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的夜生活考察日記」
那一班是去波蘭華沙。
之前我每次去呀,都是安排觀光和美食的行程。但既然波蘭的航班被歸類到戰鬥民族的航班系列,我當時一心就想要去看看,波蘭的夜生活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
(因為我目睹過最可怕的喝法,都是在東北亞。但奇怪,為什麼沒有人說我們戰鬥呢?)
當天機上的組員,居然完全沒有人想出去。當我在心中默默拭淚之際,餘光瞄到了一個南歐女乘客。年輕、眼神充滿好奇、掛著笑容、禮貌、在飛機上動作俐落迅速。我確定了:她一定是偽裝成客人的組員。
我立馬鎖定她,接著搭訕。
果然,她是正在放年假的馬爾他女組員。她說她前幾天晚上,煩惱著放假不知道要去哪裡,於是拿了一支飛鏢射世界地圖,射到華沙,於是就上了這班飛機。
很好,我的波蘭夜生活考察任務,新增了第一名小隊員。
不過這個考察小隊也太小了吧!兩個人?既然當天晚上就得出去......不然這樣吧,我跟她想了辦法,上社群交友網站,看有沒有當地人或是外國遊客也要一起出去的,這樣至少有多一點伙伴一起行動。
有一個波蘭男生立刻傳來了訊息,說他跟他的朋友晚上會去跑幾個華沙厲害的酒吧。「妳們歡迎加入。」他說。
但我們也不能隨便就去啊,於是我多和他聊了一下,試圖從文字當中,嗅出對方值不值得信任。腦中的雷達給我一些警示,頻率不對,但說不上來具體的原因。「我們今天先不出去了,累了。」我跟他說。
於是我跟馬爾他女生決定:「今天晚上我們相依為命吧,兩個人去考察。」我們兩個打扮好了,要先去市區吃晚餐。當我手機拿起來要叫車的時候,看見一整排未讀訊息。那個波蘭男生傳的。
「妳確定不要跟我們去嗎?一定很好玩。」
「我保證帶妳們去這裡最紅的點。」
「妳們一定會很盡興。」
「哈囉,妳還在嗎?」
「嗨?」
「妳不要以為妳們長得好,就可以把別人當狗!」
「我不像妳過去遇到的那些狗。」
「X」
我站在飯店前面,背脊發涼。太激進了吧!幹嘛!!!刪掉,封鎖。
吃完飯,我跟馬爾他女生去了第一間空中酒吧,它在高樓的樓頂,網路上說它是華沙的第一名。但我覺得普普通通,看市景可以,一群人去可以,散戶去就比較無聊。只能掛在吧檯旁邊,閒雜地聊一些千篇一律的話題。
我轉頭跟馬爾他女生說:「喝完這一杯琴湯尼,我們就走吧。」「好。」我把臉轉回吧檯,就在這一瞬間,我看見「他」了。
「他」也看見我了。
照理來講我一定看不出來他是誰,但從他盯著我的眼神,我看出來了。我感覺自己像是被老鷹盯上的兔子。
「嗨,亞洲。」吧檯很大,圓弧形的。他在另外一邊,朝著我們這裡慢動作走來。眼神裡帶有一絲不可置信的笑意?敵意?我一時間沒有辦法確定。
我放下酒杯,抓著馬爾他女生的手腕。「走了。」她沒有多問。
我們擠過一陣陣微醺的人群,到了電梯口。那裡已經有一群男生等著要離開,看這陣仗,我們是絕對擠不上下一班。
「嗨,我和我的朋友第一次出來玩,你們知不知道除了這裡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值得去呢?」我開口,演得一副很不好意思地問那群電梯口的男生。
正當他們認真在分享地點的時候,我拉著馬爾他女生鑽到了電梯正門口。這樣的陣仗安排,我們已經有一道高大的人牆圍繞著了。
那是我遇過等最久的電梯。
「亞洲!亞洲!」他的聲音感覺不遠。電梯口的男生們面面相覷,回頭看了看。「在叫妳嗎?」他們問。
