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賣場、#百貨 實聯制全面把關,鼓勵民眾改採 #外帶 或 #外送 方式用餐及採購。
今天早上出門,發現路上人車少了許多,大家都待在家,感謝各位的重視與配合。市府對面巷子裡的超商平時上下班時間和中午時段都人潮眾多,上午便前往超商視察防疫工作,只有零星的民眾在採購日常生活物資。一進到門口就要實施 #實聯制登記 ,酒精消毒、測量體溫也沒少。座位區全數取消,採外帶方式。
新北市四大超商、六大賣場和各大百貨在雙北公布進入 #三級防疫警戒 前,就做好事前防疫規劃,才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實聯制落實到新北各區。再次提醒市民朋友,進入到以上提及場所時,記得要完成實聯制登記,無法遵守防疫規範的餐飲區只能外帶。如果違反公告且拒絕改善,將依處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感謝大家配合。
每天我們都會視疫情狀況,滾動式調整關閉場場館,我會隨時更新在此篇貼文內,請市民朋友密切關注,最近先不要趴趴走,家裡就是最安全的避難所。
#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侯友宜
🔴關閉場館一覽表 延長關閉至7/12🔴
🔺石碇區公所
封閉景點步道👉淡蘭古道、親山步道、皇帝殿東西北峰步道、皇帝殿北峰與東峰連接、二格步道、永安步道、山羊洞步道、筆架山步道、石崁步道、竹坑至鱷魚島步道、下紙寮坑及雞冠山步道、二格公園。
🔺雙溪區公所
封閉景點步道👉虎豹潭、荷花池、辭職嶺古道、貂山古道、坪溪古道、燦光寮步道、逸仙山步道、希望市集、壽山宮農夫市集、雙溪公園、雙溪兒童公園、三貂運動公園、三貂親水公園、平林三號橋下籃球場。
🔺 我愛陳香菊(新北城鄉局) 城鄉局:
樂活共生實驗基地(永和國軍帳務中心)
🔺 新北民政保平安民政局
1. 新北市公立納骨塔(19處),僅開放選位、進塔、遷出、暫厝
2. 軍人忠靈祠僅開放進塔、遷出,新北市忠烈祠關閉
3. 新北市武器公園關閉
4. 新北市宗教寺廟暫不進入
5. 新北市境內市民活動中心暫停開放
🔺 新北勞動雲 勞工局
1. 五股、三重勞工活動中心
2. 視障按摩小棧(24家)
🔺 新北旅客 觀旅局:
1. 新北市境內所有旅服及遊客中心
2. 新北市境內旅館相關休閒娛樂設施,包括游泳池、健身房、遊戲區等
3. 民營及委外樂園、設施:雲仙樂園、野柳地質公園及海洋世界、深澳鐵道自行車、碧潭風景特定區水上腳踏車
🔍其他熱門景區封閉👉https://pse.is/3h7wkd
🔺秘書處:
1.市府行政大樓:307階梯簡報室、401中型會議室、403中型會議室、411貴賓室、511階梯簡報室、507大型會議室、603大禮堂、多功能集會堂
2.市民廣場
🔺 新北學Barr教育局、 新北運動聚點 體育處:
1. 板橋第一運動場、板橋第二運動場、新莊體育園區(含新莊田徑場)、板樹體育園區(含樹林網球場、漆彈場)、泰山體育園區、中角灣衝浪中心、八里水上運動中心
2. 高灘處棒壘球場(43座)
3. 民營健身中心(健身房)、保齡球館(9間)、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球練習場(15間)、室內游泳池、高爾夫球場(12間)、撞球場、棒壘球練習場(4間)
