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線上教學力】
過去幾個月以來,台灣老師線上教學能力大幅提升,接下來必須展望未來,思考回歸實體教學後,數位教學能力要束之高閣,還是應用在課堂上?這些已經養成的能力不應該放棄,或許可以用影片非同步教學,對學習較優異或落後的孩子,進行差異化教學,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幫助台灣更多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能更無痛的成功做到數位轉型,我們覺得如果能有一本書,能集結許多老師在線上教學、數位教學的各種創新做法及其背後的思考,將能幫助大家在線上教學、數位教學路上更容易起步、上軌道。於是,我們決定來編出這樣的一本書。
非常感謝本書中我們所選編的各篇章的作者老師們,願意將他們的壓箱功夫跟所有的老師、教育工作者分享。我相信台灣會有許多老師,因為本書所有作者老師們的無私分享,能更有自信的面對線上教學、數位教學,讓許許多多的孩子們受益。這也是我們編著這本書的最大心願。
最後,我們也想藉這個機會,呼籲政府採取作為,以因應後疫情的新教育趨勢。其一,政府應該改變思維,讓台灣老師有預算購買好的內容、軟體,讓台灣的數位教育有活水,才能不斷有好團隊做出好內容。期待未來5 年,能看到台灣數位學習產業的生態系成長茁壯,讓老師有豐沛的數位教學資源把學生教好,不必只能仰賴他國軟體,不再被他國宰割。
而另一方面,未來師培、教甄,也應全面重視新老師的數位素養與數位教學能力。現在全台灣老師的能力都已經練起來了,未來新老師、師培生更應該要跟上。長江後浪推前浪,期待台灣未來所有新老師都有不輸前輩的數位教學能力。
2021 年5 月,我們一起成就了台灣教育史上的奇蹟,台灣社會要感謝每位為了學生如此努力的老師。教育是愛與榜樣,這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幾年後,回顧我們這段時間所展現的自發、互動、共好,我們都能很欣慰的說:面對變局,我們不負台灣老師之名,給孩子最好的身教!
親子天下與葉丙成共同選編,感謝 20 位超前部署作者群共同執筆,不藏私線上教學實錄與心得經驗分享:
王永福、朱哲民、江宛凌、呂冠緯、林怡辰、林嘉怡、施信源、唐富美、陳萩慈、張輝誠、莊越翔、鄭博仁、廖靜姬、劉孟硯、黎曉鵑、蕭宇青、賴錦慧、謝彩凡、鍾莙億、蘇明進(依姓氏筆劃排列)
全球趨勢 X 觀念心法 X 課堂實作 X 好用工具,
台灣教育史上第一次的遠距教室現場忠實紀錄,
也是全台第一本為中、小學老師而寫的線上教學指引書:用科技賦能教學,創建有溫度、有秩序、有互動的線上教室。
購書連結:在下方回應處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韋禮安 WeiBir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
「未來思考」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財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未來思考創意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110.11.13「大疫時代的未來思考與議題探究~波浪分析法的 ... 的評價
- 關於未來思考 在 導因層析的未來思考與系統思考」工作坊(B-2) - YouTube 的評價
未來思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早上在 葉丙成 Benson 教授的FB上看到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pcyeh.NTU/posts/6832576873434619)
