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壁如抹黑陳其邁,其實凸顯其邁真本事】
中國國民黨爆發李眉蓁123頁論文中有123頁抄襲離譜事件,眼見友軍沈淪,民眾黨的蔡壁如竟瞎扯陳其邁投稿醫學期刊論文不符合學術倫理。然而,今天共同作者一一出面打臉蔡壁如,指證陳其邁確實對論文貢獻最大,到底不學無術的蔡壁如錯在哪裡呢? 我們可以詳細看看陳其邁這篇論文:
這篇名為:「如何遏止與鑽石公主號乘客接觸的62萬7386名台灣人感染2019冠狀病毒:大數據分析」“Containing COVID-19 Among 627,386 Persons in Contact With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Passengers Who Disembarked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的論文,今年5月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上,已經被引用16次。可免費下載,任何人都能去看。
作者除了陳其邁、依序還包括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處長簡宏偉、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諮議錢世傑,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任小萱、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許辰陽、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組長李純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楊怡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陳孟妤、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陳立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其中,詹長權為通訊作者。
文章中其實寫的很清楚,陳其邁、詹長權負責概念構思;簡宏偉、錢世傑、李伯璋、李純馥、楊怡婷、陳孟妤收集數據;任小萱、許辰陽進行統計分析;陳立昇、陳秀熙詮釋結果,各有分工,最後由陳其邁撰寫草稿。
事實上,這篇文章篇幅不長,沒有用上什麼高深統計,前言討論也寫的扼要,精華就在於這篇文章的方法,包含「運用手機電子足跡掌握遊客移動軌跡」、「比對訊號鄰近接觸者發布細胞簡訊」、「結合健保資料庫進行國人健康追蹤」、「鎖定高風險族群進行RT-PCR篩檢」等幾項方式,而且不只是發想或實驗,而是真的由政府整合實地執行,成為世界首創。創新的方式和超大的sample size,就是這篇文章的賣點,因而在10天內就被期刊立即接受。
而這個方法,#一開始就是陳其邁想的啊!
作者之一,熟識蔡壁如的李伯璋就表示,他必須憑良心說話,這篇論文從計畫的架構、設計到執行都是陳其邁負責,因涉及跨部門之間的資訊與資料,也是陳其邁負責實際執行,他是主要的貢獻者。
通訊作者,合作想出方法的詹長權也解釋:陳其邁2月初投入防疫工作以來,經常一起討論面對疫情如何運用科技解決問題,並逐步提出不同想法。陳其邁整合政府跨部會跨部門,防疫工作牽涉到交通、內政、衛福等部門,幫台灣建構一個非常好的數位防疫的系統,「這整個東西都是他去完成的。」
詹長權表示,甚至連寫成論文的主意都是陳其邁提的,他說:「在學術界做事,就是看誰的貢獻最大?沒有陳其邁,怎麼可能做的成這個事情?就像我們指導學生,如果實驗都是他做的,當然就是他貢獻最大!」
一般來說,在研究機構裡面,#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才是整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他們負責提計畫、爭取經費,指導研究,也須對論文負大部分責任。而 #第一作者(first author)則是對實驗、數據收集與分析貢獻最多的那個人,在研究所裡面通常是做這個計畫的研究生或博士後研究員。陳其邁「只」掛第一作者,以他提出實驗想法,統整各部會進行,緊盯數據回收的貢獻來看,當之無愧。
蔡壁如在從政後才去念碩士,研究的不是醫學,而是「政治人物使用臉書的效果」,過去在台大醫院服務的經歷,可能對她的研究能力磨練不大,竟然連學術界慣例都不太了解,只是凸顯她的無知,和陳其邁「政策控」的真本事而已。
更可怕的是,蔡壁如的主子柯文哲這幾天在雙城論壇繼續大談兩岸一家親,中國設定的主題竟然是「#中國教台灣防疫」,柯文哲全力配合以外,他的屬下更不斷攻擊陳其邁,因為陳其邁就是台灣防疫工作的實質統合者,這篇論文,更是台灣大數據防疫的代表之一。攻擊陳其邁,其實就是想打垮台灣的防疫成果,凸顯中國的優越。
這件事代表了,陳其邁確實是「科學治國」,而柯文哲大談的「It’s science」,其實是「柯學」而已。民眾黨為了選舉,為了討好中國,墮落至此,實在令人搖頭!