「拜託不要讓他看到我,我們正在逃離他。」我雙手用力壓在胸前。「沒問題,我們這群人,每天健身就是為了這個。」最前面的男生嘟了嘴,滿意地看了看他的手臂肌肉。
接下來的那一瞬間,他們的背脊好像同時全部一起被拉直,像左看齊似的,自動把人牆的所有縫隙填滿。
電梯來了,我們全都進去了,我和馬爾他女生被擠在最裡面,感到很安全。但電梯門沒有關上,「亞洲!我知道妳在裡面!」。
前方一陣推擠,剛剛嘟嘟嘴看手臂肌肉的男生,手撐著「他」的肩膀。「欸欸欸,嘖嘖嘖。」他搖搖頭。然後電梯門關上了。
「妳對他做了什麼啊?」他們邊笑邊問。「我們對於波蘭男生這樣對待妳們,感到十分抱歉。」他們邊走、邊笑、邊鞠躬。
他們是大學生,後來帶了我們去華沙大學城區的酒吧,那裡又是一番天地。
「這一輪我請吧。」我說,想謝他們救命之恩。嘟嘴男推開我的信用卡。「嘿,我們是主人,我們來。」
我記得我們坐在幾張會陷下去的沙發上,大家聊得很熱絡。那一瞬間,我意識到了兩件事:
第一、我真的是整個晚上看見的唯一一個亞洲人。還有,這才是真正的華沙夜生活出現的紳士。
IG: bonnie_chang_
東北亞 填 圖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甜蜜食間 / Ying’s Sweet Time] Taïrroir 態芮 x JL Studio「Starry, Starry Sweets #星新鄉映」甜點餐會 / Starry, Starry Sweets event
週一下午,我搭上久違的台北捷運,一路彎過松山機場,來到自己並不熟悉的大直。我對巴黎的14條地鐵線幾乎倒背如流,偶爾還和朋友比賽搶答從A至B的各種轉乘方法,但回到自己的家鄉,縱然同處一城,台北市卻有許多角落我從未涉足,經常像在旅行。怎料到當天的體驗,也像是這趟旅程,熟悉與探索兼具,像與闊別數年的親友重逢、但雙方都早有對方未曾參與的生命歷程。
我步行繞過疏闊的街區,來到早已好奇許久、卻始終沒有機會拜訪的 Taïrroir。沒想到初次來訪,不僅是幸運受邀、還是參加由它們與 JL Studio合作舉辦的一場 #甜點餐會。距離開場還有一些時間,兩家餐廳的公關 Amanda 和 Cathy 親切地帶我進到廚房、和主廚們打招呼。Chef Kai(何順凱)正專注於眼前的準備工作、Jimmy(林恬耀)則在四處走動協調,廚房的空調雜以鍋爐的熱氣,空氣中漂浮著食物的味道,還有廚師與甜點師們在嚴謹的動作、手勢裡快速搏動的脈息,那也是我好久不見的場景。正當有些近鄉情卻時,Taïrroir 的甜點主廚 Angela(賴思瑩)親和爽朗的笑容與聲音卻幫我回到了地面、並迅速拉近了距離。她一邊和我閒聊家常、一邊介紹她的團隊與今天的餐會內容,另一邊手還在完全不停地將美祿冰淇淋用擠花袋擠入管中成型。旁邊的甜點師將蛋白霜送入烤箱中烘烤、走道另一邊的檯面上則是放在矽膠墊上備用的鳳梨咖哩葉脆片, JL Studio 的甜點主廚 Una(韓慧婷)此時也默默地來到對面,一起把工作完成。她們告訴我,這次的餐會除了頭尾的 amuse-bouche(開胃小點)與 mignardises(伴茶小點)外,共有五道餐點,讓我做好準備。
賓客陸續來臨,我也見到了幾位久違的朋友,途中還和另外一位曾在巴黎巧克力大展有過一面之緣的甜點師 Jeannie 相認…這種陌生中揉著熟悉、新奇裡又有安心的感覺就這樣一直伴著我持續到餐會最後。回到用餐區域,桌上早已準備好菜單和詳細的餐點說明:
.
