入吉他社並當上社長進而組樂團當主唱寫歌,一路上到大學經歷過三個樂團分分合合,深刻意識到組樂團最難的部份其實是「團員」,除了音樂默契之外更需要團員互相包容的一顆心,所以五月天能走到現在非常不簡單,雖然他們的音樂也隨著知名度攀升漸漸流行化甚至失去一些東西,這也是讓那些早期追隨的樂迷大量流失的原因,但同時也吸引許多新生的年輕樂迷加入,這麼多年我從高中生到現在三十幾歲的人夫,他們依然保持超高人氣活躍著,其實我從第六張專輯「為愛而生」之後就對他們漸漸冷感,雖然推出新專輯還是會買會聽,但是就抱持著懷疑的心情,後期的音樂似乎少了當初搖滾樂團該有的靈魂,當然以流行音樂專輯來說的話還是有不少佳作甚至獲得金曲獎肯定,不過這次聽完新專輯卻有意外的受到感動。
/ 專輯心得
這次要推出第九張專輯其實沒有特別關注,在發售日當天才意識到專輯推出然後到唱片行購買,也是跟以往抱持著觀望的心情開始撥放CD 打開歌詞本
第一首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以貌似《萍聚》的第一句旋律開始,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歌曲跟《萍聚》同樣訴說的是人跟人相遇的緣份,或許是阿信故意取樣類似音律的原因,藉由這樣旋律的連結延伸出這張名為「自傳」的文章抬頭,彷彿是給新舊樂迷們的情書
「那一天 那一刻 那個場景 你出現在我生命
從此後 從人生 重新定義 從我故事裡甦醒」
以五月天的角度去想,如果一路上沒有這些新舊樂迷支持五月天,他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改變,還會持續組團那麼多年嗎?
而從我的角度去想,如果高中我沒有認識五月天我會學吉他寫歌組團嗎?
會因此沉溺於搖滾音樂的美好世界中嗎?
這首看似八股的旋律中卻隱藏深刻的情愫,加上參與合作的Skot Suyama陶山的精準編曲讓歌曲的中後段層次上升,鼓點跟木吉他的節奏巧妙銜接,在編曲方面堆疊的很精彩。
第二首 成名在望 (超級賽亞人變身三段)
開頭是令人懷念的錄音機倒帶轉動聲,按下播放鍵送出懷舊粒子聲的阿信呢喃,彷彿帶我們回到當年學生青澀學吉他的回憶場景
歌曲來到突破制式歌曲公式的亮點處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看過多少臉龐 飛過多少異鄉
少年早已蒼茫 回頭望 我在何方」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館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採訪 和攻防
一雙又一雙的目光 像監獄和高牆 牆裡的風光是不是 如當初想像?」
進入副歌前的這幾段轉調讓歌曲整個檔次不斷往上,就像賽亞人一直變身到第三階段,讓我耳朵為之一亮,五月天好像真的跟以往有所不同,副歌完甚至有多到三段的吉他SOLO夾在各處,越聽越爽快,歌詞也精采唱出他們組樂團從學生到成名的心路歷程片段,非常扎實精彩,也是讓我找回對五月天遺失許久的感動原因之一。
第三首 好好(想把你寫成一首歌)
經過剛剛激昂的心情,這首又打回原形類似「知足」的抒情歌,由冠佑跟阿信合作的曲多了身為爸爸的柔和味道,後段弦樂跟木吉他的搭配蠻甜膩的。
第四首 兄弟 / 第五首 人生有限公司
