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忘了在哪裡聽過王子慧較早期的作品,依稀記得跟朋友討論過她的一首隨性又有點意思的作品,這個不重要。總之,很多人都知道(或還有很多人還不知道)他在《明日之子》選秀裡闖出了些名堂,兜了一圈,又回來追逐音樂夢。
昨天給一本雜誌寫專欄,提到誠實以及如何先成為自己?loop了王子慧的歌一個下午,今天又loop了一個早上,漫不經心的旋律有了恰如其分的編曲骨幹支撐起來,跟最早聽到的那首歌,已經不一樣了。她的音樂游擊似的散落在不同的平台,要湊齊聽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的,如果想知道多一些,建議在street voice平台上邊聽邊讀歌曲簡介,更有趣的是可以順便看看她其實在上面聽了誰的歌,品味影響品味這件事我一直都覺得是比讀樂評更好的指南,像推開一道門,眼前一整個走廊,左右都是門,你要是有時間,耗一整天聽來聽去,或許會有某種尋寶的樂趣。
王子慧的歌裡有與俗世格格不入的拉鋸,也有個人愛恨的抒發,其實一點也不離地,對我來說裡邊有很raw的情感在流動,誠實地不服氣又還不知該拿這世界怎麼辦的樣子。我搜了搜資料,看來跟大家一樣,一場疫情打亂了各種演出計畫,當然也打亂了各種該有的宣傳。
我跟幾個朋友,最近都各自努力地把自己喜歡的本地作品/歌手/音樂人推介給大家,盡一點綿力先打破大家的同溫層,我們都相信這個疫情雖然帶來破壞,但也給了大家許多時間思考並決定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些什麼?把那一些點連結起來?在這之前,我們先聽聽《這個時代沒有巨星》
#musicboleh #就醬聽音樂
https://youtu.be/XDyEJRMfDbE
王子慧 Spotify Link :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7eYxaN8AuLHd38rxcdp7qm?si=iEfrnDbvQRSyDlQGGEyZWA&dl_branch=1
王子慧EP Youtube Playlist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TqbA4GQF4iDc5If7LVQKX8Wiu-hVWOu
王子慧 StreetVoice: https://streetvoice.com/doojay98/
同場加映王子慧 Drunken Jay 本地金曲Cover: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TqbA4GQF4i8Y3y_NM3pkZ9_wgY8PFM4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有個人 歌詞 意思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見到愛子前我不斷想像她的嗓音聽起來是什麼樣子。見到愛子前,我和涵說,不知道作為一個相對陰柔生理男,訪問愛子是合適的嗎?涵說,她好像不會在訪問前思考這種事情呢。
⠀
⠀
當晚在床上放的歌是 Galdive 的〈Lotus〉,忽然又想起在雜誌上讀到駱以軍的往事,寫他在捷運上看見一陌生正妹,似有不平,但旋即想起自己是個能寫作的人,心裡默默對正妹宣示:「妳知道神有多愛妳嗎?妳是一千輛才會出現一個的美女。但妳不知道,妳對面的這個阿伯,是十萬輛沒有一個的小說家。」
⠀
⠀
幾年後我才明白他描繪的場景,和我們在談論其他所有事情時的預期相同,卻和我夢想的人生相悖:看待事物時,我們最忌去脈絡的觀看,總是試圖以看待拼圖的目光看待任何貌似完整的東西。放回脈絡裡的時候,駱以軍不只是阿伯了,是小說家。那是他的「全貌」。
⠀
⠀
但這幾年,我卻常常想,我真的希望自己被放回脈絡觀看嗎?這個希望的反面,暗示了我可能從某個切角看完全沒有任何可見的價值。只要我不拿出我讀過的書,不拿出我寫過的東西,不開口說什麼道理,不拿出脈絡來擺在別人眼前,我就什麼也不是。
⠀
⠀
一旦心懷「背後總有脈絡能完整我」的安全感,一不小心就變得對殘破的自己視而不見。彷彿一切都沒關係,別人不懂是因為別人沒有看見全部。可是別人為什麼要看見全部?