🔺 新北水漾 水利局、高灘處:
1. 新北市17座遊戲場、4座直排輪運動場、1座戶外健身場
2. 重新市集
3. 15處自行車租借站、2處碼頭販賣站(忠孝、華江)、餐車5處(22臺)、樹林露營區、微風運河水上活動場
4. 鐵馬驛站及服務中心共5處、遙控飛機場3處、遙控賽車場4處、寵物公園6處、遊戲沙坑6處、機車練習場7處、棒壘球場44處
5. 籃球場171座、網球場26座、足球場7座、木球場3座、槌球場2座、地面高爾夫球練習場3座(草皮2座、練習場1座)、射箭場2座(鹿角溪、三鶯)
6. 體健設施17處(113座)
🔺 新北市文化局 文化局 :
1. 藝文場館戶外園區:板橋435藝文特區內戶外空間、十三行博物館、陽光廣場及新北考古公園、鶯歌陶瓷博物館及陶瓷藝術園區、空軍三重一村、板橋放送所、斬龍山遺址文化公園全區、黃金博物館館舍及戶外園區。
2. 約取書處所:圖書館總館及各分館或閱覽室暫停線上預約及館舍取書
🔺 新北市農業局-稼日蒔光:
鶯歌心希望農場、三峽茶菁廠、希望市集(9處)、猴硐貓公所籌備處、毛寶貝生命教育園區及新北市轄內公園遊戲場、公園體健設施、公園涼亭等。
🔍詳細資訊👉 https://pse.is/3gyu9u
🔺 來趣新北金發局 經發局:
民營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2間)、百貨賣場附設及專營兒童遊戲場(7間)、遊樂園業(湯姆熊7間、老虎歡樂世界6間、E7PLAY 2間)
🔺 新聞局:
新北市境內電影院(16家)
🔺 新北交通族 交通局:
計程車服務中心
🔺 新北消防發爾麵 消防局:
#新北市淡水區 滬尾防災宣導主題館關閉
東木河 茶 莊 腳踏車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中華商場因一部電視劇搭建了還原度極高的場景而成為網路談論的焦點,有一些沒經歷過中華商場歷史的朋友在問中華商場位於哪裡?裡面賣些什麼?為什麼會拆掉?所以我再次分享這部多年前製作的中華商場紀錄片,答案就在影片裡。
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東木河 茶 莊 腳踏車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巴黎單車時尚】
工業革命造成人口往都市集中與國際大都市興起,尤其19世紀中期,巴黎還經歷了都市大改造,都市中稠密壅塞的居住環境,非常需要設置綠地,讓人們可以喘口氣放鬆心情。
於是下令改造巴黎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1808-1873)便出手推動城市中大型森林公園的設立:布洛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文森森林(Bois de Vincennes)都是此時成果。
但是老奸巨猾如拿破崙三世,重新修建森林,擴大公園規模當真只是為了提供市民踏青休閒娛樂去處?或是重溫早年流亡英國時,對於倫敦市區海德公園(Hyde Park)大塊綠蔭的特殊情懷?當然沒這麼單純啊~能夠讓法國人民經過公投把他拱上皇帝寶座的人,肯定自有算計。
這些森林因為可提供緊繃的都市人一個空間舒緩壓力,透過在森林裡的散步、騎馬或玩樂等活動,便可以減緩人民對他專政的不滿,降低革命爆發機率,這就是他所盤算的森林政治效益。你瞧,政客的嘴臉是不是不分古今中外始終如一?
