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 臺灣》4月刊 #觀臺灣 #他們的人生主場
張星賢,他是臺灣第一位奧運選手。 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社曾形容他是「臺灣陸上競技界的明星」,「#東方飛躍的羚羊」紀政也曾讚譽他是「#田徑史上的一代巨人」。
征戰 1932 年與 1936 年兩場奧運,並打破多項日本田徑紀錄、成績斐然的他,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根本就是「臺灣之光」。然而,戰後卻因為政治因素而被冷落,被刻意地遺忘。
讓我們回到他與世界短兵相接的現場,重新回望這位奠定臺灣田徑基礎的運動員,他的嗟歎、自省、期望與失落。
購買連結:bit.ly/2PYMVL2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NHG:中の人げぇみんぐ【実銃解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参考文献&参照サイト 月刊Gun Professionals2020年8月号 [雑誌] ホビージャパン https://amzn.to/38rRbbb 月刊アームズマガジン2020年8月号 [雑誌] ホビージャパン https://amzn.to/2Z1p3by 豪陸軍主催、国際催射撃競技会 (...
月刊陸上競技 在 健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0年代,原來有一群大學生,聊過自決。
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把這個問題一拖再拖?甚至是,把這個問題隱滅於世道?
今晚 #903國民教育 。
爸,我有走錯路嗎?
故事有點像周星馳的電影。在我的印象中,閒時都是刨馬經,小時候因為工作關係也會帶我到處遊歷的爸爸,原來曾經參加過70年代的自治運動。他以前的朋友,曾經在89年的歷史中留過名。
我爸,原來拿著「何以70年代的香港獨立甚至自治運動式微」這條問題的答案。如果70年代我們已有自活,2019年我們會看到那些令人錐心蝕骨的畫面嗎?
我爸對我很好,雖然他閒時都是鑽研賽馬競技,但30多年在香港航空界,克勤克儉,養活全家,對母親依然有愛,只是這一點,我已經覺得非常厲害。
小時候,家中望着啟德機場的彩雲邨豐澤樓露台,露台櫃頂上有數個紙箱。紙箱滿載一些舊書,對我最大的性啟蒙,是黃霑先生第八版《不文集》;但其他的,都沒有太大印象。
直到家父退休,他漸漸找回他年青時認識的朋友。
2019年11月25日,我當選區議員後的一日,他將「香港自由民主黨」的組黨名單及黨綱給我,我恍然大悟。他的眼神,我到今天,仍然記得。
似乎,like father like son,是天意,也是天命,沒得變。
我好像在走,他在70年代走過的路。
父親節前,我帶着《觀察香港》內97前途民調結果,聽聽他沒有跟我說的過去。
.
【暴動後的平靜】
1968年工聯會暴動過後,香港彷彿平靜下來。家父因着鄰居的邀請,到了僑冠大廈的學友社學習結他。他在那裡,認識了一群對社會有想法的同輩。那時候的香港社運,沒有分甚麼左右,只有工人組織路線和文人路線之分。而家父,正是後者。
到了1970年代,家父原來是《鐘樓月刊》的創辦人 ,批評文革及馬克思,是個正直的Libertarian。另一邊廂,他在社運中認識的莫昭如、吳仲賢、岑建勳,便創立了《七十年代雙周刊》,並在灣仔軒尼斯道及盧押道交界創立「七零書店」。家父與他們有交情,卻沒有因此親向共產主義。他更認識了70年代港大《學苑》的學生,和一群倡議香港自治甚至香港獨立的師生聯繫起來。那時候,一眾師生在陸佑堂開會,共商時政;而馬文輝、葉錫恩及貝納祺等,都是那個時空的「神檯級」人物。
同一時間,工人組織路線的領袖,如梁國雄及施永青,便在土瓜灣南成立「革馬盟」;1976年北京「四五運動」,即是第一次天安門群眾集會,他們便在九龍公園舉辦集會,倡議中國自由民主法制。劉千石仍在裕民坊幫助工人組織,而李金鳳及鍾玲玲便醉心女權運動。「火紅年代」一詞,形容得十分得體。
可惜的是,那時候的香港政治部選擇了「穩定」,1971年便趕走那群在港大協助學生的海外教授。有的回了澳洲,有的回了愛爾蘭。但歷史往往比小說離奇,1971年中共取代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成員,翌年向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通過撤消香港的殖民地地位。
英國與當時的北京「有冇deal」,抑或只是後暴動的巧合,可能家父都不知道。要找答案,可能只可以去倫敦Kew Garden 的英國檔案館看看當年行政局的文件了。
自此過後,自治派逐漸式微。好些人回到主流社運,但資源都好像少了很多;1974年,《七十年代》便搬到紅磡的工廈。好些領袖都認識了《工人周報》的美藉社長,並得悉去美國及部份英聯邦國家負笈比讀港大中大容易,皆因當時很多西方國家只會收取港人本國人學費同等費用。1977年,加拿大宣佈取消這項「優待」,好些社運人物便籌措在死線前去海外勤工儉學。
而家父看到前途茫茫,便選擇回到新田,替我爺爺打理養場,謝絕社運。
1977年,在好些自由派人士身在海外時,香港便發生了「金禧事件」。那時候的運動真空,便讓司徒華及劉千石填補。而金禧的抗爭,奠定了他們的領導地位。即使後來的人如嚴天生從加拿大學成歸來,都不能搶回位置,只能夠選擇在其他舞台發揮。
香港97後的命運,由70年代社運低潮後便好像是註定,只能夠往悲劇方向走去。
.
