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X 線上迷你主題影展 ▏食物社會學
影展期間:6/25-7/29 每週一片,週四上架
播放時程:
6/25-7/1《沉默的食物》Our Daily Bread
7/2-7/8《食物美學》Food Design
7/9-7/15《你在浪費食物嗎》 Koste den Abfall
7/16-7/22《刀叉下的祕密》Forks over Knives
7/23-7/29《慢食的故事》Slow Food Story
影片簡介,請見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12422495692817/
▍活動辦法 ▏按讚免費看
1. 到活動頁面點選【參加】
2. 到 CNEX DOC CHANNEL 視納華仁紀實頻道 專頁【按讚】追蹤
3. 寫信給專頁小編索取【影片連結】與【密碼】
4. 持密碼到 Vimeo 平台欣賞影片
▍影展簡介 ▏餐桌背後的社會想像
Albert Tzeng / CNEX 編輯室總召
「為什麼爆發這麼多食安風暴?」我課堂上的每班學生,總是先從「黑心廠商」或「政府失責」回答起,將問題歸咎於某些人的失職。
但問題只在幾個罪人嗎?往往要經過更多的討論沈澱,大家才逐漸意識到,這一連串風暴背後,凸顯了若干結構層面的問題。其包括:從食品科技主義,轉向自然主義的思潮變遷;相關法令規範,追不上產業實務的尷尬;資本主義競爭體系下,食品工業複雜化的系統風險;追求便宜的食品消費文化;以及最根本的,台灣「食品教育」的不足。
食品教育!大家回想一下:我們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對食物到底累積了多少認識?除了健康教育帶到,營養學本位的「六大營養素」與「均衡飲食」口號,我們何曾認真追問:食品從何而來、怎麼生產、有哪些成分?這些產銷過程,又涉及哪些生態、環保、社會、倫理、哲學議題?
上個禮拜美國決定禁用「反式脂肪」(trans-fat),台灣社會的反應,恰好是個註腳。談話節目討論兩天就沒下文,官員說要研究研究再決定是否跟進,而食品大廠不知道是否開始評估成本影響,至於社會大眾只是一片漠然,多數人連反式脂肪是什麼都不清楚。
於是這種因為難以代謝、在美國即將被禁用的物質,仍廣泛地存在我們的麵包、早餐店、各種用到氫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繼續大量地被吃下肚,攝取到血液中,堵塞在狹窄的血管,可能是心臟,可能是腦袋。
從這層角度出發,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安風暴,不啻為一種提醒,凸顯台灣需要一場對「食物產消體系」的集體凝視、集體反省。
作為回應,去年底有余宛如《明日的餐桌》的出版 [1],從食物人類學的角度,探訪全球38個食物革命現場。目前也有《聯合報》願景工程 發起的「飲食革命」專題 [2],以及《 眉角 》雜誌規劃的下一期主題「開飯」,提供有系統的報導反省。籌備中的 CNEX 紀實頻道,也計畫在開台後,排播一系列相關影片,邀請觀眾一起認識思索,餐桌背後的社會脈絡。在這之前,我們從目前排播片單中,先精選五部,推出線上迷你影展「食物社會學」。
先登場的《沉默的食物》(Unser täglich Brot)與《食物美學》(Food Design)兩片,都出自奧地利製片 Nikolaus Geyrhalter 手筆;其從很不同的鏡頭筆觸,凸顯出現代社會「食品工業」背後,人類對「上帝」角色的某種潛越。
2005年問世的《沉默的食物》,以一種冷漠的鏡頭風格,帶觀眾直視集約農場、養殖場、屠宰場的運作,如何精準、有效、又毫無情面地,透過飼養/ 種植與宰殺/ 採收大量動植物,提供維持社會運作所需的食材。其原文 Unser täglich Brot (英譯 Our Daily Bread ,我們每日的麵包)取自《聖經》主禱文,原用以感謝神賜與人們每日所食。而影片鏡頭下的大型人造器械,在孕育與剝奪生命的力量與無情,也宛若神祇。
2009 的《食物美學》,轉而探究人們如何「設計」食物。千百年前,人們就知道透過切割、攪碎、塑型等食物處理手法,改變天然食材的外觀,發揮人類創意。在當代生化科技、知覺心理學、電腦模擬,與行銷研究的加持下,食品大廠進而能從食物的形狀、色彩、氣味、咬起來的聽覺,甚至是可攜性等各個角度,尋找最可能打動市場的產品。本片風格明亮輕快,但呈現的同樣是,人們以科技扮起造物主。
2011年問世的德國片《你在浪費食物嗎》(Koste den Abfall),則將對食品產業的反省,從生產端延伸到整個銷售物流體系。其關注歐美現代超商物流體系的制度設計,例如對於食材「標準規格」(便於運輸儲存)的要求,以及對產品「新鮮」的標榜,如何造就大量食物的浪費。這些浪費,又造成國際食品價格居高,直接造成其他地區的饑荒。「在歐洲和北美已開發國家,每人每年約浪費近115公斤的糧食。單單歐洲和美加地區,丟掉的食物,就可以餵飽全世界饑餓人口的三倍!」食物分配在全球尺度的階級結構,是本片最尖銳的提醒。