⠀⠀⠀
關於建議父母可以怎麼做,葉教授在很多文章與演講都有提醒,那些分享都很棒(也建議可以看葉教授的著作與新書:《無意良母》。)我想討論的,是文章的最後,說到:「建議爸媽先拆除心底的『鐵床』,身為兒女的也試著站在爸媽的立場多些著想;再加上有信任的師長或親友做為溝通橋樑,相信一切可以有圓滿的收場。」
⠀⠀⠀
⠀⠀⠀
我想說的是:當父母跟小孩在生涯的看法不同時,要讓彼此都不會不舒服,而且能互相認同,是很困難的事。
⠀⠀⠀
⠀⠀⠀
要做得到這樣,除了彼此有清楚的情緒界限與安全感,父母跟孩子都知道對方「不按照我的方法做,不代表不愛我」之外,父母要有辦法放下內心忍不住想為孩子負責任、擔心孩子受傷受挫的心情,才有辦法讓孩子去找尋自己人生的路。
⠀⠀⠀
⠀⠀⠀
而孩子,要有能力可以放下「我希望父母能夠認同我的選擇」以及「我的選擇一定要不能失敗」的這個壓力,才能坦然做出自己的選擇。
⠀⠀⠀
⠀⠀⠀
之前在一篇文章分享,在我三十歲決定從傳播轉諮商時,我媽媽是很焦慮的。很少質疑我選擇的她,甚至問了我一句:「你會不會之後又說後悔?」
⠀⠀⠀
⠀
她問的這句話,是重重一擊,也是我那段時間不停問自己的。畢竟,在很多人的眼中,三十歲,實在沒有太多出錯的機會。
⠀⠀⠀
⠀
我後來跟她說,我必須試,不然我擔心以後會後悔。
⠀⠀⠀
⠀⠀⠀⠀
說這句話不是中二,而是因為,我真的知道,如果年紀再大一點,我更沒有嘗試的機會了。這次的選擇,我做了許多評估,才下了決定;但我仍知道可能會出錯、會失敗,會發現這可能不是我想要的。
⠀⠀⠀⠀⠀
⠀⠀⠀⠀
但我仍相信,過程中,我會學習到更多探索與尋覓生涯的方法。
⠀⠀⠀⠀⠀
⠀⠀⠀⠀
我很感謝我媽媽,那時候她「忍住」了:忍住了滿腔焦慮,閉嘴一句話都沒說。我也很感謝我自己,我願意相信媽媽即使不認同仍然會愛我,就算她不肯定我,不代表我是錯的。
⠀⠀⠀⠀⠀
⠀⠀⠀⠀
畢竟,這是我的生命,我得為我自己負責,而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
⠀⠀⠀⠀
到了現在,我了解到:有些人生涯的路,是一開始定終生,很早就知道一生的方向與志業;有些人,如同我,可能需要花一生的時間慢慢找尋,而且會一直調整。
⠀⠀⠀⠀⠀
⠀⠀⠀
我想起有次我去醫學院演講時,一個同學跟我抱怨:
⠀⠀⠀⠀⠀
⠀⠀⠀
念醫學院的他,想要輔系或雙主修文學,但父母說他「玩物喪志浪費時間」,很不認同他的選擇。他非常生氣,覺得父母「情緒勒索」,問我該怎麼辦。
⠀⠀⠀⠀⠀
⠀⠀⠀
我好奇地問他:「學校要修輔系或雙主修,需要經過父母同意嗎?你應該滿二十歲了吧?父母是不准你去選嗎?」
⠀⠀⠀⠀⠀⠀
⠀⠀⠀
他回答,不需要父母同意,他只是回去跟父母商量時,父母的反應讓他覺得很挫折。嚴格來說,他真的選了,大概父母也不能怎麼辦,只是可能會一直唸。
⠀⠀⠀⠀⠀⠀⠀
⠀⠀
我點點頭,告訴他:「真的會很挫折,你一定很希望父母能夠支持你的選擇。不過,父母跟你是不同生活背景、跟你是不一樣的人,他和你會有不同的看法與選擇,其實是很正常的。
⠀⠀
如果今天他們會在你交出輔系申請單時,衝去學校把申請單撕爛,那是另一回事;但如果他們只是不認同你的選擇,這件事卻這麼影響你,你可能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
⠀⠀
一、⠀為什麼我這麼需要父母的認同與肯定?是根本上他們真會干涉我的選擇,還是他們的不肯定對我有什麼影響?我其實很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
⠀⠀
⠀⠀
二、我這麼想得到他們的認同,會不會是因為我對這個選擇也有點猶疑?擔心自己選了可能影響自己主業的功課,擔心自己做錯選擇?所以才希望找父母一起來背書,至少有問題的時候,有人可以支持我、鼓勵我的選擇?
