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人!13535件防護衣!
(還有還有,明天還會公佈,不要著急)
謝謝大家!目前有超過712人參加了這次的捐贈活動,還有更多找不到匯款單後五碼的資料不在上面,週一工作人員會打電話給大家確認。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捐出 13535 件防護衣,一萬三千五百三十五件!超多的!但還有更多款項正在比對中,捐贈數量還在增加!如果在以下的明細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請不要驚慌,可能會有聲音很可愛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你確認您的認購喔。
特別感謝新北市五股金鐘扶輪社認購24萬元、峰明會認購19萬元、蘆洲冰球聯盟認購100件防護衣,這是主動和新北市三重蘆洲區議員李坤城服務處連絡認購的單位,感謝坤城。也特別感謝台北市信義區許淑華議員、啟明工業社李副總經理、導演楊雅喆協助聯絡。
大家捎來的物資消息我都收到了,我會想辦法去找,請不要擔心,我們會協調一些大額款項挪過來做這部分採購,包括台北榮總急診部張醫師(N95+防護衣)、台大兒童醫院陳護理師(N95+防護衣)、中永和消防許護理師(N95)、花蓮縣消防隊花蓮分隊(N95+防護衣)。如果還有需求防護衣或N95的單位請與我聯絡,我們會來安排。
感謝每一個認捐的你,註明不願公開姓名的我們都**馬賽克處理囉,還有不願公開的人趕快私訊我,我趕快馬賽克哈哈(但跟大家列在一起不是超溫馨的嗎!)。在以下的明細找不到自己的名字請不要驚惶,應該就是沒找到匯款單後五碼,會有工作人員跟您連絡的。我們會安排週一~週三運送物資,N95正在採購中,可能要週四週五,請等一等不要著急,現在全國N95大缺貨啊。
再次感謝每一個你。謝謝。
鄭亦涵 50
黃*華 10
黃詩媛 5
莊志偉 200
蘇淯婷 6
張榕玲 10
林可婷 2
葉采師 5
鄭*娟 50
賴佑宣 120
邱銘偉 10
王俐容 50
蔡*人 100
徐燕翎 20
李珮岑 10
**娟 20
林聖縈 10
吳文琪 10
李欣格 10
林裕 10
楊振暉 4
張家搖 2
張艾潔 100
李佑婕 5
張修豪 16
吳佳芳 3
翁清鈺 5
蘇段凱 100
李俊德 10
吳承曄 10
李柏篁 5
張洟榕 3
何忻 3
楊芳燕 100
葉兆哲 10
廖明輝 50
林可妘 10
吳文凱 10
黃小姐 6
張慶華 2
張博媛 1
陳玉芳 20
陳逸庭 10
吳怡彰 30
廖宏彬 10
楊玫華 5
張祐誠 20
林沛樺 2
陳妍菲 10
林芊妘 10
高靖涵 5
黃榮德 5
林永祥 100
陳幼慧 5
蘇佳星 1
孫智倫 100
林秋梅 20
黃如君 10
王姿婷 10
朱瓊鄉 30
徐雅蘋 10
張依心 50
黃馨瑩 10
鄒少君 3
許哲豪 10
龔煒雯 66
陳明慧 10
朱美貞 10
陳宜汝 5
黃沛蓉 2
葉雅玲 10
莊博鈞(Antony Chuang) 10
王雅慧 2
蔡維庭 20
李美齡 12
周宸安 20
高端娩 9
廖婉茹 20
游千儀 15
張巧璐 20
陳泱亦 5
王芯瑋 25
賴振鐸 5
黃筱筑 10
蔡志忠 5
張芳銘 5
陳思妤 3
蔡孟容 5
張瑩瑩 100
賴淑玲(jossie Lai) 50
陳秋涵 5
黃培禎 10
傅婉玲 10
陳千慧 4
許楠傑 2
陳秀蓮 20
Jasmine Lu 100
黃小姐 6
莊珮慈 100
曾雅宜 6
許家榮 10
楊淑如 10
游捷羽 50
林育徵 10
陳怡如 10
顏霖沼 100
吳宛怡 10
鄭桂雲 5
蔡佩珍 5
楊蕎瑜 2
周友誠 50
林欣怡 15
陳世昌 10
楊明晃 100
連思平 100
江宜蓉 10
游少愷 10
廖敏倫 10
王虹 10
賴慧雯 30
董裕勻 5
顏俊銘 10
范欣怡 20
陳宇倢 10
董永豪 5
黃舜凰 10
鐘琬玲 100
陳美瑛 10
賴金蘭 20
陳倩玉 10
林心榆 20
董庭佑 5
江柏勳 10
林雅婷 50
吳睿真 3
謝思潔 5
陳思穎 20
鄭清清 10
江幸純 10
黃松文 3
林孝挺 6
高鈺佩 20
李濬量 6
楊馥瑄 5
張袀寧 10
