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白帶濕黏黏!中醫師教你用食療來緩解
白帶是女性都有的陰道分泌物,從女性生殖器官的各部位,所分泌出來的黏液及滲出物混合而成,正常生理情況下的分泌物,可以使陰道保持溼潤,由陰道乳酸桿菌幫助維持陰道環境的健康。
#沒有白帶反而是不正常的,但白帶過多也不算正常!
正常的白帶應該是無色、無異味的分泌物,異常的白帶通常帶有顏色、有味道、甚至有血,同時可能伴隨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此時就要提高警覺。
乳白色或豆腐渣狀的白帶,一般認為是 #念珠菌感染 的表現,通常會合併外陰瘙癢或灼痛感;
如果是 #黃膿樣有泡沫的陰道分泌物,同時有外陰瘙癢的症狀,一般發生在老年性陰道炎、慢性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的情況,通常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所引起;
如果是 #帶血的白帶,要先確認不是惡性腫瘤所引起,如果停經後還有帶血的白帶,要注意是不是重度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或子宮頸癌等。
在排卵期及月經前後正常的白帶,是不需要治療的,胡亂用藥,亂殺細菌,反而會造成陰道正常菌叢的破壞,引起念珠菌乘虛而入
習慣性沖洗陰道的行為,除了破壞原本的陰道生態,造成惡菌驅逐良菌,也容易造成把外來的病原,沖入骨盆腔內,反而造成骨盆腔發炎。
俗話說:「#十女九帶」,帶下是婦女常見的困擾。正常的女性由青春期開始,因為腎氣充足、脾氣健運、任脈通調,所以月經會準時來,同時帶脈堅固,陰道內會有正常的少量透明無味的黏性液體,尤其在排卵期間,具有「潤澤陰戶、防禦外邪」的作用。
「#帶脈」是位於人體腰腹之間、唯一一條橫向運行的脈絡。「帶」字有腰帶的意思,因為橫行於腰腹之間,統束全身直行的經脈,狀如束帶,所以稱為「帶脈」。
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帶下篇明確指出:「#帶下俱是濕症」,濕邪是帶下病的關鍵。臨床帶下依五種顏色區分,常見為白帶及黃帶。
👉🏻#白帶
顏色:帶下色白量多且青晰
成因:多因脾虛濕盛、肝鬱不舒、帶脈不固所引起
👉🏻#黃帶
顏色:帶下色黃濃稠
成因:多因濕熱互結,下注產生
有帶下困擾的女性,應避免吃過多冷飲冰品,脾陽如果受損,體內多餘的水濕無法排除,形成痰飲,不僅造成身體的肥胖,如果下滲到帶脈,帶脈固攝不佳,就會造成白帶增加。
白帶調理食療 #完帶湯
材料:車前子10公克、白朮3公克、蒼朮3公克、糙米20公克
做法:將上述中藥材裝入藥包裡綁緊,以1000cc水煮滾約10鐘後,取藥汁再與糙米煮成粥即可。
功效:車前子可明目利水、清熱袪痰;白朮及蒼朮可以益氣健脾、燥濕固下,提升婦科免疫力,改善白帶過多的體質。
三大保健穴位
三大保健穴位可以改善白帶並增強婦科免疫力。
每次可按壓5秒、每回20次,每天數回,平時按壓可減緩過多分泌物,若陰部搔癢不舒服則可以加強按摩力度以緩解症狀。
婦科五穴
位於大拇指第一節外側,距中央二分半處,從掌指橫紋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節橫紋上,合計五穴。主治:子宮腫瘤、子宮發炎、卵巢炎、不孕症、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陰痛腫痛、赤白帶下,是臨床痛經及白帶過多的常用穴。
關元穴
位於肚臍下三寸,約四橫指距離。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關元穴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屏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體元陰元陽交關之處。關元穴經常保持溫暖,或以吹風機溫熱之,可以補腎需、治經痛、調帶下。
陰廉穴
位於大腿內側,當恥骨聯合上緣旁開2寸,再直下2寸,長收肌外緣處。取穴時先立正站好,兩手插於腿外側,掌心貼腿,四指併攏平貼小腹,小指剛好在腿根部的位置,此時無名指指尖所在處就是陰廉穴。陰廉穴主治白帶異常、不孕症、膀胱反覆發炎及月經不調的相關疾病。
月經前 膀胱 痛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性應多吃的五種食物
1.花椰菜
2.洋蔥
3.綠色蔬菜
4.豆類
5.鮭魚
〔花椰菜〕
花椰菜同時也是攝取葉酸的良好來源,它是製造和保護DNA的重要成分,胎兒神經系統的發展、製造新血、新細胞與合成蛋白質也都需要葉酸,是孕婦重要的營養需求,而且葉酸可以促使體內血清素增加,改善憂鬱症的症狀。另外,花椰菜是天然的利尿劑,可以幫助月經前綜合症造成的腹脹問題。
〔洋蔥〕
洋蔥具有一般預防和治療骨質疾病藥物的效果,但沒有一般藥物的副作用。它可以殺死蝕骨細胞(osteoclasts),對女性的骨質疏鬆很有幫助。和花椰菜一樣,洋蔥也是具有抗癌效果的食物,大量食用可以降低25%和73%罹患乳癌與子宮頸癌的風險。
〔綠色蔬菜〕
瑞士甜菜,菠菜,海帶,青菜和蘿蔔葉等深綠色蔬菜是獲取鎂很好的食物來源。鎂在許多生物程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降低高血壓、增強免疫系統、強化骨骼、幫助睡眠、放鬆肌肉、減少壓力和憂鬱等效果,且被證實能減緩偏頭痛的嚴重性和減少復發,能改善因膀胱過動症造成的急迫性尿失禁。另外,鎂也能幫助鈣的吸收,有助於維持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
〔豆類〕
豆類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是攝取葉酸、纖維、色氨酸、蛋白質、鐵、鎂和鉀等營養的來源,這些營養可以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乳癌等疾病的風險。
〔鮭魚〕
野生鮭魚中對心臟有益的omega-3脂肪酸特別豐富,omega-3脂肪酸能對抗發炎、降低血壓、血脂,減少發生中風的危險、增加HDL(好的膽固醇)、預防心臟病。此外,omega-3脂肪不會很快消化,能維持飽足感,有研究發現omega-3脂肪有助於減少腹部肥胖、降低罹患乳癌風險及改善大腦功能。
(歡迎分享)
------------------------------------
喜歡這則圖文吧!
大紀元粉絲團歡迎您的加入 http://on.fb.me/mSvB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