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時期就來學
#課後已經發表三篇論文
⠀⠀
在幾次的上課中累積出經驗,也能慢慢了解 editor 及審稿者會注意的哪些地方(如:文章應該如何排版,如何不要讓 reviewer 不舒服等等),也從課程中體會製圖的一些小技巧。
⠀⠀
連續上完三次的研究課程,以及數篇論文的投稿經驗後,慢慢可以體會老師上課提到所謂的「新手味」,我想這個是最大的改變。以往只是把自己查到的資訊通通寫入文章內,課後才知道要如何去蕪存菁、如何完美的排版,讓我可以成功脫離新手區,在第三堂課後投稿的第二個期刊就順利被接受。
⠀⠀
⠀⠀
🎊 恭喜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膽結石性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刊登!
⠀⠀
⠀⠀
👉(課前)一開始的成功經驗,無法再複製下去。
⠀⠀
這是當初 R2,某天在內科晨會討論的一例個案,一開始只是覺得相對的個案很少見,想拿來當寫作練習以及熟悉投稿流程,以至於起初在投稿時並不順利(在上課前這篇論文已經被拒絕 6 次,其中也被 1 分多的期刊拒絕)。
⠀⠀
雖說在上課前已經有成功投稿的經歷,但我卻無法複製成功的經驗、擁有穩定的寫作品質。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想強調的重點,總是感覺不得要領,因此耗費了許多時間。
⠀⠀
⠀⠀
👉 (課中)將自己的論文帶到課堂上問
⠀⠀
我是間隔一段時間去充電一次,課前、課後準備了這段時間投稿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帶去發問。很感謝老師們不厭其煩回答我各種問題,讓我受益良多,也很期待未來的課程,希望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oXbq6ZMfZ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期刊拒絕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住院醫師時期就來學
#課後已經發表三篇論文
⠀⠀
在幾次的上課中累積出經驗,也能慢慢了解 editor 及審稿者會注意的哪些地方(如:文章應該如何排版,如何不要讓 reviewer 不舒服等等),也從課程中體會製圖的一些小技巧。
⠀⠀
連續上完三次的研究課程,以及數篇論文的投稿經驗後,慢慢可以體會老師上課提到所謂的「新手味」,我想這個是最大的改變。以往只是把自己查到的資訊通通寫入文章內,課後才知道要如何去蕪存菁、如何完美的排版,讓我可以成功脫離新手區,在第三堂課後投稿的第二個期刊就順利被接受。
⠀⠀
⠀⠀
🎊 恭喜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膽結石性腸阻塞之個案報告,獲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刊登!
⠀⠀
⠀⠀
👉(課前)一開始的成功經驗,無法再複製下去。
⠀⠀
這是當初 R2,某天在內科晨會討論的一例個案,一開始只是覺得相對的個案很少見,想拿來當寫作練習以及熟悉投稿流程,以至於起初在投稿時並不順利(在上課前這篇論文已經被拒絕 6 次,其中也被 1 分多的期刊拒絕)。
⠀⠀
雖說在上課前已經有成功投稿的經歷,但我卻無法複製成功的經驗、擁有穩定的寫作品質。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想強調的重點,總是感覺不得要領,因此耗費了許多時間。
⠀⠀
⠀⠀
👉 (課中)將自己的論文帶到課堂上問
⠀⠀
我是間隔一段時間去充電一次,課前、課後準備了這段時間投稿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然後帶去發問。很感謝老師們不厭其煩回答我各種問題,讓我受益良多,也很期待未來的課程,希望能讓自己持續進步!
⠀⠀
⠀⠀
👍 從寫作到投稿,專為初學者設計的課程!