陳奕風 10
林詩潔 15
李偉程 5
陳雪慧 30
李璟芳 10
游政諭 10
周明慧 10
**欣 10
李育秀 100
莊*雅 10
林*萍 100
黃晴郁 30
李家寧 50
康行正 6
何翊誠 2
吳盈瑩 80
廖哲緯 10
蘇建昇 10
李貝真 10
張櫻鏵 2
徐方翊 10
孫義偉 40
葉佳鳳 5
林家儀 100
蕭孟鈞 30
謝佩鈞 5
林昱瑩 10
陳睿騏 4
洪小姐 10
林仙茸 10
劉權瑩 20
黃琬茵 20
陳志威 100
Sean Lin 20
吳映霏 3
賴香如 5
蔡佳容 5
陳琦紘 10
王小惠 5
吳弦璐 10
葉峻維 10
林尚賢 5
王薰毅 5
張有志 20
陳書琦 10
林加媛 4
王耀庭 30
林彥儒 10
楊佳于 10
林佳瑱 10
簡志忠 10
張文杰 10
胡宗香 10
李逸倫 10
張瑞真 10
陳彥廷 15
郭龍見 30
李秉倫 100
陳秉琨 5
王ㄧ凡 40
張意翊 3
陳婕熙 3
林可容 10
匿名 10
鄭曉玲 10
洪嘉黛 10
張呂杰 20
劉至芳 50
何沛筠 5
王卉萱 5
林妏珊 5
蔡雅琳 10
蔡佩珊 10
呂宜庭 100
曾冠維 10
鍾慧馨 5
游淑琄 20
張雅芬 10
劉秉芳 10
劉怡伶 100
朱盈潔 100
黃意緁 12
吳嘉哲 50
鄭昆楠 10
盧天齊 5
王怡文 20
許書瑋 10
楊淑鈴 10
廖書玉 10
陳玫瑾 6
陳雅玲 2
游淳惠 3
王世欽 100
鄭雅之 3
戴** 10
陳瀅仁 5
楊瓔真 10
盧芊荺 5
張杏伊 10
張靜茹 10
唐健峰 5
賴莉婷 10
劉怡君 10
陳秋倫 10
林泰安 10
蘇俊毅 10
洪凱真 10
余玉琦 5
羅秀瑩 20
邱麟雅 10
Joanna liu 30
鄭芷韻 10
謝依璇 5
Heidi Feng 2
夏君佩 10
蘇芃竹 10
徐慧如 10
林育瑾 10
吳佳蕙 10
黃恬憶 100
邱淑玲 30
賴爰如 20
連翊涵 10
林佩靜 20
蘇芃竹 10
翁逸書 30
郭曲欣 10
許超逸 200
吳敏君 10
洪全蔚 20
李宜珊 10
楊宜靜 10
趙靜芳 100
張佑隆 5
李宜真 10
林雨潔 10
張美慧 10
陳紫瑜 3
田淑慧與梁永昌 20
楊蕙瑛 20
葉紋陵 10
張芳菁 10
薛文瑜 20
劉建宏 10
張雅惠 10
朱信霖 10
遠東家具總匯有限公司 100
李*璇 5
李若敏 10
郭素齡 20
楊佩穎 5
劉啟明 10
黃士* 4
郭小菱 10
張祐禎 4
陳雅萍 100
黃麒禎 10
林君怡 5
黃珮筠 10
康榮輝 5
洪*銘 5
陳奉懌 10
湯璧菁 10
李佳樺 10
高秀伶 5
徐佩瑜 50
黃怡蓁 3
劉家玲 5
許毓芳 2
陳勇志 10
林怡鳳 15
張宜芳 16
柯芸蓁 5
康妤琇 10
張齡允 2
林欣儒 2
林月琴 100
游雅茹 10
楊謹榕 10
李靜芬 100
潘靜勳 100
陳柏因 10
蔡欣容 10
吳俊杰 20
張*鑫 30
葉芷芸 20
陳思如 10
邱嘉慧 20
林敬芬 20
林柏佑 32
蔡欣庭 2
曾文* 10
劉立偉 10
蘇盈螢 20
蔡芮瑜 10
葉高旗 3
林玉慧 4
胡家豪 30
張競丹 7
林思慧 2
賴靜儀 100
林燕溶 5
高懷茹 4
林芳平 50
徐懿荷 10
方寧 2
張芸華 10
蘇吟潔 2
蔡明穎 4
管寧 10
蔡*玲 10
謝嘉湘 6
傅士能 20
周*萱 20
聯益慈善基金會 50
章琬琪 10
蕭慧雯 10
陳淑美 40
劉淑薇 20
楊琇玲 10
陳淑美 60
吳佳軒 20
廖俊翔 20
吳宜庭 20
劉圲羚 20
林俊成 20
Even Tan 10
凃瓔軒 1
黃書瑋 10
陳俐廷 2
陳昱廷 10
曾廣雋 30
李文富 110
李佩芸 17
Liao, Wen-Ting 5
彭意雯 100
廖明秀 10
廖秋萍 10
劉億真 100
郭美娟 20
薛曉盈 10
林莉珊 5
謝佳筑 3
文天鉅 30
郭 5
黃語喬 2
Aileen Hung 10
張瑜瑩 10
楊麗祺 100
林霈萱 30
林美君 10
廖尉君 30
賴諭亭 10
王姿穎 2
陳巧馨 5
楊竣翔 10
蔡*穎 5
戴有材 10
郭育汝 10
廖彩蓮 10
林芯羽 50
陳宥任 10
陳薇安 5
徐小純 100
楊知穎 10
