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臺灣第三部門學會2021年度研討會徵稿資訊】
本學會將於2021年10月30日舉辦「疫情中第三部門的因應與再起」學術研討會,至2021年8月31日止,公開徵求論文發表。
一、徵稿說明:
近兩年面對國內外COVID-19疫情嚴峻,第三部門的營運與目標受到重大考驗,在疫情中它們面對了什麼樣的現實問題?它們的組織型態將如何延續?在這之後又該如何因應需求與服務的轉變?本研討會徵求國內外相關研究論文,進行發表與討論。歡迎各界對相關議題有興趣者,踴躍參與投稿。
二、徵稿主題(但不限於):
1. 疫情中第三部門的因應與再起
2. 疫情時代與第三部門相關的議題
3. 第三部門在臺灣近十年來發展的特質與挑戰
4. 第三部門的創新與行動
5. 第三部門的全球化發展與在地關懷
6. 第三部門與長期照顧
7. 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發展
8. 第三部門的治理與責信
9. 其他與政黨輪替與第三部門相關範疇
三、會議資訊:
1. 會議日期與時間:2021年10月30日星期六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2. 會議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作楠廳(5211)
3. 主辦單位:台灣第三部門學會
4. 合辦單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四、投稿辦法:
1. 請將投稿人姓名、現職單位與職稱、聯絡方式(電話/手機、電子郵件信箱),併同論文摘要,以電子郵件於2021年8月31日前寄送至tatsrnpo@gmail.com。郵件主旨請註明「台灣第三部門學會2021年研討會論文摘要」
2. 審查結果將於九月底以前公告於本會網站及臉書專頁,並以電子郵件通知投稿人
3. 全文繳交日期:2021年10月15日前將論文併同中、英文摘要,電郵至tatsrnpo@gmail.com並於研討會當天出席發表
五、聯絡方式:
1. 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秘書處陳小姐
2. E-mail: tatsrnpo@gmail.com
https://www.facebook.com/%E5%8F%B0%E7%81%A3%E7%AC%AC%E4%B8%89%E9%83%A8%E9%96%80%E5%AD%B8%E6%9C%83-18134657892107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3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XWNU4_2kxK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東 吳 大學社會 系 系 辦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論壇訊息轉載:文創總批判與台灣治理失靈狀況中思想界行動連線
【主題】文藝政治、歷史運動與當前政經語境
主持:段惠民
與談:鄭村棋、井迎瑞、吳思鋒、劉俊裕、謝靜國
回應:黃新高、童詠瑋
§Zoom 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86451538686?pwd=NzNjNlBhdXJOcFM5QUY5K2s1QWYxZz09
會議 ID:864 5153 8686
密碼:210713
§與會者簡歷
【主持】
#段惠民
流民棧負責人
【與談】
#鄭村棋
現任人民民主黨召集人。台灣左翼政治人物、社會運動活動家。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召集人、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創辦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參與籌組中國時報工會、協助籌組眾多工會與聯合組織,長年推動工人運動和由下而上的民主參與。
#井迎瑞
前電影資料館館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館長、臺灣電影文化資產保存協會理事長。曾獲2014年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獲2021年國影中心影視聽傑出工作者獎。
#吳思鋒
小劇場工作者,主事評論、報導、編輯,兼及製作、策畫工作。劇評人、澳門《劇場.閱讀》季刊副主編。
#劉俊裕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英國諾丁罕倫特大學「文化政策與規劃中心」(CPPRU)及「國際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CRICC)國際史暨國際文化研究博士。專長為文化政策與治理、亞歐文化研究、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史研究。曾任文化部「文化基本法」草擬小組及諮詢委員、文化部「全球佈局專案辦公室」諮詢顧問。