(圖片來源: 陳其邁 Chen Chi-Mai)
李國璋民眾黨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健保費不是官員說漲就漲
#健保財務應提出短中長期規劃
前陣子衛福部長陳時中才說因應健保財務問題,明年將調漲保費。健保署則在6月公告了健保自付醫材上限新制,遭受社會各界特別是醫界人士之批評與撻伐。
然而,在今天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又提出,擬將健保藥品部分負擔上限從現行200元漲至300到500元,恢復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上限200元,同時恢復收取20%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每次上限300至500元,一年收費上限為3500元,藉此填補健保財務的缺口。
依照國家現行機制,保險費率、部分負擔的相關政策是由「全民健康保險會」審議後而定案,而這委員會設置由各界勞工代表、僱主代表、醫界代表及專家學者等組成。是在民國102年推動二代健保時將「全民健康保險監理委員會」及「全民健康保險會」整併而來。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健保財務吃緊,調漲健保費率及部分負擔在所難免。
但這幾次衛福部與健保署藉由新聞媒體的露出提起的保費調整及部分負擔增加,都只是內部的定調,根本 #並未經健保會中社會各界專家代表的審議!否則怎會一經提出,隨即遭到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
相關政策都尚未經過全民健保會的審議、尚未定案之前,就藉著新聞媒體的傳播引發討論,不免造成國人的疑慮,而輿論更不應該是健保政策擬定過程中一個試水溫、測風向的工具。
健保財務的問題可以討論,也應該討論。但若是經常今天衛福部長提出了保費調漲、明天健保署長又提出部分負擔調漲等等零散而不整合的政策。不免讓民眾感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而不治本。
沒有整合過的臨時抱佛腳方案,只能解決短期問題,支撐幾年後是不是又要再次煩惱保費調漲?
因此我們希望執政者能夠儘快提出一個短、中、長期的健保財務規劃,以讓社會國人做全盤的檢視,才是穩定健保財務的長遠之策。本黨團未來也會持續追蹤衛福部相關健保財務政策的擬定與規劃,為民眾的福祉把關。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民眾黨立院黨團
-
我要報名參加黨員大會:https://www.tpp.org.tw/login
我要報名志工:已額滿
-
想看更多專業、不浪漫的影音內容嗎?
訂閱台灣民眾黨的Channel,開啟小鈴鐺,分享
https://bit.ly/36udSKP
李國璋民眾黨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722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全民健保25歲,兩年後累虧達1047億元會破產?
全民籠罩在武漢肺炎疫情威脅下,每天關注著衛福部長陳時中率領的防疫團隊向國人報告疫情與防疫。民眾此刻也體會到,全民健保系統在防疫上發揮重大功能,除了實名制買口罩時派上用場,健保的雲端病歷系統結合入出境資料,藉由民眾旅遊史可篩檢出哪些患者來自疫情風險高的地區。
全民健保為台灣架起一張防疫網,堵住防疫漏洞。這個在今年3月滿25歲的制度,更長期扮演著民眾健康防護網。它是台灣民眾最滿意的政策,滿意度高達89.7%──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受當地民眾滿意的公共政策。
不過,25年來健保制度也一直難以掙脫財務陰影。少子化、人口老化,加上工作年齡人口遞減,健保負擔愈見沉重。明年健保將連續第5年出現年度虧損,更嚴重的是,到了後年,健保累計收支將出現赤字,這是2012年以來首次,而且金額是破天荒的1047億天文數字。
健保虧損的原因不是單一的,但保費調漲的結局卻一致──25年來,兩次調漲都導致當時的衛生署長被迫下台。
假如沒有全民健保這張安全網,不僅防疫出漏洞,民眾健康更陷入極大風險──沒有健保的時代,疾病讓多少家庭破碎、破產,這不是25年來生活在健保防護網下的民眾可以想像的,也不是台灣人民想重蹈的狀況。
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健保制度?如何解決它的財務缺口?如何讓這個制度更完善、可以再保障台灣25年、50年?在這個專題中,我們從多個面向探討處於存亡轉捩關鍵的全民健保。
防健保破產,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年必須面對啟動保費調漲