鄭雅云 5
王薏慈 5
郭妤萱 10
范佳文 3
郭進來 5
楊淑嵐 3
林秀慧 5
賴誼遑 5
劉仁正 3
阮珮華 10
李偲瑜 5
詹惠婷 10
康尹瑄 15
方美英 10
陳韋蓉 5
劉美鈴 20
劉玨妘 奧創精緻皮革保養總公司 10
邱講坤林梅菊 5
龍小鳳 5
周沛蓉 5
郭季芸 4
NICOLE HSU 6
張豐裕 10
陳見綸 5
林怡萱 20
林毓棻 4
林家宏 5
鄭凱丹 1
黃貞維 20
廖宜邦 100
黃姿蓉 3
林雨萱 3
彭純美 20
楊舒婷 10
胡志瑋 10
邱素蘭 3
陳靜 3
陳柏仰 10
賴怡伶 6
林品君 20
趙珮雯 6
林品君 20
周哲明 2
林芊妤 3
周芳米 10
郭*君 100
呂** 30
林若伊 100
李依恂 20
陳映瑜 100
葉智誠 10
傅鈺淇 10
高炳 10
蔡靚瑜 10
吳瑞華 2
湯舒媛 3
劉芳君 25
陳美蓉 50
楊士廉 40
賴可忻 50
王覺漢 6
蔡蔚群 10
楊椀婷 30
楊景嫃 3
林勉達 101
黃天建 10
洪惠嬪 5
楊聆玲 3
潘浩煒 5
黃宇璿 5
林雯萱 5
王婕安 3
黃宇絜 5
簡中籥 10
陳姵懸林玉鵑 3
高玉春 10
黃怡潔 6
涂穎穎 4
王奕維 10
蘇敏嘉 3
余若珊 20
蔡宜樺 100
林佩君 10
呂卿楓 50
翁嘉蔚 2
陳亭樺 20
方詩惟 10
趙佩雯 5
游唯墐 6
王之琪 10
唐翌芹 50
胡安榛 5
黃國倫 4
張鈺琦 12
蘇品華 10
曾姿綺 10
李妍蓓 5
黃崇育 2
蔡昇孝 10
陳亭羽 5
何敏瑜 5
張盈珍 3
邱思瑜 5
莊騏 5
邱琬婷 10
林欣儀 10
張馨璟 5
施婉菁 20
陳明彥 10
郭書嫚 5
黃興瑞 1
方慈 10
王國印 5
林佳蓁 20
陳阿雲 10
謝政孝 10
李欣樺 20
黃盈禎 10
李思妤 4
尤文君 3
江慶育 10
陳俊吉 10
林貝珈 10
陳欣萍 10
吳美慧 50
李雯琦 10
鄭淑如 10
范揚茂 4
葉靜蓉 10
江明玉 10
盧承璋 3
陳子欣、陳子揚 10
張雅涵 10
王綺平 5
傅洳霖 3
郭育植 3
伍俊達 10
吳玟萱 3
游順貿 30
邱欣亭 20
郭連雅 10
陳鈺婷 10
盧怡貝 5
李玉如 20
黃容嬌 2
邱玲如 20
陳先生 20
陳采恩 3
游千右 4
劉宥榕 10
徐慧珊 30
黃奕華 10
曾秋燕 3
葉沛澐 10
王柏忠 5
鍾宇雯 10
陳允言 2
馬若瑜 10
游千右 2
楊喻茜 10
林芳曲 1
許筠蘋 10
簡妤茜 6
楊定逢 20
黃兆毅 10
李語恬 5
李明娟 10
巫冬梅 30
許庭瑄 10
劉秀蘋 20
蕭宇君 15
林于翔 4
何冠儀 5
黃郁方 10
林艾蓁 10
邱韻如 50
張淑文 4
詹*茹 10
陳佑育 10
邱韻涵 10
葉玟伶 2
林千芮 10
郭華凌 3
陳思柔 5
黃瓊惠 100
黃仲正 30
劉育純 5
謝旻璅 100
曾柚筳 5
朱盈豪朱芮郴黃鈺喬 10
洪婉純 50
莊*娟 20
薛綉芳 100
吳怡葦 50
陳雪紅 100
陳毓君 3
蔣雅玲 3
原木香公司 20
胡曉玲 20
蔡書婷 5
蘇子珆 3
黃奕嘉 5
邱睿夆 10
康繼允 1000元
蔡亞軒 5
江怡庭 10
林美華 5
蔡志剛 10
邱羽童 30
方芳璇 30
凃玫君 5
許熒熒 10
林緹安 10
黃鈺珊 5
黃子容 5
黃培甄 10
徐小姐 5
陳惠芬 10
黃慧珠 20
洪正翰 100
邱依屏 10
盧錦蓮 20
林詠宸 10
陳雅雯 3
葉亞璇 5
高雅靜 10
謝雅婷 10
蘇翊文 10
賴侑君 3
何舒軒 10
賴明滿 50
丘愛可 100
林俊宏 30
徐敬能 100
張簡伶如 10
詹璧蓮 20
古沅仟 2
蔡承錦 2
蔡佳樺 10
蔡宜樺&蔡宜蓁 4
廖怡嘉 2
李淑悅 20
王秀平 10
張孟玲 10
胡雅玲 10
薛瑋瑩 10
連佳文 5
呂坤炎 1
洪巧憓 3
曾馨儀 10
吳姍姍 1
周芯彤 1
呂雅惠 1
陳苑蓁 10
朱奕泰 10
林汝靜 50
劉芸寧 6
張維晏 20
陳玫合 30
黃尚婷 50
萬世丞 3
謝芝瑩 10
許芳瑋 20
林群佩 10
林玉燕 3
黃富祺 2
梁純榕 15
鄧伃珊 10
謝譯葶 50
林毓琦 10
正昌冷氣空調工程行 10
許力仁 10
邱政偉 15
