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將開車通勤的孤寂化作閱聽世界的饗宴
📚如何有效聽書?通勤族的閱聽心得、筆記方法、推薦書目
🖼️圖文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
【為什麼我開始聽有聲書】
我聽有聲書的習慣,始於2019年初,這個時間點我在公司內部轉職,從新竹轉調到台南。也由於伴侶仍在新竹工作的緣故,我開始了每個週末開車通勤新竹、台南兩地的生活。
由於單趟大約2.5小時的通勤時間,讓我認真思考起收聽有聲書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市面上最大的有聲書公司,Amazon旗下的Audible,內容以英文書籍佔絕大多數。
這半年來,充分利用開車通勤的時間,聽完許多本優質原文書,在過程中也練習有聲書做筆記的方式。這篇文章和你分享我的閱聽心得、筆記方法、以及推薦書目。
-
【1.閱聽心得】
接觸英文有聲書之前,你可能跟我一樣有這個疑惑:「聽英文版難道不怕聽不懂?」雖然心裡有這個疑惑,但是Audible免費贈送新註冊讀者2本有聲書,讓我很放心地踏出第一步:「開始聽」。
起初,聽的時候有點挫折,我雖然有多益的金色證書,但是總無法100%聽懂。我上網找了其他前輩的建議,發現不需要糾結在完全聽懂,只要能抓到七、八成的內容就足以理解。所以我耐著性子聽下去,讓自己漸漸習慣。這邊用了一個小技巧,調慢成0.75倍速開始聽,習慣後再往1.0倍速調。直到聽第二本的時候,大約能掌握七成以上的內容。
為了增強聽書的理解,我也試過兩種方式。第一種:倒轉回去重複聽,或記錄成書籤之後重聽。第二種:直接聽過去,從後文繼續抓重點,補齊理解度。我現在會比較建議第二種方式。首重聽全盤理解,不要執著卡在一個點。
我讀紙本書的時候也會這麼做,因為通常重點精華的部分,作者會用不同角度去描述,甚至重複到你覺得煩。如果有些小地方沒聽懂,之後作者又沒重複提起,通常也不那麼重要。
我自己的有聲書的體驗,比較像讀紙本書第一遍時,順順讀過去抓重點記成書籤。由於我習慣讀完書後寫成書摘,有聲書在我的閱讀方法裡,比較不適合「精讀」或「檢視閱讀」。
所以我現在都用來聽「傳記」類型的書,記憶故事跟情節不成問題。但工具書或財商書,就比較不適合,回頭檢視、複習的效率相對低落。
如果英文聽力有一定程度的讀者,相信可以透過「刻意練習」克服剛開始聽不太懂得瓶頸,撞牆期突破後就會海闊天空。現在長途通勤時,Audible有聲書成了我最好的陪伴。
-
【2.筆記方法】
首先談開車的時候,怎麼設置才能順利聽書。Audible的APP有個很貼心的「行車模式」,在【圖1】的左上方,點下去之後進入大按鈕的模式。「書籤鈕」可以節錄有意思的段落,大約往前20秒左右。
另外,如果有聲書的速度太快或太慢,可以用點左下角調整 「播放速度」。起初我用0.75開始適應英文聽力,之後漸入佳境之後回到1.0倍速,有些念得慢的書甚至可以調到1.25倍速。
🖼️圖文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此外,我會利用Evernote搭配iOS語音輸入法,紀錄自己對不同段落的心得跟看法。【圖2】是我在Evernote替有聲書開的筆記空間,可以很自然地用語音記錄當下的感想。使用時機有兩個。
第一,通勤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內,我會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一次,利用停車後的五分鐘,用語音紀錄心得與看法。第二,在平日上下班時間,雖然通勤時間較短,還是可以到停車場之後有感而發。
其實讓我比較驚訝的是,今年在學做有聲書筆記時,才知道iPhone內建的iOS語音輸入法已經這麼厲害了(落伍的科技人…汗)。也因為數位工具的強大,讓聽書跟語音書摘可以隨身帶著走。
讀完書後的書摘撰寫,心得與感想部分由於已經轉換成文字,只要稍微訂正選字與排列順序即可。反倒是書本內容的書籤,需要回放重聽再手工輸入,這部分稍微麻煩,還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
【3.推薦書目】
聽了接近半年的有聲書,記錄了好幾本書摘。我選的都是高評分書籍(怕踩雷),有些則是阿鷹愛讀書FB社團團友推薦的(是個很棒的英文有聲書討論區),以下列出聽過的書籍以及簡短的有聲書心得:
-
《Educated》