開胃小點 / Amuse-bouche
秋季柿子(by Una)、香茅愛玉(by Angela)
.
前菜 / Entrée
「棕櫚糖、香蘭葉、炭烤椰子」
「美祿、桂圓、濃口醬油」
.
彩蛋:「九層塔、開心果、金桔」(by Jimmy & Angela)
.
主菜 / Plat
「蝦米、鹹蛋黃、鳳梨」
.
前甜點(轉換過場)/ Pré-dessert
甘蔗檸檬
.
餐後甜點 / Dessert
「仙草、豆漿、百合」
.
伴茶小點 / Mignardises
芋頭塔、麵茶叻沙達克瓦茲、Rojak 馬卡龍、千層蛋糕、棉花糖、泡芙
.
飲品搭配 / Pairings
凍頂烏龍香料茶、桂花康普茶
縱然附上照片的詳細新聞稿與餐點說明,讓賓客對陸續上桌的甜點事先即有概念,但這些在一般甜點作品中少見的風味組合與形式,仍然讓人好奇不已。結果確實處處皆有驚喜,整個用餐體驗不僅帶我重回那個陽光明亮刺眼、飲食風情慵懶與潑辣兼具的新加坡,也讓人再次意識到,自己對家鄉的了解仍有一大塊空白需要填補。
由於此餐會從許多面向來說都引人思索,更有許多在餐點味道之上的象徵意義,我將自己的觀察重點分項條列在後。餐點的說明則放在照片說明中,直接點照片就能深入了解。
.
// #甜點是堂而皇之的主角
「Starry, Starry Sweets」由台北的 Taïrroir態芮、台中的 JL Studio兩間今年甫獲得米其林二星的餐廳合作舉辦,但這次的主角並非早已在台灣頗為知名的兩位主廚 Kai 與 Jimmy,而是他們極為倚重的的甜點主廚 Angela 及Una Han。台灣的四手聯彈活動、餐會等舉辦得相當頻繁,比巴黎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旦沒有新意或獨特的概念、視角,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法國雖早有全甜點套餐(過去的 Lasserre)、甚至全甜點餐廳的存在(如目前已轉型的 Dessance、擁有米其林二星的 Sarkara),但星級餐廳聯手打造以甜點為主題的餐會,卻也難得一見。
許多人認為甜點是餐點的配角,但它其實是構成美好用餐體驗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好的甜點不僅能呼應餐點的概念、傳達主廚或餐廳的哲學,甚至能夠扭轉印象、挽救糟糕的一餐。雖說如此,甜點主廚從料理主廚的團隊中獨立出來、由幕後來到聚光燈下,也僅是近三、四年的事。法國的明星甜點主廚如今風頭之健,有時甚至蓋過料理主廚,成為餐廳與旅館宣傳的主力。這場餐會似乎也暗暗呼應了這樣的趨勢,從名額在公布後數小時便迅速額滿,便可窺見台灣也逐漸在醞釀這樣的能量。看到台灣的甜點主廚們逐漸在各場合中受到重視,確實令人十分振奮。
.
