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媽祖|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大海,神秘莫測,資源無限。就在中國海洋事業崛興的時代,一個海上女神隨之升起。祂就是今天我們俗稱的媽祖。
媽祖信仰與宋元的福建閩人航海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媽祖的顯靈和神跡,大部分與護佑沿海航行者有關。人們對媽祖形象的形塑,一開始就賦予祂具有控制海濤風向的靈性,深具護佑航海人員性命安全的神格職能。
媽祖的誕生,一般認為是在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誕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嶼,是林姓人家的女兒林默娘。
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取代後周,但此時東南諸國未滅。五代「十國」中的閩國,雖在公元945年為南唐所滅,但漳泉等地仍為王審知、陳洪進等所割據,直至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才納土歸降於宋朝。因而,公元960年媽祖林默娘的誕生,應說是在注重海洋事業發展的「十國」末年。
有關媽祖的文獻,就目前所知,最早是南宋的文人集子和方志。媽祖在南宋以前的事跡,均是南宋以後的追記或附會。要至南宋以後,才有了當時代的媽祖文獻。
在宋代,興旺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現了新的主角:中國海商。尤其是在南宋以後,中國海商,特別是福建閩商的海上活動更是蓬勃。媽祖信仰於這段時間出現,絕非偶然之巧合。這與中國海洋事業興勃、當時代的民生經貿背景,以及興勃的閩人航海事業之社會條件和背景起著某種互動的發酵作用。
媽祖一開始就具有「護航女神」的職能,具有支配大海的神力,能預知海上風濤變幻,拯救護佑海上遇險之船民,是「航海者有禱必應」,具有水神,而且是海神的神格。
南宋真德秀《聖妃宮祝文》指說媽祖是「凡航海之人仰恃以司命是用」。吳自牧《夢梁錄》更說媽祖「其妃之靈著,多於海洋之中,佑護船舶,其功甚大」。媽祖在南宋時期的福建沿海地區,已是庇佑海上活動者的守護神。
由於媽祖的「護國庇民」之神功,自宋代以來,屢受歷代朝廷敕封。從北宋宣和五年朝廷賜廟額「順濟」,媽祖崇祀正式收編進入官方的宗教體制開始,南宋受封14次,從「夫人」晉升為「妃」。元朝之時,因為護佑海運漕糧有神功,朝廷又把媽祖封號由宋代「妃」爵晉升為「天妃」。明代庇佑鄭和下西洋等有神功,保持「天妃」封號。清代,康熙23年攻克台灣、澎湖之後,媽祖地位更是獲得提升,由「天妃」晉升「天后」。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天后聖母」、「天后宮」之緣由了。
媽祖被收編進入古代帝制王朝的傳統儒教宗法系譜,也被佛、道吸納和融合,納入佛道神系之中。李丑文《靈惠妃廟記》指該廟在「至順三年(金山僧)僧德煥募眾重修」。元代,莆田黃四如《聖墩順濟神廟新建蕃厘殿記》提出了媽祖「即普陀大士千億化身」之說。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是具體化地指說,媽祖的出生,是因為其母親夢吞南海觀音給的優鉢花,懷孕生下了媽祖。所以,媽祖5歲的時候就能誦觀音經。佛教經典還有一部《觀音大士說天妃娘娘》。佛、道及民間信仰的交融,影響所及,明清以後,許多的天妃宮、天后宮往往建有觀音堂、佛堂或配祀觀音,也有不少觀音廟以媽祖為陪祀。
在道教方面,《宋會要輯稿》〈張天師祠條〉記有媽祖合祀於張天師廟內。另,前引之元代黃四如《聖墩順濟廟新建蕃厘殿記》也說媽祖「即姑射神人之處子」,亦可推斷,至少在元代,媽祖信仰已含有道教色彩。《道藏》〈洞神部〉收有《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據推斷,這是明初永樂七年之文獻。由此可窺,在明初,媽祖已被纳入道教的譜系之中。