📝我的書摘:https://readingoutpost.com/educated/
我的第一本有聲書,中文譯版是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泰拉.維斯托生於信奉末日預言的摩門教家庭,父親從事垃圾回收,母親則是無照的接生婆和藥草密醫。作者 9歲拿到出生證明,17歲進入第一所正規學校,幾經波折後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透過有聲書很直接地感受到,作者父親喜怒無常的精神暴力、母親不敢挺身而出的委曲求全、作者年幼時期遭受的恐懼和壓抑,以及就學後擁抱多元世界觀的感動。
-
《Becoming》
📝我的書摘:https://readingoutpost.com/becoming/
中文譯版是《成為這樣的我》,美國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探討她「成為自己」的過程中,碰到關於種族、婚姻、政治的人生經歷。從貧窮黑人社區出身,到攻讀普林斯頓和哈佛,擠身菁英律師行列,與巴拉克·歐巴馬結為連理,入主白宮第一家庭的傳奇故事。
蜜雪兒本人自述,她的真誠、坦率、毫不做作,字裡行間「喜怒哀樂」表露無遺。從學齡時期的自我質疑、職涯抉擇的天人交戰、被歐巴馬求婚的驚喜、對川普置她家人於險境的憤怒,透過她的原音重現讓整段閱讀過程增色許多。
-
《Shoe Dog》
📝我的書摘:https://readingoutpost.com/shoe-dog/
中文譯版是《跑出全世界的人》,這是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他用平實真誠的口吻描述創建NIKE的過程中,「為何」堅持初衷、「如何」不畏困難邁步向前、「什麼」軼聞趣事讓這段旅程充滿戲劇色彩。
這本書只有序章是由菲爾本人口述,聽得出內向的他雖已年邁但語氣溫和。其他段落由講者Norbert操刀,很有趣的是由於菲爾用第一人稱口吻寫作,許多事情發生當下的情緒和感受表露無遺。
-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我的書摘:https://readingoutpost.com/never-split-the-difference/
中文譯版是《FBI談判協商術》,作者克里斯.佛斯(Chris Voss)是前FBI首席國際綁架談判專家,現為談判顧問,且授課於眾多知名管理學院。他彙整多年經驗,把人質綁架談判與商學院談判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後寫成此書。
說書者Michael Kramer,他的聲音簡直就是渾然天成的「深夜DJ嗓音」,沉穩又有磁性。他把作者描述的各種綁架談判故事演繹地活靈活現,示範書中的例句極具說服力。整個聽書過程非常享受。
-
《Born a Crime》
中文譯版是《以母之名》,作者是美國當紅喜劇演員崔佛.諾亞,黑白混血的他出身於種族隔離政策盛行的南非。這本書他自述童年時的格格不入,以及如何用幽默詼諧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
這本我認為「必聽」有聲書,怎麼說?作者在有聲書裡,用各種不同語調,搭配南非各地方言,說起故事格外生動有趣,已經數不清自己聽到大笑了幾次(別忘了他是喜劇演員)。透過紙本書恐怕很難有類似的體驗。
-
【如何在Audible訂閱與購書】
Audible的訂閱制度是以「點數」(Credit)計費,每一個點數都可以兌換一本任意金額的有聲書。基本訂閱制是每個月美金$14.95,換得一個點數,等於一個月一本有聲書。
值得一提的是,Audible還提供購書一年內無償「退/換書」服務。如果書的內容聽得不喜歡,或覺得說書人聲音不好聽,都可把購書的點數或現金全額退回來。
Audible還有各種訂閱計畫,簡單整理成以下【列表】。我自己採用的是「黃金年繳」方案,也就是一次購買12本書的點數額度。如果不想用點數換書,每種方案還可享30%的現金購書折扣。
🖼️圖文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誠心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現在免費註冊成為Audible會員就可以獲贈2本有聲書(任意金額)。最棒的還在後頭…即使你最後取消訂閱,贈送的2本書仍然永久保存想聽就聽。你還在等什麼?有聲書的世界等著你一同參與!