【你後悔嗎?】
我不敢問他,「你後悔嗎?」因為他可以選擇回到司徒華或劉千石那邊,捱得過數年低潮後便會看到「金禧事件」。世事沒有如果,若然他選擇走下去,亦不一定認識家母,繼而將我帶到世上。
更可悲的是,這個循環,好像從70年代後,每十年左右便在香港重覆一次。
.
【十年一次的陣痛】
80年代北京與倫敦就香港問題談判,部份領袖要求「維持不變」及「主權換治權」不得要領;英國退出成為事實,香港人慢慢出走,因為看不到未來是光明。
89年天安門運動,再次燃起社會對民主的期盼。最後運動以鎮壓告終。一群香港領袖及藝人「落錯注」,一整代港人無語,加快出走進程。
2003年,反廿三條運動催生了45條關注組及中學生反廿三聯盟。一年後,立法會選舉送了部份領袖進入立會,一些學生就拿到了位置後便急流勇退。到了2007年公民黨區選大敗及2008年立選失利,便成了另一個低潮。
2010年反高鐵、五區公投及2012年反國教,呼喚起群眾覺醒;去到魚蛋及DQ,一些領袖退場,一些負笈海外,一些身陷囹圄。低潮,又再次來臨。
今年,是2020年。50年後,香港命運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早前的循環,並沒有帶香港人到達更好的境地。世事重覆發生,卻沒有根本改變。但有些人,50年前在社會運動上因時局成為領袖,現在仍然把持香港政壇。但面對北京的打壓,卻交不出甚麼辦法。
看著爸爸,我有點害怕,血緣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我好像,已在走70年代爸爸的路,被這這個時代的政治渾水潑上了。
爸,我有很多說話都不敢面對面跟你說的。如這一句:
「我有走錯路嗎?」
這是我最想聽到而最不敢問的。但我知道,就算我從此粉身碎骨,你都會以我為榮。我們這一家,我們這兩代,對香港盡過力。
.
你的兒子
巫堃泰
2020年6月20日
萬能閣議辦中 書
月刊陸上競技 在 HKES Chilly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KES GodKwai 你威啦今次,上報紙喇
打機不是廢青 選手身價千萬
「當社會出現暴力事件時,很多人都會歸咎打機。很多人覺得電競選手不是talent,而是廢青。」旺角暴力事件也有建制派歸咎於年輕人打機。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鍾培生(Derek)在中環黃金地段千呎辦公室內,替電競抱不平。「其實,現在所有遊戲都沒有『殺』字、無血、無骷髗骨頭,不可以有死人。事實上,目前世界最常打機那一群都是高學歷、專業人士。在Riot Games(拳頭公司,美國電子遊戲開發商,著名作品為《英雄聯盟》),他們全部都是Ivy League(常春藤);Garena(台灣線上遊戲代理商)招聘要求也改變了,只聘請優材生。」
節錄三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 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每天中午12點起身,1點半完成午餐,2點跟外隊進行練習賽,打至3點半,檢討半小時;4點再對另一隊,然後打到5點半,再檢討至6點;晚飯後會展開另一場比賽,直至9點。」每天就是不斷打機?「嗯。」電競選手GodKwai形容,職業電競選手的生活很規律。「個個選手都想做世界冠軍,正如個個踢波都想踢世界盃。如果你真是一個認真的職業選手,其實私人時間不多,大家甚至放假都繼續打機,只為打好比賽,因為比賽是唯一證明自己實力的方法。」
原名張皓雲,今年20歲,GodKwai現效力HKEsports打《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 LOL)。訪問結束後,他隨即要趕回台北繼續集訓。GodKwai透露,公司包膳食、住宿,每月5位數收入,足夠給家用。GodKwai比較內斂、寡言,唯獨談到打機就興致勃勃。「我對文憑沒有太大執着,3年前轉打全職時,完全無掙扎。有大學學位可能較易搵工,但也不一定是理想職業。我想證明自己能夠打到職業賽,畢竟是每個男生的夢想吧!」
跟普通「打機」有分別,「電子競技」是一門達到競技層面的電子遊戲比賽。目前,全球已經有5個國家認定電競是一項職業運動,包括中國、美國、意大利、馬來西亞及南韓。短短數年,電競比賽獎金池已急增至去年6100萬美元高位。「選手打得好猶如NBA球員,你會有一份球員底薪;靚仔、粉絲愛戴、有個人特質,就會有廣告收入、推出周邊產品等。」
鍾培生形容,捧電競選手跟捧球星一樣,「全世界都在挖頂尖電競選手」。「在大陸,頂級電競選手的轉會費要談上400幾萬人民幣,個別甚至高達1800幾萬人民幣。」香港也出過不少身價不菲的職業選手。九十後劉偉健(Toyz)中四已經輟學,後來得到網絡遊戲代理商Garena青睞,2012年代表台灣隊伍出戰,結果在《英雄聯盟》全球比賽中奪冠,與隊友平分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獎金。