謝重光教授《媽祖信仰:建構東亞共同體的重要精神資源》一文指說,媽祖信仰與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基礎,在於媽祖信仰分布地域的廣大和信眾數量的巨大。這就使得儒、釋、道三教都不能無視媽祖信仰,必須想方設法接納祂,以壯大本教的力量。至於媽祖信仰與儒、釋、道三教融合的過程,既可看作是媽祖信仰對三教成分的吸納,也可看作三教對媽祖信仰的改造。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東亞共同體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秦始皇回歸 — 從「亞細亞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
也是在日本聽到的一個說法:戰後一般日本人對新中國傾向「同情理解」,跟香港上一代「大中華民主派」異曲同工。不少日本人認為,中國最有可能突破西方壟斷的世界秩序,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只有中國一席代表「有色人種」,其餘四席都是「白人國家」,因此不少亞拉非國家的人都不無天真地認為,中國上來了,代表「非西方世界」也吐氣揚眉。
這個說法令人想起明治維新前後在中日兩地都流行的「亞細亞主義」:西方帝國主義很殘暴,亞洲人要團結起來抵抗。至於「東亞共同體」誰做主,日方一開始是比較曖昧,他們拋出中間路線,類似「一國兩制」的「一東亞,兩大國」。在辛亥革命的前夜,清日兩國已經放下甲午戰爭的恩怨,之後日本還在日俄戰爭打贏了白種人國家,勝負還有甚麼好說。中國學習明治政府的維新方案,日本則大力向中國輸出「日本模式」。為了阻止歐洲列強殖民東亞,因此證成了「日清提攜」的必要。
當時有日本的官方學者表示,日俄戰爭雖然在日俄之間,但戰果同時保全了中國,乃至東亞的獨立。後來「日清提攜」很快就生變。因為日本官方的人,管不住底下亞細亞主義的流浪武士,他們趕赴中國協助中國革命黨,最後成功推翻了清朝。如果弱勢的清朝繼續存在,日清提攜可能繼續一段時間,但政權落入袁世凱之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孫文的革命軍不服北洋系主理的民國政府,之後到了廣州籌備北伐。本來是反俄的黑龍會幫助了革命黨,但革命黨之後要北伐,打更多的戰爭,選擇了日本的地緣敵人蘇聯。中國革命黨也因此接收了大量蘇聯金錢和武裝資助。作為回報,就是聯俄容共,中日就此分道揚鑣。日清提攜終結,中國實際上成為蘇聯兩面落注的勢力範圍,成了戰鬥民族的二毛子。日本只能自己搞了,之後就推出了大東亞共榮圈。「初心」似乎還是不變,也是東亞要團結起來抵抗打擊白人,只是國民政府已經淪為蘇聯勢力範圍,在野共產黨更是蘇聯直系扶持,中國沒有希望,日本自然天命所歸。在有色人種國家,只有日本有能力。所以無怪日本人選擇了汪精衛政權,因為那是中國裡面唯一不與蘇聯合作的「東方人政權」。
中國人視那為「汪偽政權」,然汪又何嘗不是為自己的「大局」奮鬥:在一段已時仍保存的錄音中,汪精衛用廣東話演說,力陳不能與日本全面開戰,否則蘇聯和共產黨就會黃雀在後。事後證明他說得對。但很多年之後,「亞洲主義」仍然在日本揮之不去,日本當然有「左膠」。
中國文化是習慣認賊作父的,不管是五胡、金人、蒙古人、女真人,打入去了就成了爺,爺是蘇聯也一樣。但日本人對自我和外在世界的邊界十分敏感。它在天朝旁邊知道自己是異型;在蒙古人入侵中國之後,它知道自己是異型;在歐陸帝國宰制的新世界,它知道自己是異型。所以日本人早在福澤諭吉的年代,已經在考慮「東亞的命運」。在他們看來,東西方之間遲早有一場世界末日大戰,勝者全取,敗者的種族和文化將被完全抹取。
20 世紀初,天朝主義在中國大陸崩潰,天朝下降為新國家(中華民國),為自己的生存掙扎求存求發展。天朝主義東渡到了日本,在 1940 年代,日本其實在實踐古代中國的「天下」理念(八紘一宇),並通過扶植各地的殖民政權,架構起一個超國家體系/非主權國體系。整個東南亞成為供應戰事軍需的產地。大東亞共榮圈的內在,可說是新天朝的新朝貢主義。日本是中心之國,東亞是藩屬。
日本戰敗,天朝又崩潰,還原成諸國。但天朝還是沒有終結。在 2017 年開始,中國政權開始鼓吹「人類命運共同體」此一「世界主義」及「全球化」式的意識形態。「人類命運共同體」當然有很多美麗的願景:「合作共贏」、「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御用學者競相詮釋這個主旋律:融合中國儒家文化的中國共產黨,將提供異於歐美帝國主義的「全球治理新方案」。想到這裡我才明白十九大之前,外交部長王毅為何會撰文吹捧「習近平的外交思想超越了西方 300 年的國際關係理論」。
