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社會處快速回覆與協助
蔣議員您好!
有關社工者協會林社工諮詢藥癮者更生人短暫機構安置資源,本案由社團法人屏東縣快樂聯盟服務藥癮家庭,社團法人社工者協會服務藥癮更生人。目前該個案有居住及後續獨立生活的需求,本案後續將整合衛政及社政各服務系統資源,持續協助案家服務。本案聯繫窗口為鄭7320415轉5359。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
更生人 社工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處長您好!!! 以下事件需要您的協助
縣議員蔣月惠感恩您!!!
有關
日期:110年九月三日
地址:屏東市
訴求:恊助短暫的安置機構?
說明:訴求者是社工(服務社團法人社會工作者恊會),最近接到個案如下",53年次。是毒品更生人丶是身障朋友(小兒麻症),可能身體狀況的原因,到處被排斥丶好不容易結婚丶又離異,造成到處流浪,期間又發生嚴重車禍,變成社會邊緣人,最近接到民眾陳情,社工先安排在旅社,但因恊會経費問題丶可能要離開旅社,所以希望蔣議員能夠幫忙,才不會造成社會的問題。
結論轉社會處
轉慈善團體幫忙
更生人 社工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俐媽的學生舉辦的臺北大學社工營,
還貼心準備了「社工大餐」給大家,
來支持一下吧!
—————————————————————
我們是國立臺北大學社工營‼️
我們歡迎對社工領域有興趣、或是想要探索的學弟妹~
只有想成為社工師的人才適合參加社工營嗎?當然不是!社工營能夠帶給你全新的視野以及觀念,在這個全球化的大時代,關心社會議題以及培育公民素養已經是成年路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參加社工營帶給你/妳的不只有滿滿的歡樂,還有豐富的課程和各式議題的深思,像是長期照護、早期治療、親密關係暴力、多元性別議題、心理衛生醫療、更生人⋯⋯等等五花八門的議題等著你來探索喔!
追蹤臉書和Instagram 粉專看更多報名資訊和社工小資訊!
(臉書:國立臺北大學社工營)
(Instagram :@2021swc )
——————————————————————
🪢 俐媽英文教室—社工篇:
1. Social workers (n.)社會工作者
2. Broker (n.)中介者
3. Coordinator (n.)協調者
4. Enabler (n.)使能者
5. Resource advocate (n.) 資源倡導者
6. Generalists (n.) 綜融工作者
7. Advocacy (n.)倡導
8. community (n.)社區/群
9. charity (n.)慈善
10. consensus (n.)共識
11. Dignity (n.)尊嚴
12. Evaluation (n.) 評估
13. Executive (a.) 實施的
14. Ethics (n.)倫理
15. Empower (n.) 充權
16. Empathy (n.) 同理心
17. Intervention (n.) 介入
18. Neighborhood (n.) 社區
19. Partnership (n.) 夥伴關係
20. Socialization (n.) 社會化
21. Protection (n.) 保護
22. paradigm (n.) 典範
23. Process (v.)處理(資料)
24. referral (n.) 轉介
25. Screening (n.) 篩選
26. Termination (n.) 結案
27. Treatment (n.) 處遇
28. Unconscious (n.) 潛意識
29. well-being (n.) 福祉
30. Diagnose (vt.) 診斷
—> diagnosis (n.) 診斷
31. Critical (a.) 批判的
32. Genuine (a.) 真誠的
33. Objective (a.) 客觀的
34. Radical (a.) 激進的
35. Prescriptive (a.) 規範的
36. Ecosystem perspective (n.) 生態系統觀點
37. dual perspective (n.) 雙元觀點
38. residual view (n.) 殘補式觀點
39. Ethical dilemma (n.) 倫理困境
40. Self-disclosure (n.) 自我揭露
41. Person-in-situation (n.) 人在情境中
42. Competency-based (n.) 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
43. Mental health (n.) 心理衛生
44.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n.) 老人社會工作
45. social activism (n.) 社會行動
46. de-professionalizing (n.) 去專業化
47. Human rights (n.) 人權
48. Social justice (n.) 社會正義
49. Profession integrity (n.) 專業誠信
50. anti-oppression (n.) 反壓迫
—————————————————————
好好探索自己興趣和未來職志很重要喔!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社工篇
#台大明明孩子享受好多資源
#學長姊的傳承很珍貴
更生人 社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附註連結:
快被安樂死的流浪貓,送去監獄給犯人,幾個月後他們變成了這樣…
https://kknews.cc/pet/lmqrk5g.html?fbclid=IwAR1qFnbEvWAxLPenS3qbRAI7hDDCBHJmdDDP70Ki112Y1UK38j59yWkpdXc
更生人 社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介紹
訪問作者:李盈姿(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秘書長)
內容簡介:
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無家可歸?
十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五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
他,曾經是西進中國的台商
他,曾經是野雞車大亨
他,曾經是工廠作業員
他,曾經是家暴受害者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在大城市裡,街友常常是一群不被看見的人
許多人路過他們身邊,卻很少人靠近他們的世界
他們在街頭暗角得不到肯認,很多時候更被當成過街老鼠
但他們絕對不是街頭鼠輩,而跟你我一樣,有著有血有淚的真實人生。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不試圖控訴、不博取同情、也不採取勵志的角度
作者以平實的口吻描述每個人從「有家」到「無家」的過程
呈現他們在街頭的掙扎、反省、自我懷疑,什至想自我了斷的心情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將看見台灣街頭社會中
既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也有著貧困者相互扶持的集體力量
本書另收錄五名資深街友工作者的故事。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透過這些故事,或許可以思考:
城市的存在與發展,難道只為了善待特定人群?
是否可能包容所有在此生存的住民?
透過他們的生命,也可以讓我們重新思索:
他們或許就是曾經或未來的我們,他們與我們是否真的那麼不同。
作者簡介:李玟萱
作詞人、文字工作者、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
九二一地震後投入災區重建,曾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同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921社區重建關懷體系、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等機構工作,在中部地區待了八年。2012-2013擔任萬華社區大學與萬華社會福利中心合辦之街友繪畫課為期一年的隨堂助教,是與街友接觸的開端;後又參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弱勢族群導覽員培訓,擔任義工與導覽文本訪談撰寫。2018年以《無家者》一書,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著有《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寶瓶文化),中視改編為優質華劇,入圍第五十一屆金鐘獎四項獎項。現為主動音樂專屬詞人,歌詞作品散見多部華劇主題曲、片尾曲。曾獲2014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金帆獎—國語流行作品」、2015 hito流行音樂獎-年度K歌、2015香港新城國語力歌曲獎。
策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芒草心是由一群服務街友的第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和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更實務的角度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開始實際規畫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如街友導覽(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也著手舉辦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期待透過這些方案的推動,培力服務對象,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