⠀⠀
#這堂課將與你分享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大幅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期刊拒絕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Taiwan」不得發表 國際學術期刊發生了什麼事? 】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yataib…/gangtai/jt-08262020113515.html
▫️英文版:https://www.rfa.org/…/news/china/article-09012020091523.html
▪️🙅🏻期刊編輯:不改成「中国台湾」不考慮刊登
臺灣醫生吳若玄 Dr. Hsuan 若玄’s work-blog Hsuan Wu及她的團隊在8月24日收到一封來自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的醫學期刊《Eye and Vision》編輯部的回信,要求她在所提交論文中作者的國籍”#Taiwan “後面加上"#China",以符合該期刊及施普林格自然集團配合的中國相關法規,否則不考慮刊登。
吳若玄25日告訴本台,這是她跟台灣大學老師合作的一篇關於視網膜病變的醫學論文,遇到這樣的政治審查讓她感到震驚。
「我們沒有打算回復…我們就覺得算了,去找別的比較'友善'的期刊。」吳若玄說,考慮到一來一往的折騰,他們決定放棄在有學術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機會。
「這凸顯臺灣學者在職業生涯中,只能被迫在’誠實面對自己的國家身份認同’及’學術機會’上做出抉擇的困境。」美國格林內爾學院(Grinnell College)歷史系助理教授周怡齡告訴本台。
吳若玄把自己的經歷放上社交媒體,更引起學界對於學術期刊政治審查的批評。
▪️🥘施普林格自然:中國擁有的期刊要遵守「不同的規定」
本台詢問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是否對投稿作者掛名「臺灣」有所限制?
該集團發言人25日以書面回復自由亞洲電台時,否認會要求作者改國家名,並把責任推給《Eye and Vision》期刊的擁有者:#中國溫州醫科大學。
聲明寫道:「對於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所擁有的所有期刊,作者在論文中的機構關係如何呈現都由作者決定。不過,《Eye and Vision》期刊是由中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所有,因此要遵守'不同的規定'。」
本台26日進一步詢問施普林格自然與《Eye and Vision》的關係為何?得到的答覆是施普林格自然只是合作出版商的角色,「這是我們以及其他許多出版商為全球許多機構和學術團體所做的事情,」發言人在郵件回覆中寫道。
▪️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商配合中國🇨🇳審查
全球總部位於倫敦的施普林格自然是全球最大的學術出版商,旗下覆蓋包含《自然》(Nature)、《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超過3000本期刊。
2017年11月,施普林格自然也曾因配合中國合作夥伴,封鎖其中文網站上至少上百篇涉及 #臺灣、#西藏、#人權 和菁英政治方面文章,遭學界譴責是「以自我審查換取市場」,並擔憂日後會成為常態。
當時,施普林格自然回應稱,僅有1%的內容是在中國無法查詢到的。
▪️💄走向國際的中國學術期刊
至截稿,《Eye and Vision》期刊及中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未回復本台查詢。
中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的網站顯示,《Eye and Vision》是由溫州醫科大學主辦、該院附屬眼視光醫院院長 #瞿佳 擔任主編的國際英文期刊,於2014年10月創刊。
這個期刊是在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等組織實施的「 #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畫專案 」下成立的,目標是為中國科研界「提升期刊國際化打通道路」。
▪️🏆🧑🏻🔬「中國科技文化走出去」 帶來了什麼?