來到專輯中另一大亮點,這兩首歌不注意看曲序會以為是同一首歌,「兄弟」的尾巴非常巧妙的跟「人生有限公司」串連在一起,偏日系風味的薩克斯風時而”攻”時而”守”的在兩首歌內來回出招,找來擅長爵士鋼琴演奏的吳智暉老師彈奏,加上周恆毅老師還有可樂的琴音,巧妙的搭配讓歌曲的張力無限放大,更不用說「人生有限公司」中段讓吉他、貝斯、爵士鼓分別竄出的輪流競奏,阿信的key同時也在挑戰高音極限,總之我覺得是專輯中最精彩飽滿的一個段落,也算是華語流行專輯中難得的一項突破。
第六首 後來的我們
這首請到日本創作者百田留衣合作編曲,整首歌充滿日系TONE調,剛好怪獸寫的曲都會有一種日系韻味,相輔相成,仔細去看著歌詞聽會有一種濃厚的惆悵感,也可能是阿信在每段詞的拉長尾音,抖音部份特別明顯,有加深整首歌的情緒力道。
第七首 頑固
這首曲又出現類似《萍聚》《驪歌》或是80年代國語民謠時期的味道,會讓人覺得好像似曾相識,就是取樣類似那套和弦的走法,合作編曲是曾經做過曲婉婷"我的歌聲裡"的新銳製作人張峽浩,是沒有感覺特別之處,歌曲四平八穩的,屬於傳唱安全牌路線。
第八首 派對動物
第一次MV曝光就覺得很像八三么的歌,果真沒錯八三么也參與其中編曲,類似EDM曲風但又沒到那麼電,這種歌就是為演出帶動氣氛而生,個人感覺像「東區東區」的師徒延伸版。
第九首 最好的一天
開場很像運動賽事的進場感,加上萬年梗噢噢噢噢,就很五月天式的齊唱歌套路,還有阿信在主歌疑似裝可愛的唱腔,石頭寫的曲總是有著『壯大感』這次也沒例外,又另一首帶動氣氛的歌,沒特別驚豔之處就是….。
第十首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這是石頭創作2連發,歌曲主歌有點像「如煙」,充滿詩意的歌詞緩緩呢喃唱著一個少年漂流汪洋中的渺小意境,有一種期待成長壯大的想像,副歌開始像「晚安地球人」「寂寞星球」綜合版,壯麗感從第二次主歌開始堆疊起來,而林依霖若有似無的鋼琴連音瀰漫了整首氣氛,像是星星點綴夜空,隨著氣勢非凡的弦樂演奏讓歌曲畫面感大增。
第十一首 終於結束的起點
前奏琴聲彷彿「讓我照顧你」的熟悉感,編曲比較沒太多突破,至於歌詞部份我覺得不一定套用在愛情也能成立,每個人生都有不同的考驗,有時候結束或許是另一個新的開始,重要的是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在傷心難過之後要如何堅強起來,以現在的我(正在結束階段性夢想)而言是蠻有感的一首歌。
第十二首 任意門
前奏緊密切音跟同樣是陶山製作的謝和弦「你媽沒有告訴你嗎」有異曲同工之妙,陶山算是近期流行音樂中擁有獨特編曲的才子,總是精準的抓到歌曲脈絡進而強化,個人覺得這張專輯中最催淚的一首,輕快的節奏道盡團員們的青春歲月,似乎也訴說著我們的故事,對應著曾經懷抱過音樂夢想的我,而那個夢想也是五月天給我的影響,根本是「成名在望」緬懷人生的兄弟代表作。
「行天宮後 二樓前座 那個小房間 日夜排練 我們聽著唱片
唱片來自 那唱片行 叫「搖滾萬歲」 和駐唱小店 都在士林邊緣
我們都想 離開這邊 追尋另一邊 苗栗孩子 搬到台北求學
水手之子 重考擠進 信義路校園 和高雄學弟 當時看不順眼」
第十三首 轉眼
轉眼間來到這張專輯的最後,跟著五月天回顧著一路走來的風景,彷彿回顧人生起起落落,阿信醒悟式的詞彙寫得非常深刻,或許有望挑戰下一屆最佳作詞人。
第十四首 What's Your Story(Bonus Track)
長達19秒的空白無聲,讓聽眾沉澱一下思緒。
第十五首 你說那C和弦就是...