高睿宜 20
陳其瑋 5
曾于珊 20
陳晉弘 20
邱于芝 10
吳苙甄 20
陳珮瑜 3
李玉如 10
陳勁惟 5
李崇嘉 5
陳怡亘 10
陳安妮 100
高寀羭 5
李佳穎 50
林麗貞 100
陳宥融 3
陳國隆 20
傅伃甄 10
藍浩瑋 10
王智弘 10
劉筱帆 10
簡慈慧 10
管怡婷 20
侯金治 10
薛佩宜 10
葉亙嵂 2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
「李思慧榮總」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Re: [心得] 台北榮總名醫龍藉泉- 看板Doctor-Info 的評價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台北榮總復健科李思慧醫師談鞋墊2 | By 楊月娥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龍骨王Long Good - 台北榮總復健部主治李思慧醫師對Kinect ... 的評價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榮總復健科李思慧醫師談鞋墊。娥| By 楊月娥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李思慧榮總 在 人體實驗室_長短腳_北榮李思慧+吳志成- YouTube 的評價
李思慧榮總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同學寄來的讀書感想
今天稍早接到老同學寄給我的「讀書感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韓宜博士很多年前和我一起經由教育部特殊資優輔導計劃保送上台大物理系,後來轉向財經及企業管理,當上教授,現在還和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經營高品質有機茶葉的事業,她的簡介列在文章後面,讓讀者認識她。大學畢業後,大家都忙於進修、工作、家庭等,二十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機會好好聚在一起聊聊。這次新書一出版,老同學不但馬上閲讀完整本書,心中感觸很深,立即寫了「讀書感想」,還多買了八九本新書來分贈親友。非常感謝韓博士的支持及鼓勵!
=====
李宗恩醫師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讀後感
韓宜博士
前幾個星期才和我在英國幫我調整骨骼的大師Barry Pluke和他傳承的兒子Benjamin Raphael Pluke談到人體和重力的問題,討論到西方醫學不承認重力對人體的影響,我當時提到了在美國矽谷及華人圈以中醫赫赫有名的台大物理系同學李宗恩,於是我們開始討論中醫及許多東方傳統醫學與物理的關係,難怪一位懂物理的優秀同學可以把中醫融會貫通到極致!幾小時後,在物理系群組得知了李醫師新書要上市的消息,我馬上跟大師和所有在現場的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可惜他們都看不懂中文,而這也凸顯了即使西方有很多想要在中醫上面精進的有心人,若無相當的中文基礎,難以深入探討,更不用說在西方主流醫學上能夠有辦法取得任何的發言權。
然而,從小在台灣長大的李宗恩醫師,大學後即赴美深造並長年居住矽谷,這本中文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至少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是一位在西方土地上發揚與實踐中醫的世界級大醫師,以多年的各種案例及最近的新冠肺炎治癒成果,讓全世界各地的中文讀者可以最科學邏輯的思維進入中醫的大門。
我從小在台北長大,從小到大看病都是去西醫,前公公也是知名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及前連戰副總統的家庭醫生,為什麼這十年來我選擇完全拒絕西醫的醫療?
