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閱讀版:https://www.instagram.com/p/B_pQGHsnhat/
(歡迎追蹤)
-
「上一篇理財名詞小教室帶大家了解了主動投資的弊處『Cash Drag—現金未充分投入』,而今天也就順著上一個話題帶大家看看不會有這個問題的指數投資」
這種投資方法可是受到許多理財達人推薦,讓朝九晚五上班族也能參與金融市場,賺取被動收入呢。
想知道更多關於指數投資的概念,趕快向左滑吧!
#Index #指數型基金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被動投資 #指數投資 #理財名詞小教室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Kit約在兩年前退休之後,就獨自成立了吞嚥餐(軟餐)社企。她的工作室就在某商場的其中一個舗位,與別的商舖不同,她的地方沒有光鮮的招牌,並不起眼,內裏的空間並不大,然而設備一應俱全,有一半的空間是廚房供她做軟餐。 吞嚥困難人士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進食普通時,容易嗆咳或誤嚥,而軟餐的出現就希望他們不...
未充分投入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G閱讀版:https://www.instagram.com/p/B_ZMbFanv9o
(歡迎追蹤)
-
「接續上一篇的內容,簡單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Cash Drag」
「你知道在投資組合中持有現金不一定是好事嗎?」
大家都會認為應該在投資組合中保留現金,才可以避免風險、可以彈性購買更多標的。
但實際上「保留現金」才會成為投資組合中無法獲得報酬率的「風險」。
想知道現金對投資組合的傷害,不要猶豫直接向左滑
#CASHDRAG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未充分投入 #主動投資 #指數投資 #理財名詞小教室
未充分投入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上起床看到一則新聞:「哈佛教授躋身10億美元富豪,投500萬美元獲170倍回報」
裡面提到:「他多年前投資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股價今年暴漲152%,使他當初在該公司投入的500萬美元變成了8億多美元,回報率高達17000%。」
我不禁心想:「500萬美元相當於1.5億台幣,也就是中一次大樂透/威力彩的獎金。」
-
或許很多人會對這則新聞表示欽羨,但常常欽羨並不能成就任何事情,
反而是從故事中深度反思,最後引申成自己的價值觀跟投資策略才能。
-
舉例來說:「今天換作是你手上有1.5億台幣的投資資金,面前也有一個(生物科技公司)投資機會,那你願意投入多少錢?」
500 萬台幣?或許是個很合理的數字,只佔投資資金的3.3%,尤其是如果能搏得上面那個故事中的 17000% 報酬,那就是 8 億新台幣(561%),不失為一項好的投資。
故事看起來很美好,但其實裡面有一些盲點,像是:
1. 在正常的投資下,其實無法判斷未來將有武漢肺炎、而且這間公司會因此而漲17000%。
2. 你為了分散風險,不會把1.5億台幣全數投入,3.3%的資金比例可以,但變成33%可能就不行了。
-
關於第一點,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在大多數正常的況下,投資人只能根據公司的財報、殖利率、大盤年成長幅度作為參考資料,並決定是否投資?
同時,你還要有承擔風險的心理準備:相對於半導體或科技公司來說,生技公司往往並不是那麼穩定,大起大落、甚至破產都是家常便飯。
在哈佛教授的故事中,沒人知道他之前承受了多少的浮虧(回檔),可能是10%,也可能是20%......如果今天是你,是否清楚自己可以承擔多少風險?
更進一步的,你是否明白自己投資的依據(初衷)是什麼?你所採取的投資策略又是什麼(從財報中看到未來性?看上殖利率而做長期存股...?)
-
關於第二點,其實可以舉個例子會更容易理解:
有不少人最近因為投資特斯拉股票,大賺 200%,看似非常美好!
但如果你進一步去詢問,有時候往往會發現這所謂的200%,其實只對應到他 1% 的投入資金。
換句話說,對於他的總體資產而言,其實只增長了 2%。
這就是所謂的 Cash Drag(未充分投入)迷思:「很多(主動)投資人在每一檔股票都獲得很不錯的報酬率,但卻因為投入的資金總是小部位,導致最後會稀釋掉總體報酬。」
這也是為什麼,像綠角財經筆記跟 Mr. Market 市場先生 會比較推崇「指數型投資」--雖然年報酬率看起來並不高,但因為資金是100%投入,對於總體資產的貢獻度反而較好,也非常適合一般大眾!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主動價值投資其實有個缺點,就是門檻非常高--因為你必須會判斷這間公司的價值;而一般要做出這樣的判斷,其實需要具備其他更深度的知識,像是總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資產負債表判讀、產業專業分析...是需要大量時間投入其中的,但一般人往往工作就夠忙了,更枉論還要去學習培養相關知識。)
-
回到一開始的新聞:「哈佛教授躋身10億美元富豪,投500萬美元獲170倍回報」
現在你看到這則新聞,還會只是欽羨嗎?