中國自行創刊與外國出版商合作,或直接收購外國出版商,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趨勢。在中國官方報導中,多使用「中國科技文化走出去」的語境。
2019年,中國科學院控股公司以全資收購由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創立的法國EDP Sciences出版社。新華社當時報導稱,這是中國科傳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中國藉由資金擴張收購國際學術期刊,並從中審查研究者的機構身份與論文內容,嚴重侵犯了學術自由的價值。」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劉文向本台表達擔憂。
劉文在今年八月剛於SAGE 期刊出版關於心理學相關的論文,就被要求不得在署名中放上所屬單位為「臺灣」兩字,與她合作的另外兩名作者則得以加上所屬國家美國及南非。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王宏恩則向本台表示,近幾年臺灣學者投書學術期刊常遇到的兩種情況,一是要求臺灣研究單位的國籍改為中國,第二是當論文中提到臺灣,被要求加入「中國的一省」。
🗣「有時可以跟編輯申訴不用修改,但有時也會因此被期刊拒絕,這類的情況還蠻常見的......這類(爭議事件)聲量要夠大,才有可能迫使期刊改變。」
🗣華盛頓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莊宛樺(Jessica Drun)則提出另一層擔憂,「這不僅跟臺灣有關,更是中國在控制世界的敘事、塑造成更符合中國共產黨利益的觀點。」
她說,如同中國勢力在 #聯合國 及 #世界衛生組織 打壓臺灣的案例,中國政治審核進入科學界的代價不僅是讓臺灣學者無法為學術界貢獻力量,更影響到全球民眾的健康利益。
#言論審查
#學術自由
期刊拒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yoXbq6ZMfZ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8人,被控前年8月18日在維園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港府原本找來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下譯佩里)擔任主控官,未料事件被政治化,英國外相不點名批評佩里「唯利是圖」,最終律政司更換主控官。香港奉行普通法,一向有聘請其他普通法國家司法人員辦案的做法,早前高院批准佩里擔任此案主控官,原因是認同案件涉及集會自由等重大爭議,必涉很多外國案例,而佩里正是這方面的權威,對處理此案有重大幫助,然而英國外相的發言,根本不是講法律,而是只談政治,「唯利是圖」更是人身攻擊。不管佩里出於什麼原因不接手案件,英國政府做法明顯是在施壓,口講法治實際卻是政治先行,有違普通法精神。
蘋果頭條
去年今日,本港出現首宗由高鐵輸入的武漢肺炎個案,全城恐慌,經歷四波疫情,逼近萬宗確診,百多人死亡,香港人究竟何時不用戴口罩?不用隔着膠板吃飯?最快3月開打疫苗,會否為香港抗疫帶來新轉機?香港大學抗疫專家指出,武肺疫苗只證實能有效預防有病徵感染及感染後減輕病情,未證實能產生消除性免疫力(sterilizing immunity),即未能確定可預防無症狀感染,接種疫苗後仍有機會受感染而成為隱形病人,繼續傳播病毒。全球確診人數迫近一億,「感染人數之多已超過臨界點,不可回頭」,加上不能於短時間為全球完成疫苗接種,故武肺病毒沒可能消失,只會變成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可能每年冬天都會爆發,但對長者甚至整個社會影響會大減。
東方正論
律政司重金禮聘洋法官鬧劇,最終以洋法官拒絕受聘收場,除了凸顯港府崇英戀殖,更反映香港沒有本地法律人才,以致涉及國安重犯黎智英的敏感案件,居然鬧至陣前易帥、醜出國際方休,堪稱自取其辱。其實,本港司法千瘡百孔,早已淪為漢奸走狗的保護傘,司法改革刻不容緩,甚至是時候考慮與中國法制接軌,一方面培養本地人才,另一方面讓內地律師來港,為統一法制做好準備。今次鬧劇源於壹傳媒黎智英被控前年8月18日的未經批准集結案,案件將於下月16日開審,律政司原定委聘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擔任此案的主控官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如箭在弦,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就着BioNTech及牛津兩款疫苗,定出了最優先接種的次序,最先接種的群組則為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院友及職員。至於科興疫苗,則因為其並未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全面的第三期臨牀研究數據,故未有在考慮之列,要待獲得更多資料後再更新建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見圖)昨日亦表示,政府會爭取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盡早供港,並按規例審批作緊急使用,估計在農曆年後開始透過政府主導的疫苗接種計畫為市民接種,目標在今年內免費為大部分市民提供疫苗。
