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募資達 600人啦!(灑書慶祝)
感謝大家的支持,解鎖啾啾鞋的「啾音好書一年份」!
邁向下一個階段:達標800人就抽「mooink 6吋電子閱讀器」!
.
最重要的是,今天(9/30)是最優惠的早鳥折扣最後一天!
前往 https://bit.ly/3llqOKH 結帳輸入「WAKI200」課程現折 $200
.
你是想要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
還是被正職工作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
或是想透過內容創作,成為某個知識領域的專家?
.
想要吸收和整理很多資訊,但總是不夠有效率...
想要發表和分享內容,卻不知道如何讓成果最大化...
下班後的時間那麼少,該如何開啟成功的斜槓人生...
.
嗨,我是瓦基,平日在台積電擔任團隊主管,在高壓高工時的環境下,用下班時間斜槓經營自媒體:
- 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創立才兩年超過200萬次瀏覽,常被網友評論為最高品質的個人書評網站
-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一年來超過200萬次收聽,曾登 Apple Podcast Top25,長踞書籍類 Top2
我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成這些驚人的產出成果?
.
我想教給你一套方法,幫你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讓吸收達到最高效率,讓產出獲得最好成果,我會透過「九堂課」的內容,讓你學到「三個步驟」有效吸收、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1. 輸入:有效閱讀,紀錄有條理的筆記
- 心態建立 / 閱讀的技巧 / 筆記的方法
2. 處理:整理大量資訊,精準提煉重點 (Notion)
- 蒐集資料 / 知識資料庫 / 歸納重點
3. 輸出:融合寫文技巧,轉化深度洞見
- 輸出框架 / 高效輸出法 / 一魚多吃輸出訣竅
.
報名這堂課程,你可以馬上學會:
- 如何「最有效率」吸收和整理資訊:閱讀書籍、網路文章和影音內容的訣竅,透過數位工具整理
- 如何「成果導向」輸出高品質內容:設定輸出的目標,套用萬用的框架,創造有邏輯脈絡的內容
- 如何「重複運用」同一份輸出內容:將有限的時間轉換成最大化的產出,輕鬆觸及各種社群平台
.
我也會教你,如何避免一開始我曾經遇過的失敗和挫折:
- 避免當你辛辛苦苦閱讀了一堆資訊之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又馬上忘個精光
- 避免記錄了好多資料下來,卻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整理,浪費了辛苦蒐集的資料
- 避免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因為缺乏高效率輸出的手段,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 避免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創造出內容,卻沒有讓同一份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
透過這堂課,你可以將所有感興趣的知識變得「看得懂、記得住、用得出來」: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從容面對爆炸的資訊,強化自己的學習,深化自己的記憶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把腦中雜亂的思緒,轉化成有脈絡和調理的圖文內容
- 學會「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你可以善用有限時間,發揮最大的成果,建立專業形象和個人品牌
.
今晚八點跟生活黑客 #雷蒙 一起在 生鮮時書 直播,記得收看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腸粉|關注組引大圍坤記和華輝手撕雞罵戰 大角嘴小店竟好食過米芝蓮合益泰 這一年關注組盛行,例如之前提過的雞蛋仔關注組、啤酒關注組、海南雞關注組等,有很多人想找美食也會在網上搜尋一下,有不少小店經關注組介紹之後更可能由無名小店變成人氣店,所以有人說關注組內有很多打手,會在內推廣告。而今集《關注關注組...
有條理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瓦基的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募資進行中!
這八張系列圖是放在 Instagram 限動的版本,你喜歡嗎?
.
【化輸入為輸出】九堂課教你輸出高品質內容
- 你想要有效吸收資訊、快速整理資料、持續高效輸出?
- 你想要統整工作的經驗和知識,透過輸出自我提升?
- 你想快速掌握新知,調整成好吸收、好理解的內容?
.
我在科技業正職之餘,維持輸入和輸出的習慣...
- 部落格 #閱讀前哨站 創立才兩年超過200萬次瀏覽
>> 常被網友評論為最高品質的個人書評網站
-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一年來超過200萬次收聽
>> 曾登 Apple Podcast Top25,長踞書籍類 Top2
我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成這些驚人的成果?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到底我的高產出的訣竅是什麼?
.