前三部影片均聚焦於食品產業的檢視,接下來兩部,則從轉向對飲食態度的倡議。
同樣推出於2011年,由美國導演 Lee Fulkerson 拍攝的《刀叉下的祕密》(Forks over Knives),片名其實將「叉子」(可食蔬食)置於「餐刀」(主要用於切肉)上,隱喻全片對「植物性膳食」的鼓吹。該片以健康為念,聚焦於兩位美國專家 Dr Campbell 跟 Dr. Caldwell E 的研究,認為許多退化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某些癌症),都可以透過停止食用「肉品跟加工食品」獲得改善。本片論點,或許在科學上仍有爭辯,但至少其提醒觀眾:注意自己吃了什麼。
而作為壓軸的《慢食的故事》(Slow Food Story),則超越「吃什麼」的層次,轉以「吃的節奏」為軸,直指對工業化現代社會整體生活風格的批判。1989年《慢食宣言》指出:「這個在工業文明的象徵下,開啟與發展的世紀,先是發明了機器,然後隨之界定生活模式。我們都成為速度的奴隸,臣服於『快速生活』這隻病毒;其打破我們的舊習,穿透我們居家私生活,迫使我們吃速食。」
作為抵抗,慢食主義標舉三項原則:一、優質(good)新鮮的在地食材;二、乾淨(clean),指產銷過程中符合環保、尊重動物權,對食用者健康;三、公平(Fair),也就是抗拒資本主義對食品生產者或消費者的剝削。本片追索慢食運動的發展,如何從1986年對羅馬麥當勞的抗爭,發展到全球150個國家,有2500個食品社群的食物革命。
五部影片,不足以涵蓋飲食的諸多社會面相,但這是一種邀請,邀請大家開始思考,我們餐桌背後鑲嵌的社會脈絡。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CNEX 紀實頻道上線。
[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7544
[2] http://vision.udn.com/vision/cate/810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西西歪 Ccwhy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加認識成長後的自己 #西西歪日更 #環島幕後 #有余哲學 感謝贊助: 民宿:有余哲學 服裝:CACO 環島100天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9nMs1h0xo&list=PL4pdB7SHCS3_Ys3wkyo8PRwsvdyzcs88d...
有余 哲學 在 西西歪 Ccwhya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加認識成長後的自己
#西西歪日更 #環島幕後 #有余哲學
感謝贊助:
民宿:有余哲學
服裝:CACO
環島100天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9nMs1h0xo&list=PL4pdB7SHCS3_Ys3wkyo8PRwsvdyzcs88d&index=2&t=1s
追蹤我們IG看我們限時動態!
@shih6336
@ccwhyao
施語庭►►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Z6cL1QvOWGl74hGUv_b9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ihissinging/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hih6336/
西西歪►►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ccwhya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cwhya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cwhyao/
- - - - - ✄ - - - - - -
甜度冰塊►►
YouTube:http://pics.ee/kbcY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aobeicold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kaobeicold
有余 哲學 在 有余哲學民宿Cafe & Bike 的推薦與評價
有余哲學 民宿Cafe & Bike. 565 likes · 42 talking about this · 731 were here. -座落在小鎮邊陲的祕密花園- 恬靜,卻又不失大方典雅中蘊藏著低調時尚風味淺嚐一口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