就像電影的片尾幕後花絮,彷彿又把畫面拉回吉他社團的教室內,窗外透進刺眼的陽光,一群愛音樂的小夥子們無憂無慮坐在書桌上彈吉他,真的讓我想起好多關於高中吉他社的景象,一定要學的張震嶽「自由」跟「擁抱」和弦,也真的有在吉他社裡暗戀學妹,藉由教吉他拉近距離,甚至午休時間我們最喜歡偷跑到社團教室唱歌彈吉他,試圖吸引隔壁社團的學妹靠近,青春歲月回不去了,曲終,大叔回到現實世界…..。
結語
五月天這次以《自傳》為創作概念,整張專輯一氣呵成,阿信算是交出了非常誠意的大量歌詞,幾乎是史詩級大作,也發揮了所謂【勿忘初衷】的最大值,幾首歌在編曲上有些突破以往,不一定會成為經典,不過至少在今年華語流行專輯中堪稱佳作也不為過。
看完我的心得
可以再重新聽一次專輯唷
#五月天 #自傳
五月天 阿信
星星詞彙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我們一般性的討論中,常認為東亞的幾個國家或社會中,台灣在性別議題以及多元成家的話題上是相對較為開放的。不過,在網路平台與論壇上還是能夠看到反對女性自主權抬頭的「仇女」言論。這些言論自然讓具有較高自主意識的女性對於這類男性的態度持續保持反感,進而讓雙方的彼此仇視的情況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儘管這個惡性循環的情況在台灣並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在鄰近的韓國就不是這樣了。你可以想像一個廣告裡只是將手的大拇指與食指做捏取狀的動作,就能夠引發一大群「仇女」的網民群起抗議,而不管廣告原先的意圖是否有支持女性自主權的立場嗎?小編認為,這個現象已經進入了符號溝通與情感研究的領域了,一個符號如何引發其所指之外的意義,而且這個意義不是符號的外延意義,而是由觀看者自行解讀的。這樣的文化現象,某種程度突顯了當代社會價值觀交雜、訊息傳遞快速下的溝通與相互理解之困境。
———————————————————
「『一點點』手勢......就代表仇男嗎?」泡菜女(김치녀)、媽蟲(맘충)、「韓男蟲」(한남충).......這些男女對立、互相辱罵的詞彙,在韓國始終象徵著性別議題難以獲得共識。但除了頻率較高且更常被提起的「厭女」,在光譜另一端的「仇男」爭議也未曾停息。5月1日,韓國連鎖超商之一的GS25,發布了一張關於露營用品的宣傳海報,其中的圖樣因為被認為與韓國女性主義論壇「Megalia」標誌類似,引發「超商是否偷偷支持仇男社群」的質疑。
儘管超商官方嘗試滅火,還是擋不住罷買運動與抵制,就連過去的所有視覺作品全部都被憤怒的鄉民們拿出來放大檢視。隨著爭議持續延燒,包含名人、偶像團體,甚至是公家單位都成為出征的對象。有媒體指出,近年來韓國鄉民們一波波掃蕩「各種女性主義社群」的網路行動,背後是源自於特定人物的操弄,及男性在現代社會感受到的挫折感,但無法理解「Megalia」之所以選擇「以暴制暴」背後的困境,或許情況越演越烈的主因。
「Megalia」(메갈리아)論壇網站起源於2015年,其代表性的標示——「伸出大拇指與食指的手勢」,經常被視為是在暗示韓國男性生殖器很小、進行挑釁的手勢。雖然論壇目前已經關閉,但Megalia一詞(或稱메갈,同Megal)與其手勢,至今仍被韓國社會視為極端女權,甚至是「仇男」的代稱。
5月初引發爭議的露營用品宣傳海報上,不只出現了類似Megalia的象徵手勢,甚至還在手指旁配上了露營烤肉經常出現的「小香腸」,這樣的設計一公佈,馬上引發網友質疑GS25支持激進女權、公開宣傳仇男思想。
雖然GS25官方在第一時間「修正」並發布新海報,但第二版海報並沒有讓輿論平息,反而馬上又因為在底端出現疑似「首爾大學女性主義學會」的月亮型標記,加上構成副標「Emotional Camping Must-have item」的每一個單字最後字母倒過來剛好是「Megal」,再度引發批評。就算把所有元素都去除,只留下標題「去露營吧」(캠핑가자),第三版海報卻還是因為背景夜空的星星,被網友質疑「把星星的位置用線連起來又會再度出現該手勢」等種種揣測,逼得GS25最後直接放棄該海報,並發文向大眾道歉。
此外,由於GS25自2010年就與南韓國防部所屬機關簽訂契約,獨佔韓國海軍部隊的超商市場,當網友們發現GS25疑似竄改國防部海報,將太極旗以國花無窮花(又稱木槿花)取代後,更以GS25污辱國軍為由,在青瓦台公佈欄上請願,要求國家立即撤回與GS25的合約,並獲得超過10萬人響應。
