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三聊慾姊妹淘podcast
總是愛錯人是可憐還是活該?
這集艾姬要和卡卡小姐聊聊女孩們為何掉入渣男陷阱?
「我為什麼老是遇到渣男!」每個女生身邊一定有個總是遇人不淑,時常叫苦連天的悲情好閨蜜!每次當她又跌入愛情苦海,姊妹們剛開始都會耐心安慰,為她抱不平,到後來卻發現,根本是她自找的啊!
快來聽聽我們的精彩分析和故事分享吧!
https://babyou.nownews.com/news/heart/30000915365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如是,人生如是。 最近於網上大熱的老友記1947,裝修得如回到四五十年代,綠色的門而跟紅字白底的招牌,幾乎只有古董店才能見到的撥輪電話、嘉頓玻璃杯、初代紅白機等,通通都能在店內見到,賣的是常見的街頭小食如燒賣、陳皮魚蛋、碗仔翅等。 老闆娘叫Gigi,滿是紋身的左手手臂、大...
是她自找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作弊、說謊
──「是不是我功課好,爸媽才會愛我?」
小布因為作弊、常說謊,而被導師轉介來輔導室。導師當時還一臉認真的提醒我︰「他講的話要打折扣,不要全部相信。他很會騙人,你要小心。」
小布不只一次被抓到考試作弊。如果犯了錯被發現,小布一句話也不肯說,除非人贓俱獲,他才肯認錯。有時候,小布還會故意套導師的話,看導師到底知道多少,而且他也不會全部承認。當導師透露一些,他才會承認一些。導師覺得他這樣很狡猾。
但奇怪的是,如果導師真的抓到他犯了什麼錯,他總能很快的向導師道歉,而且態度謙和有禮,不像有些孩子會「見笑轉生氣」。
導師說,他教了小布兩年,還是看不透這孩子。是不是小布城府太深?導師不知道小布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我試著讓導師了解︰「小布想在大人們面前表現好,代表他很在乎我們怎麼看他。有些孩子如果真的不在乎的話,就不需要說謊了。」
■沉重的誤解
在諮商室裡,小布看起來就是個溫和、有禮貌又誠懇的好孩子,有問有答。我關心的問他生活上有什麼困擾嗎?他也都說沒有。一直到發生了一件事。
學校有一棟大樓正在整修。學務主任再三的向全校學生強調安全第一,絕對不能擅入,違者依校規處分。某天放學後,小布不知為何卻從施工地點跳出來,摔得鼻青臉腫。
他被導師和生教組長罵個臭頭,還被記了一支小過,但卻怎麼也不肯講為什麼要進去工地。小布的爸爸也狠狠罵了他一頓,覺得他一定是因為貪玩才進去的。
過了大概兩個月吧,小布才悄悄跟我說,那天,他看到兩個小學生在花圃旁邊哭。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有一個小學生的一千元補習費拿在手上,不小心就掉進去了。他撿不到,怕回家被罵。小布才跳進工地,幫忙撿的。
我問小布,為什麼當時不肯說實話。因為他根本就不是貪玩,是去幫忙的。不但摔得鼻青臉腫,還被記了一支小過,不是很冤枉嗎?
