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241682
這次北農倒菜的事情,其實以這些作為來說北農並沒有做錯,而聯合也只是做一則詳細的報導,新聞中也訪問北農也訪問林佳新說明這些狀況之後,然後各大側翼傾巢而出,聯合又在做假新聞,林佳新又在胡扯,試問在農產運銷的領域,這些側翼誰比得過林佳新?人家至少也是實實在在的一個種植四五公頃面積的菜農,而且人家身份是公開的,這些側翼呢?
甚至有側翼開始懷念吳音寧,吳音寧如果真的好,你該怪的是那些把他趕走的民進黨高層。
為什麼我說北農做這些事情是對的呢?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在北農發生倒菜的事情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
請不要反果為因。
隨著農產運銷的現代化,供應鏈越來越多元化,進入公開蔬果交易市場的比例也不斷降低。
台灣有幾個大型批發市場的交易量是可以透過公開系統查詢,而這些公開市場的交易量約佔台灣目前每日蔬菜運銷量約4成左右(水果約2成),而北農佔了一半,也就是每天約有兩成左右的蔬菜運銷會進北農,也就是這兩成的蔬菜形成所謂的公開參考價格。
從以上就知道蔬菜目前已經不是大部分進入北農的模式,例如大家知道的知名食品企業不管是鼎泰豐、八方雲集等,從北農拿菜的比例也非常低,因為北農提供的服務模式沒辦法滿足這些人的需求,所以多數的食品企業都採取產銷直接的模式。
講那麼多是要說明,過去是蔬菜先到北農再發散出來,但目前已經不是,很多蔬菜都不需要進北農就已經到末端。
正因為這種模式的改變,北農被迫變成了塞貨場,現在的蔬果消費力道真的很差,受到疫情的影響,尾牙場、餐宴幾乎都取消,再加上寒假缺少營養午餐的需求,現在的蔬菜供應是屬於一個供過於求的情況。
以我認識的一個行口為例,他平常過年前每天至少要銷售兩千箱的蔬果,現在一天剩200箱左右,賣不出去導致他的叫貨量也一直很低。
但對產地而言,本來的生產量都是以供應給食品企業、行口這一部分不進北農的蔬菜現在都因為需求低、末端叫貨量低而沒有去處怎麼辦?
結果當然只能把貨往北農塞,看至少能換一點錢來,所以結果就看到北農爆量了。
北農之前就已經透過拍賣人員通知供銷商減少供應到北農了,如果沒做到這些事情就不是這兩千多噸的交易量,而是像過去亂七八糟的三千多噸(一堆菜車已經白天就在排下菜了)
北農能做的就是限制進場量,至少把交易價格維持住。
但北農還是因為政治的因素不願意說明清楚而把責任推給農藥超標跟菜品質不良,北農有沒有驗到農藥超標?這些菜有沒有品質不良?
我相信當然有,但比例不會到這樣,檢驗也是需要時間,人家傳統的化學法也要三四個小時左右,質譜快篩雖然快,但不是快到馬上有結果,以北農目前能力一天驗到30多組已經不得了,試問驗這些量就可能有這麼多的不及格嗎?