透過九堂課,你會學到「三步驟」輸出高品質內容的訣竅
1. 輸入:有效閱讀,紀錄有條理的筆記
- 心態建立 / 閱讀的技巧 / 筆記的方法
2. 處理:整理大量資訊,精準提煉重點 (Notion)
- 蒐集資料 / 知識資料庫 / 歸納重點
3. 輸出:融合寫文技巧,轉化深度洞見
- 輸出框架 / 高效輸出法 / 一魚多吃輸出訣竅
掌握職場工作者、內容創作者、知識型講師的必備技能
.
我也會教你,如何避免一開始我曾經遇過的失敗和挫折:
- 避免當你辛辛苦苦閱讀了一堆資訊之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又馬上忘個精光
- 避免記錄了好多資料下來,卻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整理,浪費了辛苦蒐集的資料
- 避免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因為缺乏高效率輸出的手段,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 避免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創造出內容,卻沒有讓同一份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
報名這堂課程,你可以馬上學會:
- 如何「#最有效率」吸收和整理資訊:
>> 閱讀書籍、網路文章和影音內容的訣竅,透過數位工具整理
- 如何「#成果導向」輸出高品質內容:
>> 設定輸出的目標,套用萬用的框架,創造有邏輯脈絡的內容
- 如何「#重複運用」同一份輸出內容:
>> 將有限的時間轉換成最大化的產出,輕鬆觸及各種社群平台
.
PressPlay 課程募資連結 https://bit.ly/3llqOKH
限時早鳥 10/16 前結帳輸入 WAKI100 折抵100元(限單人)
.
早鳥募資達標,還有限定好禮
200人:五本「輸出」書單音頻導讀
400人:持續輸出的「時間規劃」音頻
600人:「啾音好書一年份」五位
800人:讀墨「mooInk 6吋 電子閱讀器」一位
.
#看得懂 #記得住 #用得出來 #三人團購享特別優惠價
有條理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募資起跑囉!
- 你想要有效吸收資訊、快速整理資料、持續高效輸出?
- 你想要統整工作的經驗和知識,透過輸出自我提升?
- 你想快速掌握新知,調整成好吸收、好理解的內容?
.
我在科技業正職之餘,維持輸入和輸出的習慣...
- 兩年內,分享超過150篇書評文章
- 半年內,錄製50集 Podcast 說書
- 每一週,寫電子報超過1萬名訂戶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到底我的高產出的訣竅是什麼?
.
透過九堂課,你會學到「三步驟」輸出高品質內容的訣竅
1. 輸入:有效閱讀,紀錄有條理的筆記
- 心態建立 / 閱讀的技巧 / 筆記的方法
2. 處理:整理大量資訊,精準提煉重點
- 蒐集資料 / 知識資料庫 / 歸納重點 (Notion)
3. 輸出:融合寫文技巧,轉化深度洞見
- 輸出框架 / 高效輸出法 / 一魚多吃輸出訣竅
掌握職場工作者、內容創作者、知識型講師的必備技能
.
我也會教你,如何避免一開始我曾經遇過的失敗和挫折:
- 避免當你辛辛苦苦閱讀了一堆資訊之後,不知道如何做筆記,又馬上忘個精光
- 避免記錄了好多資料下來,卻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整理,浪費了辛苦蒐集的資料
- 避免在創造內容的時候,因為缺乏高效率輸出的手段,花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 避免你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創造出內容,卻沒有讓同一份內容發揮最大的價值
.
報名這堂課程,你可以馬上學會:
- 如何「#最有效率」吸收和整理資訊:
>> 閱讀書籍、網路文章和影音內容的訣竅,透過數位工具整理
- 如何「#成果導向」輸出高品質內容:
>> 設定輸出的目標,套用萬用的框架,創造有邏輯脈絡的內容
- 如何「#重複運用」同一份輸出內容:
>> 將有限的時間轉換成最大化的產出,輕鬆觸及各種社群平台
.
PressPlay 課程募資連結 https://bit.ly/3llqOKH
限時早鳥 10/16 結帳輸入「WAKI100 」折抵100元(三人團購方案已是最優惠,不適用折抵碼唷)
.
早鳥募資達標,還有限定好禮!
- 200人:五本「輸出」書單音頻導讀
- 400人:持續輸出的「時間規劃」音頻心法
- 600人:「啾音好書一年份」五位
- 800人:讀墨「mooInk 6吋 電子閱讀器」一位
.
