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小客廳S1E04】醫師作家陳耀昌:我被雷公打到才寫出《傀儡花》
‧主題:你斯卡羅了沒?
‧主持人:張若瑤
‧與談人:陳耀昌/《斯卡羅》原著小說《傀儡花》作者、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為了探查「牡丹社事件」,陳耀昌醫師61歲第一次做田野,但自稱方向感不好、常迷路也沒駕照的他,翻開眼前的手寫病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找了半天,最後他卻跳過「牡丹社事件」,「孫大川都說,我是被雷公打到才寫出《傀儡花》。」
沒有桌機也沒有筆電,陳耀昌是如何儲存巨量的歷史資料,完成5部歷史小說?而61歲後才開啟旅遊這扇門,陳耀昌竟還沒去過……?以往,好友李敖生日時,陳耀昌每年都會送他一本書,「李敖有一個很大的功勞,台灣人要記得。」李敖的改變,讓陳耀昌體悟了什麼?
「這次金曲獎女歌手得主田馥甄,我現在才知道她是Hebe。」笑稱腦袋可以隨時切換、一邊看大聯盟一邊寫歷史的陳耀昌,現在卻感嘆自己落伍了,「人要時常update。」而他人生的最大遺憾,竟是還沒當過影評人。
▶️沒寫在三朵花中的故事,讓陳耀昌說給你聽。
|本集重點|
(00:03:38)還沒打招呼就被耽誤的「來賓介紹」?
(00:05:25)非文學科班出身 第一次做田野就……
(00:08:28)啊!講到開車漏氣……我沒駕照啦!
(00:10:10)寫小說尤其是歷史小說 最強範本是……
(00:13:02)李敖是好朋友 每年他生日我都送……
(00:17:45)我落伍了:看金曲獎才知道她竟是……
(00:20:42)「弘兼憲史」漫粉 蒐藏《課長島耕作》
(00:22:23)當他的病人:拿安眠藥?沒門!
(00:25:07)沒筆電沒桌機 5本小說怎麼寫?
(00:32:04)靠一張台大醫學院名片找到「忠英祠」
(00:36:35)就是那道光 祖靈給陳耀昌的訊息是……
(00:41:01)「秩序與文明」我書裡不是這樣寫的
(00:42:56)不喜歡在部落過夜的原因竟然是……
(00:50:41)彩蛋時間:Podcast有╳╳才專業
▶️相關新聞:https://reurl.cc/WXdq0k
▶️【Firstory】https://reurl.cc/2o0D5O
▶️【SoundOn】https://reurl.cc/n5zObX
▶️【Apple Podcasts】https://reurl.cc/1oxZMV
‧後製團隊:中央社影音中心陳薇雯、張若瑤
#空中小客廳 #陳耀昌 #傀儡花 #斯卡羅 #牡丹社事件 #張若瑤 #中央社好POD
▶️喜歡這個節目,請訂閱「中央社好POD」留下五星評價。
▶️有話想對主持人或來賓說,請用力留言分享您的意見。
▶️「空中小客廳」圈粉:instagram.com/yauyau531/
▶️意見信箱:cnaonpodcast@gmail.com
「李薇醫師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新聞] 懷孕醫跪坐CPR救人「下體狂流血」 引產崩 的評價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復健女醫李薇醫師-與您聊健康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李薇醫師-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李薇醫師-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李薇醫師評價 在 [心得] 台兒高層次超音波-大推林丹薇醫師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李薇醫師評價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白袍上濺染的鮮紅,致青春》
我記得考上醫學系的那年,我們全家為此高興了好幾年;當考上醫師執照的那一年漸行忙碌,日夜值班艱辛,不知道讓父母白了多少頭髮。第一年住院醫師,我及大多數的同齡醫師因為過於操勞疏於照顧自己,好幾次發高燒,手上打著點滴坐在護理站不下崗位,一邊吃藥一邊照看住院病人,已是家常便飯。
而多年後我們都成為主治醫師,每個成熟醫師的養成訓練,都埋首書堆、病例,總是忘記自己是餓肚子、睡眠不足,作息混亂,依舊手染如花的鮮紅,持續微笑安慰點頭,是最平常不過的生活。