另一名香港九十後盧本偉(White)16歲已赴北京加入當地電競俱樂部,後來奪得《英雄聯盟》世界亞軍,去年20歲退役轉型做主播,即以年薪8位數跟電競直播平台「鬥魚」簽約。鍾培生進一步補充:「電競選手的遊戲思維能力高,轉為做遊戲分析師或教練也大有人在,這類才能相當渴市。」
月刊陸上競技 在 NHG:中の人げぇみんぐ【実銃解説】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参考文献&参照サイト
月刊Gun Professionals2020年8月号 [雑誌]
ホビージャパン
https://amzn.to/38rRbbb
月刊アームズマガジン2020年8月号 [雑誌]
ホビージャパン
https://amzn.to/2Z1p3by
豪陸軍主催、国際催射撃競技会 (AASAM) に参加する陸上自衛隊隊員の目新しいアイテム
https://news.militaryblog.jp/e766247.html
20式5.56mm小銃、9mm拳銃SFP9 自衛隊新小銃と新拳銃の名称決定!
http://www.hyperdouraku.com/colum/type20rifle/index.html
陸上自衛隊 水陸機動団 公式WEBサイト
https://www.mod.go.jp/gsdf/gcc/ardb/
Internet Movie Firearms Database - Guns in Movies, TV and Video Games
http://www.imfdb.org/wiki/Main_Page
陸自新小銃「20式」公開 離島防衛想定、海水に強く
https://www.sankei.com/region/photos/200518/rgn2005180034-p1.html
Howa Type 20
https://guns.fandom.com/wiki/Howa_Type_20
89式小銃にかわる陸上自衛隊の次世代小銃が5月18日(月)、防衛省にて報道公開された。その名も「20式小銃」! どのような小銃なのか? そして、なぜこの時期に新小銃は採用されたのか?
https://hobbyjapan.co.jp/armsweb/report/1440.html
自衛隊新型小銃 20式5.56mm小銃 報道公開
https://www.military-news.net/391/
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を使って約1kg軽量化された「ハチキュー」陸上自衛隊:日本のアサルトライフル「89式5.56㎜小銃」自衛隊新戦力図鑑14
https://motor-fan.jp/article/10014633
防衛省が陸上自衛隊向け新小銃・拳銃の選定理由等を公表
https://news.militaryblog.jp/web/Japan-MoD-introduces-reasons-for/selecting-new-service-rifles-and-pistols.html
高評価と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NakanohitoGaming?sub_confirmation=1
最新投稿情報や配信の予告はツイッターから《@NakanohitoGamin》
https://twitter.com/NakanohitoGamin
たわいもない話の再生リス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coATVCB4Y&list=PLANXuC7K8woqQJPgPk4cwCxFiIBgER1LU
実銃解説の再生リス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vPiQ4uFHE&list=PLANXuC7K8woqgyyxLbFdclAqX1PFonVDh
#NHG
#実銃解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4xwaEYLYg/hqdefault.jpg)
月刊陸上競技 在 月陸ちゃんね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月陸ちゃんねる. Home. Library. 月陸ちゃんねる. @getsuriku17.4K subscribers752 videos. 陸上競技専門誌「月刊陸上競技」. Subscribe. HomeVideosShorts ... ... <看更多>
月刊陸上競技 在 月刊陸上競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月刊陸上競技. 653 likes. 陸上競技・駅伝に関するニュースの配信。雑誌、書籍などの商品紹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