⠀
⠀
好想成為一個即使被去脈絡觀看、也非常美麗的人啊。
⠀
⠀
在 Wiana 的歌聲裡我忽然意識到,我的擔憂正是因為我意識到,我終究還是禁不起這樣觀看的。我所能依靠的一切價值,都是和一個陌生人初見時無法被直接看見的。然後,我忽然又理解為什麼涵說她不會思考這些事的時候我不能同感。畢竟,涵在捷運裡的話完全是個會被視為正妹的人啊。
⠀
⠀
睡著前最後一個念頭:為什麼愛子從來不曾在社群上留下自己的嗓音呢?
⠀
⠀
⠀
#
⠀
⠀
濾鏡設計師在做什麼呢?可能首先要問,濾鏡的本質是什麼?
⠀
⠀
我曾經認為 IG 濾鏡的美學正在於使一個人有機會迅速地被陌生人去脈絡地觀看。一組跟隨指令而進行的手指動作,一雙長在耳朵旁邊的翅膀,一段接得難聽或過份好聽的歌詞,最終的理想都是給在一個設定相同條件的範圍裡展示自我的契機。光靠歌聲吸睛需要本錢,但在人人都聽過的歌詞裡接唱一段,在共有經驗的基礎之上便能更有效率地建築性格。我認為理想的濾鏡設計師能夠找出那個理想的共同地基究竟是什麼,但又能給予使用者們足夠的範圍去擴張個人特色。
⠀
⠀
也因為這樣的理解,去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濾鏡莫過於時間線濾鏡。當人們說這款濾鏡「常常被玩壞」,意思其實是它成功讓人們能夠一定程度預期這個濾鏡能做到什麼,卻又沒想到使用者的創意竟能夠用這個濾鏡做到什麼。
⠀
⠀
然而,愛子創作的濾鏡,有幾款卻呈現更巨大的意義。我最喜歡的作品「mole」,她挪用面相學中標示女性臉部痣之位置、做出性格解釋的女痣圖,這個濾鏡讓使用者瞬間化為滿臉痣字的頭像,面容滿佈各種女性批判,剋夫、妒忌、少子、好色、小人。使用這個濾鏡時,使用者們反而都被同化成一幅幅女痣像,無有個人性格的建立;然而使用這個濾鏡的整個群體,卻共同形成一個對傳統女性批判進行反擊的的態度的群像:
⠀
⠀
是,每一張臉物理上都可以套上這個女痣圖;可是,這個濾鏡讓原本以繪畫呈現的死氣圖像、出現在每一張活生生正在做出各種表情的臉上,使那些痣點所暗示的命運斷言都顯得荒唐。
⠀
⠀
下意識地總是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個脈絡裡觀看,本身就很可笑吧。愛子的作品這樣告訴我。
⠀
⠀
⠀
#
⠀
⠀
也沒想到那就是閉關前最後一次到萬華了。智賢在當天才說要帶助手來,而我的計程車在抵達店門口前一個街口就停下。偶爾會遇到這樣的司機,說「走過去吧,這樣少轉一圈」。我屬於總是說好的那種乘客,和善良無關,只不過極力避免被陌生人評斷自己的時刻,就算對方暫時處於只能在心裡囉唆的關係位置,我也連動念的機會都不想給。
⠀
⠀
不被喜歡也沒辦法,至少要成為讓別人沒有藉口可以討厭的人。基於這樣的理由說好,也基於同樣的理由說不要和謝謝。沒有脈絡的時候,成為一個用刪去法構成的人,作一個削去「所有可能被討厭的原因」之後所完成的雕像。當然這樣一來討厭我的人還是討厭我,我知道我不過圖一個被討厭的話是別人的錯的安心。
⠀
⠀
幸好那天我甚至是最早到的。
⠀
⠀
我期待自己將愛子描寫為一位創作者。或者至少,先被從一位創作者的脈絡下看待,然後才是其他。專訪發佈隔天,意料之外收到愛子哥哥的私訊:「讀這篇專訪,好像聽到我弟弟在講話一樣啊。」
⠀
⠀
這真是一篇訪問最夢寐以求的稱讚了 —— 一篇好的訪問,不是寫得美,而是寫得像。
⠀
⠀
愛子本人的嗓音比我想像的更自由。她說她不是藝術家,是個商人,最後標題索性用她在 IG 上的簡介:濾鏡の姫さま。
⠀
⠀
⠀
⋯⋯
⋯⋯
⠀
⠀