而今天要說的,是每一個醫師的青春日常。
—————————
醫院裏,有一個年輕有著溫暖精緻五官的醫師,病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劉醫師,大家一致評價她親和和藹,視病如親,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是人人口中的好醫師。
在同事眼裏,劉醫師做事永遠都是不急不躁,思路清晰。每天的清晨,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醫院迴廊,她總是熱情相待每一位患者,虛寒問暖,詳細解說病情,分析利弊。 有些阿公阿婆不識字,劉醫生就耐心叮嚀注意事項,對重聽患者,她喊破喉嚨也要讓病人聽見,深知老人們生活的不容易。無論多忙,她總耐心的傾聽,確實給予處方,深得患者及其他醫師信任和敬佩。一傳十 ,十傳百,病人的親戚朋友都接踵而至,劉醫師也喜歡傾聽人們的故事和煩惱,即便年紀輕輕,常成許多人的心靈導師。
時常劉醫師看門診從早到晚,她須準備多份餐點,忙於看病的她一直都沒顧得上去吃飯,卻時常把食物分送給等太久的病人,為了看到劉醫師,許多病人等了數小時,餓肚子讓她心疼。看到小孩子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將麵包、牛奶給他們。
在劉醫師母親的記憶中,除了出國開會,只要電話一響,她就需馬上往醫院跑,有時候一去就是一天,超過下班時間多時。
記得幾年前的八仙塵爆事件,那天劉醫師其實已經連續整整兩天沒回家,她原想今天好好休息,正準備打開家門時,醫院電話來說需要支援,她馬上往回跑,投入緊急的搶救治中,換藥、縫合、急洗腎、緊急輸液......一系列環節下來,又到隔天中午,還要回應各路記者及長官回報。饑腸轆轆已是最常的家常菜,輾轉行於門診、病房、開刀房、加護病房,甚至三天沒洗澡,工作連續五天後,才拖著一身疲憊回到了家裏。
而劉醫師的醫術也精益求精,她手上總是厚厚一疊紙,回家也不放過任何一處桌子,打開桌燈,讀密密麻麻的論文、查找資料,進修學習。她盡可能地誠實守信、盡責、同理。
————————————-
其實在醫院裏,每個醫生與劉醫師的生活模式都相同,忍耐持續學習同樣為平凡不過的事情,雖現險峻的醫療環境常壓得醫師喘不過氣,白色巨塔裡藏著許多無可奈何,
但無論如何,醫者都想減輕病人的疾病嚴重度及痛苦。門診時常有需侵入治療的病人,治療後常有病人低血糖頭暈,不知道多少次,我跟護理師包裡冷掉的麵包、牛奶、飲料,放入他們溫暖的手中。常常在幫他們抽水、抽血水時,白袍被濺染紅,滿地血漬,洗洗就好,在我們能力還可及之處,我們盡力........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李薇醫師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
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有位媽媽,在留言裡描述的狀態,讓我心裡有些觸動。她的情緒,也許跟伴侶也有關係。所以我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再次帶著大家了解藏在媽媽這個角色裡,那種難以說出口的苦楚。
我自己的書《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就我所有的書來說,銷售的數量不算好,雖然就一般作者來說已經蠻好了。出版社很用心了,我相當感恩,我知道,書沒那麼好賣,主要跟書裡面的內容有關。
如果您看過我的書,再來看這篇文章,您會發現有好多重疊之處。我在描述的,並不是這個社會討喜的、常見的陽光媽媽形象。
這篇摘文提到的,那種「不公平感」、「難以表達的怨恨」,散佈在我書中各處。今天晚上9點半我會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特別要把這篇摘文說清楚,也許做到同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走向療癒?!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這段文字,可以用各種角度去辯證。但我希望帶起理解,去感受當媽媽痛苦的那一面,這能讓我們連結。
祝願您,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即便痛苦難受!
