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君如 #劉德華 #田雞 #周潤發 #郭富城 #古天樂 #任達華 #惠英紅 #甄子丹 #劉青雲 #靈堂佈滿群星花海 #黃金拍檔 #主懷安息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
朋友 哀悼 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句話惹毛對方—你已經很幸運了」
我的學生最近因為男朋友入伍,心情不好,我坐在餐桌前打字安慰她。
我兒子當過兵,而且是那種給大兵日記回信的那種兵,對於這類的傷心很有經驗,我就問他說,反過來,大兵想念女朋友,他是怎麼處理的?
兒子說:「我會在大兵日記安慰他說,現在只需要當四個月的兵,像我得當一年的兵,以前的人有當兩年的,也有當三年的兵,而你只要跟女朋友分開四個月,已經很幸運了。」
我說:「這樣他不會覺得被打槍嗎?」
兒子說:「人不是要比較才知道自己很幸福嗎?」
我說:「是沒錯,不過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你在學校被老師罵,我跟你說,你那算什麼?我們以前都是被用藤條打,你已經很幸運了,我想你大概會火冒三丈。
不過,你說得也對,人都是比較之後才知道自己是幸福。
到底要怎麼說才不會讓人家覺得我們在打槍,又會因為經過比較,感恩自己的幸福呢?」
我和兒子討論了半天,最後我提出我在專業工作上的作法:「我自己的經驗是,幼兒會因為手上的三明治被剝成兩半而放聲大哭,即使你一直跟他講說,被剝成兩半還是沒有少啊,或是剝成兩半哪有什麼關係,他只會更生氣,哭得更大聲,更不會停。
可是如果你懂他很難過,讓他有機會哭一下,哀悼他的失落,等一下有新鮮的事情發生,他就比較不會一直執著在我的三明治被剝成兩半沒人懂,一下子就忘記了,咚咚咚的跑到別的地方去玩。」
兒子說:「所以無論我認知這件事是如何的不值得難過,還是要懂他,不要急著教他?」
我說:「看起來人性是如此。」
兒子說:「難道不能教會一個人看到自己有多幸運,知道要感恩?」
我說:「可以,不過不能在對方情緒當頭的時候強要他轉念。他轉不過來的。
要等他平靜,進入一個省思的狀態,這時候,或許可以用問句來引發他思考,看到他其實挺幸運的。」
兒子問:「怎麼問?」
我說:「我們可以等對方感到自己說夠了,被充分了解後,用一種懂他的痛的方式來問他說,分離真是很撕裂的事情啊,不曉得以前那種當兩年兵、三年兵的人是怎麼熬過去的。」
兒子說:「誒!媽媽高明。」
別人正在難過時,就算他只是丟了一百元,你都不能說,人家還有年紀輕輕就得癌症的,你丟個一百元算什麼?
別人正在難過時,最重要的是懂他,接納他用他的方式哀悼失落或失望。
教育不是不能做,也不是怕講話踩到雷就什麼都不能說,而是在對的時機,用一個感同身受的方式來問問題,引發當事人超越自己的觀點,看到更寬廣的世界。
轉念無法無法硬轉,或你叫他要轉。
轉念是被了解後,願意抬起頭來看世界而自然發生的。
~[時時正念]line貼圖(文字版)~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84967/zh-Hant
~[時時正念]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6210111/zh-Hant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朋友 哀悼 文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的消失得很徹底QQ 大家會希望愷樂重返螢光幕前嗎?
#愷樂 #神隱 #IG動態 #YDD
朋友 哀悼 文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君如 #劉德華 #田雞 #周潤發 #郭富城 #古天樂 #任達華 #惠英紅 #甄子丹 #劉青雲 #靈堂佈滿群星花海 #黃金拍檔 #主懷安息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
吳孟達 (達哥) 因為患上肝癌,月前一直留院接受治療,可是於2月27日終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達哥的家屬今日於紅磡世界殯儀館為他設靈,並以基督教形式進行。
達哥生前的好拍檔周星馳 (星爺) 於下午近4時多抵達靈堂送別他最後一程,身形激瘦的星爺雖然戴上口罩,但仍難掩一面哀傷之情,面容憔悴,眼神流露出對舊戰友的不捨。星爺逗留了約10分鐘後便離開。
..................