這不盡然是拍馬屁,也是中國共產黨真正想做的事情 — 重新建立一個超越「主權國」格局的新秩序。前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曾經在日本演講時提到,中國想恢復「朝貢秩序」,眼光實在超前。為何「一帶一路」甚至中共本身,也會自我論述為要製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中國希望將權力觸手滲透到世界的每一處,突破「民族國家主權」的防衛,讓其他國家以中國為中心,成為藩屬。
日本天朝主義的起源,由他們考慮「東亞命運」的那一刻開始;中國的新帝國主義,則源自他們思考「人類命運」的那一刻,雄心更大。不過天朝 2.0 和 3.0 的動力都是來自「守衛東方」,西方作為強大的他者和鏡像,成為自我武裝的合法性。為了反抗西方的霸權,東方也必須成為更大的霸權。而 1940 年的方案是日本領導大東亞共榮圈,2019 年的方案則是中國建立「新朝貢體系」並宰制世界。歐美的新帝國主義(18 世紀以降)也是以「普世」和「人類」維度去考慮事物。「白人的負擔」是對整個人類的義務,要由我們來傳播文明;基督教則是普世的救贖,之後則是具擴散性的「華盛頓模式」。
歷史證明,當一個國家開始談論「人類的命運」之類的巨靈,就是它走向帝國主義的徵兆。現時的中國共產黨則自我創造了「中國人的負擔」,他們認為自己有義務和權力,向世界輸出中國模式,因為「中國模式」是非西方的出路,而當然西方那一套對他們來說已經不行了。「我們有責任為世界尋求一條生路。」今日的中國推銷「中國方案的人類治理術」,和 1930 年之後的日本,自我認同必須出山領導東亞一樣,已經進入了侵略者的自我證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福音,是為建造世界帝國鋪路。
對於全球(包括日本)的進步主義者來說,天朝和帝國不是壞事,他們認為「帝國的原理是寬容的」,因為「理論上」帝國比起民族國來說更加寬容、具更多的異質性格和半自治部份。會有很多左派視中國模式為國族世界體系的解藥。他們認為國族和國家是自由和民主的敵人,超國家的「天下」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另類出口。期待自身之外的 alternative,他們期待過蘇聯、蘇維埃延安、赤色柬埔寨、委內瑞拉……雖然這些國家都一一仆街,但他們錯誤理解政治共同體,認為國族是自由和個體的敵人,因此知識份子不斷尋求「政治國族」此「天地之常經」以外的虛空選項。
作為天朝的中國,當然現時還是在很多人的期待中。對跨國資本來說,中國也代表了他們的未來。所以無怪習近平本人 2017 年在代表全球跨國利益共同體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y Forum) 「大放異彩」。我們目睹了一個反常的新現象 — 中國維護「全球化」,而美國退場。中國、全球主義者、歐美進步知識份子尷尬的狂歡雜交,揭示出「中美共同體」的利義苟合和正邪難辨,進步左派與資本霸權站在一線,並同情中國。這當然證明了西方的衰退,中國崛起本身就可以視為西方理想和策略的自我崩潰。他們為了圍堵蘇聯、為了反美、為了廉價勞工……他們選擇了足以毀滅自己的捷徑。
雖然在新疆、西藏、台灣、香港的街道上,我們沒有看到帝國「理論上」的寬容,也沒有看到帝國中「理論上」的自治可能。中華政教體系、中國世界、朝貢體系等等概念的「寬廣」,從來只是「理論上」的。
正如很多善男順女都會說,為何中國從來不像他們學古文時讀到的那個和平禮義之邦。正如《聖經》和歐陸文化也充滿美,但歷史輾過多少原住民的屍骨。看看新疆的集中營。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裡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後大家都是中國人,但中國人一向分三六九等。左翼份子夢想的世界大同,在中國實現的現實,是一個對理念的異型式嘲諷。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中國當然可以給你,但這顯然不會是怎樣舒服的天國。這份知識,是帝國之外的知識份子不能領受的。
