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作家黃碧雲親撰長文,以新作回應——「這一夜我們分別。一九九七年之前的劇目,再演一次。」:https://bit.ly/3zj7oLG
「A Free Port。好多人讀書,好多人有偉大理想,然後。商場加高了鐵欄,行人欄杆的八角螺絲加了螺絲套,行人天橋更像動物園了,直行的動物。其他,只要你留在商場,或各線鐵路,直行走路,真的沒什麼。
他說,你常說沒什麼。我只好答,那是個對生命及對自己都失望頂透的人壓抑着,走路時頭時常要揚起,眼睛平視。」
---
ISSUE 2757【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封面故事:
✧ #黃碧雲 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 #淮遠 新作 及 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 #董啟章 新作 及 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 #香港人 #時代 #創作 #身份認同 #城市 #小說 #書寫 #寫作 #當代 #香港 #本地創作 #商場 #文學創作 #我就是我
書寫城市香港的身份與文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是一部令自己寫到流眼淚的書。」董啟章新作摘錄:https://bit.ly/3llokMy
董啟章即將推出新作,以「香港字」的鉛字為主題,源起是他去年十月在文化博物館參觀的一場展覽。他被這套名為「香港字」的中文活字吸引,發現這種鉛字出現的情況和歷史,和香港史很有關係。在幾個月內,他孜孜不倦地翻閱歷史文獻古籍,包括十九世紀傳教士的傳記,如第一個來華的基督新教傳教士馬禮信,從他們的傳教活動,像一八五◯年代印製的新舊約委辦本聖經,還有英華主辦的中文雜誌《遐邇貫珍》,研究印刷開發字的經歷。
他依然選擇以大量虛構的成分去寫作,像故事中一個主體的部分,就是發生在當代,這兩年的香港。他精簡地描述,小說是把研究發現者的歷程變成故事的部分,以女大學生為主角,她怎樣得知「香港字」,以及參與展覽,「更確切去講,她是一個精神混亂,空洞的狀態下,找回一些支撐到她、讓她投入的事。」而女主角發現香港字的歷史和自身家族有淵源,也是小說家筆下超想像的虛構部分。
如果上一部作品《後人間喜劇》是帶胡鬧心態的寓言,董啟章直言今次的新作,是一部悲情的、沉重的小說。「應該沒寫過這麼悲慘的書。基調是比較沉重的,自己好代入到那種心情,就會好悲傷。是一部我會令自己寫到流眼淚的書。」
ISSUE 2757【香港文學 迷霧裏重行】封面故事:
✧ #黃碧雲 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 #淮遠 新作 及 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 #董啟章 新作 及 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 #香港人 #時代 #創作 #身份認同 #城市 #小說 #書寫 #寫作 #當代 #香港 #本地創作 #後人間喜劇 #香港字 #文學創作 #我就是我
書寫城市香港的身份與文化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SSUE 2757】最重要的是寫
香港文學,從殖民時代,過渡期至回歸,千禧以後,常常出現關於香港身世處境的思考,本土經驗,以及香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詰問。今次封面專題,集結了黃碧雲、董啟章和淮遠三位重要的香港作家。他們的創作生涯,都見證着島與半島的跌宕。
黃碧雲寫了一篇文章。是最直接,也是最能真實的回應。她想。
——「這⼀夜我們分別。⼀九九七年之前的劇⽬,再演⼀次。」
詩人淮遠在灣仔。說起年少氣盛的年華,前衛自由的年代。是念舊,也是活在當下。詩人的身影在壞時代裏,踏着日常的步伐,繼續寫詩。
——「但願每天都可以/寫如此快樂的詩」
小說家董啟章以字為伴,孕育長篇,刻劃深度。恬謐的房間,窗外樹影婆娑斑駁,他伏案書寫,寫不斷發生變化的、紛亂的當代。
——「在覺得冰冷的時候,我會摟著狐狸,感受動物的溫暖。那比人間更能教我安心。」
城巿變化太急,寫作人回應時代,沒有劃一距離與節奏,有些創作是即時的、直接的,也有些是漫長的沉澱,反覆經歷焦慮痛苦。但對於寫作者來說,能寫才是最重要的。
然後,或許能在霧裏,見到路,有微光,前行的方向。
精彩內容:
✧ #黃碧雲 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 #淮遠 新作 及 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 #董啟章 新作 及 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香港文學 #香港作家 #香港人 #時代 #創作 #身份認同 #念舊 #自由 #活在當下 #一九九七 #城市 #微光 #詩 #小說 #書寫 #寫作 #當代 #香港 #本地創作 #商場 #黑太陽你別高興 #後人間喜劇 #嚴肅文學 #文學創作 #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