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例為磐石艦實習生,陳時中呼籲:避免自亂陣腳;蔡英文總統道歉;支隊長陳道輝哽咽:絕無隱瞞;華航12人確診班機、酒店女公關案均結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宣布新增1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是敦睦艦隊磐石艦上的實習生,這名20多歲男性於3月23日出現咳嗽等症狀,26日發燒,服藥後症狀改善並恢復。4月18日一採陰性,後又出現鼻塞、嗅覺異常,19日再次採檢確診;而此個案先前接受血清檢測,抗體呈陽性,病毒量已很低。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磐石艦抽血的結果正陸續出爐,但因為分三處檢驗(中研院、台大、昆陽實驗室)需要時間,報告也還不夠完整,之後會請專家分析結果再來公布。
此外,先前自紐約返台的華航班機CI011,機上共有12人確診,全機328人採檢均為陰性;疫調困難的酒店女公關案379,接觸者123人監測期滿,沒有陽性個案,兩起案件均結案。目前全台灣共有426例確診個案,包含6例死亡,236例解除隔離,其餘隔離治療中。
■磐石艦實習生病毒與抗體共存,張上淳:病毒量已很低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今天確診的個案,因為又出現症狀,而進行二採。他也是早先在船上發燒的5名官兵之一,指揮中心對其進行血清檢測,結果發現已有抗體。目前磐石艦上,僅此一例同時出現PCR陽性、抗體也陽性,但需要全船血清檢測完畢才知道完整資訊。
張上淳說明,當確診個案出現抗體,病毒量就開始下降,只是兩者會共存一段時間,但此時病毒量很低,也已做不出病毒培養,因此傳染給他人的機率,學理上來看很低。
針對病毒與抗體共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抗體出現就代表人體的免疫反應出來,但不表示免疫反應已經把體內病毒完全清除乾淨了,抗體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清病毒。」因此抗體與病毒本來就會有一段時間在體內共存。
一般而言,病毒量下降,免疫反應出來,有抗體代表病毒量已降低,針對這個一採陰性的個案,黃立民說,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病毒量真的很低,也可能是採檢不夠用力、剛好沒沾到病毒等,才會造成一採陰性,而後又出現陽性的狀況。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也補充,人體通常在感染後一週就會開始出現IgM抗體,第二週後出現IgG抗體,後者濃度較高,更容易檢測到。一般而言,一旦人體產生抗體,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此外,也有國家在大規模社區感染後,將民眾體內是否產生抗體,作為復工的衡量條件,張上淳表示,此作法合乎學理,不過要考量的事情不止如此,例如社區傳播比例到多少?如果只感染1%、2%、3%,甚至2成的人,恐怕都還無法讓社會恢復完整運作,還是這些有抗體的人能出門,抗體陰性的人就不能出門,都有許多要討論的細項。
■磐石艦案仍在危機之中,陳時中呼籲:多關懷少責難,避免自亂陣腳
由於磐石艦官兵染疫引起社會討論,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呼籲,希望全民能多點關懷、少些責難,因為現在的狀況最怕自亂陣腳。
他表示,現在訊息混亂,台灣也仍在危機之中,官兵在台灣社區內3天,是否有造成社區民眾感染,這道防線能否守住還不確定。不過以目前的狀況而言,今天是第10天,沒有傳出本土個案確診,整體治療中的確診個案出院速度增快,醫療整備現況沒有問題,社區整備也持續進行中;居家檢疫、隔離、資訊系統都在掌握之中。居家檢疫也自最高5萬2千多人,降到目前9千多人,量能充足。
陳時中說,以社區整備來說,若分成「勸導、警戒、管制」三期,台灣大概落在勸導跟警戒的過渡期,希望能做好後續準備,也讓這段過渡期持續越久越好;同時針對疫苗、藥物等掌握國際合作的機會,和具備相關能力的國家維持關係、即時取得相關訊息,也是現階段的重點。
■蔡英文總統以三軍統帥身份道歉,並要求國軍儘速釐清真相、補上漏洞
蔡英文總統於今日上午針對此次磐石艦染疫一事發表公開談話,她表示自己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事就是我的事」,「海軍這趟任務在防疫上出了這麼大的違失,讓國人因此承擔疫情風險,我要致上我的歉意。」並要求國防部以誠實作為最高原則,須在最短時間內釐清真相、改正錯誤,儘速補上防疫漏洞,讓國人安心。
蔡英文說,初期國軍在事件的細節與資訊掌握有落差,因此回應上確實會讓民眾不清楚甚至懷疑,但昨天國防部的記者會上,呈現的已是目前調查的釐清。而調查仍在進行中,目前還只是初步結果,等疫調完整後再進行懲處,「我也不會護短」。