#謝靜國
現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研究和教學領域為現、當代華文文學與文化研究、影像敘事。
【回應】
#黃新高
現為影視編劇。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曾任九二一災盟幹部、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駐團編劇家,曾獲2003年金鐘獎連續劇編劇獎。
#童詠瑋
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研究生,論文〈(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與後綠色的影像非純〉曾獲2019世安美學論文獎。
行動連線
東 吳 大學社會 系 系 辦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張國城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5大面向 × 62關鍵問題,了解中國人為什麼這樣想、那樣做》 / 商業周刊。
海峽對岸的中國,和台灣地理上很近、心理上卻很遠,台灣人看似很懂中國,其實一知半解。然而,要到中國求學、工作,要與中國人合作、競爭,都得全面、深入認識中國。但是,上學時老師沒教、出社會後從媒體接收片段消息,我們會以台灣的思考模式或社會文化去認知中國的問題,往往流於表面或是劃錯重點,對於中國的各個方面,缺乏有前瞻性的思考與反省,也無從判斷適當的因應方式及利弊得失。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tuXmmJhMsBE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海峽對岸的中國,和台灣地理上很近、心理上卻很遠,台灣人看似很懂中國,其實一知半解。然而,要到中國求學、工作,要與中國人合作、競爭,都得全面、深入認識中國。但是,上學時老師沒教、出社會後從媒體接收片段消息,我們會以台灣的思考模式或社會文化去認知中國的問題,往往流於表面或是劃錯重點,對於中國的各個方面,缺乏有前瞻性的思考與反省,也無從判斷適當的因應方式及利弊得失。
《3小時讀懂現代中國》作者為韓國國內報導中國新聞最多的「中國通」記者,本著在中國長期求學、就業的經驗為基礎,以和中國合作與競爭的外國人立場出發,將中國的基本知識歸納為經濟、政治、外交、社會、文化五大面向,精選六十二則主題,於一本書闡明中國的核心問題。中國是一個獨特的國家:政治上一黨專政、堅持共產黨領導;經濟則奉行社會主義、以國家力量培植或主導科技及大企業的發展;在國際上擴張勢力、宣揚國威;社會上則是激發人民愛國心,強調團結……,本書以更即時、確實的資訊,完整剖析中國的現況,帶領讀者進入中國社會場景,獲得更具架構性的了解。
◎作者介紹:吳京鈴
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學生時代起在中國的遼寧省、北京等地居住約十七年。2014年進入《朝鮮日報》成為記者,經歷社會新聞部、未來企業新聞部,再到國際新聞部專門撰寫中國相關新聞。著有記錄北韓與中國邊界地區的《北韓中國資金連結》,以及與中國經濟學者合著《後疫情時代投資的未來》。
◎作者介紹:李伐贊
畢業於首爾大學政治外交學系外交學組,現為《朝鮮日報》產業新聞部記者,正致力撰寫不為人所知的中國經濟現況與企業故事。1996年七歲起到2009年在中國生活十三年,由於輾轉就讀國際學校與中國學校,所以不僅熟悉中國,也與香港、台灣、日本、東南亞、美國等各國人士有許多交流機會,能從不同角度看待中國。
◎來賓介紹:張國城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會計系雙學位,會計師國考通過,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社會科學與國際關係博士。就讀大學時即創辦「臺大蘇聯與東歐事務學會」並籌備「中國大陸事務學會」兩學術性社團。曾任高雄市政府顧問、國防部副部長機要秘書;現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擅長國際關係理論、東亞區域政治、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
東 吳 大學社會 系 系 辦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3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XWNU4_2kxK8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12港人偷越邊境案,其中10人分別判囚7個月至3年,案發時未成年的兩名被告,檢方不提起訴,即日移交香港警方。案中12人在港涉及暴動縱火和觸犯《港區國安法》等罪名,令這宗偷渡案備受關注,內地今次判刑是輕是重,言人人殊,惟未有迹象顯示判決有受政治因素影響,又或藉機傳達超出案情的政治信息。香港與內地司法制度迥異,以香港的尺度,內地對這宗案件的一些處理,顯然不夠開放透明,不過西方高調政治介入要求放人,亦令內地當局在安排方面有更多事情要考慮。隨着偷渡審訊告一段落,內地當局應讓家屬探訪服刑者,如果獄中表現良好,亦可依法考慮容許假釋。12人歸港後仍得面對司法程序,為免影響日後審訊公平公正,圍繞12人的政治操作應該停止。
