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憶師恩
若要說少年慘綠時期的我有什麼至今還能夠令我追思感懷的人事物?張老師應該是眾多化育我之長者中之一位,憶及初次她慈藹地問我:「平日裡有看些什麼書?」那神情、那懇切,直至今日,都是令我側身西望並且感念不已。雖然如今和她已經渺隔雲泥,但對於她昔日春暖花開般地飛揚,以及對於中國古文學碧瀾滾滾般的激情,再看她所遺留的文章是如此地謙沖平淡,可說是文如其人。她的內涵修養可比早晨之花露,如冰片般的沁心可掬,那是一股不可言喻的含蓄與內斂,在性靈上,張老師在我那段青澀時期裡惠我實多⋯⋯。
張老師由於她家底淵源的關係,自幼對於中國之文學書畫嫻熟諳練,並且從問答中每每都有驚人之語,有別於他人之答。一陣子我因喜臨李邕之行書,原因在於其法書氣蘊雄偉、瀟灑倜儻,因此讀臨了一段時日。一日,問法書各大家於張老師,誰知她所崇者竟是南宋的宋高宗,當時她稱宋高宗之書法可說是歷代中國帝王中無出其右之選,她認為他的書法可用天下神筆形容之,問她為何有此說?她答:「宋高宗的字不僅圓渾秀潤,並且神似黃山谷,宋高宗尊重他事母極孝,後來追封為太師⋯⋯」除此之外,宋高宗對於一切的書畫家長處皆有深入之見,曾著作有《翰墨志》,內容見詳。
宋高宗的字遠遠超過他的父親宋徽宗,張老師因喜歡書畫,所讀、所看皆多,她搜羅了許多宋高宗傳世御賜朝臣的書法,每每臨讀,喜難自禁。除此,也從張老師處聽聞了許多名畫背後的典故。例如唐太宗當年是如何獲取王羲之的〈蘭亭序〉,無論是正史上的說法,或者是外傳之說,張老師皆洞明曉暢如明鏡般,並且如數家珍,我也因此更了解辯才和尚和他的師父智永禪師之間更清楚的實情⋯⋯。
張老師家翁有家族淵源於浙江藏書名家沈氏一族——粹芬閣主人,因皆同好於善本古書,所以往來頗密,因此來台後光是古籍、善本書就有百來箱,由此之故,每往張老師宅處時,除了陣陣書香沁人心胸之外,映入眼簾的盡是古書舊藏,光有抄本宋、元、明、清等便有難數之數⋯⋯。
張老師對我向來有玉汝於成之垂顧,特別是在國學基礎學養上用心良多。猶記得《永樂大典》一事,至今回想,其來有自,這部大類部頭的書是中國在當時集大成的重要編纂,張老師特別對此有所說明:「此部書之養成和《韻府群玉》、《回溪先生史韻》之參考有莫大關係。」並且說明舉例,以及當初明帝為何要編此書,中間經歷多少次之修改、重編,張老師也都傳神如繪般地清楚述說,對我有啟發蒙昧之大用。數年之後,深覺自身在歷史典故年代傳承深比同儕稍具通曉些,源自於那段時期張老師耐心發蒙極有關聯。
談到歷史,古人早有發詞說,十七史敘說難盡,更何況日後的二十四史,其餘中國尚有外史、別史等不知凡幾,即便世智聰辯如諸葛,或備有如炬般之慧眼,也無法一窺全覽。因此張老師當時建議最明智之舉便是一讀《資治通鑑》,可收上下五千年為一鳥瞰,並且可得圈玄撮要、通博群籍之妙,如今細想,張老師睿智過人。《資治通鑑》的確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編年史,無論小至匹夫,上達王侯將相,都可從司馬光這部大通史中取得所需要的任何資訊。這部書不但是世界之奇書,更是兵家自古以來所需要參詳之要典,尤其做為古代或現代之領導者、精神領袖所不可或缺之參考資料。其中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秘辛或共所眾知的史料,無不兼容並包。我雖不敏,但從其中也獲益匪淺,如今雖然科技已臻雲端,但更是《資治通鑑》用於現代化人力、科技融合一體最佳之時刻,尤其在管理上,管理用人可收知己知彼、他山之石事半功倍之妙處。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更何況是師恩,一日為師,終生難忘,值此端午前夕,除了感念師德,更希望疫情期間,對於歷史有興趣之同好,居家公辦之餘,可以翻閱現代版的《資治通鑑》註解,一解心中之鬱塊煩悶,也可從中尋求古代人之睿智,或許集古人之仁言利博,對現代人來說也是一件美事。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嶽麓書院為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東側,緊鄰湘江。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西元976年),歷經宋、元、明、清時勢變遷,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 。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歷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見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原匾為北...