而至於天氣熱導致菜黃化等因素,現在是冬天而且菜區溫度也還好,這個部分的影響真的不大。
會倒掉那麼多菜的主因是北農拒絕當倒菜場,拒絕去做這些殘菜的敗戰處理,所以他必須把這些菜報廢掉,以減少未來的到貨量並維持住價格。
所以我說我認為北農也沒有做錯,該做的提前通知減量供應他也做了,但供應量還是過多,他必須做選擇,他沒有像過去一樣選擇了當倒菜場去處理全部的貨,而是以犧牲部分人的模式減少菜價的跌幅。
今天不管這些菜有沒有進北農,農民都要捶心肝,因為不是只有進北農才賣不出去,本來就賣不出去了,只是倒在田裡面、倒在產地批發市場沒人看得到,而北農會有人看得到的差異。
現在令我覺得可怕的是現在的大內宣系統,他們也不需要對事實有任何的理解,反正上面決定怎麼做,以官方的講法作為輿情定調,剩下就是開始貼標籤,說人家假新聞然後開始分眾帶風向,然後1450開始煽風點火扣帽子,有不同調的就是中共同路人、張家同路人、國民黨地方派系。
事實解讀只有他們說了算,這才是我覺得最可怕的事情。
有溫度的服務鼎泰豐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學者研究指出,擁有一個快樂的朋友,讓你也快樂的機率約增加9%。職場上也是一樣,人們對職場人際關係愈滿意,工作效率就愈高。
像是以服務著稱的 #鼎泰豐 就相信,#管理心情比管理業績重要。員工若處在好心情的狀態,工作效率也會提升,發自內心的微笑,讓客人感受有溫度的服務。
———————————
✅《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典藏增訂版)》:https://bookzone.pros.is/3924jp
有溫度的服務鼎泰豐 在 小樂:我的生存之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吃過「長榮空廚商務艙牛肉麵」了嗎?吃貨不要錯過🤩
滿足想吃商務艙才有的長榮牛肉麵就在全家(5903)🍜
全家聯名鮮食銷量帶動營收,年前九個月累計營收為636.3億元,年增10.4%,秋冬可望帶動溫暖型商品持續成長。
-
9月營收為71.7億元,年增10.5%;今年前九個月累計營收為636.3億元,年增10.4%,雙創歷史同期新高,9月主要受惠於鮮食成長,以及中秋預購整體檔期成長翻倍。
-
鮮食受惠和鼎泰豐、台鐵聯名商品的效應,帶動多重品群成長,包含便當、微波主食麵類、飯糰等,上個月遇學生開學陸續返校,吐司等早餐型產品也成長近兩成。
今年因為疫情因素,全家這週與長榮空廚瞄準類出國商機,限量推出「長榮空廚商務艙牛肉麵」、「長榮航空商務艙米果禮盒」在全家店鋪LINE群組限量預購。
-
近日涼意漸濃,秋冬商品組合將陸續上市,隨季節交替而帶來的體感溫度變化日益明顯,濃郁、溫暖型的商品將可望帶動近期的業績動能。
-
😳公司簡介:
1988年8月18日,由日本引進台灣,是國內食品飲料大廠泰山之轉投資,改為經營便利商店,擁有分店數超過2900家,是台灣主要連鎖便利商店體系之一、為第2大連鎖便利商店。
-
😎營業項目與結構
2018年公司營收比重為全家便利商店94%、物流收入4%、其他2%。
-
營業項目以各種食品、飲料、冰品、菸酒、日用品等零售業務,還提供各項費用代收服務(包括電信費、停車費、保險費、信用卡費)、環保垃圾袋、電信通話卡代售、快遞及宅配服務、交通卡片加值等服務。
‼️嘗試引進日本全家的自有品牌商品,提升毛利率。
-
😗未來展望:
1.從原物料生產過程全面升級,增加產品多元性,構造改革,型塑全家鮮食戰略品牌,確保成長動能。
2.聯名品牌創造話題及對應趨勢商機,並與品牌長期合作,提升銷售達成雙贏。
3.店商服務再擴大,冷藏物流中心店取更方便。
4.推出「好開店」平台,打造賣家生態區。
5.多元新型電發展,ex.咖啡複合店、洗衣複合店、永豐餘冷凍店。
-
😀一起來檢視基本面:
-
■2020Q2毛利率36.52% 比同期(2019Q2 : 36.89%) 成長
■2020Q2營益率3.49% 比同期(2019Q2 : 3.38 %) 成長
■2020Q2淨利率2.87% 比同期(2019Q2 : 2.77 %) 成長
-
亮點分析
★第三季獲利創下46季新高
★過去四季ROE高達36.81%
★現金股息連續4年成長
★自由現金流入穩定,近七年有七年現金流入,顯示抗風險能力佳。
★董監持股比率53.31%,高於15%標準,董監對自家公司有極大的信心。
#小樂陪你安心存好股
#全家也買的到長榮商務艙的限定牛肉麵了!!
有溫度的服務鼎泰豐 在 No1飯店專業服務員- 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讀後心得3 永遠 ... 的推薦與評價
鼎泰豐 —有溫度的完美讀後心得3 永遠追求最好----料理台上的創新課深入鼎泰豐的組織團隊運作,會發現創新已經形成他們很重要的命題,為了不變的頂尖 ... ... <看更多>
有溫度的服務鼎泰豐 在 《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新書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鼎泰豐有溫度 的完美, 並孕育了獨特的「容哲學」、360度 服務 表演劇場和創新課, 這一切,都收錄在新書《 鼎泰豐 , 有溫度 的完美》中。 http://www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