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是我們的本錢
#林為洲禮讓
#曾銘宗承擔
注重大局 才能勝利
國民黨團 團結分工力量大
啟臣擔任國民黨團總召,一年任期即將屆滿,期間與黨團同仁,共同挺過許多重大事件的考驗。
雖然我們人少,但大家對我們的期待沒有少,包括三項重要公投成功成案、總預算嚴審把關、促轉會東廠事件、九合一大選輔選、中選會人事案等等,面對執政黨多數暴力,過程雖然艱辛,全體同仁都堅守底線,不負所托善盡監督職責。
如今即將交棒新任總召,啟臣也深感欣慰,本次總召選舉,有意參選承擔的 曾銘宗 委員與 立法委員林為洲 ,都是極為優秀與具備責任感的同事,更都了解 #團結才是我們的本錢,經過啟臣協調,為維持黨團內部的團結與自主,為洲委員決定主動禮讓,以大局為重,而由銘宗委員承擔起下任總召重任,大氣與有高度的決定,合作又有分工,一同為國會過半,重回國會多數而努力,足為黨內同志之典範!
新任總召在本屆最後一個會期承擔黨團運作,更肩負2020總統大選輔選重任,任重而道遠,我們以我們的行動向大家宣示,國民黨唯一目標,就是重新執政,立委一定要過半,我們更向黨內諸位總統初選候選人呼籲:
合作才有希望!
分工才有能量!
齊心才有願景!
團結才有未來!
#黨團總召
#曾銘宗
#林為洲
#團結一致
#國會過半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即日起每周一至五,【王炳忠 忠言】在王炳忠臉書粉專及YouTube頻道每日上線,敬請鎖定!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YouTube頻道:ht...
曾銘宗承擔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即日起每周一至五,【王炳忠 忠言】在王炳忠臉書粉專及YouTube頻道每日上線,敬請鎖定!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王炳忠wbz
♦♦♦
國民黨所謂青壯派,早在不分區提名之初,就先跟拜民進黨鬥邱毅,如今選後再發起批鬥吳斯懷,像極了清兵派太監反間崇禎帝,處死戰將袁崇煥,無知者還圍觀忠臣被凌遲,高呼打倒叛國賊,沒幾年明朝便滅亡了!
要說吳斯懷去參加大陸紀念孫中山大會是「聽訓」,徐巧芯的前老闆馬英九,游淑慧的前老闆郝龍斌,全都直接與大陸領導人小規模會見,比吳斯懷更高層級「通共」,難道他們就當著大陸領導人的面,高呼漢賊不兩立?周玉蔻大鬧馬習會後記者會,就說馬英九沒當習近平面表述中華民國,你們喜歡拿香跟拜,那馬英九不就是叛國賊?
最可惡就是你們出賣同志,鬥臭鬥垮吳斯懷,卻又騙了不少認同吳斯懷、支持軍公教的人政黨票投國民黨,搶走新黨票。既然你們不要「中國」,九二共識也可以放棄,就乾脆早點改名說清楚,別又用中國國民黨的名,矇騙支持九二共識、認同「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
當然,比起投靠郭台銘、大鬧中常會的前青年團長,或者是直接要求放棄九二共識的藍青官僚蕭敬嚴,你們之中還是有演得較內斂的青壯民代,提出所謂用反共洗刷「親共」的標籤,甚至宣稱要顛覆中共體制,實現「民主中國」,和民進黨近幾年自稱「反共不反中」,掩飾台獨本質如出一轍。試問:國民黨三十年來敗掉家產,現在連祖宗都要賣,還有什麼資格對大陸制度指指點點?
其實說穿了,你們打出反共旗號,不過是為自己選舉,又怕被說台獨而已。你們何曾真的胸懷中華民族復興的前途,又何以承擔十四億人生存發展的責任?中共不斷反省修正,脫胎換骨,不但完成全面脫貧,更要走上小康社會,不輸出革命、不製造難民,為世界提供了一條不靠侵略、沒有動亂的發展道路。我們為什麼要反?就因爲她和西方制度不同?或者講更白點,你們不過是怕被貼標籤,都在為個人選舉而已!
為了苟延殘喘,所以祖先也可以不認,未戰先降、出賣同志、改名換姓,這種人在抗戰時候就叫漢奸。王炳忠不幹這種事,新黨不幹這種事,因為可以敗選,不能失格,這是做人的原則,也是政黨存在的初衷。
曾銘宗承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曾銘宗承擔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曾銘宗承擔 在 蛋荒何時解?陳建仁稱陳吉仲有承擔王鴻薇開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儀潔韓羽婕李文成王聿瀠劉宇軒陳巧紜尹佳嵐/台北報導#下台#蛋荒#王鴻薇 完整直播【2023/3/10 立法院會議| 國會頻道-立法院 ... ... <看更多>
曾銘宗承擔 在 江啟臣- #團結是我們的本錢#林為洲禮讓#曾銘宗承擔注重大局才能 ... 的推薦與評價
團結是我們的本錢#林為洲禮讓#曾銘宗承擔注重大局才能勝利國民黨團團結分工力量大啟臣擔任國民黨團總召,一年任期即將屆滿,期間與黨團同仁,共同挺過許多重大事件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