吳孟達 (達哥) 因為患上肝癌,月前一直留院接受治療,可是於2月27日終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達哥的家屬今日於紅磡世界殯儀館為他設靈,並以基督教形式進行,翌日早上舉行告別儀式,禮畢後靈柩隨即移往柴灣歌連臣角火化場舉行火化禮。至於公祭時段,將設於7 日下午 6 時至 7 時,而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只限於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達哥的兒子於下午2時多抵達靈堂為父親打點後事,送別父親最後一程。一身全黑打扮並戴上黑色口罩的他,難掩哀傷之情,眼神流露出對父親的不捨。
......................
吳孟達 (達哥) 於2月27日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達哥的家屬今日於紅磡世界殯儀館為他設靈,並以基督教形式進行。
除了達哥生前好拍檔周星馳 (星爺) 外到場致哀,也有不少跟達哥合作過的藝人到場,包括劉德華、吳君如、林子聰等人,抵達靈堂送別達哥最後一程。
,,,,,,,,,,,,,,,,,,,,
君如受訪時表示自己與達哥的相處點滴多得不能盡錄,因為合作過的作品實在太多:「佢又演過我爸爸,又演過我三叔,又演過表哥,(最深刻?)我記得有一次佢演我爸爸,我係做一個江湖人物,因為佢好叻猜枚,我叫佢教我點猜出一啲江湖嘅味道,我好記得我哋一Cut機就猜。佢喺戲入面同我演父女,佢最後被仇家殺咗,嗰時我演得好入戲,覺得佢真係好似我老竇咁。」而君如亦表示近年有不少作品都希望找達哥參演,可惜對方太紅太忙,亦不知道他身體出毛病,她亦透露:「我冇去瞻仰遺容,呢十日,我日日都諗住達哥,我想有一個我對佢嗰個感覺。好傷心,好突然,估唔到咁快。」..................
與達哥是第三期藝訓班同學的鄧英敏、潘先琪、伍潤泉、甄懋強、陳敢權及麥振江均有到靈堂致祭。鄧英敏受訪提起往事,憶述當年讀藝訓班時,竟試過與達哥、林嶺東、周潤發及伍潤泉晚上在屯門一間學校裸泳。他說:「因為同管理員、救生員相熟,加上係夜晚,我哋大家就提議『不如裸泳囉!』剝晒衫褲剝晒鞋,冇所謂,玩咋嘛,有啲人去到沙灘都想放縱吓自己,又冇人見到……呢啲都係歡樂嘅點滴。」他又讚達哥是猜枚高手,又試過幾次賭馬贏幾十萬,再請他們到酒店扒房鋸扒。問有甚麼說話想同達哥講,他感慨道,相信林嶺東大導演過身後會在天上開戲,應有預留角色給達哥,「我已經叫達哥同阿東留返啲角色畀我,遲啲到我上去㗎喇,大家又可以見吓面。其實都冇嘢嘅,我哋嘅肉體死咗啫,個靈魂都係平行宇宙咁,可以穿梭嘅。」...........................
與達哥相識數十載的好友夏雨出席儀式後接受傳媒訪問,他形容達哥是個豪爽樂觀之人,「睇住佢從最低層一路做到今日咁樣,突然間就走咗,覺得好(感慨)。幾十年朋友,我仲老過佢,希望佢一切都好啦!」............