蔡英文強調,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仍在防疫,也希望疫調報告能在最短時間完成,但目前當事人幾乎都在隔離中,因此希望國防部趁此段時間趕快搜集事證、在當事人隔離完整後給予澄清機會。
「國家安全跟防疫工作都是重中之重,」蔡英文說,當前台海情勢,對岸軍事動作頻繁,疫情期間戰備演訓還是要進行,保持正常戰力與戰備,希望國人給國軍支持鼓勵,也讓國防部有時間檢討處置。
■遭質疑隱匿磐石艦疫情,支隊長陳道輝哽咽:絕無隱瞞
今天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中,國防部部長嚴德發針對磐石艦官兵染疫進行專案報告,而被質疑隱匿通報的海軍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因人在集中檢疫所隔離,透過通話方式表達自己「用生命保證絕對沒有隱瞞任何疫情」。
他表示,在航行期間就發燒的5位官兵,醫療小組向他說明,認為只是一般感冒。「我甚至有要求必須用X光檢測,但醫官專業判斷症狀非常輕微,那個時間點並未收到有關嗅覺方面(的通知)。」
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詢問,最後靠泊左營軍港後,誰決定解散(人員可以下船),陳道輝回應,「我沒有這個權限」;呂玉玲再問後,陳道輝回應,「我奉命執行」。呂玉玲繼續提問,解散前有無向國防部、疫情中心報告?陳道輝哽咽表示,「這點我不能夠說明,但我是按照命令執行,這也是我穿上白軍服30年來最痛苦的時刻,我已經有5天沒辦法睡覺,我愛海軍、我愛國軍,我沒有做對不起大家的事。」
■最新兩班類包機,有症狀者採檢皆為陰性
針對4月20、21日接回武漢滯留台人的兩班類包機,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表示,20日返台的專機上,有3名出現症狀就醫,21日專機則發現一人出現37.3度輕微發燒,但因防疫醫師詢問發現有其他呼吸道症狀,因此仍將其送醫,共計有症狀者4人採檢結果均為陰性。
目前兩班類包機總計460人,分送2處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預計解隔離時間為5月5日。
■前線醫護防疫物資不足?石崇良:庫存絕對夠
今天上午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召開記者會,認為第一線醫護人員仍面臨口罩不足,並有手術房護理師反應,一整天只能使用一副口罩等問題。
對此,石崇良表示,口罩在第一線的供應量沒有問題。第一線醫護會有憂慮,是因為過去醫院管理系統反應很快,院內的口罩、隔離衣庫存量都很低,因為一旦缺乏,也有很好的物流配送、固定合作廠商可以快速補足;不過疫情爆發後,口罩統一徵用,各醫院原先庫存量不多,加上無法直接向廠商調貨,因此擔心會不夠用。
石崇良說,目前各醫院已於4月20日完成安全庫存量的調整;他也呼籲醫院與第一線人員,目前的口罩供應量絕對充足,不需擔心斷貨,該用就用。至於N95口罩只有特殊場合才會使用,醫護人員可依照指揮中心發布的個人防護裝備配置標準來使用。
陳時中表示,中央徵用口罩後,配發給各醫院的庫存量慢慢從15天、35天到現在55天,過程中醫院也超前部署,怕有大量突發,因此更撙節使用,又擔心疫情過去後,庫存量高管理不易,形成矛盾。他表示,現在就讓醫院重新申報,讓管理合乎情理。
(文/陳潔;攝影/中央社、陳曉威)
#延伸閱讀
【手語是愛與使命──那些手譯員的人生故事】https://bit.ly/3eFOfdt
【美國社會抗疫決策的困境:過度的個人主義,局限的專家團隊】https://bit.ly/3bkctYL
【圖表看疫情: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敦睦艦隊 #國防部 #海軍
最低庫存量英文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農委會主委在記者會上說,中國上個月搶購5000萬噸稻米,這種話就跟他以前講高麗菜一年可以6~7收一樣可笑。
查了一些英文新聞,也沒有講到今年中國稻米歉收以及中國搶購稻米的資料,主委的資料到底哪裡來?我也很好奇。
根據FAO的資料,米穀類全世界一年的供應量這六年從6.68億噸成長到有6,95億噸,但米穀類的交易量根據WTO的資料一年卻只有在4000萬噸左右,產米的國家多數都自己吃,只有部分交易到沒產米確有需求的國家。
5000萬噸稻米是什麼數字?把稻米當米穀好了,這是全世界交易15個月的數量,中國一個月可以搶購全世界交易15個月的米穀量?就算買的到也沒有船可以運輸,5000萬噸,要整整250萬個貨櫃耶!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進口國,2017年曾經達到400萬噸的高峰,但近年來只剩下約300萬噸,所以他一個月可以搶購到他15年左右的進口量,顆顆。
中國可能也很缺米,所以需要進很多?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儲備的大米量已經超過1.1億噸,超過全世界稻米庫存量的一半,中國是目前全世界儲備稻米最多的國家,這真的是兩岸一家親,我們屯可以吃1年的米量,他們屯7個月左右的米量,大家都屯很多。
