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浪即將來襲,這道浪比起前面兩道還要大,我快速趴回衝浪板上,死命的往外划,浪就在眼前,我感覺的到海浪慢慢將我拉起,然後越拱越高,雙手在剛剛被炸的兩道浪下其實幾乎沒力了,但眼前只有兩個選擇,再次被丟下去,然後板子可能會斷,或是拼命賭賭看,就在浪要蓋下來的瞬間,我的板頭從浪上一躍而過,終於,我躲過了第三道大浪。
我真的很享受這些時刻。
倒也不是喜歡危險,而是愛上堅持後得到的成就,就像是拼了命越過浪的那個瞬間。
隨著風浪的湧起,我在岸的一頭凝視,即便風暴在海的另一端,還是能從浪湧裡感受到暴風圈內的氣息,浪高從1.5M,到1.8M,然後來到了2.5M,我在岸上等待,海水不再湛藍,浪湧將幾萬頓的海水拉高,然後重重的往岸上撲來,今天的海幾乎是白色的,海岸線不如以往的平靜,但在海岸線之外的遠方,有著一道一道迷人的浪。
想觸碰到它們,就得闖過這些白色猛獸,所以只能一直等著,等著合適的那一刻。
什麼是合適的那一刻呢?
等浪變順?等風停?等陽光探出頭?抑或是等著白花不再像猛獸一樣呼嘯而來,等著它平息開了門的時候,然後全力往外奔去?
沒人說得準那將會是哪一個時刻,換成是我,也不願意說準,畢竟我總是對於能預見的故事脈落覺得乏味。
帶上衝浪板,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線,在白花洶湧的海岸線中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然後竭盡全力地往外划,過程中無法休息,甚至會因為無數次的潛越而幾乎無法呼吸喘氣,腳繩可能會斷,板子可能會斷,一旦停下來,浪花會毫不留情的打在身上將你推回岸上,然後再次重來。
浪大不一定好,浪順才重要,就像如何定義這些感知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但自在很重要。
延長現有的感知總是比起定義這些感知迷人。
是的,我覺得那的確比愛情神聖多了。
風暴來襲,請注意安全,評估自身能力下水。
Pic by @linkenji329
Photo lut by @joechen
Watch by @garmintw
#用心流浪 #好好生活 #忙裡偷閒 #防曬不要擦太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
「暴風圈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討論] 颱風暴風圈侵襲的定義? - 看板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中央氣象局定義的暴風半徑僅120公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討論] 颱風暴風圈侵襲的定義? - 看板TY_Resear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LIVE】0803 中颱卡努緩慢西行下午暴風圈接觸台灣陸地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暴風圈更大」 上看強烈颱風看板Gossiping PTT網頁版>Re - E0F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暴風圈更大」 上看強烈颱風看板Gossiping PTT網頁版>Re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暴風圈侵襲機率提高看板Gossiping PTT網頁版> 新聞快訊「軒 ... 的評價
- 關於暴風圈定義 在 暴風圈侵襲機率提高看板Gossiping PTT ... - playrealmjoy.com 的評價
暴風圈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就像是你內在的一個孩子,他有原始的情緒能量,他有創意性,他有各種情緒表達的天賦,但是,重要的是,你是培育它成為生命裡一個重要助力?
還是任由它成為你內在的一個情感暴風圈?不只操縱著你生活中的心理狀態,也操縱支配著你與他人的互動模式及關係面貌?
在處理和安頓我們的情緒過程,少不了「訂正」。
所謂的「訂正」,就是不再習慣以過去的某個事件,或某次的情緒經驗,就定義後來的類似經驗。例如:幼年時可能遭遇了和母親分離的悲痛,後來只要與人有分離情境,甚至只是單純聚會結束後的說再見,那種痛苦和憂傷就自顧自的引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等於說服自己的大腦:「又來了,好可怕,我又要感到好痛好痛,我又要被丟下了….」完全無視於情境已經不同,自己的狀態也已經不同,事件的脈絡和關係也有大大不同。
唯有我們內在可以有一個不當機、不失功能的處理器,幫助我們訓練自己在面對訊息的當下,分析歸類、抽絲剝繭,搜尋及建構解決的策略,我們才能信任我們自己,回到我們的內在中心,具有客觀現實感鬆動和訂正我們早年經驗所造成的錯誤判斷。
身為一個邁向成熟的成年人,其中一個能力的發展,是能夠陪伴自己澄清與溝通,不再依據童年的經驗或早期經驗,就過度類推的認為等於整個人生、等同於全世界。
我們永遠有機會去認識一個新的世界,這個契機,在於你願不願意重新建構新的體認(心智模式),透過你親身經歷(不是在用大頭腦設定假設),以未知的心,真正的認識這個世界。
#平定內在情緒混亂,從釋放、理解及調節
#呵護內在,以關愛安撫內在的情緒能量
#善待自己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551?sloc=main_mb
暴風圈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情緒,就像是你內在的一個孩子,他有原始的情緒能量,他有創意性,他有各種情緒表達的天賦,但是,重要的是,你是培育它成為生命裡一個重要助力?還是任由它成為你內在的一個情感暴風圈?不只操縱著你生活中的心理狀態,也操縱支配著你與他人的互動模式及關係面貌?