小布說:「他們都覺得我很愛說謊,我怕我說了,他們不相信……而且就算最後我爸相信,他也會說:『那幹麼要自己進去,找老師幫忙就好了啊!』我爸本來就覺得我貪玩,我就懶得解釋了。」
我肯定小布是為了幫忙而跳進工地,但有時候小布選擇不說,反而會讓大人對他的誤會更深。
這次的對話,就像破冰一般,小布開始說了一些家裡的事情。
■「只有我乖乖的,爸媽才會愛我。」
小布的家庭很傳統,爸爸工作賺錢養家,媽媽是原住民,也是家庭主婦。爸爸很大男人主義,家事都是媽媽一手包辦。爸爸回到家,就蹺著二郎腿、看電視、等著吃飯,彷彿等人伺候似的,而且一件家事也不肯做。
小布是老大,底下還有三個弟弟妹妹。當孩子們做錯事、表現不好或成績差,爸爸就會數落媽媽︰「你又沒上班,怎麼顧個孩子,還顧成這樣?」
因此,除了打理家務,媽媽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孩子們身上。好像孩子表現好,自己才是個合格的媽媽。
媽媽常常對孩子碎碎唸,小布和弟弟妹妹無形之間承受了媽媽背負的龐大壓力,覺得「只有自己表現好、考試成績好,才是個好孩子」、「只有我乖乖的,爸媽才會愛我」。
「我好像戴著一個面具。只有我做了某些事情,才值得被愛……」小布說。
■心疼媽媽,也氣媽媽
可能因為經濟壓力,爸爸一份薪水要養四個小孩,所以爸媽很難給出無條件的愛,總是期待著小布和弟弟妹妹要表現好。因此,小布開始學會說謊和作弊,因為只要不被拆穿或被發現,爸媽會對自己很滿意;若真的被拆穿了,小布也學會馬上認錯且態度誠懇,因為爸媽喜歡這樣的孩子。
「有時候覺得活著好累,好像都要符合大人的期望。我也很氣我媽媽為什麼都要一副低聲下氣的樣子。我阿嬤一天到晚罵我媽什麼事情都沒做好。我很想幫我媽說話,但看她那副好像都是自己的錯的樣子,又很不想幫她講話,覺得是她自找的。」原來,小布努力做個好孩子的同時,對於媽媽的處境又氣又心疼,小布感到好糾結……
●●●
每個人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從小到大「先天氣質」和「外在環境」互動而來的,因此,我從不認為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壞孩子。
當我們願意去理解孩子背後的動機(渴望好好被愛),而不是用外在行為(為了讓自己有好表現而作弊、說謊)來評價一個人時,才能真正的理解一個孩子。
小練習: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你都是怎麼許願的呢?想到之後,把它寫下來。
接著再閉上眼睛,想一想現在孩子幾歲了,你對他的期待有什麼改變呢?一樣把它寫下來。
這個小練習有讓你發現什麼嗎?可能很多人會發現,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我們對他的期待也越來越多,例如希望孩子乖巧孝順、希望孩子考上第一志願、希望孩子以後當 XXX(如醫生)、希望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希望孩子趕快結婚生子等。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一開始許的願,是那麼的單純,但卻意義非凡,父母不妨提醒自己,別忘了初衷,那個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沒有那麼多枷鎖或包袱的你。
當我們開始不和他人比較,尊重孩子的選擇,看見孩子獨一無二的好,安心的陪孩子長大,那麼,我們就更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父母、老師可以怎麼做︰
1.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無條件積極關懷」:讓孩子感受到不管他如何,無論表現好或不好,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愛他。不是因為他考得好,或是他乖乖聽話,才值得被愛。
2.當孩子考得好,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以及從學習獲得的樂趣(內在動機),而非成績(外在動機):例如對孩子說:「媽媽看到你很用心的準備考試,很棒!」「和媽媽分享一下你讀到了什麼很有趣。」而非「你這次考第一名,太棒了!」
3.如果父母常常讚美孩子的成績,那麼,孩子可能會致力於如何得到好成績,而不是感受學習當下的快樂。有些孩子甚至寧願鋌而走險,用作弊的方式來換取好成績,那就失去了原本希望孩子享受學習的本意了。
.
本文摘自《#接住墜落的青少年》
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作者:蔡宜芳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愛一個人,特別是要愛情緒反應大,常有行為問題的青少年,真的很難。把「行為」跟「人」分開來的功夫,超級不容易,因為最剛開始,不是向外用力,而是向內用功。
深度認識自己,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與黑暗面,那是個開始。然後推己及人,愛才能延展開來。
在我們的文化裡,實在做不到,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此自責就不必。但能開始接納自己,內心就能多一分寧靜安然,這是值得體驗的狀態。