李邕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珂羅版(collotype)是最早的手工照相平版印刷術之一,也是最高級的影像複製技術。十九世紀末於德國發明後,傳入東亞。因其製版用的玻璃本身沒有網點,亦無色差;藉由水油(墨)相斥的著墨原理,通過精細的紋路疏密變化表現出畫面的墨彩濃淡、深淺層次,用於複製古代書畫,可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作品,幾可亂真。尤其應用在印刷繪畫、書法、碑帖作品,可表現其特有的筆墨意趣,遂有「下真跡一等」的評價,如日本《國華》、中國《神州國光集》等美術期刊,俱以珂羅版精印著稱;然以其工序繁複細微,耗時費工,成本亦高,因而逐漸沒落,竟有成為絕響之危機。
此次拍賣會特別徵集、輯粹珂羅版精印藝術書畫冊、展覽圖錄與期刊數批,出版年代從1930年代迄今,涵括美國、中國、日本、臺灣與香港等地藝術出版品,內容包括古代書畫大家,趙孟頫、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梅清、石濤等畫跡、法書選集,以及近代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畫冊。包羅萬象,精采可期。藝術銘心,丹青有靈,萬勿錯過擁有絕品分身的好機會!
Lot.280 珂羅版精印書畫藝術畫冊一批(共11冊)
裝幀:精裝2冊、線裝9冊
起拍價:8,800
1.黃賓虹山水寫生冊╱浙江省博物館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9月╱26.5x37.5cm
2.傅抱石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年╱37x26.5cm
3.文衡山拙政園詩畫冊╱華正書局╱38x26.5cm
4.宋拓李邕嶽麓寺碑╱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57年10月╱38x26.5cm
5.中國名畫集外冊第二十一 國朝名畫集錦冊╱上海有正書局╱37x26 cm
6.趙孟頫孝經圖卷╱中華叢書委員會編╱民國45年6月╱38x26 cm
7.元康里巎書謫龍說╱文物出版社╱1959年12月初版╱41x31cm
8.元康里巎草書述筆法╱文物出版社╱1959年5月╱41.5x31cm
9.趙文敏行書╱39x28 cm
10.故宮法書第六輯:故宮博物院藏唐玄宗書鶺鴒頌 唐徐浩書朱巨川告身(限印八百冊)╱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編纂委員會╱民國53年12月初版╱38x26.5cm
11.梅清黃山圖冊╱文物出版社╱1961年9月╱38.5x31cm
Lot.281 石濤珂羅版精印畫冊一批(共7冊)
裝幀:線裝6冊、精裝1冊
起拍價:3,800
1.石濤花卉畫冊╱神州國光社╱民國24年5月初版╱37.5x29cm
2.石濤山水圖詠╱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1年╱37x26.5cm
3.石濤山水無上妙品╱郭昌偉編╱雅蘊齋╱25.5 x 35.5 cm
4.The Wilderness colors of Tao-chi(石濤《野色圖冊》)╱Fong, Wen(方聞)、Fu, Shen(傅申)、Wong Marilyn(王妙蓮)╱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73年╱35x25.5cm
5.石濤山水冊頁╱張宜健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4月初版╱43x30.5cm
6.石濤和尚山水集╱中華書局╱1930年╱41x26cm
7.大滌子乾淨齋倡和詩畫冊╱神州國光社╱民國18年3月╱39x27.5cm
Lot.300 中國古美術書畫期刊一批
裝幀:平裝4冊
起拍價:1,400
1.藝苑掇英34、35期╱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37x26cm
2.清初四畫僧精品集(上)╱上海博物館╱1987年╱37x26cm
3.中國書畫第一集╱香港中國書畫出版社╱1961年╱37.5x26.5
4.中國書畫2003年總第4期╱香港中國書畫出版社╱2003年╱36x25.5
Lot.301 珂羅版精印中國古美術書畫畫冊一批
起拍價:1,600
1.上海博物館藏明清法書選(珂羅版精印全套23張)╱上海博物館編╱39x21.5cm
2.名畫鑑賞虢國夫人游春圖(全套7張附文字解說1張)╱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1979年2月╱37.5x26cm
3.唐寅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1979年6月╱37.5x26cm
4.吳昌碩畫輯╱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全套12張)╱1978年6月╱36x26cm
5.唐顏真卿傳本墨跡選╱上海書畫出版社編╱1978年╱38x25.5cm
6.明祝枝山草書詩翰╱上海書畫出版社編╱1979年╱38x25.5cm
Lot.260 日本裸體美術全集(珂羅版)
編者:上村益郎
出版:富岳本社
出版時間:昭和23(1948)年3月
尺寸:20×28.7cm
裝幀:平裝1冊
起拍價:2,000
↓↓↓↓↓↓↓↓
▶線上目錄,580件豐富拍品,1鍵載好載滿,歡迎分享!!!!!!