在處理和安頓我們的情緒過程,少不了「訂正」。
所謂的「訂正」,就是不再習慣以過去的某個事件,或某次的情緒經驗,就定義後來的類似經驗。例如:幼年時可以遭遇和母親分離的悲痛,後來只要與人有分離情境,甚至只是單純聚會結束後的說再見,那種痛苦和憂傷就自顧自的引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等於說服自己的大腦:「又來了,好可怕,我又要感到好痛好痛,我又要被丟下了….」完全無視於情境已經不同,自己的狀態也已經不同,事件的脈絡和關係也有大大不同。
唯有我們內在可以有一個不當機、不失功能的處理器,幫助我們訓練自己在面對訊息的當下,分析歸類、抽絲剝繭,搜尋及建構解決的策略,我們才能信任我們自己,回到我們的內在中心,具有客觀現實感鬆動和訂正我們早年經驗所造成的錯誤判斷。
身為一個邁向成熟的成年人,其中一個能力的發展,是能夠陪伴自己澄清與溝通,不再依據童年的經驗或早期經驗,就過度類推的認為等於整個人生、等同於全世界。
我們永遠有機會去認識一個新的世界,這個契機,在於你願不願意重新建構新的體認(心智模式),透過你親身經歷(不是在用大頭腦設定假設),以未知的心,真正的認識這個世界。
#平定內在情緒混亂,從釋放、理解及調節
#呵護內在,以關愛安撫內在的情緒能量
#善待自己
暴風圈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特別在開課之前,我都會邀請學生把自己的狀況、把自己的想法跟需求,盡可能的整理寫信告訴我。
那當然對於一些課程來說,它可能還會有「個別教練」的這樣的規格,那我就會更直接的知道,大家在生活當中,或者是在他的內在狀態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然而,這麼多年的累積下來哦,我聽了很多、很多人告訴我,很多、很多的問題,那為什麼呢,我們一直是要專注在「人際」這一塊?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每一個人生命裡多數的問題,幾乎都指涉於他人;可能是跟某個人的關係,或者是跟某一群人的關係。
甚至於有一些問題放大到,比如說「生涯」好了;「生涯」可能是你跟這個社會,這個生存世界的關係。而這個社會,跟生存世界由誰組成?還是由「人」組成。
所以小到一般的交友、親子關係,跟特定的部屬、同事、上司,這些人的相處;大到是否要重新選擇親密關係,要繼續走下去,還是要離婚。
或者是生涯上面的選擇,我要不要換工作、我要不要轉職?我到底是要做自己、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符合社會的期待,爸媽的期待,去做一個安安穩穩的工作?這些問題。
那其實聽了這麼多這樣下來,我幾乎發現一件事情,大家都想要自己過得更舒服。這個「舒服」不一定是感官上「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的膚淺的部分。
這個「舒服」可能是一種內心的自在,一種不需要負擔這麼多、不需要解決這麼多問題。或者是說的深刻一點,一種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這個世界、跟其他人好好相處的運作模式。
好,那現在問題就來了,你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可以跟他人、跟這個世界好好的相處。那麼萬一回到根本,是我們的習慣本身就有問題呢?
那這個時候,難道是要世界或他人配合我們,變成是一個不甚美好,或者是一個扭曲的樣子嗎?
又或者是有些人,就會到一種哲學的討論。那萬一別人或者是這個世界,就本身就是扭曲的;那難道我要改變我的習慣,變成是一個扭曲的別人,或扭曲的社會一份子嗎?
這問題的答案很難,我也沒有把握能夠好好的回答。但是呢,在這麼多年的經驗裡面,我發現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大家都想要「舒服一點」。
而從這個出發點,我更想要跟你談我的發現,就是大家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自己更舒服一點?