明年健保累計收支只夠健保八天支出所需。健保署長李伯璋坦承健保財務再亮紅燈,健保署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相較於調漲費率,制訂合理的部分負擔,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對健保永續經營是更重要的事。
台灣不能回到沒有健保、為一場病一家破碎的日子
翻開全民健保實施前的報章雜誌報導,總能看到因家人重病籌不出鉅額醫療費,最後只能賣房賣地、向地下錢莊借貸、家中姊妹含淚下海從事特種行業的案例。健保實施後,台灣人再不用體驗因經濟問題,只能看著自己或家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的痛苦。
新冠狀病毒傳播全球化,也逆轉了全球化
中國大規模封城以來,全世界正在適應一個沒有中國的「新常態」;如今,歐洲也可能面臨沒有義大利的歐洲。無視各地設下的重重關卡,誕生才幾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但也是全球化退潮的最大推動者。
台積電遭蘋果砍單,富士康拚3月全面復工
川普爆料,蘋果在中國全面恢復生產。據瞭解,中國政府特地發公文給富士康,要求三月全面復工。而由於供應鏈復工速度低於預期,蘋果日前也向台積電做出砍單動作,逼得台積電趕忙找來聯發科幫忙。而過去一段時間為產能所苦的聯發科,也樂意做順水人情。
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健保臨時條款,像大地震的前震
1995年健保實施之初,就有人預料台灣的全民健保一實施後,有可能會造成醫師科別的斷層。像是外科、婦產科、心臟血管、腦科這種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因為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看一個病人大家一樣二二○元。
安倍應變差嚇壞老百姓,能否安全下莊成問號
二月二十六日,安倍內閣開第十四次會議,要求全國地方政府讓中小學全面停課至四月初。武漢疫情在日本爆發之後,才突然做出這麼簡單又太遲的對策,這樣的應變能力著實嚇到了老百姓!也讓安倍的支持率下跌,四面楚歌。
中國疫情防控系統為何失靈?中央、地方互推責任
疫情全面爆發後,地方官員(武漢市長、武漢市委書記)與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相互甩鍋,上怪下維穩瞞報,而地方雖承認管控晚了卻表示確有上報……,問責鏈條不斷拉鋸,在過去一個月裡讓不少網民感慨歹戲拖棚。
主席補選猛噴改革口水,郝龍斌、江啟臣搶票手法沒兩樣
有藍營要角觀察相差二十歲的郝龍斌、江啟臣之爭,忍不住形容這場乏人關注的黨主席補選,改革口水雖噴得比歷次主席選舉多,但仍由黃復興黨員、地方派系、黨員大戶定勝負。期待依靠老舊勢力當選的新主席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他說:「阿婆生子,很難啦!」
參加宮廟遶境被罵翻 ,鄭文燦危機總動員
當傳統宗教盛事遇上疫情災難時,如何折衝協調,成了地方民意代表最大難題。鎮瀾宮暫停進香遶境的決定,不只讓各界安心,還意外解救許多中南部縣市首長的壓力;苦心經營多年高滿意度市長形象的鄭文燦,卻因受邀參加宮廟起駕活動而被網友罵翻。
吳斯懷站上政治擂台,內外受敵
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因抽籤失利,未能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被迫轉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只是吳不斷掉槍讓國民黨頭痛,民進黨則延續「下架吳斯懷」操作主軸,將奄奄一息的藍營釘在靶架上繼續掃射。
通緝犯回台逃疫,法務部怕成防疫破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太駭人,滯留中港澳的台灣通緝犯為求保命,近兩個月來返台投案數字節節上升。為防止病毒滲透進台灣人口最密集的監所,法務部除促成檢警視訊合作,也要求各地檢著手規畫獨立的「解送路線」、「拘留空間」及「偵訊室」。
尹衍樑、蘇貞昌抽手,台灣唯一太陽能原料廠寶德聲請破產
這五、六年來,尹衍樑投入兩筆資金投資寶德,到去年尹放棄投資後,寶德高層與多位大股東奔走於府院之間,期望政府能再伸出援手,但寶德終究難以擺脫太陽能的包袱與「錢坑」的形象,政府已卻步,華新焦家也不再堅持,決定聲請破產。
大苑子賣水果、搞app,邱瑞堂成行銷人偶像
大苑子靠著鮮明的新鮮水果飲品形象,在台灣手搖飲市場闖出名號。為了將競爭利基效益極大化,創辦人邱瑞堂動起了賣水果、開冰果室的念頭。他的行銷手法,更引來某連鎖便利商店業者的關注,讓不少行銷人員慕名而來求教。
政院要修國土計畫法,為重大建設開後門?