#看得懂 #記得住 #用得出來 #三人團購享特別優惠價
有條理地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腸粉|關注組引大圍坤記和華輝手撕雞罵戰 大角嘴小店竟好食過米芝蓮合益泰
這一年關注組盛行,例如之前提過的雞蛋仔關注組、啤酒關注組、海南雞關注組等,有很多人想找美食也會在網上搜尋一下,有不少小店經關注組介紹之後更可能由無名小店變成人氣店,所以有人說關注組內有很多打手,會在內推廣告。而今集《關注關注組》說香港腸粉關注組,看看關注組內討論得最多是甚麼呢?
香港腸粉關注組在上年12月成立,現時約有三萬九千名會員,一入到香港腸粉關注組後,便看到版主很有條理地將不同種類腸粉加上hashtag,如:豬腸粉、港式酒樓腸粉、炸兩、皺皮腸、蝦米腸,以讓谷友容易地找到心頭好,而街邊的豬腸粉就是最多人討論。此外,版主還整合谷友的推介腸粉店清單,不過在大圍區內算是頗有名氣的華輝小食及坤記腸粉卻不在這個清單內,再在Facebook內搜尋,竟然在其他關注組內看到有帖子指:在香港腸粉關注組內每次有人出帖子讚坤記腸粉,都會有一班人用難食、污糟、貴及老闆態度差去「招呼」,相反華輝小食的貼文則是平均三天就會有一個帖子在香港腸粉關注組內,而且全部都是「歌功頌德」,更說這種「偏袒」已經是專業打手級數,直指香港腸粉關注組是華輝小食的打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9/KHXZJWNY3FD3VIK5OVIJBUSSO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關注組 #腸粉 #大圍 #大角咀 #米芝蓮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有條理地 在 思葒 IN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身為斜槓創業家、內容創作者的你一定常常有這樣的困擾
想在下班時間額外拓展副業,新增斜槓收入
卻因為想做的事情太多導致時間管理失序
今天這集我們邀請到了擁有近16萬訂閱的YOUTUBER JASMINE
從他的頻道JAS’TALK 我們就看得出來她是一位
很懂的有條理地過質感生活的女孩
今天JAS要來和我們聊聊
擁有高學歷且曾經在上海愛迪達擔任PM的她
為什麼最終選擇放棄這麼好的工作開始全職創作之外
也會和創作者們分享身為忙碌的YOUTUBER,拍片、剪輯一首全包
是如何有效地拿捏創作與生活之間的時間管理與工作項目安排
【來賓資訊】
JASMINE 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pOJ1JG09iHn2m_iaBPnzA
JASMINE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asschatz/
現在點擊下方連結
輸入S編的專屬折扣碼【 INES2021】
https://www.himalaya.com/mPmdm
即可立即兌換HIMALAYA免費30天無限暢聽有聲書、線上課程
無論是學習自媒體、財經商業、心靈成長各式各樣的超值乾貨都在這裡
思葒 (S編)的新書《你值得更好的夢想》上市啦!
有時候,換個夢想更值得
精準轉職╳斜槓養成╳不離職創業
專屬新世代青年的夢想創作指南
👉觀看詳細資訊:https://pse.is/3asa5y
_
工作室IG:www.instagram.com/s.style.studio
S編個人IG:www.instagram.com/s.style.cycle
創作者爆米花計畫:s-style-cycle.com/popcornplan/