書本回收綁法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假如書有靈魂的話,我會想跟它們說說話。
那簡直不能叫做書店,建國菜市場的盡頭,紅磚道旁的階梯走上去,一階二階三階,鐵皮加蓋的三角形空間;本來是醬菜舖子旁邊閒置的一塊畸零地,裡頭擺放了幾個鐵製層架,被統一漆上灰藍色,如同傳統雜貨店的貨架長年積著灰塵,又像是戍守邊防的衛兵,一動也不動守護著書冊的靈魂。
假如書有靈魂的話,我會想跟它們說說話。
鐵製書架的邊緣有些鏽蝕的痕跡,不知為何我總喜歡用小手去觸摸那些褐紅色的鏽斑,它凹凸不平,卻有著奇妙的觸感和冰涼的溫度;
許多別人看過的二手書被送來這裡,參差不齊的排列在架上,這些書籍沒有特定的分類,放學後一有空,我會一個人來到這間書店,尋找有插圖的故事書。
像是水牛出版社的歐茲國系列叢書,字小小的,排版密密麻麻,但我知道裡面藏著秘密,好喜歡魔法師與女巫的故事。
我可以待在那裡二小時,每本書都翻開來看個幾頁,找到想讀的段落渾然忘我的把整本故事書一口氣讀完,我喜歡嗅聞舊書的氣味,每本書的氣味都不同,個性也不一樣。
逼仄的店面,像三角形狀的起司蛋糕,屬於尖角的部分,有個戴黑框眼鏡的先生坐在櫃台後方,每次去他總是在看報紙。
他坐在一張木椅上,座墊是有孔眼的竹編物,夏天時很透氣,習慣蹺起二郎腿的他,嘴裡叼著香菸,歪著頭沉浸在社會新聞版和地方新聞版之間,他閱讀的時候,有種知識分子特有的氣度和優雅。
穿著白色的襯衫,彷彿很仔細的用熨斗燙得十分平整,沒有絲毫皺折,他梳著烏亮的油頭,感覺也是個很有品味的人。
雖然那時的我,還不太懂品味這兩個字的意思,或許我會用優雅來形容,畢竟小學生懂的詞彙並不多。
有幾種人常出現在書店裡,我仔細為此觀察過。
比方像是退休老人,他們會戴著老花眼鏡,像是偵探一樣不放過架上任何一本書的細節,彷彿有著堅定的信仰,這裡頭一定藏著某本我命中註定要相遇的書,我得把它給找出來帶回家慢慢賞讀,泡一杯老人茶,或許坐在籐椅上,靜享閱讀時光。
也有附近上班的公務員趁著空檔溜出來,來到書店淘書,準是些什麼政治、歷史掌故、武俠小說、小道消息雜誌;還有主婦會提著菜籃走進來挑本傅培梅的食譜,穿著制服的學生來買國高中的參考書。
有收破爛的拉著三輪車載了一些不知哪兒回收的書冊,探頭進來問書店老闆要不要,看來熟門熟路的,稱斤掂兩的算好大概的數字,我看見老闆從長褲的口袋掏皮夾,抽出一張綠色的百元鈔上頭印有國父的畫像,就這樣遞給對方。
整車的書換得一張百元鈔,當時的錢一定很大,雖然我不知道該如何換算,總覺得好厲害,一整車的書耶,整理起來肯定要花不少時間。
我個子很小,有些層架很高,我的手搆不著,角落放著矮凳,站上去勉強可以拿到放在高處的書,那些通常不是給小朋友看的,也不是什麼限制級的書。
對任何書都感到新奇,那裡是我私密的遊園地,我甚至不會找同學陪我一起逛,我很享受這種獨自的樂趣,每一本書都是低調而華麗的冒險,我站在書本的入口,就像是通往異世界的知識通道;
我曉得有些未來在另一端等我,呼喚我,誘惑我,進入類似格列佛的小人國,某本故事書的封面還真的畫著一個躺在地上的人,身上穿著類似十八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服飾,卻被一群迷你的小人們用繩索綁起來,釘在地上。
連頭髮也一束一束呈放射狀被釘在原地,我好喜歡這封面,故事也很精采,情節引人入勝,當然二話不說,馬上從口袋掏出零用錢拿去櫃台
——老闆,我想買這本(踮起腳尖)
——這本沒有注音喔,你確定要買?