中國上個月應該搶購不到5000萬噸的稻米,不過他們倒是買了7766噸的台灣稻米,這些米出口到中國的報關價,一公噸只有291美金,一公斤低於台幣9元,遠低於目前的國際米價,這一定是反攻大陸米,讓對岸吃到我們優質且廉價的台灣米,對面一定會感動到痛哭流涕。
最低庫存量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增7例,皆境外移入;居家檢疫違規升級「一犯就送檢疫所」;第二階段紓困方案1500億】
今(1)日台灣新增7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台灣累計病例329人。此外今日也進一步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細節,明訂室內1.5公尺,若無法執行,業者應停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分兩階段實施。指揮中心表示,若無法維持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且沒辦法戴口罩,業主應停業。不過目前仍在第一階段柔性勸導階段,若疫情加重才會進入第二階段強制執行,除了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活動,其餘活動都要禁止。
由於居家檢疫違規事件屢屢發生,一改過去二犯才集中檢疫的做法,今日指揮中心宣布,只要違規被抓一次,就送集中檢疫所,且取消隔離補償並罰款,還會加徵住宿、飲食費。今日也正式公布將「嗅、味覺異常」加入採檢認定的臨床條件中,與發燒、急性呼吸道感染列為同一認定條件。
■機場檢出5例,多從美國返台
今日新增7例,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國家為美國(6人)及英國(1人),其中有5人在機場就篩檢,2人在居家檢疫期間檢出。共為3男4女,居住在北部的有4人、南部3人,發病日介於2月29日至3月27日。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個案中,案325及329在2月6日至3月30日與另1名友人至美國自助旅遊,案325於3月23日出現嗅覺喪失情形,案329則則是在3月24日出現味覺及嗅覺喪失、有痰等症狀,2人返國入境時主動聲明有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通報,今日確診,為國外旅遊群聚感染;2名確診個案的另1名同行友人無疑似症狀,居家隔離中。
其餘5名境外移入病例為獨立個案,出國目的包括就學、工作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人)及機場(3人)。
■社交距離兩階段實施,室內無1.5公尺且不能戴口罩,業主應停業
指揮中心先前曾建議室內人與人要距離1.5公尺,室外1公尺,若達不到者須戴口罩。今天指揮中心另公布更詳細的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柔性勸導,針對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且無法戴口罩的室內場所,業主應停止營運。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例如餐廳沒辦法戴口罩,業主就要想辦法增加隔板,餐飲一人一份等等。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補充,餐飲業者可以規劃每個人吃飯方向是同一方向,不要有對面交談,隔板也是另一種方式。
第二階段則進到強制處分,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餘非必要性活動,特別是娛樂活動,全數禁止。
指揮中心表示,會分別針對餐廳、校園或辦公室、大眾運輸、賣場或其他營業場所、排隊人龍、特殊機構(如長照機構、監獄等)及其他特定場所等情境,提供維持社交距離的規範。莊人祥說,已經擬好草案,正在簽呈,簽呈完成就會公布。
不過指揮中心並未明確指出何時要強制處分、進入第二階段,現場媒體多次詢問,陳時中皆沒有正面回答,最後才透露,有規劃第一、二階段,但沒有具體時程,會根據專家研判情況,隨時作出調整。他強調,不是不願意預先公告,但擔心大家會反過來,用想定的實況想像可能性,「讓民心更不穩」。
■蔡英文:第二階段紓困1500億,捐千萬口罩當「國際一份子」
台灣除抗疫成績國際有目共睹外,也已從口罩進口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產國、日產1300萬片。今日上午蔡英文總統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將會在口罩、藥物、技術三項目對國際提供協助,包括捐贈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請國內廠商提高奎寧藥物的產量,幫助其他國家治療輕症患者,以及分享台灣大數據分析系統,讓其他國家能準確追蹤確診民眾的接觸史,醫院也會提供防疫的經驗和技術。望藉此向國際傳遞「Taiwan is helping」的訊息。