不只外部砲火猛烈,就連GS25加盟主們也因為抵制蒙受損失,對母公司大為不滿,甚至還有人在網路社群號召,要募集200名加盟主對母公司提起訴訟,要求母公司須賠償每人100萬韓幣(約新台幣3萬多元)的損失。就在GS25嘗試與加盟主溝通,並透過各種優惠活動,嘗試為自己止血的同時,這把「仇男」之火,也開始向外延燒。
(以上內容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568501
星星詞彙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hatapps 98092618
Lenormand Cards 雷諾曼預言卡的來由有幾個
第一,雷諾曼這個名字來自於 18、19 世紀的一位法國女占卜師,Marie Anne Lenormand(1772-1843)。她擅長紙牌占卜(Cartomancy),曾經準確預言過約瑟芬(拿破倫的第一任妻子)會坐上皇后寶座。因此,Mlle. Lenormand 成為了皇室御用占卜師。
第二,雷諾曼預言卡的原型出自於一套紙牌遊戲,由 18 世紀出生的德國年輕商人 Johann Kaspar Hechtel(1771-1799)所發明,發行 1800 年。這套紙牌遊戲的名稱是 Das Spiel der Hoffnung (The Game of Hope,希望遊戲)就像現代大家瘋迷的桌遊一樣,有36張紙牌以及兩顆骰子,紙牌會排成矩形,供遊戲玩家競賽。希望遊戲的說明手冊中,也提到玩家可以利用這套遊戲,進行簡單的占卜解讀。
第三,雷諾曼預言卡中的圖像元素來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例如,男人、女人、小孩、錨、幸運草、騎士、房屋、太陽、月亮、星星、鐮刀,諸如此類。這樣的圖像元素,其實也都可以在 15 世紀晚期的義大利出現的熱門賭博遊戲 Biribissi 和 17 世紀流行的歐洲占卜系統──咖啡渣占卜中發現。
這些民間遊戲的系統組合成了希望遊戲,接著,後來加以改編之後,再冠上法國知名占卜師的名號,就成了在歐洲風行到現代的雷諾曼預言卡。
德國商人 Johann Kaspar Hechtel 死後,希望遊戲才出版。當時,由於 Mlle. Lenormand 的知名度實在太高,在法國有任何商人要出版占卜紙牌,都會利用雷諾曼女士的名義或名聲,加以推銷,促進買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以為雷諾曼預言卡是雷諾曼女士本人的發明。
事實上,雷諾曼女士本來並沒有用過雷諾曼預言卡。
許多人以為雷諾曼預言卡很小眾。其實沒有,據說,雷諾曼預言卡在歐洲地區,特別是德國,名氣不亞於塔羅牌。只是近年來才流行到英美,受到廣大英美占卜師的喜愛,接著才從英美流行到台灣來。
Lenormand Cards 雷諾曼預言卡的解讀方式
雷諾曼預言卡總共有36張牌卡,每一張牌卡都是獨立、個別的意涵,也因為每一張牌卡涵蓋的意含太多。因此,它無法像塔羅牌一樣抽一張牌就能夠針對問題解讀。
雷諾曼預言卡必須要配牌,也就是至少兩張以上的牌,才能夠針對問題提供解答。
舉例來說,曾經有朋友問我這學期的成績會不會被當。我幫他抽了兩張,抽出書籍+棺材,書籍有學習、奧秘的意涵,而棺材則象徵死亡、重病,答案非常明顯,就是會被死當(哭哭,當下只好安慰他,告訴他明年再加油XD)。
除了配牌之外,雷諾曼預言卡的解讀方式都是透過線型的路線來解讀,視客人需求,可以提供微觀(micro)以及宏觀(macro)的占卜。
與塔羅牌不同的另一點,在於雷諾曼預言卡並非靠圖像來連結。圖像雖然可以作為靈感和直覺的輔助,但是雷諾曼預言卡著重的是詞彙與詞彙之間的串聯。
舉例來說,客人想知道他的工作發展。我抽到騎士+公園+魚。
騎士代表訊息的傳遞者,在工作上屬於業務性質,或者是需要常常出差跑來跑去的工作內容。
一問之下,客人的工作果然跟業務相關,於是我進一步解讀,公園代表聚會,公眾場所,魚代表金錢。
因此,客人的工作發展是需要多跑業務,多開發陌生客戶(prospecting),就會帶來業績成長!
Lenormand Cards 雷諾曼預言卡的牌陣
如上述提及,雷諾曼預言卡與塔羅牌不同,所以在牌陣使用上並不向塔羅牌那麼多元,或者一張牌就可以是一個牌陣的位置。
就我個人所學和研究所得,雷諾曼預言卡的牌陣可以小從 2 張牌、3 張牌、3×3 九宮格,再大至36張牌全部展出的大藍圖牌陣(Grand Tableau)。
透過矩形的牌陣,以及解讀路線,我們可以從牌面給出特定的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