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跟中國朋友解釋
#不是說同種語音就是同個國家
#不是過中國新年就是中國人
#不是黃皮膚黑頭髮就是籠的傳人
補充"文化圈(Kulturkreis or Cultural area)"
不同的國家可能有相同的宗教、民俗、服裝或是建築與語言
差異很大的兩國,如果被文化入侵
甚至連蒙古都算俄羅斯文化圈
基於地域、語言的這種很多,不多說了
像是加勒比海、遠東、近東、中東、印度次大陸等
基於文化相同有
盎格魯、大中華地區、大印度、阿拉伯世界、北歐、大中東、大波斯等..
基於宗教
佛教世界、基督教世界、印度教、伊斯蘭國度、穆斯林世界
還有音樂來分的
1.歐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北非、西南亞、中亞、南亞、印尼和南歐部分地區
3.美洲印地安人、東亞、北西伯利亞
不過這很複雜,大概要好和弦之類的高手才聽得出來
歐美人不睡午睡 為何還可以滿血工作? ▶ 午睡文化與歷史
https://youtu.be/lLjtJDXYVyY
東亞文化圈建築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因應 #文化部 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劃」, #國立臺灣美術館 特別舉辦「 #2019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以「世界、地域及多元當代視野下的臺灣藝術史」為題,重新探討與詮釋臺灣藝術史研究觀點。
東亞文化圈建築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修行就是要去洞穴裡啊!不然要去哪?」——亞美尼亞Geghard修道院遊記
----
對人類來說,洞穴似乎始終是一種帶有神秘感但又極具吸引力的空間;大概也是因為如此,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一些當成聖地或宗教場所的洞穴,其中台灣最有名的大概是基隆的仙洞巖和台東長濱的八仙洞,其他東亞各國將自然地景塑造為神聖空間的案例也不少見。相對來說,我在基督教文化圈裡的北美或歐洲旅行,就幾乎沒看過有人把洞穴拿來當宗教場所用,一直到這次來到亞美尼亞,拜訪位在葉爾溫市郊、大半從洞穴中鑿出來的Geghard修道院(始於公元第四世紀,現有建築建於1215年)。
就像拜訪高加索山其他地方一樣,如果不想參加旅行團也不想搭計程車,唯一的方法就是和當地居民一起擠又熱又慢的「馬舒卡」,40多公里的路途得花上一個多小時,而下車的地方距離修道院還有好幾公里,我下車時當地人已經虎視眈眈的等我花錢請他們載,束手無策之下也只好接受了。
----
修道院位在溪谷的最深處,傍晚拜訪時已大半陷入陰影中,正好讓熱了一整天的我可以稍稍喘息;外觀上來看這座修道院的主教堂似乎和亞美尼亞式的建築沒有太大差別,都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 造型簡單、呼應亞拉臘火山口地形的圓錐形尖塔
* 相較於拜占庭式建築更著重垂直線條,但比高度及規模皆明顯遜於哥德式
* 大多以火山岩為建材,石材本身的紋理為建築增添許多滄桑感
以上這些都是亞美尼亞教堂獨有的特色,和歐洲最常見的三大形式(羅馬、拜占庭、歌德)都不一樣,原因不難理解——亞美尼亞的教堂建築發展得比這些形式都還早,而且在六、七世紀就已定型,幾乎沒有受到後來歐洲其他建築風格影響。
----
不過走進去教堂一看,瞬間明白了這裡是有多麼與眾不同——教堂內分成至少6、7個不同的小教堂,其中超過一半都是直接利用岩洞空間(但不確定哪些是天然哪些是人工),壁面上仍然保留了洞穴該有的不規則感,岩壁上仍然有水滲出,除了頂端一個小小的洞口以及蠟燭之外完全沒有光源,裡面幽靜陰涼到讓人有點不自在的程度。除了教堂本身,周遭還有很多較小的洞穴,彼此之間有階梯連結,不知為何讓我想到了中國甘肅的敦煌石窟。
這裡也可以看到不少亞美尼亞式的十字架,上面滿目著細緻的花紋,尖端還會像植物一般稍稍伸展開來;而這些十字架最常出現的方式是直接雕刻在一塊石板上,結合岩石本身的紋理以及其他周邊的雕刻造型,這種東西被稱作khachkar,意指「十字架石碑」。
----
基督教的修道主義大約是從第四世紀初開始出現。隨著基督教變成羅馬帝國國教,宗教迫害瞬間消失,這導致一些基督徒覺得活在世界上太容易、應該要離開俗世追求更刻苦的生活,洞穴、山野和沙漠是常被選擇的地方。後來這些隱修者逐漸形成有組織的團體,也就是後來的各家修會。有的宗派如新教各派大多沒有或不重視修道,但近東地區的教會傳統包括亞美尼亞正教仍有修道制度,而且現在亞美尼亞境內的旅遊景點大半都是修道院,可見得修道主義對這個國家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洞穴裡修行似乎是一種跨宗教的現象,從敦煌石窟、台灣仙洞巖和八仙洞到亞美尼亞的Geghard都是出於類似的想法——或許藉由洞穴特有的空間感,可以塑造出一種與世隔絕的情境,讓修行者能夠更專注於其修行目標吧!(以上純屬本人推測)
對我這個新教徒來說,修道是一種既遙遠又難以想像的生活方式,我還在透過這些旅行所見慢慢拼湊出它的真實樣貌。
(拜訪時間:2019/5/27)
#gaga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