https://reurl.cc/EKybyK
▶三大手稿特展
展覽日期:2019年12月21日(六)~2019年12月29日(日)
展覽地點:誠品敦南店2F書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
▶預展
展覽日期:2019年12月27日(五)13:00~21:00、2019年12月28日(六)11:00~18:00
展覽地點: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
▶古書拍賣
拍賣日期:2019年12月29日(日)上午10點起
拍賣會地點: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
歡迎分享~~
李邕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稿費〉
說到稿費,不免無言/顏以對,常有作家向我抱怨,四十年稿費沒漲過!有作家對我說起四十幾年前,拿到一字一元的稿費,他當時月薪一千多元,一篇一萬多字的小說,稿酬幾乎是一年薪水!聽得我又羨又愧,回答他:「您至少過過那種好日子,我呢?誰不想生在盛唐啊!?」
我說「盛唐」不全然是「比喻」,唐代文人「稿費」之優厚,真的令人咋舌。就從初唐說起吧。據說王勃因為辭采華麗,慕名請求代筆者眾,於是他家裡「金帛盈積」。到盛唐有個李邕(李北海),能詩善文工書法,達官貴人、各地寺廟紛紛重金請他寫文章,他寫過數百篇這類「邀稿」而成鉅富。杜甫詩曾描寫李邕家的派頭:「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讀ㄐㄧˋ,織毯)。」被認為是自古以來因寫文章而獲得最多錢財之人。這樣好的事,怎沒落在杜甫先生頭上呢?
從前不稱「稿費」,稱「潤筆」,語出《隋書˙鄭譯傳》。鄭譯是隋朝開國元勳,後因被舉報「貪贓求貨」以及對母不孝等事遭到貶官,但隋文帝感念他當年共患難之情,又把他召回京城賜宴,酒酣耳熱之際,便要內史令李德林立即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宰相高熲一旁戲說「筆乾了」,鄭譯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我猜這鄭譯先生大概真的滿腦子錢,才能一脫口就是這種幽默吧。
潤筆的形式不一定是金錢,古人向文人墨客求取詩詞書畫,或是碑銘志序,除了以金銀酬謝,還可以物易物呢。比如王羲之愛鵝,李白要喝酒,而蘇東坡,據稱送羊肉也可以。
究竟從何時、哪一份刊物開始有了稿費制度?我查閱的書籍文獻都沒有明確記載。早期的副刊或是類似副刊的版面,經常是主編自己寫稿,編者即作者,連徐志摩接編北平晨報副刊(1925年10-1926年10月),據說每星期要寫幾千字應付版面。但也不可能編輯全部自己包了,還是要對外張羅稿源,稿費的制度化,可能就是在副刊形成的過程中,慢慢建立的吧。至於副刊的形成,容後另篇談論。
可以確定的是,報刊稿費的概念,是在有了副刊之後,在此之前,一般的觀念,到報社刊登文字不僅沒有稿費,並且是要付費的。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3月23日創刊的《申報》,創刊號發表〈申報館條例〉被視為最早的文藝徵稿啟事,曰:「如有騷人韻士有願以短什長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區竹枝詞及長歌記事之類,概不取值。」「概不取值」的意思,就是不向你收費。
在副刊興起,甚至成為報業競爭主力之後,稿費自然應需求而生,從每篇奉酬雞蛋兩個,到一篇海外通訊稿費50元天價(當時米價5元一擔)皆有之。
今日稿費普遍在每字1至2元之間,專欄或重量級名家另有標準,詩一般每首以一千字計算,長詩另計。插畫、攝影等圖象標準較複雜,每幅約在六百至三千元之譜。大致如此,與四十年前相去不遠,難怪資深作家經常感慨。我同時是作家也是編輯,比誰都嚮往過去的好時光。
昔日聯副最被稱道的是還曾經「養」過一些作家。那是民國66年,馬各執掌聯副,他以「聯副撰述委員」名義與十餘位年輕作家簽約,每月支付五千元作為作家的「生活基金」,鼓勵作家安心創作,如有作品發表,稿酬另計。當年獎勵的作家包括吳念真、小野、丁亞民、季季、李昂、朱天文、朱天心、蔣曉雲、三毛、蕭颯等十餘位,今日回顧,真是花開滿樹。我在聯合報六十周年時訪問小野,他回憶跟聯副簽約,整整五年,聯副每個月付給他五千元讓他安心寫作,「而且聯副這個約簽得很鬆,雖然說最高的期望是每個月交一篇稿,稿費還另計,但是只有朱天文、朱天心乖乖的寫,就真的成為職業作家。而我跟吳念真還照樣在別地方上班,他白天在療養院當圖書館管理員,晚上是輔大夜間部學生;我也是三心二意,不敢把工作辭掉。稿子寫不出來,馬各也不怪我們,完全沒有懲罰。出書也未必要在聯合報系,非常的寬厚,到現在想來仍是不可思議的機制。」