還是說經過上面的分享,你開始在思考某些東西了?
或者說,你有從其他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引申更多值得討論的東西?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未充分投入
#指數型投資
#價值投資
-
【加入投資社團】
🔹 聊點薪❤️(理財交流區)
未充分投入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Kit約在兩年前退休之後,就獨自成立了吞嚥餐(軟餐)社企。她的工作室就在某商場的其中一個舗位,與別的商舖不同,她的地方沒有光鮮的招牌,並不起眼,內裏的空間並不大,然而設備一應俱全,有一半的空間是廚房供她做軟餐。
吞嚥困難人士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進食普通時,容易嗆咳或誤嚥,而軟餐的出現就希望他們不只以傳統的糊餐果腹,更希望保持食物原有味道,令進食者即使吞嚥困難,也可重拾進食的樂趣。政府在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就宣布,增撥7500萬元資助安老服務單位為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提供軟餐。
「我就唔係做飲食,不過我幾有興趣煮嘢食。」阿Kit退休前是髮型師,現在工作室也是她自資改造以前的髮型屋。沒有飲食業的相關經驗,阿Kit創業的念頭也是退休後才出現,皆因她退休後經常四處聽講座及報讀不同課程,其中一個關於社企的講座令她印象深刻,因為她認為社企經營模式跟自己的很相似,「賺錢唔可以賺盡,你要睇社會有咩需要,回饋社會,譬如你會唔會請弱勢社群,或者你會唔會照顧需要者。」
阿Kit選擇以軟餐創立社企的原因,與其自身經歷有關,「我本身自己個胃係有啲事,有啲胃輕癱迹象,其實都維持咗十年八年。」她形容當時不論喝水還是吃東西都會嘔,最高記錄是連續7天不能進食、不能喝水,要入醫院吊鹽水,這令阿Kit深深體會到想食卻吃不到的苦,「你想食嘢、你吃唔到嘢,你會點呢?周身無力嗰陣,你嘅感覺係點呢?你身體弱成點?呢啲都係我親身感受。」
因此阿Kit很強調自己做的軟餐不只是為了顧客可以食到,「最重要係令佢想食嘢」,她不想進食者只吃到白烚無味的餸菜,所以會在了解對方的需要後,度身訂造不同的菜色,希望引起他們的食欲,軟餐不只是維食的食物,「如果他要食嘢維生,他唔係棵植物,唔係話定期淋水、施肥
,佢就可以生長,唔係咁,佢係人嚟。」
她指一些長者活動能力已經退化,如果吃這方面也引不了興趣,會使他們生存意志消沉,「佢肯食嘅話,他有營養,體力會好啲、身體會好啲,病痛都會少啲。」
一杯小小的軟餐,要令進食者得到充分的營養也不是簡單,阿Kit在製作當中會調控不同食材的分量,她也報讀了長者營養證書,希望在餸菜中有限的食物做到營養均衡,「如果本身想做好呢件事,就會去睇吓有咩甚麼可以幫到呢件事。」
在調配軟餐過程中,阿Kit習慣將餸菜打碎前先拍照傳給客人,「要畀客人知道佢哋食咗啲咩落肚。」她也希望為父母訂餐的子女也先嘗試一下軟餐的滋味,「你過唔過到自己嗰關?你覺得都好味,你先畀你父母食,你要知道你供養你父母,係拎咩供養佢。」
軟餐除了令進食者自己身體狀況有改善外,阿Kit認為這也是幫到照顧者,令他們照顧得容易一點之餘,壓力也小一點,「譬如老人家不肯食嘢、營養唔夠、周身無力嘅話,就等於你要扶一個醉酒佬,但如果佢自己有營養,即係佢有個力度,照顧佢嘅人會好好多,扶佢都無咁辛苦。」
食的味道重要,質感也很重要,「有時我哋都會揀骨嚟咬」,她認為吞嚥困難者與常人無異,都想盡量給予他們食物的質感,因此會因應進食者的能力,調製不同質感的食物,由最弱的糊狀、布甸狀、蘿蔔糕狀及午餐肉狀。
阿Kit指有不同的質地,有助避免進食者食道退化得太快,她亦會跟進顧客的情況,「我之後會再問會不會可以食硬啲,佢話可以我會提升,只要佢做到我就慢慢提升,如果佢最後食到正常餐,咁就恭喜你,我情願少個客。」
