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忠謀、曹興誠?
昨天在中廣夏韻芬的節目中她問我,張忠謀跟曹興誠兩人在經營公司層面上,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 是因為個性問題還是公司策略問題?
他們是大前輩,我不適合隨意說三道四。但曹興誠靈巧,張忠謀前瞻且堅定。創辦人/CEO是公司文化的源頭。這兩家公司在兩位非常有特色與能力的企業家經營之下都非常傑出。
我對兩位前輩都非常尊敬,也有不少次接觸;張忠謀是電子時報重要股東,退休後我給他再次問他要不要繼續當股東,他問電子時報是否獲利、他對我們有無幫助,我的理解,他只幫助值得幫助的人
曹興誠說花掉的錢才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幫人管帳;看起來曹興誠精明、很會賺錢,但我想他對錢財的概念也許不是一般人想像那樣的;高中時他來台北唸建中,他父親是個老師,只能租個便宜的房間,是跟一個計程車司機住在一起,他跟著理解社會百態;進工研院是為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只是「珍珠就是珍珠,一旦展露了光芒,那就再也回不去了!」
半導體業流傳著一個說法:下單給台積電,如果良率不高,那一定是客戶自己的問題,台積電怎麼會錯?如果下單給聯電,聯電會想盡辦法幫你連結客戶,聯電最貼心;中芯國際是民族工業,他們會說「自己的晶片自己造」,高下不同,但聯電多元經營,時機到了,也會有不錯的成果。
曹興誠評價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電榮譽董事曹興誠日前表示,台灣如果要追求2050年淨零碳排則一定要使用核電,更嘲諷反核人士就像「清末反鐵路的民眾」,呼籲「園區廠商用科學數據引導輿論走向」。然而,國際的能源趨勢已經在在顯示:#核能發電早已不是選項。在各國政府、企業紛紛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以應對氣候危機的此刻,重提核電作為選項,曹興誠董事長的主張恐怕才是「在5G時代還堅持用撥接上網」的過時思維。
📌核電已無國際競爭力,再生能源才是未來解方
根據2020最新發布的《世界核能產業報告》,#核能在世界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從1996年以來持續下降,2019年僅占10.35%,再生能源則以10.39%的占比首次超越核能,全球新增的核電機組與發電量幾乎都集中在中國。#核能發電成本在這幾年來完全無法與日益成熟的再生能源技術競爭,2009年到2019年期間,太陽能成本下降89%,風電下降70%,核能成本則上升26%。2019年時全球投資於再生能源的資金更是核電的十倍。顯見即使不談核安疑慮以及至今仍無解沒有國家能妥善處理的核廢料問題,核電在經濟上也是缺乏競爭力的。
回到台灣,核二、核三即將屆臨除役,核四廠則根本尚未完工,能源局也承認即使啟用核四,至少需 #再耗時7年才能商轉,#需額外投入478億高額經費。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都如此缺乏競爭力的核能如何協助台灣因應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如何協助產業因應已然是現在進行式的國際低碳經濟?我們確實需要充足的電力,但來源顯然不會是核電,未來的能源選項是什麼?其實毋須環保團體大聲疾呼,產業自身已經給出了答案:臺灣已經從「缺電」進展到「缺綠電」
同為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已在今年加入RE100行列,承諾於2050年達成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更是全球第一個簽下RE100承諾的半導體產業。即使是核電大國韓國,SK集團旗下的半導體大廠海力士也承諾2050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為了提升自身未來在國際市場去碳化趨勢下的競爭力,致力使用百分百再生能源是企業極為重要的超前佈署策略,而非持續仰賴核電。
📌淨零碳排不必靠核電,碳中和目標與非核政策可並行不悖
所謂「追求淨零碳排,便一定要使用核電」的論點,放到國際上來看也是不攻自破的。目前使用核電的國家中,已有六個宣布了非核時程或政策,也承諾2050碳中和目標,這包括瑞士、荷蘭、西班牙、比利時、德國與瑞典。以核電占比高達47.6%的比利時為例,預計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前也將2050年達成碳中和納入政策討論;核電佔比34%的瑞典更是將2045碳中和入法,並 #預計在2040年達成非核。除了這些國家之外,核電占比高達26.2的韓國先前由總統宣示將於 #2050達成淨零碳排,在核電上也有著「不建不延」的政策方向。
根據IPCC的《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在2050碳中和目標下的某些情境中,核電占比將為8.6%,但某些路徑中由於核電的社會、環境疑慮,核電占比將低至1%左右。然而不論何種情境,#再生能源都將是未來世界電力結構的主力。以當前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狀況來看,#核電衰退的趨勢以及其相較於再生能源的競爭劣勢,的確是毫無懸念。
面臨減碳的壓力,核電已是個假議題,圍繞著核電的辯論正耗費我們所剩無幾的寶貴時間。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所需要的不僅是能源部門的去碳化,更涉及整體社會的改革,從綠色交通、淨零耗能建築到產業低碳轉型,淨零碳排沒有捷徑,每一項任務都是關鍵的基本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人力、創意與承諾,而核能並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曹興誠擔任榮譽董事長的 #聯華電子,2018年時為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第16大的企業,同時也是用電超過5000kw以上的 #用電大戶,2020年時在「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的 #氣候變遷評比中只拿到B等的評價,較2019年有所退步。我們呼籲曹興誠董事長,與其寄望於昂貴又充滿爭議的核電,不如先努力實踐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率先在聯電廠房屋頂鋪設太陽能板,宣示百分百再生能源目標,並提出更積極的減碳承諾。
原文刊登於2020.12.19 蘋果日報
【延伸閱讀】
《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 2020》
https://reurl.cc/k0R1ax
歷年《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中文摘要
https://pse.is/hq34g
---
#核電是過時又耗電的選擇
#整篇都重點小編再次無法摘錄
#魏揚出品字數保證 #保證多
曹興誠評價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哇,翻臉了!蔣尚義昨天傳出要回中芯半導體的消息,我就想你自己做了錯誤選擇,出去繞一圈被騙了,回來竟然還能升官,這對公司裡面的人多吐血,結果梁孟松真的起賭爛辭職了,剛剛中芯決定停牌。
梁孟松畢竟是台灣人啊,中國職場這種情況要鼓掌假裝開心,然後把蔣爸鬥死才是正解😂。
#昨天張忠謀曹興誠死敵握手今天梁孟松翻桌蔣尚義沒想到半導體也可以追劇
#我本來覺得很睏現在完全醒了
【中芯國際】中芯國際開市前停牌 梁孟松擬辭任聯席首席執行官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829716?r=cpstni
聯合報報導:
台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回歸中芯國際,卻傳出因此引爆中芯國際內鬨的消息。在中芯國際15日宣布,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的同一時間,同樣出身台積電的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松,傳出已經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
梁孟松在書面辭呈中稱,他是在12月9日才接獲董事長周子學電話告知此事,他對此「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蔣尚義回鍋是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力邀。中國基金報並登出網上傳出梁孟松的辭職聲明。梁孟松表示,「我自從2017年11月,被董事會任命為聯合首席執行官,至今已三年餘,在這1,000多個日子裡,我幾乎從未休假」。
梁孟松說,「這段期間,我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 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成果是由我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得來的。」
梁孟松表示,「我來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端集成電路盡一份心力」;「目前看來,我的短期目標,似乎已經超預期、圓滿的達成了。」
梁孟松在這封致董事會信函中還說道,「我是在12月9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
梁孟松說,「在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通過蔣先生提名任職之後,我將正式提出辭呈。但是公司應該對我這三年多的貢獻給予全面公正的評價,而我應有接受和申訴的權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09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