東亞共同體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秦始皇回歸 — 從「亞細亞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
也是在日本聽到的一個說法:戰後一般日本人對新中國傾向「同情理解」,跟香港上一代「大中華民主派」異曲同工。不少日本人認為,中國最有可能突破西方壟斷的世界秩序,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只有中國一席代表「有色人種」,其餘四席都是「白人國家」,因此不少亞拉非國家的人都不無天真地認為,中國上來了,代表「非西方世界」也吐氣揚眉。
這個說法令人想起明治維新前後在中日兩地都流行的「亞細亞主義」:西方帝國主義很殘暴,亞洲人要團結起來抵抗。至於「東亞共同體」誰做主,日方一開始是比較曖昧,他們拋出中間路線,類似「一國兩制」的「一東亞,兩大國」。在辛亥革命的前夜,清日兩國已經放下甲午戰爭的恩怨,之後日本還在日俄戰爭打贏了白種人國家,勝負還有甚麼好說。中國學習明治政府的維新方案,日本則大力向中國輸出「日本模式」。為了阻止歐洲列強殖民東亞,因此證成了「日清提攜」的必要。
當時有日本的官方學者表示,日俄戰爭雖然在日俄之間,但戰果同時保全了中國,乃至東亞的獨立。後來「日清提攜」很快就生變。因為日本官方的人,管不住底下亞細亞主義的流浪武士,他們趕赴中國協助中國革命黨,最後成功推翻了清朝。如果弱勢的清朝繼續存在,日清提攜可能繼續一段時間,但政權落入袁世凱之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孫文的革命軍不服北洋系主理的民國政府,之後到了廣州籌備北伐。本來是反俄的黑龍會幫助了革命黨,但革命黨之後要北伐,打更多的戰爭,選擇了日本的地緣敵人蘇聯。中國革命黨也因此接收了大量蘇聯金錢和武裝資助。作為回報,就是聯俄容共,中日就此分道揚鑣。日清提攜終結,中國實際上成為蘇聯兩面落注的勢力範圍,成了戰鬥民族的二毛子。日本只能自己搞了,之後就推出了大東亞共榮圈。「初心」似乎還是不變,也是東亞要團結起來抵抗打擊白人,只是國民政府已經淪為蘇聯勢力範圍,在野共產黨更是蘇聯直系扶持,中國沒有希望,日本自然天命所歸。在有色人種國家,只有日本有能力。所以無怪日本人選擇了汪精衛政權,因為那是中國裡面唯一不與蘇聯合作的「東方人政權」。
中國人視那為「汪偽政權」,然汪又何嘗不是為自己的「大局」奮鬥:在一段已時仍保存的錄音中,汪精衛用廣東話演說,力陳不能與日本全面開戰,否則蘇聯和共產黨就會黃雀在後。事後證明他說得對。但很多年之後,「亞洲主義」仍然在日本揮之不去,日本當然有「左膠」。
中國文化是習慣認賊作父的,不管是五胡、金人、蒙古人、女真人,打入去了就成了爺,爺是蘇聯也一樣。但日本人對自我和外在世界的邊界十分敏感。它在天朝旁邊知道自己是異型;在蒙古人入侵中國之後,它知道自己是異型;在歐陸帝國宰制的新世界,它知道自己是異型。所以日本人早在福澤諭吉的年代,已經在考慮「東亞的命運」。在他們看來,東西方之間遲早有一場世界末日大戰,勝者全取,敗者的種族和文化將被完全抹取。
20 世紀初,天朝主義在中國大陸崩潰,天朝下降為新國家(中華民國),為自己的生存掙扎求存求發展。天朝主義東渡到了日本,在 1940 年代,日本其實在實踐古代中國的「天下」理念(八紘一宇),並通過扶植各地的殖民政權,架構起一個超國家體系/非主權國體系。整個東南亞成為供應戰事軍需的產地。大東亞共榮圈的內在,可說是新天朝的新朝貢主義。日本是中心之國,東亞是藩屬。
日本戰敗,天朝又崩潰,還原成諸國。但天朝還是沒有終結。在 2017 年開始,中國政權開始鼓吹「人類命運共同體」此一「世界主義」及「全球化」式的意識形態。「人類命運共同體」當然有很多美麗的願景:「合作共贏」、「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御用學者競相詮釋這個主旋律:融合中國儒家文化的中國共產黨,將提供異於歐美帝國主義的「全球治理新方案」。想到這裡我才明白十九大之前,外交部長王毅為何會撰文吹捧「習近平的外交思想超越了西方 300 年的國際關係理論」。
這不盡然是拍馬屁,也是中國共產黨真正想做的事情 — 重新建立一個超越「主權國」格局的新秩序。前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曾經在日本演講時提到,中國想恢復「朝貢秩序」,眼光實在超前。為何「一帶一路」甚至中共本身,也會自我論述為要製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因為中國希望將權力觸手滲透到世界的每一處,突破「民族國家主權」的防衛,讓其他國家以中國為中心,成為藩屬。