當年我三歲大的女兒突然跟我說他背痛,我不想要他從小穿著矯正鐵衣,於是有位朋友介紹我去給中醫看,當時我也如同李醫師書中寫的很多人對中醫的刻版印象,認為中醫不科學、不可靠、江湖術士…..但我沒辦法之下,開始到處問人。
『中醫是五千年人體試驗的結果,人類知識有限,如何能對不知道的東西說他不科學?』第一次在波士頓與一位在知名西藥廠當研發主管的朋友討論西藥和中藥的事情,他接著說『中藥是複方、西藥是單方,中藥一次可以打多個機轉、西藥一次只能打一個機轉。我們想要從中藥裡面得到有效成分去研發西藥,就算投入了巨額經費,也只知其中一兩種成分,你怎麼可以說中醫和中藥不科學?我們人類的知識太淺薄了』。這位高中老朋友給了我很多觀念的糾正。
在我父親去世前一週,我和母親被台北榮總的主治醫師請到房間,他打開電腦給我們看一些難懂的數值,說『因為你父親的肺積水造成感染,我們給他用抗生素,但是他又不能喝很多水以免產生更多積水,所以腎臟的指數一直上來,預計下週就會出現紅字……』。我母親一直哭,我很生氣的問醫生說『你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不是今天才知道,為什麼先前一直跟我母親說你們可以治?現在擺明了就是你們沒辦法治!為什麼不早一點承認,好讓我母親可以接受我建議的中醫及第三類醫學的治療?』
如同波士頓的朋友所強調,多重問題根本不可能透過西醫和單一的西藥去處理,就算不同科別的西醫會診、聯合用藥,所有的西藥研發過程與上市許可都是嚴格控制在單一機轉上,無法對交叉效果去作預測。
父親的喪禮上,我沒哭,因為我還在生氣。到現在,我也很少哭,因為我還沒生完氣!一直等到看到李醫師的這本書,我才大哭,中醫和中藥一直被包括華人在內的台灣人所不信任,這本書至少得到了一次平反的契機。
但誠如李醫師書中提到許多人的困惑,甚至有些有名的中醫也是故弄玄虛以賺錢為目的,以致中醫背負了許多罪名。『中醫有沒有效?你看了以後自己身體會有感覺。感覺變好,就是有效,如果兩三天都沒感覺,你就再換一個中醫』我在洛杉磯UCLA醫藥管理畢業的表妹建議我。
就這樣,我與朋友介紹的一位台中的中醫師結緣,到最近這十年來,我感冒也看中醫,如果症狀很輕,一帖藥下去就好。後來我每天忙事業和學校,有一天下課後我突然暈眩,學校叫救護車來,我在救護車上要求把我送去中醫,醫護人員說一定要把我送到西醫的急診室,結果檢查搞半天弄不出所以然(我本來就知道會是這樣),給我打了一瓶點滴後,放我離開,我就直接去找中醫,他幫我緩解幾個穴道,躺了一小時後就恢復了。這也凸顯了在現代醫藥制度下,甚至在台灣這麼多優秀中醫的環境裡,我們沒有辦法完全選擇自己的醫療方式。回應到李醫師開頭寫的新冠肺炎可以100%用中藥醫治重症甚至預防的成功經驗,世界各國甚至包括台灣防疫模範生是否可以讓患者選擇使用100%中醫的治療?這真的不是是非題,寧可花大錢用昂貴的西醫西藥,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讓重症無助地離開,我相信是中西方醫界的發言權位階問題,更是各國政治角力的問題。
借用洛杉磯表妹說的,如果西醫和西藥無法改善,為什麼還要繼續去?
我不能理解的是,我們總是覺得西方先進國家一切都科學,從小被洗腦,但有腦子思考的人,為什麼不問上面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一直在西醫拗下去?這就是我在台北榮總生氣的原因,台中的中醫幫我爸爸治好中風,可以下床自己走動,當時也是因為在台北榮總請我中風的爸爸出院時,醫生跟我說『你父親就是要這樣躺一輩子了….』在我母親絕望下,他們願意『試看看』我說的中醫。中醫總是在西醫沒辦法下,成為那最後『試看看』的選擇,好,我也認了,但是已經幫我爸爸治好中風的醫師,為什麼我的母親和妹妹卻在最後還是要選擇那個從來就無法治好爸爸的台北榮總?
後續,我也因此接觸到第三類醫學,每週固定去給一位老先生治療,這位老先生精通易經八卦和氣功,其實身體有很多西方醫學檢查不出來的問題(像是我的暈眩案例),是『氣』不通暢造成。我一直和這位老先生討論各式各樣的這些課題,讓我領悟到許多事情,其實中醫就如李醫師說的『宏觀』,人體是一整個系統,無法用西醫的『微觀』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頭痛可能是其他的原因造成,就像我長期開車跑農場,坐骨下半身很容易痛,但是那是因為我本來就有脊椎側彎曲問題,導致長時間坐著開車時更加壓迫,不是坐骨本身的問題。李醫師在書中寫到的許多案例,看似表象是什麼問題,但其實另有其因,都是同樣的原理。這就是西醫『治標不治本』,大家從小都聽過,但你有沒有認真想過?尤其人過中年有很多是西醫儀器測不出來的病,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經驗。
長期跑農場,我深信健全的生態平衡是最好的永續。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西醫的微觀出現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失掉生態系的平衡!就像我父親最後腎衰竭離世,絕對不是他的腎臟有問題,而是他的身體生態平衡嚴重失衡造成的。
同樣的,新冠肺炎致死?新冠肺炎就算是世紀瘟疫,也只是身體失衡的一個促動點,和其他流感致死沒有兩樣。至於為什麼要獨厚『新冠肺炎』?為它封國封城、為它隔離、為它在家工作、為它放棄人類文明的基本尊嚴……明明中醫有有效的治療甚至防範方式,卻仍然蒙閉眼睛,告訴大家什麼西藥、什麼趕鴨子上架的疫苗?