阿Kit的社企開業兩年半,由開始時將髮型屋重新裝修,到現時的營運,她估計自己已投入約100萬元,然而社企至今仍虧損,阿Kit指自己本是退休人士,對金錢沒有太大執着,反而覺得現時工作最大價值不是賺錢,「賺返嚟嘅係佢(吞嚥困難人士)肯食嘢。」
她舉例指,若有長者有90歲生命,但他80歲起不能進食,醫生要她插喉灌奶,「即係話佢有10年時間插喉灌奶先死,佢啲仔女見到父母插喉灌奶好唔好受呢?唔好受。如果佢肯吃呢啲嘢,譬如佢肯食3年,佢變咗插少3年喉,我要賺就係賺呢啲。」
阿Kit的社企現時仍是她一人經營,但她也想好了未來的發展計劃,如聘請弱智人士代為送餐,希望出多分力幫助弱勢社群,回饋社會。
未充分投入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日質詢國防部,關於未來教召的情況。最近關於教召有很多傳言,像是天數問題、順序問題、服役期間長短、役種等等。國防部回應表示,志願役士兵會是優先教召的對象,優先選擇八年內沒有來教召過的,會依照專長選編,不管是義務役或軍事訓練役,而因為義務役的弟兄在服役的時候時間比較長,專長的嫻熟度會比較高,但是還是要依部隊需求的專長做為選編的主要考量。
但目前民眾也反應,擔心工作因此受到影響,辦公室也會持續關注配套方案,比方說跟企業間的協調、薪資,自營業者該怎麼不影響他的生計,這些我們都會持續關切。
什麼是認知戰?而中國為什麼要將資源投入認知戰?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認知戰的目的在於「讓對手覺得自己會被打敗」,屬於「影響力作戰」(influence operations)。例如具威脅性的影片、報導,搭配社群及媒體傳播,試圖混淆視聽。像是環球時報報導台灣兵是「文盲草莓兵」,就是典型的認知戰手段之一。
我覺得「認知」這件事,其實對台灣的國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全民國防並不只是集合全民的總力,支援國家安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智、國防知識,最後才是國防戰技。
認知作戰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弱化我們的心防,第二個就是希望我們當中國人。讓台灣社會覺得打不贏,故意說些國軍戰力首戰即終戰、開打即投降的話,想方設法讓國軍戰力弱化,瓦解台灣的信念。或故意講中國好棒棒台灣爛爛,企圖讓台灣人嚮往中共的統治。
我認為除了防禦之外,更好的作戰方式是擊倒對手!雖然台灣是民主自由的社會,應有言論多元的空間,但站在防衛的立場,為了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台灣,希望國防部能規劃,針對所謂的認知統戰,能有標準的作為,和更具體的措施,不能放任這樣的危害。此外,也希望國防部能夠結合民間力量,比如說專欄、雜誌、各類文化創作出版等等,像是日本的民間軍事雜誌,是很生活化、很有趣的,可以用比較親民的方法介紹軍事知識、國防資訊,除了讓民眾了解之外,也提升民眾信心。之前就有學者提到,消弭民眾的「戰略陌生」很重要,國防事務的透明度,不但可建立國家的信賴度或嚇阻力,更是提升人民信任軍隊的充分條件。
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也特別提到「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我認為「思考全民防衛生活化,提升民眾認知國防事務」是國防部可以努力的方向,在中國政府著手於「對台資訊操弄」和「人際滲透」的同時,讓民眾建立起像面對詐騙集團一般的防衛意識,願意去質疑、判讀資訊背後的目的,才不致被社群媒體、主流媒體、通訊軟體的錯假訊息誤導,而在不自覺之下成為中國操弄訊息的在地協力者。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珍惜養大我們的台灣,值得我們捍衛它!