// #GirlPower
雖然甜點一向與女性連結在一起,但專業廚房中的女性甜點主廚卻比一般人想像得要少。女性要在廚房中面對的不僅是體力的挑戰,還有過往並不友善的廚房文化。即使如我在《#法式甜點學》中為大家專訪到的 Jessica Préalpato 主廚(目前法國唯一在三星餐廳服務的女性甜點主廚),都曾經遇到廚房霸凌。還記得採訪當時 Jessica 曾經問我,在亞洲情況是否更為嚴重,因為她認識的一位日籍女性甜點主廚也在職涯上遇到重重障礙,我的回答是「台灣的狀況比日本好,女性較能夠在職場上發揮所長」。本次餐會之後,我在想,若能回到過去,我應當更有自信。
女性主廚的作品風格,一般咸認較為柔美、細膩,但有趣的是,Angela(Taïrroir)與 Una(JL Studio) 兩人的甜點卻完全不帶任何性別濾鏡。餐會中的每一道作品都自信、創意十足、充滿生命力與活力,即使在巴黎也難得一見。之前我堅持將 Jessica 主廚的訪問加入書中,除了想凸顯女性在這個產業中的努力與傑出表現,更是因為希望有那麼一天,性別不再是重點、我們也不再需要著墨女性在職場上的挑戰與掙扎,而能單純地從作品出發。看到 Angela 和 Una的甜點,我不禁樂觀地認為,這樣的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順帶一提,當我問起兩位的團隊成員,她們都非常爽快且自傲地回答:「對,我們(甜點)團隊裡都是女生!」
.
// #台星相映
Angela 是新加坡人,卻在一個以法式手法創新台灣精神的餐廳工作;Una 是土生土長的高雄女孩,卻在台中和新加坡主廚一起重新詮釋現代新加坡料理。於是這場餐會,就成了台灣與新加坡、東南亞之間尋找共通點、發揮連結、彰顯對照的有趣實驗。這個企圖看來新奇,卻實踐地理所當然、逸趣橫生。
台灣在東亞的地理位置,已經註定了自己匯合南北的命運,更不用說歷史的諸端難解,造就了不得不混雜的身世。過去台灣多將對照的座標設在東北亞,很少將目光投向南方,但其實我們與東南亞間,無論是歷史、種族、飲食、氣候,還是生活習慣,同質與相關之處或許比相異點更多。例如本次在最後伴茶小點中出現的「千層蛋糕」(Kueh Lapis),便來自客家文化中的「九層粿」,在印尼與殖民者的糕點形式結合,從米糕變成了蛋糕。南洋為它染上的斑斕色彩,在 Una 手中洗盡鉛華,讓肉桂、肉豆蔻、八角、黑李醬汁交織而成的內斂迷人香氣,盡吐那段曲折的歷史。
.
// #真正的四手聯彈
大部分號稱「四手聯彈」的餐會或活動,縱然會統合在相同的主題下,仍是兩位主廚與團隊分別端出自己的作品。不過在「Starry, Starry Sweets 星新鄉映」中,每一道作品都是由 Angela 與 Una 兩人合作設計完成,即使是各自負責的伴茶小點,也有著默契十足的連結。如 Angela 以新加坡咖啡「Kopi」為風味主體設計出的泡芙,竟意外地和 Una 以咖椰吐司為靈感設計出的棉花糖直接配對,讓這套餐點從頭到尾都合作無間。
.
// #餐點設計
一個從「amuse-bouche」(開胃小點)到「entrée」(前菜)、「plat」(主菜)、「pré-dessert」(前甜點)、「dessert」(餐後甜點)、「mignardise」(伴茶小點)共七品全由甜點主廚操辦的餐會,究竟是否會吃到最後令人「火燒心」呢?在這場餐會中,這倒是不必要的擔心了。台灣的糕餅向來有甜鹹交融的傳統,新加坡對此也毫不陌生,因此在兩位主廚端出的這七道餐點中,甜與鹹並非對立,而是肩並肩地朝著「完成一道好作品」的目標前進。許多作品中鹹、酸、鮮的風味之鮮明奔放,有時甚至會讓人忘了自己正在吃甜點。整套品嚐完畢,既滿足又意猶未盡,確實非常精彩。不過,最令人感到激賞的,其實不是在甜點中吃到那些熟悉的鹹食風味組合、也不是在甜中總有鹹味對比,而是主廚們毫無框架、沒有侷限的自由,甜與鹹的分界在她們心中可能自始就不存在。
餐點中的每一道,皆揉合了台星兩地的特色,有時從口味出發(如九層塔、金桔、鳳梨、蝦米)、有時從糕點形式下手(如麻糬、炸冰淇淋、鹹蛋糕),還有的結合了飲食習慣(如包葉品嚐、甜湯作為宴席收尾),每一道都有驚喜,但也考驗食客對兩地文化的熟悉度。
.