朋友 哀悼 文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地球上最浪漫的一首歌』稻村壤治George
◆原曲: 黃鴻升 Alien Huang
https://youtu.be/bCB_nIdN86s
編曲 日文歌詞 攝影 編輯:稻村壤治
拍攝地點:福島縣磐城市 -小名浜-
《Special Thanks》
黃鴻升
“謹表衷心哀悼” 2020年 9月19日
― ― ― ― ―
謝謝你收看這作品!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其他YouTube作品喔~😌多謝
《活動演出、街頭表演等詳細資訊,請參考IG及FB粉絲專頁》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hl=j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1namura/
◆TikTok【New!!!】
《@grorge1namura》https://vt.tiktok.com/kqpDj6/
⭕️【Profile】
稻村壤治George -Youtuber音樂人-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
已住在台灣三年半(※目前暫回日本)
語言:日文、中文
― ― ― ― ―
📹【作品・電視節目・活動演出經歷】※ 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聲林之王 -第一季-[音樂節目]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灣觀光局新廣告[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樂活篇(男主角)
https://youtu.be/SO-RwtBijgY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官方活動]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綜藝節目]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George[首次自創中文歌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故事】
2017年的春天,抱持著[3個月內要在臺灣正式出道!]的目標,
義無反顧地在毫無關聯的臺灣,開始了嶄新的音樂活動。
當時完全不懂中文,也沒有任何相識的朋友。
完全是從零開始,沒有做出任何滿意的成績,一直在艱辛的狀態下,
但之後遇到了許多奇蹟的邂逅,活動也逐漸地擴展開來。
2018年1月~3月期間,曾和知名日籍YouTuber三原慧悟共同組成了名為【三原TAIWAN】的團體一起活動,
發表過多首翻唱歌曲,觀看次數都超過了100萬次,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2018年7月,在臺灣舉辦了個人LIVE演唱會,成功動員了150人參加。
也接連出演了綜藝節目和音樂節目。
之後,在2019年12月1日,以【YouTuber音樂人】的身份,
正式開始了全新的活動。
用日文演唱臺灣歌曲的影片,以及在臺灣街頭上演唱日本歌曲的影片,
有好幾部都紅極一時,引發話題。
2020年3月,YouTube個人頻道訂閱數成長率,
獲得了臺灣當月份排行榜的第一名。
同年的3月,參與了臺北市政府舉辦的官方活動[2020杜鵑花音樂會],
與臺灣的巨星們《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同台演出,
讓活動的開幕演唱會更添精彩。
現今在各個網路平台的追蹤人數已累積超過了10萬人,
YouTube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了550萬次。(現2020年9月)
現在,是在臺灣最有名的日本人音樂人的呼聲很高。
在日本出演媒體節目及活動的機會也逐漸增加中。
2019年2月,日本BS富士電視台特例採訪,
播放了長達1小時的個人紀錄片-〖台湾発、夢追い物語〗。
同年4月及7月,分別出演了在家鄉福島縣的福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ゴジテレ],以及音樂節目[二畳半レコード]。
同年7月,參與了每年在日本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台灣FESTA(台湾フェスタ)]的表演。
中文翻譯:林嘉慶/Keita
◽◽◽◽◽◽◽◽
【歡迎來信工作邀約】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謝謝。
歌曲製作、活動表演、業配合作、代言人、廣告、樂器廠商及商品評論、模特兒等
📩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
⭕️【Profile】 日本語
稲村壌治George -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
福島県いわき市生まれ
台湾在住三年半(※一時帰国中)
言語:日本語 中国語
— — — — —
📹【作品・メディア・イベント出演経歴】※ 代表作を抜粋