2020-10-22,國防外交委員會,國防部 嚴德發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未充分投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7EBm5i6JP1U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由國際聯盟發起的新冠肺炎疫苗計劃COVAX,目前有百多個國家參與,聯盟代表與中國和歐盟的磋商亦取得進展,可是華府卻表明不會參與,美國疾控中心更通知各州,準備在11月總統大選前分發疫苗。新疫苗全面投入使用,必須有充分臨牀數據支持,尚未確認安全可靠便倉卒推出,是一場危險賭博,外界普遍關注,華府會否不等齊臨牀測試結果,便大規模接種。COVAX計劃旨在確保疫苗面世後公平分配普惠全球,弱小國家及地區亦能雨露均霑,華府拒絕參與,不利國際抗疫合作,助長疫苗民族主義,令人擔心出現囤積疫苗和抬價的問題。COVAX現時涵蓋9個疫苗項目,包括港大研發中的疫苗,港府應積極參與計劃,同時亦要密切留意疫苗民族主義的影響。
蘋果頭條
2017年案發到今年2月正式檢控,《東方日報》記者指控黎智英恐嚇案橫跨兩任律政司司長。據知袁國強在任時,律政司檢控人員及外間資深大律師法律意見均不建議起訴,認為沒有合理定罪可能。惟到鄭若驊接任,去年9月一意孤行推翻前任決定,親頒「御旨」,指案件有勝算「拍板」檢控。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認為鄭若驊明顯是針對黎智英作政治檢控,無視兩個專業刑事法律意見,做法「傲慢又無知」律政司回覆本報最新查詢,只稱會研究法官判決理據和主控官報告,然後決定是否需要跟進,並無回應鄭若驊和刑事檢控專員梁卓然曾否對案件提供法律意見
東方正論
壹傳媒黎智英刑事恐嚇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從案發到進入司法程序,足足歷時三年零三個月,堪比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淪陷。在受害記者度過無數惶恐不安的日子、在「有圖有片有真相」、在表證成立的情況下,滿以為遲來的公義終得彰顯,不料竟迎來反高潮,黎智英被裁定罪名不成立,又獲放生。「愛國愛港永無好報,漢奸走狗有好下場」儼然特區鐵律,連有證有據的刑恐案也可安然而退,大漢奸涉及的國安重罪會否被繩之以法,可思過半矣。一宗案件,折射回歸廿三年來,餘孽橫行,司法獨大,特區墮落,寧不哀哉乎!
星島社論
新股熱潮升溫,據內地傳媒新浪財經報道,下周掛牌的內地瓶裝水生產商農夫山泉(9633),超額認購超過一千一百倍,凍結資金六千四百二十四億一千一百萬元,成為香港歷來凍結資金最多的「凍資王」新股,打破十二年前中鐵建(1186)的紀錄。由於農夫山泉股份一手難求,有市場傳言,暗盤開價較招股價高出八成八。農夫山泉在上月二十八日截止認購,據新浪財經報道,一手中籤率僅為百分之四點五。在公開認購渠道入飛金額較大的乙組投資者,最少要認購三十萬股,或約六百五十一萬元,但報道指這類剛進入乙組投資者,也只能穩奪四手(八百股)股份。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昨踏入第3天,運作繼續暢順,而當局在化驗12.8萬個樣本後找出6人確診,令檢測初見成效。若以此比率推算,可能仍有488人確診。為了切斷傳播鏈,讓經濟早日重啟,市民應積極參與,政府亦應該延長檢測期。截至昨晚8時,已有88.4萬人預約登記,共47萬人完成採樣。當中6個樣本經衞生署覆檢後為陽性,包括4人屬於早前已確診,當局相信屬復陽,並非二次感染。今次檢測已收到初步效果,成功找出隱形病人,及早隔離治療。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強調,切勿因為檢測數目低,只找出小量確診人數就覺得全民檢測沒用。現時不足90萬人登記,成功找出多名隱形病人,故不能小看其效益,若未來一、兩周染疫人數增加,相信會有更多人想做檢測,故此不應太短視。
未充分投入 在 液廊SipGallery - 香檸DIPA 「淡水精釀」是淡水在地小農 ... 的推薦與評價
... 友善土地,傳承淡水百年農業與人文風情,讓異國風情與味蕾感受充分融合。 ... 的香氣,加以檸檬草、馬鞭草、芳香萬壽菊及甜菊投入啤酒發酵,使風味層次更加多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