*********************************
精疲力竭的母親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高鐵車廂內,在我座位的前面三排,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兩個小孩越來越生氣。她提高音量,威脅道:
「你等著被打吧!」
其他乘客面面相覷,感到尷尬......沒有人介入。我不知道小孩在做什麼,但媽媽的怒氣又升高一級:
「等一下就有你好看了,這是你自找的!」
我決定放下閱讀中的書,反正也已受到影響了。我走向母子三人:
「你很生氣......需要幫忙嗎?」
「不,不用,謝謝。」
「不,你需要的......」我溫和地堅持著。
「是,我累壞了。謝謝。」
我在她旁邊坐下來,跟她的孩子玩了一下。光是我的出現就已經讓他們平靜下來,第三者的介入永遠能緩和狀況,當然,只要不火上加油的話。
精疲力竭時,我們無法設想周全,會先應付最要緊的事。這位母親已經成功地把孩子和行李帶上火車,她準備了食物和飲料,但忘了帶能讓小孩子打發時間的東西。她疲憊不堪,不再有足夠的精力來陪孩子玩了。
薇奧蘭.蓋希托說:「我正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聽到背後傳來兩個孩子今天早上不知道第幾次吵架的聲音,突然間,一聲巨大的『砰』,緊接著是女兒的叫聲。那時,我動也不動,腦海浮現『她不會摔得很重』,還有『如果她還會叫,表示還活著』這樣的事。我最後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把洗衣機填滿,再也感覺不到任何事,我覺得自己不再是母親。」
這是契機。薇奧蘭.蓋希托正在寫關於職業過勞的博士論文,她把自己的經歷與她的研究工作做了連結。在母職中,她經歷了過勞的其中一個階段。職業中的精疲力盡不僅限於公司中,也出現在家中。
每一位新手父母都可能是受害者。所有的母親,甚至那些看起來有信心的,都過著高度緊張的日常生活。許多重複性的工作、極少得到的感謝、瘋狂的作息時間限制、一大堆她們完全無法控制的情況、不可能專注於一件事情而不會被打斷十次......這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永無止境地持續著。因為,我們不可能辭去母親一職。
寶寶如此美好,所以是什麼讓媽媽如此疲累?其實就是因為情況如此「美好」,她們不能抱怨。
薇奧蘭.蓋希托列出了母親生活中壓力因子的名單:
— 媽媽的工作是永無止境地重新開始每一項工作。她清洗、打掃,但幾分鐘後,又全髒了,這讓她失去了能為工作帶來意義和能量的成就感。
— 媽媽經歷著許多完全無法控制的狀況。她希望能夠徹底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常常感到無力。她不僅要保護孩子免於意外或住院,但也要面對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例如嬰兒腹痛、長牙齒和被蜜蜂螫到。
— 小小孩的特性就是無法預期,就算母親規劃好一天的行程,也一定會被打亂。你準備出發去見朋友,把寶寶抱上車時,突然得換尿布......就算你是有條不紊的人,嬰兒還是會打亂你的時間表。當夜晚來臨,媽媽經常會有這種相當難受的感覺:「我一整天什麼都沒做。」
—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 除此之外,她還不能犯錯。她把標準設得很高,當發現自己想成為的模樣與日常經歷間的落差,自然會感到絕望。
— 誰來負責支持媽媽呢?在心理層面上,面對小小孩時,她們大多時候是獨自一人的。有時候能去可以接待母親和小孩幾個小時的機構,但卻很少能找到聆聽她們心聲的場所。大部分的人都想聽到她說自己因為有如此可愛的寶寶而感到幸福充實,他們不想聽到她說自己有時候想掐死寶寶。老公呢?當他下班回家,媽媽要不就是因為怕他再次出門,所以什麼請求都不敢提,要不就是對他發洩一連串老公不知該如何應對的抱怨。他則會反駁說她也可以再回去工作,或說別人的太太—或更糟糕的,說自己的媽媽都得心應手,但她卻......簡言之,來自這一方的支持很少。
一般而言,一個待在家裡的全職媽媽要負責所有的家務。有時,丈夫不僅沒有提供能減輕妻子勞累的物質協助,甚至還期待她照顧自己!請一位家事清潔員?想都別想,因為妻子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意識地說:「我媽媽都做得到,我怎麼可能做不到?」此外,許多丈夫也認為那不是必要的開銷,因為「你一整天也就只有這件事要做」。
家務分配的失衡會影響母親對孩子的愛嗎?會!