蘋果頭條
疫情令港人無法外遊,大批市民改去郊遊、露營,行山團體「隨我行」透過航拍,發現龍脊、馬鞍山昂平等熱門行山徑面目全非,雞公嶺更因為越野電單車活動頻繁,整個山頭「刨出」數十條車痕。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觀看航拍相片後,形容是「大自然的傷痕」。漁護署回覆《蘋果》,在個別水土流失嚴重的路段,會考慮以圍封及改道措施阻止情況惡化。「隨我行」在2015成立,創辦人Admond、Terry是法律行政人員(Legal Executive),每逢假日喜愛行山,亦會用航拍機記錄郊野景色。不過,今年他們拍攝發現,多條山徑都「傷痕纍纍」,例如被《時代》周刊評為亞洲最佳市區遠足徑的龍脊,南面山坡出現蜘蛛網形狀的新山路。Admond指,新闢山路與行山熱潮有關
東方正論
今日是除夕,相信大部分港人都感嘆,終於捱過了這傷痛的一年。去年除夕本報「正論」標題「千言送別二○一九 萬語香江覆水難收」,回首暴劫後的香港,預測2020年極可能更悽慘。這番話不幸言中,今年世紀疫潮來犯,全球受災,香港淪為兩岸四地抗疫最差的地區,經濟重創,百業凋零,政治上風波迭起,港府無能,司法黑暗,人心惶惶,這一年有誰能夠安然度過?年頭內地武漢疫情發出警號,內地迅速應變,果斷封城,讓疫情得以受控,而台灣及澳門亦及時封關,所以沒有受到疫情蹂躪,安然度過2020年,反觀香港抗疫不力,封關拖拉,口罩荒讓市民惶恐終日,之後派口罩姍姍來遲,而且不能抵禦新冠肺炎病毒。
星島社論
十二名乘快艇潛逃離港、偷渡往台灣途中遭廣東海警拘捕的反修例示威者,當中十人經審訊後,深圳法院昨宣判鄧棨然及喬映瑜組織偷越邊境罪成,分別判有期徒刑三年及兩年,其餘八人偷越邊境罪成,各判入獄七個月。案情披露,兩名主犯在「上家」的安排下組織偷渡,鄧棨然負責駕駛快艇,喬映瑜負責聯絡和打點,並以衞星電話等設備「向上匯報」實時位置。消息稱,警方繼早前拘捕九名涉嫌協助偷渡的疑犯後,正竭力追查「十二瞞逃」案幕後黑手。至於兩名免被起訴的未成年港人,昨晨被公安押往口岸,移交香港警方拘捕。
經濟社評
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跟歐盟談判7年的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而且是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達成共識,無疑是打亂其聯歐制華布局,為明年與美國周旋成功造勢。盡管中國積極爭取與歐盟簽協定,但箇中存在變數,尤其是歐洲議會中的反華勢力和美國,令形勢變得錯綜複雜,猶如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之間博弈。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與歐盟領袖舉行視像會議,宣布談判完成。據悉,中國在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三方面作出實質性承諾,例如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金融、醫療和雲端服務業,並承諾加大對中國國企補貼的透明度,爭取與歐達成共識。
東 吳 大學社會 系 系 辦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逃逸線』播出時間:每週一晚上6:00,敬請訂閱影響力
【持之以恆!逃逸線要自己創造!】
本集簡介:當我們人生中遇到困難、危機時,要如何創造出轉機呢?
除了尋求貴人相助外,我們自己要如何做才有辦法逃離這個困境呢?
今天石計生教授要以自己人生真實的故事來與我們分享,如何自己創造出逃逸線~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逃逸線: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25/
關於石計生: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人文社會學院地理資訊系統創造力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藝術社會學、都市社會學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致力於60年代臺灣歌謠的經典個案分析與城市歷史地理探究,在社會學理論部分,近年聚焦於從馬克思到德勒茲的經典《千高原》重新閱讀與理論探究。
+ 後石器時代The Postoner Era:http://cstone.idv.tw/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