========================
俄裔畫家貝勞德(Jean Béraud,1849-1935)向來以記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巴黎人生活聞名,在他筆下,從香舍利榭大道、蒙馬特、咖啡館,到塞納河畔,那些巴黎人習以為常的種種,都被呈現在他精心安排的畫面中。
這幅《布洛涅森林中的單車小屋》(The Bicycle Chalet in the Bois de Boulogne,ca. 1900 )也是百年前巴黎人,而且是時髦巴黎人的生活寫照。
當時距離拿破崙三世整建布洛涅森林已有40餘年,公園裡的蓊鬱樹林和各項設施自成規模。許多小屋散布在森林各處,作為娛樂或展覽用途,開放給民眾使用。另外還有涼亭、餐館等林立於此,冬季時也可以在結冰的湖泊上溜冰,成為市民休閒重要地點。
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群戴著帽子的巴黎時尚男女群聚於此,左方有一群人正坐著休憩談天喝飲料;最前方的那張桌子坐著兩位女子,深色衣服那位竟然連翹腳都翹得如此優雅。不過中間白衣女子要騎上單車的模樣看起來有點笨拙,感覺下一刻應該會摔倒在地。右側則有幾個人忙著換輪胎。
畫家刻意在構圖時將前方空地營造成類似橢圓形舞台呈現,兩旁再以高聳樹木的垂直線條作為裝飾。看這些青翠茂密的枝葉便知此時正值夏季,看來賞心悅目的藍綠色調同時也增添了不少輕鬆氣氛。
========================
現代腳踏車出現於1817年的德國,後來逐漸推廣至整個歐洲和北美地區。當時正接近第一次工業革命(1760-1840年代)末期,腳踏車的發展再延續至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之後;因為兩次工業革命,改變了產業、社會結構,也影響了人類生活型態,腳踏車也在原有的代步功能外,又多了休閒效果。
騎單車在此時的巴黎算是新潮活動。為了動作便利性,這些女子穿著合身夾克和寬大燈籠褲。不只騎腳踏車,連同這身打扮在當時,都算是驚世駭俗之舉。當時這些單車女子不僅被認為缺乏端莊、不夠淑女、有礙健康、會造成內傷(?!),甚至還因這是〝輕浮之舉〞,而讓她們常常被無聊男子騷擾。
雖說一直要到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由於許多男人必須上陣打仗,使得女性開始投入後方生產工作,褲裝才開始流行起來,但從《布洛涅森林中的單車小屋》就可以看出,畫中男女如同今日四大時裝周場外常見的街拍時尚部落客般,代表潮流之先。
========================
其實布洛涅森林在此之前,大約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早就發展成巴黎女子爭相競艷的另一個舞台。
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在其知名鉅作《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1927)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1913)中,曾描述讓斯萬先生陷入苦戀的交際花(高級妓女代名詞)奧黛特•德•克雷西(Odette de Crécy),如同當時許多巴黎時髦女性,每日都會刻意精心打扮,在下午五點前後出現於布洛涅森林。
她們把自己當成是展示品,在那兒看人也被看,爭取更多注意力,好獲得各種〝機會〞,當然,一舉一動都得裝出漫不經心毫不在乎的模樣。
在布洛涅森林這個伸展台上,不只服裝,連馬車都可以是各方競艷的項目。上頭鑲滿各式寶石和羽毛等裝飾,讓時尚迷可以坐在車道旁已經排列好的〝觀眾席〞好好欣賞這些華麗炫耀或是特殊搞怪的衣著裝飾。
於是當19世紀末,騎單車成為潮流時,自認最新潮的巴黎名媛們開始在布洛涅森林展示這個時髦的新玩具以及更新穎特別的騎車裝-緊身衣與燈籠褲(泡泡褲)。而燈籠褲設計師當然也是掌握19世紀中期後半時尚產業龍頭的沃斯先生(Charles Fredrick Worth,1825-1895)。
========================
布洛涅森林與巴黎人的生活緊密聯結,因此在許多文學名著中都曾出現過,除了《追憶似水年華》,另有左拉《娜娜》、巴爾札克《交際花盛衰記》、小仲馬《茶花女》…等,還常被印象派畫家取材。
例如印象派祖師爺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雖然他堅持自己是古典改革派)那幅可說是揭始了現代藝術起源-《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1862-63)場景也在此。
現在到布洛涅森林,雖不復以往每天下午有花枝招展的時裝秀可欣賞,但綠影婆娑寧靜舒適的氛圍,仍是白日悠閒散步好去處,何況還有路易威登藝術中心(Foundation Louis Vuitton)這般建築和館藏都精彩的美術館可以逛。
#烤肉月餅吃多了也該騎腳踏車運動一下
#對我就是酸葡萄怎樣
#巴黎 #時尚 #布洛涅森林
#路易威登藝術中心 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artjunie/posts/613577309078169
#沃斯時裝屋 看這裡
http://juniewang.pixnet.net/…/193147919-%e6%99%82%e5%b0%9a%…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