⠀⠀
⠀⠀
在這部分,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
⠀⠀
⠀⠀
身為父母,即使不認同子女的選擇,願意給空間,願意讓孩子可以嘗試,即使失敗仍然對他的人生有幫助、有學習,於是可以支持與討論,是一件很棒的事;身為子女,做出選擇,代表我們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需要評估做這個選擇之後的現實與未來,思考完整之後,再去與身邊的人討論分享。
⠀⠀
⠀⠀
如果你已經想得很清楚,聽到對方給你的否定,你可能有能力再試著了解他的擔心是什麼,試著再修正你的執行方法,這其實不會影響你的決定,卻會幫助你前往夢想的路執行策略可以更完整。
⠀⠀
⠀⠀
有時如果你正在猶疑,對方的否定,可能反而很容易讓你覺得生氣、憤怒,覺得被否定,因為你自己也不太確定這個選擇對或不對,他只是說中了你內心最害怕的事情。
⠀⠀
⠀⠀
如果你不在乎他們的認同,他們念其實不太能影響你;但如果你在乎、或覺得被唸很煩,可以試著去理解並且跟他們說明你的決策過程,有些父母的擔心是因為不理解,而不是真的想反對到底。
⠀⠀
⠀⠀
當然,用過激的手段逼迫孩子選擇父母想要的未來,這兩邊必須付出的代價與對關係與孩子的傷害,其實遠比想像得還大;而我一直覺得:父母願意放下內心對安全感的渴求,願意給孩子空間、營造出孩子可以選擇讓自己有自主性、可以有幸福感與熱情的生涯與生命選擇,是父母一輩子最困難的課題。
⠀⠀
⠀⠀
卻也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
⠀⠀
附註:
⠀⠀
⠀⠀
有不少朋友在留言區回應:「我頭腦知道要放下,但我做不到QQ」。
⠀⠀
⠀⠀
這篇文章,我雖然有談一點爸媽可以怎麼做,卻分享了更多孩子可以怎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一直討論父母,卻困在無法與爸媽心理分離的狀況,是一件很無力的事情。
⠀⠀
⠀⠀
因為,或許有些父母可以看了一些不同的文章與言論,而有一些不同想法、願意調整,但有些人仍然不會改變。身為孩子,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做的很少、需要父母改變才能達成時,被父母錯待的痛苦固然需要要被看見、被接納,於是當下感覺比較舒服,但若變成了無解的抱怨時,緊接著,我們會感覺到的是對自己生活與生命的無力,因為我們的一生,似乎注定著都會被對方影響、無法有任何改變。
⠀⠀
⠀⠀
情緒處理上最痛苦的,有時不是問題沒有解決,而是我們沒有選擇。
⠀⠀
⠀⠀
當我們希望能做不一樣的選擇、生活能更讓我滿意的部分,這些居然都得靠對方的改變才有機會達成時,那是非常辛苦的。
⠀⠀
⠀⠀
「放下」不是容易的事,而是我們在長大過程中,可能必須一直去考驗自己的過程。如果可以,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放不下」,也願意給自己機會,慢慢覺察自己放不下的是什麽,可以幫助理解自己,也比較有機會能跳出這個困住的迴圈或多一點選擇。知道但做不到的時候,是很適合靠近、陪伴、理解自己與情緒的時候。
⠀⠀
⠀⠀
做這樣的練習,鍛鍊自己與父母的分離程度,#我們才有機會把自己的自主權拿回來。有一天,我們或許會發現,原來我長大了。
⠀⠀
⠀⠀
過去那些會影響我心情的事情,現在雲淡風輕,我可以更堅定地做自己的選擇時--
⠀⠀
⠀⠀
我會把它稱之為「肚臍眼的勝利」,當你發現別人的聲音越來越難影響你,代表你不再只聽別人的聲音,你終將能夠站在你自己這一邊,跟自己同一國,聽自己的聲音、做自己的夥伴時,你會發現,你能得到的力量與支持,比你想像都大。
⠀⠀
⠀⠀
⠀⠀祝福大家。
⠀⠀
⠀⠀
照片來源:性格鬍子教授 葉丙成 Benson
⠀⠀
⠀⠀
也請大家多多支持葉教授與賴曉妍作者的新書:《無意良母》!!