我太庸俗?我誇大了?你以為母親的愛與洗碗或掃地無關?當然有關。
太多衣物要洗、太多地板要擦、太多飯要煮、太多碗盤要洗,這些都可能改變愛的能力。
事實上,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某位男性—他是家庭主夫—有一天向我吐露:「我每天都發現這對我老婆來說有多麼不公平,我只做了一點點就得到讚賞和誇獎,她做了一大堆卻沒有人看見。」這是一項無論在男性或女性身上都很罕見的認知。甚至即使有了這種認知,只要不公平仍銘刻在社會中,它就會持續下去。其他較不敏感的丈夫甚至看不到問題,而且可能會在妻子抱怨或無法達成目標時,貶低、羞辱,或歸罪於她。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期待女性知道該怎麼做,彷彿那是女性身上與生俱來的能力。她們以專業著稱,而少數幾個冒險挑戰的男性則被認為是業餘的。但事實是,她們知道的不會比男性多。確實,女性會分泌母愛的荷爾蒙,也能餵奶,但基因中並未寫著哪一牌的尿布最好,或是有關疫苗注射與親師關係的建議,更別說一切都需要不斷的調整。面對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因為他們在成長、改變,而且沒有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相似。
一段時間之後,媽媽再也受不了了。
薇奧蘭.蓋希托很詳實地描寫了過勞的第一階段:儲備的精力用盡。母親處在情緒與身體的疲乏當中,這是由必須不斷調整所引起的。
如果母親未獲得協助和支援,無法宣洩過度飽和的壓力,她可能會很快地來到第二階段,也就是「自我感喪失」和「疏遠」。
媽媽知道她必須繼續運作,但已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唯一的出口就是無意識地從情緒方面切斷壓力的來源,好讓精力的流失降到最低,並能繼續像機器人一樣,完成無法逃避的工作。精疲力竭的母親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但不帶任何情感,她會心不在焉。我們都經歷過這種完全耗盡的時刻:做著應該要做的事,準備三餐、放洗澡水、清理餐桌、哄小孩睡覺,但一切都以無意識的自動模式進行。當精疲力竭的狀態持續下去,自動模式也變成常態,母親與孩子越來越疏遠,她已經不再帶著感情了。
沒人幫助的母親會陷入憂鬱當中,越來越沒效率,一切都需要她竭盡全力,她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以前能做到的事,像是打電話、填資料,現在都顯得難以克服。漸漸地,她進入過勞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怒罵、打小孩、懲罰,母親做了所有以前不願對小孩做的事,而很顯然地,事情繼續惡化,惡性循環開始。她看到作為母親的自己,與曾夢想成為的母親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她甚至寧可徹底放棄做母親這件事。因為動機喪失和自尊崩壞,她否認所有自己做過的事,否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成就。
並非所有母親都會陷入憂鬱,但絕大部分—若非全部—都會經歷短暫但反覆出現,或持久的精疲力竭階段。
過勞的起因並不是女性的脆弱,不是因為她可能比其他人有更痛苦的過去,而是她與周圍互動的結果。不需要給她藥物:需要治療的不是她,而是需要重新設想她周圍的環境。這也不是僅限女性的病症,一位瑞士的小兒科醫師就證明了父親們也會經歷一模一樣的狀態,如果留在家裡照顧寶寶的是他們的話。
