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師資培訓如同一段超越想像的自我探索之旅(下)│
就像我上次提到,師資培訓像是一個摧毀再重建的過程,除此之外,我認為也像是一次中場測驗,檢視我這幾年在內在下的功夫夠不夠扎實。
就如同今年整體大環境所帶來的考驗,要我們練習在各種衝擊中仍能回到暴風雨的中心,去體驗安穩自己內心的那股力量。
在過去一般的瑜珈課程中,會有各種經驗的同學混合在一起練習,有鑒於此,通常老師的課程設計難度都不會太高,因此對我而言大多數動作都做得到,也還算輕鬆有餘的狀態。
然而,會來到師資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經驗的練習者,在師資班中又有許多高強度且串連的動作,不只是常常做得很艱辛,有些甚至跟不上或做不到。
於是也就產生了無數的挫折時刻要面對,心態上完全有別於以往,要有很大的轉換及調適。
尤其看著其他同學能完成動作時,我卻做不標準時,很容易就在某一刻產生自己不足夠的想法。
好在,我很快就會意識到,一切都是源於「比較」。
當比較心一升起,內在的各種對話就會湧現,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後悔之前怎麼沒有多做點練習準備自己、焦慮其他同學又會怎麼看待我,等等的......
一不留神,焦點全都向外了,忘記瑜珈從來不是為了用動作來評價自己的。
其實每個人擅長的本來就各不相同,有些人肌耐力強,有些人柔軟度好,有些人有顆安住的心,沒有哪一種才是標準的,重要的是能覺知每個當下的體驗。
我好喜歡第一天開課時,其中一個老師說的話,她說:「來到這裡,每個人都是在貢獻自己的身體與動作。」
意思是,不要害怕自己的動作被調整糾正,因為藉由這樣的發生,才能讓其他人更加了解每個動作在不同人身上會產生的各種可能。
只要記得「貢獻」這兩個字,就會讓我回到初心,將以自我為中心的焦點轉向他人,憶起來到瑜珈師資班的初衷本來就是想要協助更多的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認識靜心,讓冥想這件事情不再遙不可及。
因此,當我覺察到內心想證明自己的模式又開啟時,我就會轉念回到「利他」的本心,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所有的發生,都是為了往後我能為他人貢獻,那麼小我的對話就會逐漸消失。
原本我會懊惱自己的左手腕因為過去媽媽手而容易不舒服,導致許多手撐地動作做不起來的狀態,但如果換個角度,用貢獻當成出發點時,就會發現那反倒是屬於我個人的獨特優勢,那讓我更清楚如何在動作中減輕手腕的壓力,未來我也更能同裡媽媽們瑜珈練習會面對的難題。
同理可套用在練習中發生的所有不正確姿勢,都會是一個機會從不同角度去學習調整,接下來才能有效協助到那些跟我一樣面臨相同狀況的人。
我意識到一切的發生是在教會我,不要害怕錯誤,更深入的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從不完美中找到價值與意義。
當願意接納當下的自己就是這樣的狀態時,也才有空間去發掘,從此刻開始我還有什麼樣的可能。
在這趟師資旅程中,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最困難的不是去練習高強度的動作,而是「放下」回到最原始的身體本能。
我們一群人有經驗的練習者,反而難以理解初學者在沒有體能條件和柔軟度的狀況下會是如何使用身體的。
當老師要我們回到未接觸瑜珈前的狀態去感受初學者的難處時,反而不知所措,身體自動化的接串後續動作,許多基礎的替代動作對我們而言異常陌生,透過一個個的拆解動作,從中試圖去同理初學者可能有的身體本能反應。
這也不斷令我聯想到,當我已經誇過了生命中的某些坎之後,日常中內心的波動不再如以往劇烈時,一不小心就會遺忘過去也曾感到徬徨焦慮、舉足不前又小心翼翼的那種心情,以至於常常把轉念看得太容易或理所當然,忽略了對許多人來說並非一蹴可及,是需要提起勇氣才能向前的一大步。
這就如同當頭棒喝,提醒我放下頭腦已知的一切,真正用心的去同理他人更為重要。
隨著訓練中的密集相處,也會慢慢感受到每個同學來到師資班的原由都不盡相同,若是概略劃分會有兩種不同面向。
有些同學很專注於體位法的鍛鍊,平常就喜歡高強度的派別,算是一股偏向於陽性能量的展現,也比較符合目前社會整體的氛圍,目標導向,追求力量、成功、執行、堅毅。
像我則是偏愛於心靈導向的練習,真的幾乎沒有接觸過那些高強度的派別,傾向於動中覺察、去感受身體狀態、靜心等等的鍛鍊,算是較為陰性能量的展現,但也是目前社會普遍缺少的狀態,強調接納、直覺、放鬆、療愈。
陰性與陽性能量間,沒有哪一種是比較好的,因此應該多一點。
事實上,不分性別每個人身體內都會擁有這兩股能量,重要的是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方式。
但也就是因為有此差異,各有所長所愛,才能造就出不同特質的瑜珈教學者。
基於我傾向於較為陰柔不過度陽剛的鍛鍊,因此在師資培訓不斷鍛練體位法的過程中,我的腦中也會跑出許多疑問,覺得這似乎與我當初來此的目的有點差距,直到講解瑜珈經中的一段話時,才令我恍然大悟。
體位法的練習,最終目的是為了可以維持長時間穩定且舒適的靜坐姿勢。
如果嘗試過靜坐的人應該會知道,長時間維持盤腿的坐姿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髖要夠開,背部肌肉要能維持脊柱的挺直,肩頸要能放鬆,否則沒多久的時間就會覺得這裡痛那裡麻的,而一直想要調整身體的姿勢。
因此,體位法的練習是很重要的過程,卻不是目的,也不如表面上所見,貌似在追求極為厲害的姿勢。