未來思考 在 財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為了疫苗採購政策吵成一片,其實,疫情來得凶猛,各國的疫苗採購也都是一場豪賭。可惜的是,台灣在部分爭議上處理不當,在國產疫苗尚未開發成功之際,竟已先輸掉人民對生技產業的信任感。
無論如何,最艱困的環境,卻也可能是機會,借鏡國際經驗,台灣此時更應向前看!
未來思考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Bird chats with his friends and nonfriends.
—
♪ Podcast ♪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Season 01 EP22 黃媺珊、VIVA 賴駿逸|喜歡小孩,就能成為幼教老師嗎?
珊珊老師來了!回憶殺系列「快樂幫」成員黃媺珊,今天來分享大學畢業後的幼教職涯,家有幼兒的 VIVA 賴駿逸也前來求教!
有句俗諺說:「三歲定終身。」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前,只能模仿原生家庭的生活學習,而
面對幼兒園的同儕生活,也是奠定孩子未來思考與性格的黃金時期,甚至影響一輩子?
韋禮安也分享自己的童年回憶,在沒有電視的環境,閒來無事只能畫畫、聽錄音帶,韋爸韋媽甚至會親自錄製「有聲書」,在潛移默化之下,養成了他的閱讀習慣。
幼教老師的工作內容,除了教學與設計課程外,還面臨許多行政及親師溝通的部分;若單純只是喜歡小孩,未必能成為好的幼教老師。媽媽對孩子的情緒比較容易上心,即便是從業多年的黃媺珊,偶爾還是有拿自己孩子沒辦法的時候。
幼教這條路上,她勉勵自己,即便面臨許多挑戰,也不忘保持熱忱、欣賞每個孩子的言行舉止。
ISRC|TWFG72001123
──♫─ 更多韋禮安 ─────────────────────────
韋禮安 WeiBird FB|https://www.facebook.com/Weibird.official
韋禮安 WeiBir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eibirdmusic/
韋禮安 WeiBird WeiBo 微博|https://www.weibo.com/weibird
#韋禮安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BIRDBIRDTAL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CWDa3au7MQ/hqdefault.jpg)
未來思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王宥忻 / 宥見逆光的幸福」新專輯介紹
訪問歌手:王宥忻
專輯簡介:
關於王宥忻首張個人專輯
【宥見逆光的幸福】
當愛遇見幸福的微妙變化
也想傳遞幸福背後的那個「愛」是具有無窮力量
它能頃刻間讓幸福變得更幸福!
收錄七首「幸福、甜蜜、溫馨」的幸福歌曲:
1.乖乖的
小孩就是給大人魔法的力量!
早上起床的第一個擁抱,睡前的一句晚安都是最貼心的維他命!
乖乖的~乖乖的長大!
乖乖的~乖乖的聽話!
乖乖的~乖乖的力量!
2. 媽媽
不管是親妳抱妳,每個人記憶中都有與媽媽最美的記憶!
不管你現在幾歲還是會跟媽媽撒嬌,任性,淘氣!
媽媽的身教~根深蒂固左右小孩未來思考模式,生活方式,包容的方式,
因爲媽媽是影響小孩一生很最重要的因素!
3. 起跑線
人生的過程中一直會有另一個新的起跑線出現在生活中,工作也是愛情也是,如何讓每一個階段都是最美的起跑線!
因為起跑線與終點的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4. 現實與幻覺
每天都在秘密與真實中來回穿梭,如果現在擺脫當下的我,跳脫現實裡與幻想,到底那個才是最真的我
5. 幸福的模樣
傳遞幸福是一件非溫暖的事,因爲:愛具有無窮力量,它能頃刻間讓幸福變得更幸福,人們並不是因為要幸福才去愛!而是要先懂得營造愛的輪廓,才會擁有幸福的模樣!
6. 夜皇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皇后寶座,無論白天如何的上班工作下班做飯,當所以一切都安靜下來,關門上鎖,解開魔咒我就是自己的夜皇后!
7. 總是會晴天
從求學到打工,再從工作到成就,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或許一路順暢或許跌跌撞撞,只要朝著自己的初衷努力,風風雨雨過後總是會晴天!
這張專輯的宗旨是『傳遞幸福』的概念!