在這些困難的條件中,我們能瞭解父母有時會覺得自己受夠了,也瞭解到孩子會因此遭殃。一位精疲力竭、受過勞之苦的母親會與孩子疏遠。她越來越無法控制自我,覺得自己像是囚犯,被孩子剝削。她可能會對孩子的要求起而反抗,把孩子視為暴君,為此而恨他。有時候,恨意如此強烈,甚至會抹去她身上所有的母性。「他讓我消耗殆盡!」卡蜜兒吼道,「我再也受不了!這麼說很糟糕,但我對自己的小孩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我有時候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在照顧他。他很快就讓我生氣,如果不馬上做我要他做的事,我就會發瘋。」
卡蜜兒是一個壞媽媽嗎?「她沒有母性!」她的婆婆如此評斷。後來,卡蜜兒依照我的建議重回職場,也漸漸重新找回對孩子的親情。現在,她很樂意與孩子玩;而之前,她只是處在過勞的極端階段而已。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李薇醫師評價 在 復健女醫李薇醫師-與您聊健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體質真的不會好嗎? 過敏或慢性問題能不吃藥嗎? ... 醫療人員及醫師舉辦各類學習課程,願大人小孩都可以用最安全的方法回歸健康。 歡迎想了解的朋友,無論是不是醫療背景 ... ... <看更多>
李薇醫師評價 在 李薇醫師-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推薦與評價
找李薇醫師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李薇醫師ptt,醫師好辣李薇,李薇醫師掛號相關資訊,找李薇醫師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社群最新更新第一手情報 ... ... <看更多>
李薇醫師評價 在 [新聞] 懷孕醫跪坐CPR救人「下體狂流血」 引產崩 的推薦與評價
懷孕醫跪坐CPR救人「下體狂流血」 引產崩潰喊:寶寶對不起
文/李薇醫師
《謝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
最近在看台劇《未來媽媽》,劇中郭書瑤飾演一位期待寶寶到來的懷孕母親,在醫院
工作時,為了保護一位病人時,被另外一位病人推倒,滾下樓梯,最終流產,強迫跟寶寶
說再見……。
這一段,讓我想起六年前,我在婦產科當住院醫師時,我的指導主治醫師也經歷過類
似的事件。
#終於懷孕了
我當時的指導主治醫師是一位溫柔氣質又內斂的醫師,姓陳,38歲,和她內科醫師的
老公結婚超過5年,5年來怎麼努力算日子,都沒有懷孕,可能是因為夫妻工作都太忙,需
要常常值班。在兩夫妻將近40歲,為了拚小孩,兩人都放了12天的假,到馬爾地夫渡假,
那一次之後,陳醫師好不容易終於懷上了。
#天使寶寶
我到婦產科學習的時候,陳醫師已懷孕5個月,肚子明顯突起,有時開會到一半時,
陳醫師會因為寶寶初來的胎動,說話突然停住;她的臉上總是滿滿幸福的微笑,產檢一切
都很順利,寶寶發展都很正常。
有一次陳醫師要示範如何產檢,她拉起自己的上衣,向肚皮裡的寶寶照超音波,她說
:「學妹妳看,這是小寶寶的心臟、身體、小手和小腳,他現在在翻身,妳看,他對著我
們打招呼耶!」
#為什麼醫師需要睡醫院?
我們住院醫師平均3天就會留院值班,而因為醫院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主治醫師也
是平均4天左右就要值班一次。值班,意思是指那天上完班的5點以後,繼續留在醫院,照
顧住院的病人、急診照會或緊急開刀,而值班值到隔天早上的8點,接著不是回家睡覺,
而是繼續待在醫院正常上班,直到傍晚5、6點,事情做完才能回家,所以醫師值班,是指
在醫院待36小時以上。
在醫學中心,半夜有急診緊急會診、急開刀,比例相對高,所以值班的陳醫師,平均
一個禮拜,至少有2天是休息不足的狀態,而她門診照顧的產婦半夜生產,陳醫師還是得
親自來醫院幫她們接生。
#流血的夜晚
那一天我和陳醫師一起值班,下午一台刀,陳醫師忙到晚上7點才結束,走出手術室
,有2位產婦被推進待產區,準備生產。陳醫師的手機響不停,是急診會診和病房通知有
新入院的病人……。
我們一路忙到半夜1:30 ,陳醫師才拿起冷掉的晚餐,吃了一口,她就累到直接趴在