經濟社評
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甫宣誓,中國突宣布制裁蓬佩奧等28名特朗普政府前官員,無疑是向拜登示警,為未來雙邊關係劃出底綫。分析人士相信,未來中美關係大方向是「施壓+競爭+合作」,雙方現處摸底階段。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慨歎,經過那些非常困難和不平凡的時光後,中美人民都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她指拜登多次強調「團結」,這正是中美關係當前所需,而相信在兩國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中,善良的天使能夠戰勝邪惡的力量。
期刊拒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美國自由派大法官RBG病逝,會掀起政治風暴嗎?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週末我想趁著美國大選前,週末還能休息,就到屏東去玩了一趟,結果就收到這個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18日因為胰臟癌併發症過世,享壽87歲。
RBG是媒體給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取的外號,台灣觀眾對她可能比較陌生,但知道她的人,我相信不少都是透過電影認識她的,這兩年剛好有兩部片以RBG為原型,一部是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另一部是《法律女王》,我自己非常喜歡,而且RBG一直都是美國大法官裡我最欣賞的一位。但RBG的逝世,不單只是美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明星大法官,還有可能撼動美國總統大選,甚至牽動整個世界的局勢!真的那麼嚴重嗎?我們就先來看看RBG這位法官是什麼來頭,她到底有多「不恐龍」。
RBG出生於1933年的紐約布魯克林區,1956年進入哈佛法學院,是當屆500個學生中,僅有的9名女學生之一,她的表現一直都非常亮眼,是歷史上第一位通過激烈同儕競爭、擔任哈佛知名法學研究期刊《哈佛法律評論》(Harvard Law Review)編輯的女性。不是我要一直強調女性就多了不起,實在是因為美國雖然1920年代就讓女性獲得投票權,但當時的社會氛圍依然是覺得,女生就是男人的附屬品,應該畢業後就找個男人嫁了,乖乖待在家相夫教子,1970年代時候的總統尼克森,甚至認為女人不該受教育。
就是這樣的社會氛圍,RBG當時在公務員考試中拿到高分,最後卻只能找到打字員的工作,還因為懷孕而丟了飯碗,後來她懷二寶的時候就學聰明了,故意穿得很寬鬆,這才成功保住教職工作。而且就算RBG成績那麼優異,還獲得哈佛法學院院長強力推薦,當時的一位大法官依舊斷然拒絕她的實習機會,只因為她出生就「不帶把」。或許就是因為自己處處遭到性別歧視的經歷,讓她幾十年來致力於推動性別平權。
1980年,RBG被指派為聯邦上訴法院法官;1993年獲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並且獲得高票通過,是美國史上第2位女性大法官。這樣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其實截至2018年10月,美國歷史上一共誕生114位大法官,女性竟然只有4位,而且其中兩位還是歐巴馬時代任命的。她在任期間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維吉尼亞軍校案」。1839年創校以來,從來不招收女學生的維吉尼亞軍校,被想就讀的女學生一狀告上法院,校方後來因為外界壓力,在校外設立「女子學院」,但最後還是被RBG判違憲,因為設女校就跟種族隔離措施沒兩樣,此案成為了美國女性平權的重要一步。
這位老太太雖然生活傳統,但思想開明,在兩性同工同酬、女性墮胎權、同志議題上,都秉持平等自由。左派傾向加上不斷衝撞體制,讓她成為高院的「頑固反對派」,2016年甚至曾經公然砲轟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結果讓她人氣爆衝,瘋狂圈粉,有粉絲就以饒舌歌手「The Notorious B.I.G」為靈感,幫她取暱稱叫「The Notorious R.B.G」也就是「聲名狼藉的RBG」。有多少大法官可以被拿去比饒舌歌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RBG很受年輕人歡迎,曾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肺癌、胰腺癌,但她一直不願意向病魔低頭,80幾歲的老太太還可以上健身房、舉啞鈴、做伏地挺身,她能做的可能比我還多啊!她去世前幾天還跟孫女說,希望能撐到川普下台,可惜最後未能如願,在選前不到七週過世了。不過她的離開跟川貴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美國的大法官任命,比宮鬥劇還精彩啊!