專輯曲風呈現出「幸福、甜蜜、溫馨」的風格!
整張專輯的歌詞都是由金曲歌后『依拜維吉」與『王宥忻』暢談了100多個小時後的『幸福文字』而成的!
主打歌曲『幸福的模樣』是由金曲歌后『依拜維吉』與金曲製作人『曹登昌』老師一起為歌手『王宥忻』量身訂製的歌曲!
整張專輯訴說著~當愛遇見幸福的微妙變化,也想傳遞幸福背後的那個「愛」是具有無窮力量,它能頃刻間讓幸福變得更幸福!
人們並不是因為要幸福才去愛!而是要先懂得營造愛的輪廓,才會擁有幸福的模樣!
整張專輯的美學概念,造型師與導演都不約而同的選「台東&綠島」拍攝封面與MV,也恰好歌手『王宥忻』小時後在綠島居住過一段時間,對綠島有著許多童年記憶,這次重返綠島拍攝也給歌手帶來許多新的回憶!
歌手粉絲頁: 王宥忻-宥見逆光的幸福 、 王宥忻財富女神
宣傳公司粉絲頁: 艾迪昇家族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b6uilG-_V8/hqdefault.jpg)
未來思考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公開反「喜樂島」,很多人笑郭倍宏,但我不嘲笑,因為他至少說實話,台灣並非獨立的國家,所以才須要公投制憲、法理台獨。
但美國人發話後,郭倍宏卻揮刀自宮,把「台獨公投」的行動,閹割成「沒有改變現狀企圖」的「言論」。他的這番解釋,正與他曾批判是「騙人」的賴清德一樣,都是自欺欺人。
尤其蔡英文現在做的,既不敢「台灣獨立」,又拋棄「九二共識」,還切割「過去的中華民國」,自創「中華民國台灣」,簡稱正好就是「中國台灣」。只要「中華民國」不拿掉,就永遠有內戰遺留的問題要解決,沒有所謂「不統不獨」的可能。
我們統派的主張,是在談判桌上而非戰場上解決,兩岸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然而蔡英文既不談統,又不實現台獨,就這樣用「中華民國台灣」(中國台灣)混著,最後就是等著被統。
今天我必須說公道話,不論是主張統一還是獨立,至少大家是出於愛台灣,為台灣未來思考,至於哪條路對台灣更有利?能否做到又如何做到?可以辯論且亟需辯論。願意說出真話,堅持理想並願意犧牲的人,不論是什麼主張,都是可敬的追夢人。
然而當今的蔡英文,昔日政見是「維持現狀」,如今拋棄九二共識改變現狀,從沒給台灣人「自決」的機會。以核養綠的公投不算,喜樂島主張「台獨公投」也被她打壓,「中華民國」又被她切割,難道真是幫著中共,跳過談判,直接急統?
面對韓國瑜質問「要將台灣帶向何方」,柯文哲批「搞台獨又不當兵」,蔡英文沒有答案,國防部也只有官腔聲明,連一旦開戰「能撐幾天」都沒承諾,更別談撐到最後還是要美國來救。倒是蔡英文三天兩頭就演練如何逃亡,只顧權利確保連任,擔憂自己的生死,如果這不叫「賣台」,什麼是賣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517U7trMss/hqdefault.jpg)
未來思考 在 110.11.13「大疫時代的未來思考與議題探究~波浪分析法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10.11.13「大疫時代的 未來思考 與議題探究~波浪分析法的應用」工作坊 ... Click here to read comments while watching the video. ... <看更多>
未來思考 在 導因層析的未來思考與系統思考」工作坊(B-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10.11.10 13:30-16:30教師培力工作坊議程:13:00-13:30 線上報到與系統測試13:30-13:50 Check in13:50-15:00 導因層析的 未來思考 系統觀15:10-16:20 ... ... <看更多>
未來思考 在 未來思考創意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四道墻是一塊想像的隔屏,把舞台或電影與觀眾隔開來。前三道墻是舞台? 粉絲專頁· 公司. vimeo.com/user14312898 · 相片 · 查看所有相片. 其他貼文. 未來思考創意有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