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不可以違背人心》
香港的老人問題令人傷心,香港的官僚質素令人沮喪。
周永新教授說的一位退休教師個案,六十歲退休,拿著二百多萬現金。今年七十二歲,已花掉一半。他終日惶恐,擔心九十歲仍未死,手上僅餘的百萬現金已無法應付了。所以,他極度慳儉,不敢吃喝。
梁振英、林鄭月娥、陳茂波,他們的家人子女全在英國,但自己卻留港為政,在衣食住行教育各方面折磨港人。林鄭卻自認在推行公義,所以她的神,已在天堂為她預留位置!
社會的孝道,與官員的為政,關係在哪裡?
論語為政篇,是講述政治領袖修養的學問,但二十四章當中,放進了四章問孝的,而孔子所對,又各有不同。論語的編者,為什麼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三家之一。當時魯國的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身為諸侯,但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答兩個字:無違。
無違,不要違背。
不要違背什麼?沒有下文。就這樣算了?
跟著孔子出,他的學生樊遲駕車接他離開。
孔子坐在後面,喃喃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學生邊駕車,邊轉頭問:
何謂也?
什麼意思呀,老師?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這時才將「無違」兩字引伸。他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什麼是禮?易經第十卦天澤履。履,本是鞋底,象徵走路,引伸為行事的方式。
履的原意為禮,行為的準則。
東周春秋時期,禮儀有一定的階級,天子、諸侯、大夫、庶人,各有不同。
魯國三家,是大夫,是權臣,但常用了魯君諸侯之禮,有時甚至用了周天子之禮。這是僭越。
禮,在現代生活來說,就是規矩。
權臣問孝,孔子答無違。關鍵是無違規矩。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從孝來說,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跟著,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時,孔子又有另一個答案。
孟武伯因父親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權力。
父親問完,到兒子問。
孔子說,父母看到兒女生病,那種憂心掛慮,你要體會。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你那種關切對待父母,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所以只用無違兩個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他既是魯國大夫,三家權臣之一,對天下,要負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才是真孝。
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但他的兒子,是一個不識民間疾苦的世家公子,將來承父業,掌握權力,要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如父母瞭解子母一樣。由於這位少爺終有一日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因為孝,便懂得感恩。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天下有恩於你,你必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一樣,要負起公道責任。
所以,我們的文化,認為孝道是為政的基礎。
從政的人問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學生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重點在於敬,內心的。
再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是態度。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喫,這就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最難啊!
上章說敬,是內心;這章態度,是表現。
在為政篇,放進四章說孝,前兩章,是有權力的,領袖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是一般人的,百姓的,配合的做法。
一個社會,孝道的推行,風氣的推及,老有所養,與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老人,在擔心長命?
是因為為政者,不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沒有將天下人當成父母,不懂掌握大權的孝。
我們沒有政治領袖,因為香港老人在徬惶恐懼中。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曰 本 的老人問題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的法治在淪陷,
他們違反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承諾,
他們在僭建基本法,
他們變相修改香港的法律,
他們過濾了誰可以參選,
他們拒絕承認不喜歡的獲選議員。
但對於釋法,香港的輿論,仍停留在梁頌恆游蕙禎身上。
由大公文匯,到香江健筆,由名嘴社論,到市民大衆,由藍絲到黃絲,終於統一大合奏:
唔LIKE 釋法,更唔LIKE 小學鷄。
就這樣了。
中共在港搞輿論統戰幾十年,終於見到一些成績。
那些支持民主法治的民衆、新聞評論,終於和中宣部的口徑一致了。
《大學》教導我們: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將眼光放遠一點,梁班子對梁游司法覆核明天宣判。
但在案件進行中,人大不按程序進行釋法,而且,實際不是釋法,是僭建基本法,是企圖改變現有香港法律。
不要以為鬧鬧梁頌恆游蕙禎,已經是伸張正義。
香港在淪陷,你說的只不過是中宣部早就寫好的劇本而已。
《為政,不可以違背人心》
香港的老人問題令人傷心,香港的官僚質素令人沮喪。
周永新教授說的一位退休教師個案,六十歲退休,拿著二百多萬現金。今年七十二歲,已花掉一半。他終日惶恐,擔心九十歲仍未死,手上僅餘的百萬現金已無法應付了。所以,他極度慳儉,不敢吃喝。
梁振英、林鄭月娥、陳茂波,他們的家人子女全在英國,但自己卻留港為政,在衣食住行教育各方面折磨港人。林鄭卻自認在推行公義,所以她的神,已在天堂為她預留位置!
社會的孝道,與官員的為政,關係在哪裡?
論語為政篇,是講述政治領袖修養的學問,但二十四章當中,放進了四章問孝的,而孔子所對,又各有不同。論語的編者,為什麼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三家之一。當時魯國的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身為諸侯,但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答兩個字:無違。
無違,不要違背。
不要違背什麼?沒有下文。就這樣算了?
跟著孔子出,他的學生樊遲駕車接他離開。
孔子坐在後面,喃喃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學生邊駕車,邊轉頭問:
何謂也?