我們先解釋一下,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規定,最高法院的9位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同意而任命,一旦任命就是終身職,除非是去世、辭職、自願退休,或是遭到彈劾,才會被撤銷職務,所以新任命的大法官很可能一當就是二三十年,目前平均任期是16年。因為流動性不高,有的美國總統在位期間都不見得有機會任命一位大法官,結果川普就職以來已經任命了兩位,現在又出現第三個難得的機會。
大家可想而知,川普當然會任命「自己人」,也就是理念跟他相近的保守右派,目前高院的保守派佔據了9席中的5席,已經使得高院略為右傾,如果再找一名保守派法官,就會變成6比3,恐怕讓高院變成一個深度保守的機構,美國未來幾十年,無論政治、司法或文化,都會受到影響。先不談那麼遠,拿美國總統大選來說好了,2000年美國大選發生選票爭議,最後就是交由最高法院判決,才讓小布希勝選,所以有些選民就很不服氣啊,認為是當時保守派法官佔多數,才被小布希撈到一個總統寶座。那最近川貴人不是一直在吵郵寄選票會造成選舉不公嗎?萬一到時候出現爭議、開不出票、選不出總統,最後交由裡面多數是川普人馬的高院裁定,後續情況大家可想而知,球員兼裁判,人民服不服呢?
目前還不清楚提名程序會跑多久,但過去通常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來處理。民主黨主張等到大選結束,新總統上任後,再審查提名案,不過把持參議院的共和黨,已經講得很清楚,說「會儘速安排投票事宜」很明顯是打算趕在選前,趁川普還在任的時候闖關,鞏固保守派的優勢。其實四年前就有類似的情況,當時一名大法官過世,前總統歐巴馬想要提名,結果被共和黨杯葛程序,故意弄掉歐巴馬的人選,等川普上台後,才讓川普提名保守派的大法官。不過這次共和黨強調,今年和四年前情況不同喔,他們說當年民主黨當總統,共和黨控制參議院,不適合在總統選舉年填補空缺,但是今年同一黨派同時掌管白宮和參院,就可以提名喔~好啦好啦!都是你在講!
雙標的這麼明顯,但我就不罵了,因為今天是我,我也這樣搞。川普已經表示,將會提名一位女性來繼任,而且預計在RBG告別式的隔天,也就是本週五或週六(9/25-26)公布人選,「以示尊重」。先前傳出華府內有人擔心,RBG還沒入土為安就急著公布繼任人選,恐怕被民主黨拿來作文章,現在初步時間表出爐,看來川普多等一天,已經是他對RBG最大的尊重了,不過這我也不罵,因為是我,我也這樣搞。如果民主黨想要把整個提名程序延到大選後,最少要讓4名共和黨參議員跑票才行,目前已經有幾位共和黨人表態倒戈,不支持川普選前提名。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關我們什麼事啊?美國那麼遠,我幹嘛一定要知道他們家高院長怎樣?雖然川貴人把全球政局搞到「併軌」,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目前仍是自由世界的領頭羊,各方面都是其它國家的榜樣。就司法方面來看,台灣如果想要取經,很大程度會參考美國高院的判決。透過司法學習比較,美國會把他們的價值觀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如果美國高院組成保守,將對全球司法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影響到各國的文化與社會風氣。
舉例來說,許多國家一直到近年才好不容易在人權、女權、同婚方面取得進展,例如我們台灣,美國老大哥萬一態度轉趨保守,恐怕會讓全世界跟著開倒車,大法官選誰難道不重要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惡名昭彰的RBG