——沒關係,我看得懂。請問多少錢?
——這本算你十五元,要常來喔。
書本的世界如此迷人,我幾乎忘了要回家,天黑時,老闆會走到門口晃一下,抽根菸看看街道和天空,不忘提醒我該回家了,我總是依依不捨的回望那些架上的書,好希望把它們全部都帶回家;
我會一次看個過癮,有空時再重複回味那些精采的冒險故事,主人公的奇幻經歷,跟著想像去旅行,小小年紀已經在腦海裡編織了遠方的風景:
有煙囪的房子,斜斜的屋頂,教堂的高塔和鐘聲,廣場上的白色鴿子,香氣四溢的麵包店,神秘的道具工坊,還有馱著貨物的馬匹,有馬伕舉起鞭子拉著繮繩,大聲喊著:架!架!從青石鋪的街道上疾駛而過,
我隨著那些畫面,也跟著奔跑了起來,快樂的吹著口哨,踢著路上的小石子,那年我七歲,就讀中正國小一年級,我愛上了閱讀,無法自拔。
到處都塞滿了書,二手書店真的是很奇妙的空間,不同年代的書雜亂的堆放在一起,好像坐在同一艘船上的難民,等待海上有人能夠拯救它們。
有時會有嗆鼻的氣味,據說是書本接觸了空氣中的水分,散發出特有的潮霉味,但有的人並不介意,反倒覺得浪漫,可以想像成古老貴族的後花園,當雨後乍晴時草地上的潮濕氣味跑進你的鼻子裡,就是那種感覺,
微風吹拂時,門前風鈴會左右搖晃,發出悅耳的聲響,我會聽見賣冰淇淋的小車叭噗叭噗在附近叫賣,夏天的氣息就在涼鞋和冰淇淋之間蕩漾開來,好想念那樣的日子,沒有什麼好煩惱的事,只想著時間該如何打發,看完書或許可以找鄰居小朋友打棒球,
我知道上禮拜小明他爸爸買了全新的棒球手套,皮革的味道很特別,聞過一次就很難忘記,好想戴上棒球手套實際體驗一次接殺好球的瞬間,那一定非常酷!
打完球差不多傍晚六點,可以回家等著看卡通無敵鐵金剛。
我不會說自己是鑰匙兒,打從很小的時候母親早已賦予我相當程度的自主權,放課後中正國小的鐘聲響起,總是獨自一人返家的途中,我想做什麼都行,
住在小康的幸福社區裡,我們這兒的生活機能便捷,鄰居會互相照應,孩子們的生活圈頂多就是學校附近的商店,還有同學們的家中,我們沒有安親班,街道就是我們樂園,只要不發生危險,可以盡情地探索玩耍,只是天黑要記得回家,
童年沿著熟悉的馬路散步,背著書包和水壺,進行各種巷弄間的冒險,採集別人家的桑葉和水果,去信箱搜刮廣告傳單,還不知外面世界的遊戲規則,
小屁孩懂得如何找樂子,創造新的遊戲,去結交陌生的朋友,懂得以物易物的法則,換許多自己想要的怪獸模型超人力霸王玩具和軍事武器集卡冊。
啟蒙讀物是一本插畫版的《格林童話》以及東方出版社的《居禮夫人傳》,那是小一的月考全科滿分,母親送給我的第一份禮物,
她會在睡前朗讀故事給我聽,我睡在自己的房間,有小小的書桌和簡單的書架,除了學校課本以外,我會把圖書館借來的書和從書店買來的書分開放,我喜歡整理書架的感覺,應該是從小學就養成的習慣,
母親是我人生最初的選書師,我有問她為何會挑選這兩本書給我,她說我的想像力很豐富,《格林童話》蒐集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幾乎沒有小朋友不喜歡格林童話吧,我很喜歡這份人生禮物。
我記得最後一個故事,是講一個在河邊擺渡的老人,有一位少年意外的來到河邊,老人划船載著他渡到對岸,跟他說如果你到了巨人的國度,可以小心翼翼的拔取他頭上的三根金毛,你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富有的人;
少年經歷了挑戰和難關,總算完成任務,不過他並沒有離開河邊,他接手老人的職業,在河邊成為擺渡人。
這故事竟然預言了我現在的職業,運用思考工具為別人的人生擺渡,說不出的神奇;
一則童話故事,就是一顆小小的種子,什麼時候會在成長的階段發芽,你完全估算不出正確的時間
總之,我在意的這個故事,現在變成了我的職業,至於我是如何拔到巨人頭上的三根金毛,請容我暫且保守這個秘密,有機會的話,我會跟你私下慢慢說。