她的 Instagram 帳號下近三十組 AR 濾鏡作品裡,只有一個被母親罵過。那個濾鏡會在人臉套上相框和輓幛,使用者在畫面裡化為一幅遺照,框內則用明體在臉頰上故作鄭重地標示死因 —— 窮死。
⠀
⠀
「我媽就一直說這個濾鏡很不吉利。」母親是埔里一所幼兒園園長,口頭禪是「緣份」,父親是公務員,但夫妻倆的真愛是健行;早在野炊和山女孩等名詞風行前,愛子和兩個哥哥就跟著父母跑遍台灣山林。「到台北之後,朋友會約一起露營,我就回說我家後院就是山,我去後院幹嘛?」
⠀
⠀
愛子萌萌,濾鏡設計者,濾鏡の姫さま。台灣對她而言有點無聊,但她沒有像大學學姊 9m88 一樣離家深造,也沒有像另一位學姊 John Yuyi 一樣赴美闖蕩,「我不像小江那麼有勇氣⋯⋯沒勇氣的背後,可能也因為沒錢吧?」
⠀
⠀
早在製作以 IG KOL 陳溫蒂(suck_didi)帶起的「遺憾發生了⋯⋯」句型濾鏡、助「遺憾的事」成為 2020 社群流行語之前,剛從實踐服設畢業的愛子為了一個月四萬元的薪水,到中國公司當打版師,做帽款設計。「一方面我那時對打版師這個職業很有興趣,一方面在台灣剛畢業薪水頂多兩萬八?」然而在中國不到一年,她氣沖沖回台,至今也沒再做過其他服設相關工作。
⠀
⠀
「那邊就是爛,超爛。」怎麼忽然如此激動?她先是說傳統產業就是觀念保守如何如何,辦公室裡副總討厭她如何如何。最後才說:「而且他們就是無法接受比較怪的人吧?」
⠀
⠀
「因為我都在女廁上廁所。」
⠀
⠀
算一算那是兩年多前,她還沒用「愛子」這個名字走跳,大家叫她的本名「李茗治」;有些人把她看作男性,或許至今依然,但她早在十五歲就已經試著向別人說明:我是女生,雖然我的身體不是。
⠀
⠀
⋯⋯
⋯⋯
⠀
⠀
⠀
⠀
⠀
⠀
魯蛇怨女,漂亮寶貝 ——
專訪愛子萌萌,綻放的濾鏡の姫さま
https://bit.ly/2TwTne4
⠀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陳智賢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有個人 歌詞 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享受偽單身的逃脫,彼此不在場的自由。』
『缺口未單身的引誘,彼此不在場的自由。』
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縱使沒有不好,但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大多在腦海裡演練的,都是兩個人時候的互動與光景。
但兩個人的時候呢?兩個人的世界除了愛,更重要的就是磨。兩個人的巧合,總有個人堅持,兩個人的親密,總不可能時時刻刻。
永遠要記得,要有空間,才能感受什麼叫親密。
相當喜歡 A-Lin 920 這首《未單身》。歌詞中的『未』除了可以表示『沒有』(堅定的語氣)之外,還有諧音的『偽』,或者是表達『尚未』(對未來感到遲疑的語氣)的意思。
一個字,把兩個人的相處中需要的空間哲學,說得再漂亮不過。
從斬釘截鐵的表示自己不是單身,可能濃情蜜意化不開,眼中都是彼此的時候;到覺得生活中如果只有彼此會透不過氣的壓迫,所以需要一些偽單身的空間,讓自己喘一口氣,讓自己感受到自己,也讓自己再找到關係中親密與歸屬的必要。
我想這首歌要告訴我們,無論多愛,都不能失去自己。
習慣把自己放在最後的人,得到委曲還不一定能求到全。
同名同姓的李焯雄
We WORD 字我訂造
#歌詞展快到了請大家把時間留下來
#你享受偽單身的時刻嗎
#這可能就是姐妹聚會這麼重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