什麼意思呀,老師?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這時才將「無違」兩字引伸。他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什麼是禮?易經第十卦天澤履。履,本是鞋底,象徵走路,引伸為行事的方式。
履的原意為禮,行為的準則。
東周春秋時期,禮儀有一定的階級,天子、諸侯、大夫、庶人,各有不同。
魯國三家,是大夫,是權臣,但常用了魯君諸侯之禮,有時甚至用了周天子之禮。這是僭越。
禮,在現代生活來說,就是規矩。
權臣問孝,孔子答無違。關鍵是無違規矩。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從孝來說,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跟著,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時,孔子又有另一個答案。
孟武伯因父親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權力。
父親問完,到兒子問。
孔子說,父母看到兒女生病,那種憂心掛慮,你要體會。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你那種關切對待父母,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所以只用無違兩個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他既是魯國大夫,三家權臣之一,對天下,要負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才是真孝。
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但他的兒子,是一個不識民間疾苦的世家公子,將來承父業,掌握權力,要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如父母瞭解子母一樣。由於這位少爺終有一日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因為孝,便懂得感恩。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天下有恩於你,你必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一樣,要負起公道責任。
所以,我們的文化,認為孝道是為政的基礎。
從政的人問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學生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重點在於敬,內心的。
再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是態度。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喫,這就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最難啊!
上章說敬,是內心;這章態度,是表現。
在為政篇,放進四章說孝,前兩章,是有權力的,領袖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是一般人的,百姓的,配合的做法。
一個社會,孝道的推行,風氣的推及,老有所養,與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老人,在擔心長命?
是因為為政者,不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沒有將天下人當成父母,不懂掌握大權的孝。
我們沒有政治領袖,因為香港老人在徬惶恐懼中。
曰 本 的老人問題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政,不可以違背人心》
香港的老人問題令人傷心,香港的官僚質素令人沮喪。
周永新教授說的一位退休教師個案,六十歲退休,拿著二百多萬現金。今年七十二歲,已花掉一半。他終日惶恐,擔心九十歲仍未死,手上僅餘的百萬現金已無法應付了。所以,他極度慳儉,不敢吃喝。
梁振英、林鄭月娥、陳茂波,他們的家人子女全在英國,但自己卻留港為政,在衣食住行教育各方面折磨港人。林鄭卻自認在推行公義,所以她的神,已在天堂為她預留位置!
社會的孝道,與官員的為政,關係在哪裡?
論語為政篇,是講述政治領袖修養的學問,但二十四章當中,放進了四章問孝的,而孔子所對,又各有不同。論語的編者,為什麼認為,孝,是為政的根本?
論語為政篇第五章開始,連續四章問孝。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是魯國大夫,是魯國三家之一。當時魯國的權力,被這三家分了。魯君身為諸侯,但權力被架空。
這樣的當代權臣,向孔子問孝,孔子只答兩個字:無違。
無違,不要違背。
不要違背什麼?沒有下文。就這樣算了?
跟著孔子出,他的學生樊遲駕車接他離開。
孔子坐在後面,喃喃自語: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學生邊駕車,邊轉頭問:
何謂也?
什麼意思呀,老師?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這時才將「無違」兩字引伸。他帶出了一個關鍵字:禮。
什麼是禮?易經第十卦天澤履。履,本是鞋底,象徵走路,引伸為行事的方式。
履的原意為禮,行為的準則。
東周春秋時期,禮儀有一定的階級,天子、諸侯、大夫、庶人,各有不同。
魯國三家,是大夫,是權臣,但常用了魯君諸侯之禮,有時甚至用了周天子之禮。這是僭越。
禮,在現代生活來說,就是規矩。
權臣問孝,孔子答無違。關鍵是無違規矩。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社會,都有一套人人認可的核心價值。從孝來說,不能違背這套價值。
跟著,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時,孔子又有另一個答案。
孟武伯因父親的關係,屬於世家公子。所謂世家,長子有承繼官位權力。
父親問完,到兒子問。
孔子說,父母看到兒女生病,那種憂心掛慮,你要體會。用對自己兒女生病時,你那種關切對待父母,便是孝道了。
父子兩人問孝,父親是權臣,所以只用無違兩個字。
這種身份權力的人,個人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孝子;對國家,做到無違,是了不起的大臣。他既是魯國大夫,三家權臣之一,對天下,要負責任。視天下人為父母,才是真孝。
無違,就是不可違反人心。
但他的兒子,是一個不識民間疾苦的世家公子,將來承父業,掌握權力,要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如父母瞭解子母一樣。由於這位少爺終有一日從政,必須記住這個道理。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傳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因為孝,便懂得感恩。最大的恩惠,必來自父母。懂得孝,便懂得有恩必報,天下有恩於你,你必傾力以報天下。這樣才會明白,權力只是工具,身為政治領袖,對天下如對父母一樣,要負起公道責任。
所以,我們的文化,認為孝道是為政的基礎。
從政的人問孝之後,到一般人,孔子的學生問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點出,光是養,沒有愛,不能算孝。孝不是形式,不等於養狗馬。重點在於敬,內心的。
再跟著,另一位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孝順父母,最難是態度。遇事代父母操勞;有酒食,先供父母喫,這就是孝了嗎?色難,態度最難啊!
上章說敬,是內心;這章態度,是表現。
在為政篇,放進四章說孝,前兩章,是有權力的,領袖的,領導群眾的精神原則;後兩章是一般人的,百姓的,配合的做法。
一個社會,孝道的推行,風氣的推及,老有所養,與為政的信念,息息相關。
我們的政府在做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老人,在擔心長命?
是因為為政者,不知道下層人民的苦況,沒有將天下人當成父母,不懂掌握大權的孝。
我們沒有政治領袖,因為香港老人在徬惶恐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