她在致詞最後以英語對國際宣示,過去幾個月來,看到各國勇於奉獻的醫護人員不斷犧牲,台灣作為國際一份子有責任提供協助,讓各國前線的醫護人員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針對國內產業振興,行政院也將提出第二階段紓困,兩階段紓困將達1兆5百億元規模。蔡英文今表示,因為疫情提升到全球,紓困必須從第一階段提升到第二階段。第一階段除了立法院通過600億元特別條例預算外,還包括400億元計有預算、1000億元不同基金和3500億元規模的貸款協助。她強調,第二階段紓困預算約會有1500億元規模,會請立法院修改上一次特別預算法案來追加,而兩階段的的紓困規模一共會達到1兆5百億元規模。
■觀光局推「安心防疫旅館」,入住每房每日補助1000元
由於居家檢疫與隔離人數增加快速,為了降低社區感染風險,交通部觀光局提出「安心防疫旅館」專案,每房每日補助業者1000元,同時公佈「『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防疫旅館設置及管理」,4月1日上路,6月30日截止。
交通部觀光局組長湯文琦表示,目前各縣市防疫旅館已超過5000房,之前和各旅宿業者開會時,另有2000多房有意願加入,目前補助金額和房間數沒有上限,希望可以破萬房。
根據該指引,防疫旅館應以獨棟建築、動線分流且「1人1室」為原則,若入住者需照顧者陪同,照顧者以一人為限,在房間內應配戴口罩。
旅館大門、櫃台、電梯及各樓層出入口等地點需設置消毒液設備,公共區域每天至少清潔一次;房間需可開窗通風,具獨立衛浴與空調設備,房內清潔由入住者自行打理,視聽娛樂設備遙控器或觸控面板應包膜保護,個人清潔用品或餐具則盡量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以減少傳播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居家檢疫人數在3月28日達到最高峰,有5萬5千多人,昨天4萬9千多,今天剩4萬6千多人。他補充,若離島民眾返台,會請他們在本島檢疫,協助安排交通和住所。
■未來擬公布高風險職業,重症患者病情資料仍不公開
由於近期有許多個案被公開資料,指揮中心今也重新講解確診個案資料的發布原則,姓名、病歷及病史,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為了避免疫情擴散。
而大眾關心空服員、醫護人員、政府官員確診是否要公開職業、工作地點,指揮中心表示,原則上不公開,除非是有防治需要,工作內容可連結至個人或影響利害關係人。
不過何謂「影響到利害關係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確實朝公開高風險職業確診案例的方向,但是到底哪些職業要公開,還需要思考,有人擔心若公布職業,會讓患者不願意透露自身更多訊息。
不過也有臨床醫師建議,希望指揮中心提供重症患者的部分資訊,例如年齡、性別、疾病表現、病人從第幾天變成重症、有沒有相關的共病等等,讓醫師預估眼前的病人會不會是重症高危險群,擬定治療方針。
對此,指揮中心沒有正面回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從目前臨床個案情況來看,還找不到重症的判斷指標,「我們也希望可以整理出來,但目前醫院提供的資料不夠完整。」
他表示,指揮中心有請醫院提供患者的診斷狀況,但每個醫院都很忙碌,尤其進入到後面病程時,常常沒辦法提供完整資料,要預測重症患者需要更多資料,若不夠完整怕反而會誤導。
■避免缺藥,醫院藥物庫存量超過3個月,食藥署不提供藥物
由於各國疫情嚴重,台灣已傳出缺藥情形,根據食藥署藥品資訊供應平台,缺藥通報包括肺炎鏈球菌自費疫苗、治痛錠、癲癇、利尿劑。
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平台的缺藥定義相對嚴格,是以藥物「商品名」來定義,「這樣看確實個別商品有缺」,但如果照健保定義「三同」,「同劑量、同成份、同劑型」來定義藥物,現在是不缺。
但他坦承有分配問題,因此現在醫療院所若藥物超過3個月用量,食藥署就先不供應;其他有缺的醫療院所,食藥署會持續供應,供給量以不超過去年同期庫存量加4%為準。希望幾個月內讓藥分配平順。他也建議,醫療院所開處方箋時,不要寫「不得換藥」,若寫了希望要附上理由。(文/林慧貞、林雨佑;攝影/吳逸驊、許𦱀倩、蔡耀徵、林彥廷)
#延伸閱讀
【空服員、看護、外送員等高風險群,疫情職災認定「看得到卻吃不到」?】https://bit.ly/3dL2nBR
資訊圖表【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懶人包2.0【10個「為什麼」,看懂COVID-19病毒特性與防疫策略】https://bit.ly/2WDiECP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報導者 #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