// #法式甜點在台灣
這次的餐會,其實再度給了我思考「何謂台灣味」、「台灣主廚怎麼做法式甜點」的契機。「台味甜蜜蜜」的系列文章開篇,提出了是否有「台灣神髓」、「台式風格」的存在,後續訪談筆記中,則提到以法式技法呈現台式糕餅的做法(菓實日)、探討「台灣人的台味是否也是國際訪客的台味」(九日風)、「將本地的高品質食材融入作品中」(Le Ruban Pâtisserie 法朋烘焙甜點坊)、「如何呈現成長記憶中的滋味」(HUGH LAB、 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認同與自信是關鍵」(Wilma Ku)等,每一篇裡觸及到的問題、實踐的可能,在這場餐會中似乎都能找到些許線索。
最令人感動的,是兩位主廚扎實地在自己的生長與工作環境中獲取養分,台、星兩地同樣混雜的飲食地景並未成為她們在作品上猶豫、卻步的理由。因為對自己的身份理直氣壯,她們的創作因而能如此自由、如此奔放地在界線兩邊、甚至三邊(台、星、法)穿梭。 縱使偶有生硬用力之處,但大部分卻是台灣魂、南洋風情、法式手法無扞格地自然融合。如此美麗、複雜卻具整體感的作品,過去我們需要苦心孤詣、長路迢迢,但有一天,它會是渾然天成、信手捻來。
.
📌 更多影音,來 Instagram 找我玩(記得點到最後) 👉🏻 https://tinyurl.com/y6d33zo5
.
🔖 延伸閱讀:
#台味甜蜜蜜:https://tinyurl.com/ybbk9ymm
以未經雕琢的水果甜點實踐自然派革命 - 全球最佳甜點主廚 Jessica Préalpato專訪:https://tinyurl.com/rd3p2og
不是把甜點放在盤子上就叫做「盤式甜點」:https://tinyurl.com/yxmf2ojn
#yingspastryguide #yingc #YingsSweetTime #taipei #tairroir #jlstudio #plateddessert #dessertalassiette #盤式甜點 #盤飾甜點
東北亞 填 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市長需要的能力:從高雄看周邊國際情勢】
2018年選舉的時候,不只一位「第三勢力」的清新候選人和小編說過,他們認為統獨不重要,至少不是地方選舉重要的議題,民生才重要。然而時間過去,這樣的言論,看起來更像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2018年的選舉,充斥著「去政治化」的操作,那些講著「人民厭倦藍綠鬥爭」、「政治零分」、「高雄全力拚經濟」、「政治留給台北」....語言的政客,最後被證實就是最愛政治權力、最熱衷選舉、最用力鬥爭政敵的那一位。而沒有顏色的某無色團體,也就是紅的最徹底的一群。
到底,為何特定勢力,一直想讓高雄人忽略國內外政經情勢的改變呢?