有條理地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常想像七老八十那些年,日子是怎樣過。會如這清晨行人道上,衣衫襤褸的老漢;抑或如斑馬線上,推着紙皮車過馬路的老婦?或許運氣好一些,可如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攙扶着步進茶樓的婆婆;又或如眼前正步出茶樓門口,恩愛的老夫婦。這對老夫婦沒有手牽手,老爺爺姍姍地走在前頭,老婆婆則緊隨在後,婆婆雖然落後,但從步履間可見她的腳力較好,然而,她選擇默默地守護在老伴身後。追隨二人的身影,終於來到一座米色建築物前,抬頭一看,是九龍城街市。
二人有默契地沿着電梯直上二樓,轉彎來到一個檔口前,不少迎面而來的途人都親切地打着招呼。如果是九龍城的老街坊,必定認識老爺爺,他有一個稱號——「蛋王」,人人喚他「錦叔」;老婆婆就是「錦嫂」。二人如此相依,說是愛情故事,倒不如說是一份情義,就如悉心孵化出的雞蛋,破殼時傾湧而出。
行行出狀元
這是多麼恆常的一天。夫婦二人七時正就會到附近茶樓飲茶,八時正回到檔口準備開檔功夫。檔口由數個鋪位連成,燈一亮,上方掛着「錦記蛋莊」的老舊招牌醒目起來。錦嫂先將最外圍的乾貨填滿,先是米油鹽糖這些日用品,整齊堆疊於層架內。然後是上方的香料及豆類,以透明小袋包裹着,香料有丁香﹑桂皮﹑花椒﹑草果等;豆類則有西米﹑薏米﹑花面豆﹑鷹嘴豆等,種類繁多,但都有條理地分門別類,寫好標籤價錢掛好。拐個小彎,上方掛的是較為值錢的山珍海味,有花膠﹑海帶﹑沙爆魚肚等,接着,她又走到中央的雪櫃前,將蓋面的布打開,裏頭有螺頭﹑蠔豉﹑生曬蝦乾﹑鮑魚等。更珍貴的,他們有三十年的老陳皮賣,而且價錢相宜,多是識貨之人才懂門路。檔口幾乎整理好了,此時,方見錦叔緩緩地把一盤盤的雞蛋推出來。雞蛋,當然是小店的鎮店之寶。所謂行行出狀元,錦叔亦因為對雞蛋相當有研究,而有了「蛋王」的稱號。
現時,檔口只賣三款雞蛋。第一款是內地的湖北蛋。優點是體積較大,蛋黃帶甜。缺點則是運送時間較長,而且內地運送期間的保存較惡劣,導致質素參差;第二款是歐洲蛋,西班牙出產,算是歐洲當中最便宜的雞蛋,蛋殼色澤偏深,體積較小,但勝在運送時,用貨櫃雪藏運來,所以較少壞蛋出現。雖然雪藏過的雞蛋味道比較遜色,但西班牙蛋蛋殼較厚,所以保存得較好,仍能保留蛋味;第三款則是香港蛋,元朗出產,他表示香港蛋不是任何地方可以買到,坊間不少都是騙人,用大陸蛋假裝,就連錦叔都被人告過兩次,指其賣假蛋,現在網絡都仍然在流傳,他有點勞氣地拿出一張證書,上面標明了雞蛋的出處:「你睇吓呢張證書,你話邊有得假呢?」如此多人掛羊頭賣狗肉,此蛋必定是好蛋。他解釋本地的雞場,現在只餵飼粟米,不會餵飼廚餘,所以煮出來的雞蛋較香較滑,而且較安全,只是價錢貴一點,賣三元一隻。
然則,如何分辨雞蛋的好與壞?錦叔托托眼鏡,得意地道:「我好多嘢都知,已經達到神化,一睇隻蛋表面就知好唔好。」至於門外漢,則要先從「買」入手。一般方法就是照燈,照燈能看到蛋黃有沒有黏殼及散黃,因為黏殼就會有細菌,變成黑色,所以雞蛋在燈光下要晶瑩剔透;此外,有部分商家為了賺錢,會照樣出售受精蛋,受精蛋煮熟後會呈一半水,一半實肉狀態,不能進食。故此照燈時要留意蛋黃有沒有紅筋,有紅線的話就是受精蛋。再來就是聽聲,拿起雞蛋輕晃,如果有「噗噗」聲,就叫響殼,代表雞蛋暗藏裂縫。煮雞蛋時,主要看打出來的蛋黃是否好看完整,以及蛋白是否清澈夠膠,他舉例指,現時泰國蛋的質素很差,因為那邊天氣較熱,雞喝水比較多,蛋液就會較稀,一旦壞了甚至會變水。
此外,很多人關心蛋黃是否偏紅,以為偏紅代表靚蛋,但原來蛋黃偏紅是人工造成,因為加了蕃紅粉,他謂:「最初嘅蛋全部都係白蛋黃,後來有人教佢哋養雞時用紅粉餵雞,蛋黃就變成紅色啦。」故此,靚蛋與否,跟蛋黃是否偏紅無關。他強調,買回家的雞蛋不要放在雪櫃門,因為一開一關﹑一冷一熱就會令雞蛋變壞,保存得當的話,雞蛋放在雪櫃一個月也沒有問題。放好了最後一盤雞蛋,已經將近九時,小店正式營業。
情義我心知
開檔後,錦叔反倒清閒,老人家都愛講舊陣時,難得有人當聽筒,他便滔滔說起。