護理站會議室的桌子上睡著。半夜2:43,我和陳醫師的手機同時響起,病房住院的一位
病人,因癌症手術大出血,合併嚴重心律不整,陷入意識昏迷不清,當我們趕到病房時,
病人心臟驟停…我們2位輪流開始做心肺復甦術,因為陳醫師的肚子會卡到病人床緣的鐵
欄杆,所以她就跳到病床上,跪在病人旁實行壓胸。
醫院廣播了「5樓婦產科病房999」(999指的是:某病人病危需要急救,通知全醫院
的醫師來處理和輪流心肺復甦術),在其他醫師來到以前,這位病人已經被推到開刀房,
在移轉病床的過程,陳醫師全程跪在病人床上施行急救,而我在病人的頭側維持呼吸道通
氣。
當5位值班醫師趕到婦產科開刀房,接手心肺復甦術時,陳醫師已經穿上手術衣,在
病人的肚子上消毒、劃刀.....但整個腹腔內盡是血肉模糊,我們拿器械移除血液的速度
,遠小於血管滲出血水速度,在來不及找到出血點時,病人因為急救無效,宣告死亡。
#寶寶對不起
陳醫師走出手術室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才有人注意到陳醫師在手術衣裡兩條鮮紅的腿
,那不是病人的血,而是陳醫師褲子裡流出來的血……。
「陳醫師!妳出血了!」護理師焦急地說,
「等等,我先處理完這位病人的後續…」陳醫師回答。
剛解釋完病情,陳醫師突然感到暈眩無力,蹲了下來,鮮血從下體流出沒有停止……
在另外一位婦產科主治醫師,正在從家裡趕到醫院的路上,陳醫師因為失血過多而暈了過
去……。
「寶寶來不及救回來……對不起」
趕來的婦產科醫師,對著躺在病床上的陳醫師說。
#謝謝你們的安慰
陳醫師後來在醫院住院了3天,事發的隔天,她穿著病人服、吊著點滴,坐在護理站
的電腦前。昨天被急救的病人家屬來到護理站要補開死亡診斷書,他們看著陳醫師,關心
的說:「陳醫師,妳自己也生病了喔?醫生也會生病喔?要保重耶!」
陳醫師把診斷書交給他們時,微笑著點點頭,說:「謝謝…」
家屬們走了以後,兩行眼淚緩緩的掛在陳醫師的臉上。
連陳醫生自己都沒有辦法斷定,這次流產的原因是什麼。
是的,醫生也會生病,更多時候,醫師為了救生命,日夜顛倒、沒時間治療跟休息,
也賠上了自己的健康或是生命…。
#說再見
2個月後陳醫師辭職了,後來得知夫妻兩一起到鄉下的診所服務,或許這是最好的決
定。
我永遠記得那天,陳醫師躺在手術台上,對著一片血肉團,她那肚子裡被急引產出來
的寶寶說:「寶寶,謝謝你選擇我當你的媽媽,對不起,我沒有保護好你。我愛你,永遠
愛你。我以為你上次揮動小手,是在跟我打招呼,原來你是在跟我說再見…。」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252834
(東森新聞 2021-03-13)
心得:
儘管女醫學生與女醫師這個天之嬌女的形象已經是人盡皆知的黃金印象
只不過到了醫療第一線,女醫師比較像與QB簽約的魔法少女巴麻美
其實醫療業的現實面已經相當溫馨了,這是和電資理工科技業相比
更多血淋淋的殘酷劇情是在電資理工科技業這類高度競爭行業上映的
只是這些電資理工科技業從業人員,他們必須要遵守
機密資訊保護(Proprietary Information Protection, PIP)
以至於沒有被分享出來,甚至於不允許用文字寫在網路上
特別是如TSMC(台積電)、MTK(聯發科)...等高科技業
由於吸收了全台灣最優秀的電資理工人才,對於網路資訊安全
其敏感度一定遠遠大於我們這些醫療業從業人員
要他們分享這些現實生活的辛酸面,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P.S.:巴麻美拿過最萌大賽金牌喔,魔法少女小圓是八年級生的宗教信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9.117.79.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615690585.A.298.html
※ 編輯: Tearly605 (159.117.79.141 臺灣), 03/14/2021 11:53: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