祝願您,能先學著愛自己,不為了什麼,只是愛著自己!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是她自找的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鄧惠文時間 節目預告】
7月21日 星期二 晚上八點
「精神控制」就是一種暴力。
你或我,或者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最不設防的親密關係中,以為是愛,卻成了「約會暴力」受害者。
「為何我沒有察覺?」「為何妳不分手?」「是她自找的。」──不是妳的錯。任何人都有可能遇上。是他利用妳的愛與信賴,成了約會暴力的犯罪者。
都是李雅莉。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李雅莉」。
今晚8點,邀請到寶瓶文化的丁慧瑋編輯,聊聊《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勇氣。
好書推薦:https://pse.is/TS6TA
#鄧惠文
#都是李雅莉 #誰都可能受害 #卻誰也不敢說 #約會暴力 #寶瓶文化 #李雅莉 #精神控制 #愛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https://goo.gl/8NA4vB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是她自找的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如是,人生如是。
最近於網上大熱的老友記1947,裝修得如回到四五十年代,綠色的門而跟紅字白底的招牌,幾乎只有古董店才能見到的撥輪電話、嘉頓玻璃杯、初代紅白機等,通通都能在店內見到,賣的是常見的街頭小食如燒賣、陳皮魚蛋、碗仔翅等。
老闆娘叫Gigi,滿是紋身的左手手臂、大嗓門而直腸直肚的話語,偶爾夾雜着幾句粗口,自稱魚蛋妹的她,在店內一個人忙碌地同時煮碗仔翅、焗豬扒包、包燒賣,全部一人自家製,還可以跟上來串門的熟客聊天,讓人想到茶餐廳裏一心幾用的侍應,從外表完全看不出她已四十歲。
「問朋友有沒有人要工作,時薪$70也還沒找到人。」Gigi如是說。簡單聊天數句,本以為她只是一個直腸直肚的人,但原來藏在內裏的故事,抽一件來說也夠漫長。
自三歲起,她父母已經離異,跟着母親,為了生活,母親無法獨自把她養大,於是哪家親戚有空照顧就把她送到哪,西環、油塘、屯門等的學校都讀過,直到中五畢業時,她讀過十三間學校,十四歲開始做餐飲業。因爲這段經歷,她自認為甚麼環境都能適應,怎料六年前一場大病,把她的生活打亂成碎片。
「在旺角皆旺商場,我想起身離開一個地方,突然動不了」當日召救護車送到廣華醫院,但被推到一旁等了四小時也沒人理會,徬徨無助,當晚立即轉去聖保祿醫院。結果每科都檢查過,X光、驗血、愛滋到脊髓等等都驗過,還是找不出原因,只知盆骨以下的身體都動不了。最後神經科醫生跟她說,要不要博一下,使用類固醇刺激神經,但因為不知癱瘓原因,不保證成功,亦有風險。
而在眼前的半癱問題,與眼後可能面對的後遺症,Gigi選擇了使用類固醇治療。
簽了同意書,每日滴3小時的類固醇,滴了七天,腳趾開始有反應,就被醫生趕忙叫出院,因為再住下去院費就要過二十萬元。治好了癱瘓,但緊隨而來的是各種不同的後遺症,骨枯、腦壓、抑鬱症等。起初兩年,她見到人會手震冒冷汗、嘔吐、無法進食無法睡覺等,加上有些人對抑鬱症不了解,叫她只要不要想偏就沒事,對於病人而言,話語難聽也難受,彷是說會抑鬱是她自找的。於是除了上街買食物之外,Gigi幾乎足不出戶。
直到兩年後,有朋友建議她不如試試祈禱,把跟自己說的話都跟上天說,結果三個月後她去超市購物時,發現對人群不再如此恐懼,於是馬上試找朋友一起吃飯,兩個月後更找到一個接待處的工作,重投餐飲業。近日她與拍檔在中環開設「老友記1947」,除了因為住在中環,同區都在保育舊建築時,她則想要保留舊有的香港小食;亦為了彌補失去了的時間。
當同樣四十歲,別人已經事業有成,她卻自覺很沒用,因病而無法達成一番事業,因此希望藉今次開店告訴自己,只要有心,無論做任何事也能成功。待店子上了軌道,她便抽身去玩。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盡過力後,也要享受人生。
採訪:范名雅
攝影:張家藍
老友記
地址:中環華賢坊東17號地鋪
營業時間:11:30am-8pm(星期一休息)
電話:6189 6898
詳情: http://bit.ly/2Cm59gr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GWv4761Ycg/hqdefault.jpg)
是她自找的 在 JER仔- 【直播精華】瑜伽教練Aqua遇害事件|有人竟然批評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直播精華】瑜伽教練Aqua遇害事件|有人竟然批評: 是她自找的 !抵死啦⋯⋯|三大忠告:女生如何保護自己?|JER仔.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
是她自找的 在 一切都是她自找的,誰讓她不相信我的 | By 闰土打游戏|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們都說三歲看到老,我怎么現 在也看不出將來會咋樣呢……#. 10 September jam 11:33 PTG · 177. Paparan. 02:14. #歡迎光臨我的生活 祝大家中秋節開心快樂,全家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