錦記在一九五五年至五六年開業,至今已經七十年,養了錦叔一輩子。他猶記得自己仍是小伙子時,就已經跟着母親穿梭於街市間。媽媽在日軍攻打香港前是當小販的,當時窮苦人家有臘味就賣臘味,過年就賣糖果餅乾,他讀書時已經幫忙擔雞蛋出來賣,每晚都做到凌晨兩三點,幾兄弟姊妹從小做到大都是這樣做。然而,大哥卻爛賭成性,欠下了一屁股債,家人把家當都拿來填數,當時仍在讀中學的錦叔,沒有錢買貨到街市上賣,於是就去找一些相熟的買手求助:「佢哋聽完就話得啦,我幫你,我畀雞蛋你賣,冇錢找數我哋幫你承擔!嗰個年代啲人好講義氣。」做習慣了就繼續做,於是,他開始了全職賣雞蛋的生涯。先是在九龍城的臨時街市租個小位置擺賣,黃大仙的居民﹑九龍城寨的人都跑來買雞蛋,當時生意最好,而且周圍都有雞蛋檔,很多人見沒甚麼好賣就賣雞蛋。後來新街市落成,他就搬入現時的鋪位,上街市至今剛好三十一年。
賣雞蛋看似簡單,但其實很多問題要面對。一來,因為需要存貨空間,要有很大地方才做到,租金及人工卻愈來愈貴;二來,買賣雞蛋風險高,譬如入貨十箱雞蛋,當中可能有一箱是壞蛋,供應商不會退貨或退款,虧款要自己承擔,加上現時的人要求高,人人都知道衛生二字,不同以前隨便有得吃就好,爛了的雞蛋都有人買,他笑言:「有人食臭蛋架!仲叫我唔好掉留畀佢,真㗎!其實炒熟食冇事,反而更易消化。」;三來,雜費重了,放雞蛋的紙卡,現在要三毫子一個;至於最艱難的,就是沒有來貨,以前大陸沒有貨來的話,香港就沒有雞蛋賣,所以要靠賣家的眼光,錦叔自豪地表示,自己確是比人勝一籌,他去買貨時,其他買手都會找上他,問今日環境如何,倘若看時勢不太好,就要多入貨。如此愈做愈難,他也唏噓表示這一行站不住腳,多數行家都做不住而倒閉了。至於他可以屹立至今的原因,就是信譽。就如有禽流感時,蛋檔理應第一個遭殃,其他檔口都做不住,他反而生意更好:「人哋話我賣好貨,相信我,靠唔靠得住,有人知道嘅。」成功之人,在於願意扶持別人。
錦叔於街市有他的江湖地位,因為他是一個相當重情的人。他直言,太好生意他也不想,不能佔盡街市的所有客人,寧願自己虧一點,讓人家也賺一點,他豪氣地說:「原本賣菜唔可以賣雞蛋,應該屬於樓上乾貨區,但人哋都係搵食啫,我冇理由倒人哋米啊?冇咁自私嘅,我咪扮睇唔到囉!我就係咁樣做人。」或許早已接受只有辛苦,沒有發達的事實,對於錢財,他不是太緊張,但求賺夠養活兒女,一家平安就好了。
他一輩子,這是這樣為家庭﹑為別人。想起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要背起整頭家。這就由認識錦嫂開始。二人未結婚時,錦嫂在旁邊的菜檔賣菜,二人如此認識而相戀到結婚。當時女方的父母相繼離世,留下兩個弟妹要她照顧,錦叔於是也擔起她的家,供養他的弟妹,更拚命地工作,早上六時起床,一直做到凌晨五時回家睡一會,又回來工作。回想起來,他不禁嘆聲辛苦,需要很大的能力才做到:「而家唔得啦,八十九歲啦!」只是,凡事有借就有還,舊債他扛起了,於是得了肺癌,電療了十次,氣喘﹑精神沒有年輕時好。他說,是因果。他不是相信鬼神,而是信人緣,所以除了日捱夜捱外,也忙於交際應酬,畢竟做街市生意,人家不打擾你,除非當你是兄弟。應酬多,街市佬煙酒不斷,老來還是要承擔其果。他調侃現時還能走路,不用柺杖已經很好。只是,捨不得退休。做慣了捨不得熟客,多年感情,大家又常常聊天過日辰,令他覺得還有一點生存活力,不做了會寂寞。然而,四個兒女都不肯接手,他開口:「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啦,應該仲做多一兩年啦,九十一二歲已經頂盡啦,冇啦,等死咋嘛。」
說起死亡,他也不畏懼,他說,人都規定了一個時期,一雞死一雞鳴,這屬必然。那時候,他也就功成身退。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錦記蛋莊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市政大廈1259號鋪
電話﹕2382 263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7: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