日本天朝主義的起源,由他們考慮「東亞命運」的那一刻開始;中國的新帝國主義,則源自他們思考「人類命運」的那一刻,雄心更大。不過天朝 2.0 和 3.0 的動力都是來自「守衛東方」,西方作為強大的他者和鏡像,成為自我武裝的合法性。為了反抗西方的霸權,東方也必須成為更大的霸權。而 1940 年的方案是日本領導大東亞共榮圈,2019 年的方案則是中國建立「新朝貢體系」並宰制世界。歐美的新帝國主義(18 世紀以降)也是以「普世」和「人類」維度去考慮事物。「白人的負擔」是對整個人類的義務,要由我們來傳播文明;基督教則是普世的救贖,之後則是具擴散性的「華盛頓模式」。
歷史證明,當一個國家開始談論「人類的命運」之類的巨靈,就是它走向帝國主義的徵兆。現時的中國共產黨則自我創造了「中國人的負擔」,他們認為自己有義務和權力,向世界輸出中國模式,因為「中國模式」是非西方的出路,而當然西方那一套對他們來說已經不行了。「我們有責任為世界尋求一條生路。」今日的中國推銷「中國方案的人類治理術」,和 1930 年之後的日本,自我認同必須出山領導東亞一樣,已經進入了侵略者的自我證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福音,是為建造世界帝國鋪路。
對於全球(包括日本)的進步主義者來說,天朝和帝國不是壞事,他們認為「帝國的原理是寬容的」,因為「理論上」帝國比起民族國來說更加寬容、具更多的異質性格和半自治部份。會有很多左派視中國模式為國族世界體系的解藥。他們認為國族和國家是自由和民主的敵人,超國家的「天下」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另類出口。期待自身之外的 alternative,他們期待過蘇聯、蘇維埃延安、赤色柬埔寨、委內瑞拉……雖然這些國家都一一仆街,但他們錯誤理解政治共同體,認為國族是自由和個體的敵人,因此知識份子不斷尋求「政治國族」此「天地之常經」以外的虛空選項。
作為天朝的中國,當然現時還是在很多人的期待中。對跨國資本來說,中國也代表了他們的未來。所以無怪習近平本人 2017 年在代表全球跨國利益共同體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y Forum) 「大放異彩」。我們目睹了一個反常的新現象 — 中國維護「全球化」,而美國退場。中國、全球主義者、歐美進步知識份子尷尬的狂歡雜交,揭示出「中美共同體」的利義苟合和正邪難辨,進步左派與資本霸權站在一線,並同情中國。這當然證明了西方的衰退,中國崛起本身就可以視為西方理想和策略的自我崩潰。他們為了圍堵蘇聯、為了反美、為了廉價勞工……他們選擇了足以毀滅自己的捷徑。
雖然在新疆、西藏、台灣、香港的街道上,我們沒有看到帝國「理論上」的寬容,也沒有看到帝國中「理論上」的自治可能。中華政教體系、中國世界、朝貢體系等等概念的「寬廣」,從來只是「理論上」的。
正如很多善男順女都會說,為何中國從來不像他們學古文時讀到的那個和平禮義之邦。正如《聖經》和歐陸文化也充滿美,但歷史輾過多少原住民的屍骨。看看新疆的集中營。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裡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後大家都是中國人,但中國人一向分三六九等。左翼份子夢想的世界大同,在中國實現的現實,是一個對理念的異型式嘲諷。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中國當然可以給你,但這顯然不會是怎樣舒服的天國。這份知識,是帝國之外的知識份子不能領受的。
東亞共同體 在 Ncu亞洲共同體與東亞文化交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Ncu亞洲共同體與東亞文化交流. 174 likes. Education. ... <看更多>
東亞共同體 在 【頭條開講】東亞共同體又來了?美日韓東協會議談朝鮮?鳩占鵲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