這就是我母親和妹妹當年眼看著我父親在西醫的治療下,愈來愈糟,卻仍然不承認他們選擇的錯誤,直到今天,他們還是相信西醫和西藥的『科學』。
以李宗恩醫師深厚的『科學』訓練背景:台大物理系、史丹佛電機博士、矽谷科技新貴…..。他這樣有多重紮實背景的中外知名中醫寫出來的書,希望能取信更多曾經不願意面對中醫科學和有效五千年人體試驗的事實。我在英國有許多朋友也是寧死不打COVID-19疫苗、更不會去NHS(UK National Healthcare System)的。我一直相信,中醫會在海外發揚光大,因為華人自己很難相信自己五千年的智慧累積會比西方更科學,因為我們的知識太有限了。所以,從李醫師的這本書開始,讓我看到了『中醫史丹佛』的未來!加油!
作者簡介
韓宜博士,Dr. I Han,畢業於台大財金系與經濟系、英國University of Reading國際管理碩士、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博士,目前任職於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副教授,並為亞格農時尚社會企業創辦人(Agra Boutique 亞格農時尚),協助台灣小農手作精品,以Taiwan Tea & Co.品牌進軍美國和Formosan Farms品牌進軍英國與歐洲市場(www.taiwanteaco.com, www.formosanfarms.com.tw)。代表著作Soci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in Taiwan為紐約Palgrave Macmillan邀請出版,十多年來專注於台灣農業、農村偏鄉社區、弱勢農民的研究、教學、輔導,近年研究與實踐皆以農村永續環境與商業模式,和女性社會創業為主軸。
=====
(http://andylee.pro/wp/?p=9270)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博客來 https://bit.ly/05100135-B
誠品 https://bit.ly/3ocbxvw
金石堂 https://bit.ly/3nruSsq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5100135
李思慧榮總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18 #開盤 #重點
#中國 #美國 #熱線
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周日(17日)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6日上午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哲、財政部長梅努卿通話,雙方圍繞第一階段協議的各自核心議題,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外界看好美中即將達成貿易協議。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上周也曾表示,美中即將達成貿易協議,樂觀氣氛帶動美股15日改寫歷史新高。
#美股 #道瓊
美國與中國貿易爭端可能緩解再添樂觀情緒,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聲明強調醫療保險價格要透明化,讓健保股大幅上漲,15日美國股市收漲,標普500指數連續第6週上漲,為約2年來最長週線連漲,道瓊工業指數更是首次收盤突破28000點。
#蘋果 #新高價 #蘋概股
蘋果新手機.筆電.耳機先後上市,成績優於預期,股價也持續刷新紀錄,上周五日收265.76美元,再創新高,因蘋果轉向服務的策略正確,加以穿戴式設備的營收強勁,蘋果10月底時公布第四財報獲利優於預期,抵消iPhone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9%帶來的衝擊,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證券等大型研究機構看好蘋果獲利上升潛力仍強,激勵股價再創新高,累計今年迄今已大漲68%,光芒四射,台系供應鏈包括台積電、大立光、可成等概念股,可望受蘋果光庇蔭,股價水漲船高,成為引領台股再上攻的主力部隊。
#華為 #寬限期
美企與華為往來的90天寬限期,即將在11/18到期,傳出川普政府將再宣布展延兩周,不過對於實體清單,華為總裁任正非強調,美國政府愛撤銷就撤銷,不愛撤銷就不撤銷。言下之意,華為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區」公開任正非與德國媒體的圓桌論壇內容,任正非形容,在實體清單剛出來時,華為的狀況就像是二次大戰中的伊爾2戰機,飛機被打得渾身都是彈孔,但是還在飛,要做的就是加緊補「洞」,讓華為這架「飛機」能繼續飛行。任正非表示,華為集結幾千位研究未來產品的科學家和專」,目前基本上已經完成「補洞」任務,兩、三年後華為將成為一架嶄新的「飛機」,強調美國實體清單傷害的是美國公司,而不是華為。
#台積電 #7奈米 #半導體