散文作家林文月編譯的《居禮夫人傳》東方出版社印行。
記得書中描寫到冬天瑪莉˙史克多絲卡(居禮夫人本名 Marie Sklodowsdka,波蘭人,1867年生。後來與夫婿法國人皮耶居禮結婚,才成了居禮夫人。)
為了節省金錢的開支,每日工作結束就泡在公共圖書館直到熄燈為止,省去電費和暖氣,窮到沒有錢買暖被,只好把衣物、甚至椅子拿出來壓在自己的身體上,企圖以重量換取溫度,
有個週末她身上的錢僅足夠買一塊長長的法國麵包或是一本文辭優美的詩集,她選擇餓著肚子買詩集回家慢慢讀,如此艱苦自學終於她考取夢寐以求的大學,拿到獎學金解決生活上的困境。
《居禮夫人傳》它影響了我對於知識無止盡的渴求以及在困境中仍不放棄自己,努力尋找邁向光明之路。
如今,我是個挑選書籍給讀者的專業選書師,回到最初的原點,我深知是因為生命中有個始終相信我的潛能和天賦,並默默推動著我前進的支持力量,
都要感謝我的母親,在寒冷的冬至迎接我來到這個溫暖的家,並持續供給我可以閱讀的環境,若沒有這位選書師,我的人生無從開啟,也許沒機會從書中領略這世界的新奇美好,
書本是我的奇異恩典,我希望有機會把這份禮物也送到讀者的心中,成為指引你通往奧茲國仙境的黃金大道。
我人生最初的選書師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90524 AM 03:36
初發表於 生鮮時書
原始網址 https://newsveg.tw/blog/12816
書本回收綁法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田千春的趣味日語 ── しめる 的相關詞彙】
日文的「關」有兩個,一個是 とじる【閉じる】,另外一個是 しめる【閉める】。
とじる 的由來是「一天的活動結束,把門(と【戸】)關起來」,所以用在「用完、結束」,例如:傘をとじる(合上雨傘)、本をとじる(合上書本)、APPをとじる(關掉APP)等等。
しめる 的由來則是「袋口用繩子綁緊」,所以用在「不讓東西進來或出去」,例如:窓をしめる(關上窗戶)、水筒の蓋をしめる(關上水壺蓋)等等。
しめる 是和「用繩子綁緊」有關,所以「繫」也是 しめる【締める】。
ネクタイを締める。
(繫領帶)
ベルトを締める。
(繫皮帶)
シートベルトを締める。
(繫安全帶)
「綁緊」的日文 しばる【縛る】也是 しめる 的同源詞。
新聞をしばって、リサイクルに出す。
(將報紙綁緊丟回收)
東西大、佔空間的話,別的東西無法進來,「佔空間」的日文也是 しめる【占める】。しめる【占める】也可以用來表示「佔多少比例」。
部屋の大半をベッドが占めている。
(床佔了房間的大部分)
このクラスは留学生が3分の1を占めている。
(這一班,留學生佔有三分之一)
有人統治某個地區的話,別人無法進來,還有「統治」是管理民眾,也就是將民眾「綁」在一起,「統治」的日文是 すべる【統べる】。すべる【統べる】是現在非常少用的詞,不用記也沒關係,可是 すべる 的 て形 すべて 是 すべて【全て】的來源。すべて【全て】是「全部」的意思。
国を統べる。
(統治國家)
この国のすべての土地は王様の物だ。
(這國家所有土地都屬於國王)
しめる【閉める】 關
しめる【締める】 繫
しばる【縛る】 綁
しめる【占める】 佔
すべる【統べる】 統治
すべて【全て】 全部
🐤 第二波N3跟課班 招生中:https://gbf.tw/ysty9
🐤 N5~N1 線上自學日文:https://goo.gl/jtOQYT
🐤 line 官方ID https://goo.gl/g9A9Tf
or line 官方ID:@ctq601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