#美高院恐右傾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期刊拒絕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H5ABPcmB9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上周初港府公布第三輪抗疫基金細節,總金額減至240億元,反映政府在推出支援香港經濟措施時已變得審慎。連同首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政府財政負擔已高達3000億元,財政儲備減至8000億元,只相當於12至13個月的政府開支水平。最近有商界人士公開呼籲政府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過往港府堅持不舉債,確可避免墮入「先使未來錢」的引誘,但當新冠疫情令財政儲備急速減少,而政府又不肯定疫情對經濟有多大打擊的時候,透過發債補充財政儲備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確是刻下值得深入研究之事。其實政府不是從來沒有發債,除了近年為了幫助市民在零息環境下抗通脹而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及銀色債券之外,在2004年,亦即是香港剛步出SARS經濟低谷不久時,亦曾透過打包隧道及青馬大橋收益發行60億元的「五隧一橋」債券。
蘋果頭條
上周有傳教宗已同意中梵協議延續兩年,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在美國宗教期刊《First Things》撰文,指出北京從國家層面加強壓迫宗教並持續欺壓維人藏人之際,中國人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梵蒂岡的道德見證與權威來支持中國的教徒。文中特別提到《港版國安法》實施後,令人憂懼中共會使用同樣的恐嚇手段,並以國家機器來鎮壓教徒。蓬佩奧在提為《中國天主教徒與教會的道德見證》的文章中,指出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兩年前生效,容許教宗就主教人選擁有最終決定權,但協議未能令天主教徒免受中共的蹂躪,更遑論中共對基督徒、藏傳佛教徒、法輪功信徒和其他宗教信仰者實行的駭人待遇。他援引美國國務院2019年宗教自由年報,提到河北宣化教區張廣軍神父張廣軍因拒絕加入中共主導的天主教愛國會而被毆打甚至「被消失」。
東方正論
這些年,港府動用數以億元計滅鼠,結果滅鼠不成反而養鼠為患,更養出一群「高級老鼠」。這樣說沒有半點誇張,香港老鼠之「高級」,不僅見於其揀飲擇食,不吃鼠餌吃佳餚;更見於其聯群結隊堂而皇之出入政府高級部門,跟身光頸靚的公務員共處一室;加上政府人員「蛇王」成風,基層人員固然千方百計躲懶,高層人員同樣懶政不作為,整個香江府衙藏污納垢,蛇鼠一窩,納稅人最是冤哉枉也。香港淪為老鼠樂園,區區有老鼠早就不是新聞。過去老鼠見不得光,還會東躲西藏,現在則光明正大穿街過市,連政府大樓都堂而皇之自出自入,令人側目。機電工程署九龍灣總部驚爆鼠患,消息指每層樓都有老鼠出沒,天花板都被老鼠咬爛,情況持續逾年,惟管理層闊佬懶理。
星島社論
《星島日報》得悉,曾成為城中熱話的風水師搭上千億女富豪龔如心,最終因偽造遺囑罪成淪為階下囚的陳振聰,將於明年七月三日刑滿出獄。被重判入獄十二年的陳振聰,因在獄中行為良好,扣除三分一假期,實坐八年監。他重獲自由後,將展開「大反擊」,洗脫個人污名外,另將他與龔如心過去十五年相處的軼事以「聰心說」為名出書,本報取得部分手稿,陳振聰在書中披露龔如心臨終前在病榻中說「本來挺好的,與老爺的官司完結,天下太平了,為甚麼現在才來生病,真的很不服氣」。消息稱,現年六十一歲的陳振聰自一三年中服刑至今七年,他除了報讀公開大學的中國文學和香港歷史,以及浸信會的神學課程外,閒時在獄中吟詩作對打發時間,並於一六年九月決定將他自九二年與龔如心邂逅,後來成為情侶知己不為人知的細節, 一一以筆記錄下來,並打算以「聰心說」為名出書。
經濟社評
正當本港新冠肺炎第3波疫情看似紓緩,昨日竟一連錄得19宗輸入個案,創近6個月來新高,令人憂慮隨時有漏網之魚。除了煞停高危航班,當局亟需擴大高危國度名單,杜絕有些不負責任國家或地區,用各種方法,將當地疫情輸港處理,港府亦要嚴格安排相關高危地區入境者,到指定地點集中隔離14天,亦要繼續大力打擊違反防疫規例的商企和市民,以防疫情再在社區大爆發。本港昨天新增23宗確診,19宗屬海外輸入,僅次於3月27日的22宗。有別當時英美留學生返港激發的第2波疫情,第3波疫情暫時更受近鄰所累,已連續兩天有印度和菲律賓輸入個案,過去1個月合計41和31宗,尼泊爾僅昨天亦帶來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