但在如今目光都聚焦於外在呈現的世代中,體位法的確有不容小覷的作用,因為體位法是最容易吸引普羅大眾接觸瑜珈的一個管道。
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姿勢,或是當成一種維持健康的運動,正是讓人們願意踏入瑜珈領域的推手,進而才有機會開啟通往內在修練的那扇門。
這與我近來對身心靈領域的體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發現不論是八字、人類圖、生命靈數、占星、馬雅曆等等各種工具,都只是透過人們想認識自我的驅動力,而慢慢願意走進深入內在的心靈之旅,這些工具都只是過程,卻不是目的,最終要達成的是合一,是無我的一體。
瑜珈亦然,最終的境界是三摩地,也就是合一。
這十幾年下來,所有走過的路,皆是殊途同歸,對我而言都沒有白走,而是更堅定的步伐。
瑜珈之所以可以鍛鍊心性,是因為它並非固定不變的事物,而是一個動態選擇的過程,永遠都可以依照每個人當下的狀態做選擇,有替代的動作,也有精進的空間,不用因為做不到而放棄,也不用因為做到而驕傲。
不是追求完美,不是與他人比較,就只是陪伴自己的一趟旅程。
因此,不要小看一張小小的瑜珈墊,在上面所發生的一切,絕對超越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肢體動作」,其實同時會帶出身心靈三方的整合,我想這也就是瑜珈能流傳五千年之久的原因吧!
#我知道下集依然很長
#謝謝看完的你
#期望有天在瑜珈中相遇
上集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362029707846103/posts/678197109562693/?d=n
有鑒於此意思 在 品睿博士的銷售心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般情況下,你的客戶會分成好幾個等級;通常量最大的就是淺層客戶。面對這種客戶,老鳥會跟你說:別花太多時間,反正他們能買的單有限~
但是,事實上大太陽底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品睿老師要建議所有業務銷售朋友們,『關係維繫要做好、未來業績才會好!』有鑒於此,在以銷售為前提之下的客戶關係維護,怎麼樣保持在有點黏又不太黏、有點好又不太熟的狀態下,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舉個例子來說:擔任汽車銷售的老王有個很久的老客戶,每年就維持有個意外險可以抽佣,毫無其他建樹!平時老王因為業務做久了維持殷勤的習慣,逢年過節還是會打聲招呼、經過樓下也會送點茶葉咖啡什麼的。就這樣十年過去了~
突然有一天,這個老客戶打了通電話問老王,因為他老闆另外一個投資生意需要十輛交通車,想問問有沒有管道!老王接到電話時並不特別驚訝,依然很沈穩地幫忙穿針引線,沒想到,這個淺到不行的客戶最後竟然介紹了一筆大生意,老王當年的業績在暑假的時候就已經達標!
事後,老王約了這個老客戶出來吃飯答謝,席間詢問他為何還記得自己,客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我覺得你很實在可靠,所以一直留著名片。』就這樣,這件小事流傳在整個營業處,老王頓時翻身成了超業,許多年輕小夥子紛紛貼上來請教。
像這樣的故事一天到晚在發生!差別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淺客戶也有滿意度的深淺,好好掌握客戶需求,善用每一層關係每一段締結的時間,相信有一天你也可以成為另一個老王!
#品睿老師的銷售心法
有鑒於此意思 在 品睿博士的銷售心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般情況下,你的客戶會分成好幾個等級;通常量最大的就是淺層客戶。面對這種客戶,老鳥會跟你說:別花太多時間,反正他們能買的單有限~
但是,事實上大太陽底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品睿老師要建議所有業務銷售朋友們,『關係維繫要做好、未來業績才會好!』有鑒於此,在以銷售為前提之下的客戶關係維護,怎麼樣保持在有點黏又不太黏、有點好又不太熟的狀態下,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舉個例子來說:擔任汽車銷售的老王有個很久的老客戶,每年就維持有個意外險可以抽佣,毫無其他建樹!平時老王因為業務做久了維持殷勤的習慣,逢年過節還是會打聲招呼、經過樓下也會送點茶葉咖啡什麼的。就這樣十年過去了~
突然有一天,這個老客戶打了通電話問老王,因為他老闆另外一個投資生意需要十輛交通車,想問問有沒有管道!老王接到電話時並不特別驚訝,依然很沈穩地幫忙穿針引線,沒想到,這個淺到不行的客戶最後竟然介紹了一筆大生意,老王當年的業績在暑假的時候就已經達標!
事後,老王約了這個老客戶出來吃飯答謝,席間詢問他為何還記得自己,客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我覺得你很實在可靠,所以一直留著名片。』就這樣,這件小事流傳在整個營業處,老王頓時翻身成了超業,許多年輕小夥子紛紛貼上來請教。
像這樣的故事一天到晚在發生!差別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淺客戶也有滿意度的深淺,好好掌握客戶需求,善用每一層關係每一段締結的時間,相信有一天你也可以成為另一個老王!
#品睿老師的銷售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