所以囉,我很難跟你定義,到底是要配合別人、配合世界,還是配合自己,叫做舒服。但是呢,我們怎麼樣調整出,一個自己舒服的方式?
這個方法的選擇,我遇到有些人,當他自己的生活裡,遇到自己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想要讓自己回到舒服的狀態,於是他選擇的策略,就是去「調整別人」。
他可能會在我面對面的教練,或者是寫信告訴我,他的狀況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的期望,大概的描述是「如果今天老闆不凶我就好了!」
「老師,我到底要怎麼做,讓我的父親跟我講話的時候,態度能好一點?」、「我到底應該怎麼辦,讓我的伴侶不要嫌棄我?」或者是「我可以怎麼做,讓別人不要來煩我?」
你或許聽出來了,在這些表述裡面,都是指向於「他人」。叫做「別人只要不怎麼樣就好了!」所以呢,他的信念當中有一個很穩固的「自我」,叫做我都不要動,我要「調整別人」來配合我自己。
那每一次,我遇到有這樣的朋友,告訴我這樣需求的時候,我在心中其實很想第一時間告訴他,叫做「我並沒有能力解決你的問題」。因為我教的是你怎麼樣去面對自己、調整自己,我不是教「巫術」!
是你在我面前,不是那個「讓你不舒服的人」在我面前,所以我只能陪伴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我沒有辦法透過跟你的互動,去改變你的爸爸媽媽、你的上司同事、主管部屬…等等等的,這些不在我面前的人。
然而我也遇過另外一種人,當他自己生命裡,發生了那些不舒服的狀況的時候,他選擇的策略是「調整他自己」。
比如說,他可能跟我說:「老師,你可以告訴我,當我的父親對我疾言厲色的時候,我可以怎麼回應;或者是我可以怎麼想這件事,讓這件事情不影響我?」你聽出來了沒有?
他並不是去指涉於「他人」,他並不是企圖從我這邊得到一個方法,讓他的父親閉嘴。而是他希望透過跟我的互動,找到一個方法是,當他的父親又在碎念、又在對他疾言厲色的時候,他怎麼樣調整他自己,可以不受影響。
或者是有些人,在面對生涯的選擇的時候,當他想要調整的是「別人」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用那種二分法,二選一的方式來問我問題:「到底是要做自己,還是要配合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可是呢,一個願意調整自己的人,他問我的方向可能就會是:「我怎麼樣在盡可能的,朝向自己想去的目標的狀況底下,並且在這個社會裡,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也就是說在他的心裡、在他的信念裡,並不是二分法的選項。而是從一個現況就是如此,我願意去接受現況,然後找出最適合的調整;並且朝向自己方向,這樣的一個思考途徑。
就好像是,如果我們航行在大海上,如果你沒有辦法控制海象,沒有辦法控制風浪。那麼我可不可以盡可能的,一方面提升我的船隻的安全性;而二方面避開暴風圈,就算是繞路,一樣可以到達我的目的地。
所以,今天跟你分享這個部分,有一個想法,就是2019也開始了。今年的你,在面對生命裡的「不舒服」的時候,你想要調整別人,還是想要調整自己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如果在今年,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更靠近自己的夢想,那這一門課是你絕對不能錯過,一個線上學習的機會。
我會從回到本質的方向與角度,讓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並且透過切換我們大腦運作的方式,去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的方法。
讓你能夠活出一個既實踐夢想,又能夠兼顧生活的平衡人生。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期盼我們在線上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暴風圈定義 在 中央氣象局定義的暴風半徑僅120公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和氣象局與日本氣象廳定義的暴風圈疊在一起。 日本氣象廳定義的暴風半徑有950公里, 中央氣象局定義的暴風半徑僅120公里, 兩者差異甚大! ... <看更多>
暴風圈定義 在 [討論] 颱風暴風圈侵襲的定義? - 看板TY_Research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8020110.aspx 颱風卡努暴風圈侵襲率高北北基桃若停班「原則上」同步新聞中提到預估颱風七級風暴風圈侵襲基隆 ... ... <看更多>
暴風圈定義 在 [討論] 颱風暴風圈侵襲的定義? - 看板TY_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8020110.aspx
颱風卡努暴風圈侵襲率高 北北基桃若停班「原則上」同步
新聞中提到
預估颱風七級風暴風圈侵襲基隆市機率為80%、台北市75%、新北市72%、桃園市66%。
為什麼颱風暴風圈侵襲台北市的機率
比新北市還要高?
颱風暴風圈侵襲的機率是怎麼評估的?
有沒有大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223.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690962604.A.04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