#高雄的地理位置
根據中國「九段線」的主張,整個南海都是中國的內海,然而,若以國際法上的200哩經濟水域,中國控制範圍僅到海南島以南的大陸棚邊緣而已,天差地遠。中國真正圖謀的,是南海的資源,以及控制東亞到東北亞的海運生命線。這樣的霸權主義思維,和美國秩序下主張南海自由航行,南海利益由周邊各國分享的既有現況有所抵觸,也讓窮兵黷武的中共政權,近十多年瘋狂在南海人工填海,增派兵力進駐。
其實,在冷戰盛期,美國在南海周邊有幾個補給基地,其中最南為新加坡、南海東側為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南海西側為越南金蘭灣基地、而南海北側最佳的港口,就是香港與高雄,第七艦隊停泊高雄這大家都知道,但其實在港英時期,美軍也曾頻繁以香港為補給據點,甚至持續到中國接收香港之後。
而只要控制了新加坡-金蘭灣-高雄-蘇比克灣這個四邊形,幾乎就能把整個南海掌握在內。當中國已經殘暴改變香港現狀,南海北側唯一的自由世界軍港與商港,就只剩下高雄,這就是高雄獨特的地位。
#中國的挑釁動作
中國是一個大陸型國家,要出海通往大洋,必須經過日本-沖繩-台灣-菲律賓到婆羅洲組成的「第一島鏈」,這對中國成為海權大國是非常大的阻礙,因此長年覬覦台灣的重要戰略地位。在第一島鏈中,有兩個比較寬闊的缺口,北邊是宮古海峽,南邊是巴士海峽,這也是中國航母進出太平洋最常用的航道。
而高雄距離巴士海峽航程僅有兩百公里左右,是海巡與海軍最大的基地,從今年開始,中共的各種滋擾活動,包含加速入侵台灣灘盜採砂石、對東沙島的演習威脅舉動、頻繁的軍機軍艦繞台,乃至在6月6日高雄人民成功罷免韓國瑜後,自6月9日開始,共匪軍機頻繁入侵我國航空識別區,嘗試不斷壓迫我國空防,這些都發生在高雄西南方至東南方這個扇形範圍,200-400公里遠的海域上。
而美日也對於中國的擴張都有反制動作,上週,美國罕見的在太平洋部署三艘航母,其中尼米茲號與羅斯福號更在菲律賓海進行了聯合演習。同時美軍偵察機也頻繁出沒在巴士海峽,在6月24日就有2架P-8A、1架P-3C、一架RC-135、以及一架KC-135出沒在巴士海峽上空,並進入南海偵查,顯然在偵測共軍是否有異常活動。當外在的威脅越來越近,市長當然也必須好好思考這些變化會不會反過來影響城市的產業經濟等發展。
#高雄地方政府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那到底,這些周邊情勢的變化,與高雄地方政府何干呢?
大概可分兩方面,一是高雄的經濟產業發展、二是防堵中國滲透基層的作戰。
在經濟方面,高雄這三十年來,面臨製造業外流後的轉型問題,然而在貿易戰與武漢肺炎發生後,「台商回流」變成進行式,高雄幾個招商中甚至籌劃中的工業區詢問度都大大增加,同一時間,為了建構去中國化產業鍊,外商對台灣的興趣也大增。而高雄更是中央發展國防產業與風電產業的重鎮,美國商會去年對於韓國瑜刻意貶低這方面的投資機會就大感不可思議。若是地方政府親中反美,對於台商脫中、國防風電這些議題都反對或不關心,高雄的經濟轉型自然會受到重挫。
在防堵中國滲透方面,高雄因為有著海陸空許多軍事基地、有著不少機敏產業、更有著相當於國門的海空雙港,這些都一直是中國覬覦的資產,在平時,中國會從各方面買收間諜獲取情報,在戰時,中國會藉由滲透民政系統、警政系統,來癱瘓我國的動員準備,甚至開後門讓搞破壞的第五縱隊進入,這是共產黨過去擊垮國民黨的方式,但同樣作為中國政黨,國民黨此時卻顯得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
當一位市長的幕僚、樁腳們,都是那種去中國「進修」,去中國「經商」、「交流」,獲取大量利益的貨色,就算他表面上表現的義正辭嚴,表示絕不出賣國家,我們也要對他所說的話大打折扣。有一個最簡單判斷的指標,當中國相關媒體直接間接放出有利某方的新聞,說某人某黨是兩岸交流的好朋友,這某人某黨,就絕對不能讓他控制可能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