不可思議的美好時光,過度緬懷,有害身心。今日全球報業媒體的生存困境難以盡述。有一次劉克襄大哥見到我,搖了搖頭:「以前我們整天擔心有一天副刊會不見,原來……有一天整個報紙都會不見!」但說到最絕望處,我又沒有那麼悲觀了。不僅依舊保有無可救藥的樂觀,遇上一些還沒投稿來,先來電仔仔細細詢問稿費多少錢?怎麼計算?如何支付?刊出多久會寄出?不能多一點嗎?能不能不提供身分證字號(怕我們盜用)?甚而有擔心我們竊取他的稿子而要求一收到稿件先付費種種的問題、要求時,我刻薄的劣根性立刻壓倒愧疚之心,得非常努力壓抑自己不要迸出這湧上喉頭的話來:「你稿子能用再來說吧!」
(原載七月號《幼獅文藝》)
李邕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嶽麓書院為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東側,緊鄰湘江。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西元976年),歷經宋、元、明、清時勢變遷,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 。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歷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見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原匾為北宋皇帝宋真親賜。二門匾額 “名山壇席”反映的是南嶽衡山。四大書院中,嶽麓是目前國內惟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書院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各部分互相連接,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嶽麓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湘江西岸,最高峰雲麓峰,又名靈麓峰。海拔300.8米,是南嶽衡山之72峰之一, 1975年闢為嶽麓山公園,與長沙城區融為一體,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雲麓宮、新民主學會景點等。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葬於山上。歷代留下的文化遺蹟文化遺蹟以晉初麓山寺、隋舍利塔、唐李邕麓山寺碑、宋嶽麓書院、禹王碑、明雲麓宮、清愛晚亭最為著名。山下形成了湖南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區。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簡稱第一師範,是一所全日制師範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為南宋的城南書院,由張浚、張栻父子建於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盛極一時。隨著南宋崩潰,書院在元代期間廢棄,改建為僧寺。明朝期間又經歷幾次興廢。清朝光緒29年(1903年),建立湖南師範館,為解決廢科舉、興學校的師資問題,經由湖南巡撫趙爾巽批准設立;同年2月17日正式開學,學制一年;王先謙任第一任館長。入學對象為30歲以下鄉試落選舉子,學制一年,成績及格者發給文憑,准予擔任中、小學堂教員;共設有倫理、經學、算學、中外史學、中外輿地、文學、理化學、英文、圖畫、體操等10多門課程。1914年3月,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建於1913年)合併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此期間主要仿效日本的普通中學與師範學校分立雙軌制,1926年秋季,改為美國式單軌制綜合中學,學校併入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成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1927年因馬日事變而停辦,於1928年春複課,改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1949年,更名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197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批准按照建校初期原貌復建。2000年,學校升格為專科學校,名稱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200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湖南第一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