花旗.摩根大通最新調查指出,由於5G基礎建設和新一代運算晶片需求提升,台積電7奈米訂單已塞爆到明年第2季超乎預期,看好本季營收將「超標演出」,明年第1季淡季不淡,領先各大半導體廠,啟動景氣彈升行情,因此給予名列市場前三高的目標價,分別達364元、350元,而台積電也積極布局更先進的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發展,據悉,包括蘋果、海思、超微、高通和比特大陸等大廠都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為後續業績持續注入動能
#聯電 #三星 #供應鏈
聯電近期傳出接下大單好消息,業界傳出,聯電已獲得三星5G智慧型手機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大單,明年開始進入量產,加上三星手機OLED面板採用的28奈米或40奈米OLED面板驅動IC訂單到位,第一季產能利用率可望達到滿載水準。法人表示,三星及其晶片供應鏈對聯電釋出新的訂單,聯電第一季8吋及12吋產能利用率將達滿載水準,顯示其專注成熟及差異化製程市場策略成功,對明年營收及獲利表現都會有正面效益。
#鴻海 #英特爾 #高通 #5G
鴻海集團衝刺第五代行動通訊(5G)硬體商機,攜手英特爾、高通等國際夥伴,以及建漢、台揚等集團企業,打造5G專網一條龍,建構5G核心網路、邊緣網路、基地台及終端設備等技術及產品,鎖定5G企業專網白牌商機。鴻海集團衝刺5G之際,也開始布局下世代第六代行動通訊(6G)技術,尤其6G最關鍵的衛星通訊領域,集團轉投資網通廠台揚以及建漢著墨深,扮演衝刺6G的兩大要角。
#記憶體 #DRAM #復甦
美中貿易戰、三大庫存水位升高及英特爾處理器缺貨,是近四季二大記憶體價格急速下跌的主因,不過隨負面變數影響淡化,國內記憶體大廠普遍認為產業低谷已過。
南亞科總座李培瑛表示本季DRAM大廠庫存已回到正常水位,需求面明顯比過去幾季明朗;
群聯董座潘健成表示目前主要NAND晶片原廠庫存已逐漸去化,加上NAND儲存新應用興起,推升市場對記憶體產品需求;
慧榮總座苟家章表示5G等新應用為NAND市場帶來爆炸性需求;
力晶執行長黃崇仁表示5G商轉將引領記憶體邁入新一波供不應求;
威剛董座陳立白表示產業景氣已脫離循環谷底,記憶體業五大咖同聲看好市況復甦,預期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價格上季止跌後,本季漲價行情可期,走勢最強勁;DRAM價格將從明年第2季反彈,迎接新一波行情。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rt #inkart #painting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李思慧榮總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rt #inkart #龜山島
在三張金色畫仙板所組構的畫面上,描寫的對象正是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這個宜蘭人的精神象徵,也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世界,在海島文化中尋找個人水墨創作的靈感,是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流露。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李思慧榮總 在 台北榮總復健科李思慧醫師談鞋墊2 | By 楊月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我站在大馬路邊跳舞 在飯店的對街,逗樂隔離中的老. 2022年9月27日· 6.7 萬次瀏覽. 00:21. 好搖哦! 嚇一跳的地震. 2022年9月17日· 1.1 萬次 ... ... <看更多>
李思慧榮總 在 龍骨王Long Good - 台北榮總復健部主治李思慧醫師對Kinect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榮總復健部主治李思慧醫師對Kinect運用在中風復健保持正面看法。 ... <看更多>
李思慧榮總 在 Re: [心得] 台北榮總名醫龍藉泉- 看板Doctor-Info 的推薦與評價
佩服原PO!! 只可惜當初沒有錄音存證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 但願可以藉此剷除醫療界的一顆毒瘤
幫轉貼新聞內容---雖然這可以說是頭條了吧XD
【地方、生活、專案中心╱報導】器官移植名醫被指勾結神棍斂財!一名嘉義腎臟病
患接受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換腎手術後,因病情不見好轉,龍竟向患者家
屬推薦到神壇問事,壇主獅子大開口要索16萬元法事費用,家屬拒絕,病患後來因
併發肺炎往生。家屬憤而向《蘋果》投訴,懷疑是未配合神棍,病患才沒受到醫師
妥善照顧死亡。
換腎病患余登煌(50歲)於本月7日在台北榮總過世,其妻李思慧日前在丈夫靈堂