行政院日前通過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兩大重點:被認定為「國家重大建設」即可改變國土計畫、原訂今年完成的縣市國土計畫將延長「一定期限」,引發各方強烈反彈,認為有架空國土計畫、空白授權之嫌,質疑「開發至上」思維是否再度成為執政主旋律?
無人機專法將上路,「禁飛區」地方不同調
無人機管理專章將在月底上路,但部分縣市對畫定飛行區域的態度趨於保守,使目前禁飛紅區幾乎涵蓋過半台灣,影響層面不只是一般玩家,也引發徒增行政成本、限制無人機科技應用的疑慮。如何讓法規及產業發展達到最佳平衡,中央與地方仍需審慎思量。
柯林頓和尼克森、老布希在總統俱樂部締結父子情
歷史最大的詭異,就是美國在這些「庸人」的帶領下,成就了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富足先進的國家。同一個時期,英明天縱的史達林、毛澤東,卻讓蘇聯和中國成為充滿餓莩和政治受難者的恐怖地帶。
取得健保費調漲正當性,先節流除弊
根據健保民調:「請問你個人有浪費過健保資源嗎?」「請問你身邊親友有人浪費健保資源嗎?」承認自己浪費健保資源的僅一成,卻有八成認為身旁親友浪費。結論就是:「浪費資源的都是別人,絕對不是我!」但這很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人性。
停工、無薪、倒債,疫情骨牌效應讓中國受創遠甚SARS
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難以撐過疫情而倒閉,隨之而來的失業潮可能讓民眾無力支付貸款,很可能出現類似美國二○○八年次貸風暴引發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危機。這頭逐漸逼近的「灰犀牛」恐將重挫中國經濟。
禍起武漢重創全球,各國能向中國索償?
世衛組織的《世界衛生規則》第六條規範:各締約國應在評估公共衛生資訊後二十四小時內,向世衛通報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衛事件。若武漢肺炎首例是出現在二○一九年的十二月初,那中國早就應該依據規定通報世衛。
解放軍三度擾台,美方欲打造「印太版北約」牽制
解放軍軍機於二月間三度擾台,軍方均依據「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應變,國防部長嚴德發除每日聽取情報次長簡報外,也數度前往聯合情研中心掌握敵情動態。面對中共接連挑釁、台海「擦槍走火」可能性上升,台灣更需發揮智慧謹慎應對。
送口罩、推防疫宅,業者奇招讓2月房市出現盛況
武漢肺炎疫情在一月爆發,不少人認為這波房市恐怕不樂觀,甚至有許多人期待房價崩盤,等著撿便宜。但沒想到嚴峻的疫情仍擋不住民眾看房、買房,全台五都地政局公布的二月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意外呈現「年增、月增」的雙增盛況。
傳奇首相馬哈迪不想交班,驚奇連連的大馬政爭還有續集
馬來西亞政壇過去一周的戲劇性變化不斷。先是高齡九十四歲的前首相馬哈迪突然宣布辭職,圖謀藉此迫使人民公正黨實質領袖安華支持自己繼續執政,卻遭土團黨黨內第二號人物慕尤丁背叛,取得國家元首認可,宣誓就職新任總理。馬國政局仍充滿未知變數。
美國最長戰役 抽身阿富汗有望?
美國與阿富汗民兵組織「神學士」簽署和平協議,以終結漫長的戰爭,總統川普更宣告第一批美軍「即刻」開始撤軍。阿富汗戰爭在時間跨度上超過越戰,歷史定位上卻愈來愈像越戰。即使已簽署協議,神學士組織是否會信守反恐承諾仍有待觀望。
與民眾黨做區隔、強化地方動能,時力選後深耕地方
時力秘書長陳志明表示,時力在上一屆立委任期內,政黨和立委、相關議題的連結性較強,這次選舉卻仍遭民眾黨以空戰碾壓,媒體聲量大幅降低;不過有一個契機是傳統地方組織質變,因此仍不放棄經營地方組織。
傅崐萁急著回國民黨 多把政治保護傘
知情人士指出,傅崐萁趕在私交甚篤的林榮德代理主席期間恢復黨籍,目的自是避免新主席上任後橫生阻礙。只要能回到國民黨,以傅的深廣人脈及政治手腕,加上與韓國瑜交情友好,設法運作出任副秘書長以上黨職,增強政治保護傘應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