◆聲林之王 -第一期- [音楽番組]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湾観光局公式CM[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ロハス編(主演)
https://youtu.be/04LxUirCHFA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公式イベント]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バラエティ番組]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初めて自身で作詞作曲をした中国語楽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ストーリー】
2017年春[3ヶ月で台湾メジャーデビュー!]という目標を掲げ、
縁もゆかりもない台湾で活動を始める。
現地の言葉も分からず知り合いも皆無。
文字通りゼロからのスタートを切り、結果を出せず苦しい状態が続いたが、
数々の奇跡的出会いに恵まれ活動は徐々に広がりをみせる。
2018年1月~3月はYouTuber三原慧悟氏と共に【三原TAIWAN】として活動し、
100万回再生を超えるカバーソングを何曲も発表し話題となった。
2018年7月には台湾での単独LIVEを開催し150名様を動員。
現地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や音楽番組にも出演を果たす。
そして2019年12月1日【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として本格的にYouTube活動を開始する。
台湾の楽曲を日本語で歌った動画や、
日本の楽曲を台湾の路上で歌った動画が何度もスマッシュヒット。
2020年3月には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成長率が台湾で月間第一位を獲得。
同年3月には台北市が主催するイベント[2020杜鵑花音樂會]に出演。
台湾の名だたるスター《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らと共演を果たしオープニングLIVEを飾る。
SNS累計フォロワーは現在10万人を超え、YouTubeの総視聴回数は550万回を突破。(2020年9月現在)
今台湾で最も有名な日本人ミュージシャンの呼び声が高い。
日本でのメディア出演やイベント出演も増えてきていて、
2019年2月BSフジさんより異例の1時間単独ドキュメンタリー番組[台湾発、夢追い物語]放送。
同年4月故郷である福島県のニュース番組[ゴジテレ]、
7月には音楽番組[2畳半レコード]に出演。
同年7月には東京代々木公園で毎年行われている大型イベント[台湾フェスタ]出演を果たす。
奇跡の出会いと勇気の一歩で全てを切り開いてきた男から今後も目が離せない!
― ― ― ― ―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承っております】
・楽曲制作
・イベント出演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動画
・各種産品紹介
・コマーシャル出演
・テレビ番組出演
・楽器メーカーモニター
など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絆
#黃鴻升#地球上最浪漫的一首歌#日中文版
朋友 哀悼 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3年間丈夫猝死父母離世 獨生女資助臨終醫療 「剩我一個仍很充實」
2018年,林太(Judy)的丈夫因心臟病猝死;翌年母親腸癌復發,終年84歲;今年7月,患末期前列腺癌的父親亦與世長辭。她成立慈善項目資助基層接受紓緩治療,取名DawnBridge Hub,寓意死亡是通往晨曦的橋樑,逝者將開展新旅程,生者便可化哀悼為動力。無兒無女的她說:「四個走剩我一個,但生活仍很充實。」
Judy是退休商人,10年前開了一間狗狗復康中心,人生的下半場原本只打算專注拯救狗狗。提起丈夫,她眼裏滿是崇拜,「他是那種隨便說兩句,眾人就會笑到東歪西倒的人。」林生在消防部隊服務30年,體魄強健,無任何慢性、長期疾病。兩年前,他突然心臟病發作,送院不夠20分鐘宣告不治。巨人倒下,頓失依靠,「警察來問我結婚多久,我算不出來,還直接告訴醫生沒有其他親屬須通知,之後才想起要聯絡他的兄弟姐妹……腦袋整整空白了一個月。」但Judy也沒太多時間感慨人生無常,因為很快就發現媽媽腸癌復發,已是末期。
Judy的媽媽曾經接受手術切除腸道腫瘤,惟復發時身體已很虛弱,無法承受化療的副作用。她忙着陪媽媽覆診、餵藥、運動、按摩。媽媽愛打扮得漂漂亮亮出街,「她搭不了小巴,我就駕車帶她出去吃飯,雖然每次只吃得下兩口。」後來,媽媽出現吞嚥困難,連喝水都會嗆到,必須以醫療儀器輔助吸收藥物。經朋友介紹下,她安排媽媽入住善寧之家,接受紓緩治療。「三天後,媽媽恢復精神,很精靈地要求回家。」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前列腺癌 #心臟病 #腸癌 #猝死 #紓緩治療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