前泣訴:「他(丈夫)透過擲筊說一定要揭發醫師惡行,不要再有人受害。」遭指
控的龍藉泉(50多歲)醫師前天在醫院辦公室面對李女質疑:「我不能諒解你一直
叫我去那個神壇。」龍回說:「那只是我一個建議。」
龍藉泉昨接受《蘋果》訪問時說:「發生此事我也感到很遺憾,可體會家屬心情。」
他不願回應指控。
榮總:並非事實 台北榮總表示,經查龍醫師確會在家屬無助時,建議尋求宗教寄託,
但該神壇作為龍藉泉都無所悉,家屬指控非事實。而余登煌是糖尿病合併腎衰竭患者
,術前移植團隊已和病患及家屬充分溝通,術後因嚴重排斥,導致死亡,並無疏失。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組長朱顯光說,重症病患確有情緒、心理支持的需求
,醫師可能出於好意給予相關建議,但應說明清楚,以免病家以為是另類療法或其他暗
示,造成誤解。
夫換腎無法排尿 住嘉義的李思慧說,丈夫3年前因糖尿病洗腎,她決定捐腎救夫,
今年7月中到北榮醫院向龍藉泉醫師求診,一周後完成腎臟移植手術。但丈夫術後
一直未排尿,龍藉泉巡房時給她一張位於汐止的「天宇三三道合五化院」名片,要
她去問問看,並說「這事不要告訴別人」。兩天後她到該主奉瑤池金母的神壇,負責
人蔡勝義竟說是她帶二個嬰靈,丈夫才被鬼魂拖住無法排尿。
李思慧指出,蔡勝義說要辦法事,要16萬元。她認為對方根本是神棍歛財,不願配合。
後來丈夫病情仍不見好轉,龍藉泉又對她說「妳只剩兩條路,一是我說:的名片,二
是找精神科醫師。」 李思慧表示,上月中旬,龍藉泉又問她有沒有去找蔡勝義,還替
蔡辯解嬰靈說,而丈夫上月底因肺浸潤住進加護病房,龍醫師巡房時不談病情,只對她
說「我給妳的建議永久有效」。本月7日丈夫往生。
神棍瞎掰嬰靈說 《蘋果》記者本月14日佯稱母親罹子宮頸癌,是龍醫師介紹到神壇問
事,發現神壇位處偏僻。蔡勝義聲稱是「龍藉泉20多年好友,龍的病患都來做過引渡。
」並瞎掰嬰靈說,還推銷藥丸。 當時記者曾請蔡撥電話給龍藉泉,佯稱要拜託龍多照
顧住院母親,蔡撥打手機後說:「沒人接電話。」蔡還表示,是龍拜託他來管理這間
廟,但沒說神壇的收入是否會分給龍。
名醫推薦神棍事件簿 2008年 余登煌罹患糖尿病開始洗腎 2011/03 余妻李思慧決定
捐腎救夫 2011/07/21 余男到台北榮總找龍藉泉醫師做腎臟移植手術 2011/07/28 余
男接受換腎手術,手術順利 2011/08/14 余男術後未排尿,龍藉泉拿蔡勝義神壇名
片給余妻,要余妻去那裡問問看 2011/08/16 余妻到神壇問事,蔡勝義稱余妻帶兩個嬰
靈,拖住丈夫病情,要做引渡法事收費16萬元 2011/09/16 龍藉泉問余妻有沒有去找
蔡勝義,並替蔡辯解嬰靈說 2011/09/30 余男肺浸潤,住進加護病房 2011/10/02 龍
藉泉巡房時向余妻說:「我給你的建議永久有效!」 2011/10/07 余男在醫院往生
資料來源:李思慧、《蘋果》採訪整理
龍藉泉小檔案 年齡:50多歲 家庭:已婚、育有2女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國立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
治醫師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移植外科主任 專長:一般外科、肝膽外科、肝臟移植
、疝氣手術治療
資料來源:台北榮民總醫院
※ 引述《mark89 (馬克大夫)》之銘言:
: https://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760120/IssueID/20111023
: 看到這個新聞真的要給妳媽媽一百個讚
: 遇到這種事情還去相信神棍就真的不對了
: 賈伯斯不也是如此 殷鑒不遠啊~~
: 我目前也在加護病房 大致可以理解家屬無助的心情
老大阿...這句話要說完整 是你目前在加護病房工作
等下看不懂的人會誤解成 住加護病房還有辦法上BBS ^^"
: 有時候病人狀況不好也真的是醫病都無奈
: 但是無奈歸無奈 醫師拿名片勸人家去找神棍又是另一回事了
: 我本身是絕對不贊成這麼做的
我在精神科工作
每次病人或是家屬很害羞的問說會不會是什麼靈還是犯到什麼神
我都會回說 如果他有辦法倒轉四肢在天花板上爬 我就相信
到目前那些靈或是那些神都很害羞...都不願意表演>.<
: 反而通常都是家屬主動要求找這些
: 所以我真的很佩服妳們的勇氣
ME TOO! 而且這不是馬後炮...在事情發生前 就在PTT上看到文章了!
: 另外一點就是
: 當初有找過神經科醫師或是精神科醫師會診嗎?
: 這很有可能是 譫妄(delirium)
: 譫妄的原因有很多 像是敗血症 加護病房症候群等等
: 當然我不是當時的負責醫師
: 但是如果單純就影片內容看起來
: 其實還是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
= =就這點奇怪...delirium叫人家去神壇? 這哪招...
: 雖然說不一定會改變最終的結果
: 但是我想 真相對於家屬而言 還是很重要的 不是嗎?
: 希望妳爸爸早日安息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0.10.16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