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難民隊 #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經過一個賽事轉播看好看滿的周末,突然很感謝日本堅持舉辦這場奧運,因為現在實在是太需要運動賽事的正面力量了!每個振奮人心的回擊、每個十年一劍的雕琢、每個化險為夷的淚水。這些運動員不管有沒有奪牌,都很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這麼精采的比賽。
不過有一群運動員,他們訓練場地很克難,到了比賽賽場,他們也沒有「國內民眾」加油打氣。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國。今天就來介紹奧運難民代表隊,一群化絕望為希望的運動員。
如果你有看開幕,可能會對第二支隊伍感到好奇。他們排在奧運創始國希臘之後,舉的旗幟是奧運會旗,隊服中規中矩,好像沒有單一國家的特色。隊伍裡什麼人種都有,看起來不像是同一個國家來的。沒錯,他們就是成軍第二年的奧運難民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Team,但官方縮寫為EOR)。
#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選手催生了難民隊
一切要從一位女性開始講起:「#媞格拉媽媽」(Mama Tegla)。這位出身於肯亞、三屆世界半程馬拉松冠軍得主,在退休後開始投身於運動推廣和慈善。她的家鄉飽受戰火,孩子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她小時候每天得跑上十公里往返學校。)
她在2012年(或更早),向即將擔任國際奧委會IOC新任主席的巴赫(Thomas Bach),展示了這些受到戰火摧殘的戰爭地區,以及難民營的照片。當時巴赫跟她說:
「媞格拉,我希望在某個時候,這些流離失所的孩子能夠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他們和其他孩子沒有不同。」
("Tegla, I would love at some point that these kids who have been displaced can realise that, in this world, they are like any other kids")
隔年,巴赫順利成為IOC主席,他到肯亞拜訪了聯合國難民署的官員,也拜訪了媞格拉所在的卡庫馬難民營(Kakuma camp)運動員訓練中心。他說服了肯亞的官員,讓這些難民得以到更好的地方受訓,並參加里約奧運。因為原本,肯亞政府是不准難民離開難民營的。
巴赫最終完成了對媞格拉的承諾。2016年里約奧運,難民代表隊正式成立。
#從10個人變成29人
#從非洲到拉丁美洲
難民隊的運動員是怎麼選的呢?國際奧委會有個難民運動員奧林匹克獎學金計劃,他們從計畫中的運動員,選出代表參加奧運。選拔的標準也是頗複雜。首先當然要先看你符不符合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難民身分,接著就看你的運動表現。另外也會在競賽項目、性別和所屬地區的平衡代表性當中作取捨。(可能是盡量要多元,要不然大多都是非洲或馬拉松也不太對?)
這些運動員本身來自世界各國,並在現在所在的「東道國」生活和訓練。例如一位阿富汗自行車車手Masomah Ali Zada,之前就是在瑞士的世界自行車中心進行受訓。里約奧運時,難民代表隊才10人。奧運結束後,雖然難民隊一牌未得,但這些選手積極拚戰的表現已經博得喝采。
巴赫說:
「這十位運動員向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難民傳遞了希望和包容的信息。並用他們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了全世界。」
於是在里約奧運結束後,IOC又接續成立了「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lympic Refuge Foundation),希望提供更多獎學金,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年體育好手們。
經過2016年的成功,今年東京奧運,難民代表隊從10人,增加到29人,是上一屆的三倍之多。他們分別來自13個國家,包含戰火連年的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以及一樣飽受內戰或恐怖分子威脅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還有被稱作「非洲北韓」的厄利垂亞,以及「窮到只剩下石油」的委內瑞拉。
他們有人從南蘇丹逃亡到肯亞,有人從剛果流亡到巴西,有人從伊朗逃亡到德國。有些運動員在原本的國家就有參加奧運,但後來受不了國內的壓迫,或是戰火燒到家中,還是決定要逃離原本的國家,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訓練。就在昨天,難民隊的伊朗跆拳道選手Kimia Alizadeh,踢進了女子57公斤級跆拳道銅牌戰,很可惜最後以第四名作收,但已經是難民隊離獎牌最近的時刻了。
最後放上這屆難民隊的名單,
大家在看台灣隊比賽之餘,
也可以多多為這些難民們加油。
然後我也在今天的網站上放了兩個短片,
是難民署和IOC為難民隊製作的,
有夠感人和熱血沸騰。
歡迎大家到網站上看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26-2/
2020年東京奧運會難民奧運代表隊
Abdullah Sediqi
來自阿富汗,現居比利時,跆拳道(68公斤)
Ahmad Alikaj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柔道(混合隊)
Ahmad Badreddin Wais
來自敘利亞,現居瑞士,騎自行車(計時賽)
Aker Al Obaidi
來自伊拉克,現居奧地利,摔跤(67 公斤)
Alaa Maso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游泳(自由泳 50m)
Anjelina Nadai Lohalith
來自南蘇丹,現居住在肯尼亞,田徑 (1500m)
Aram Mahmoud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羽毛球(單打)
Cyrille Fagat Tchatchet II
來自喀麥隆,現居英國,舉重(96公斤)
Dina Pouryounes Langeroudi
來自伊朗,現居荷蘭,跆拳道(49公斤)
Dorian Keletela
來自剛果,現居葡萄牙,田徑 (100m)
Eldric Sella Rodriguez
來自委內瑞拉,現居千里達及托巴哥 ,拳擊(75公斤)
Hamoon Derafshipour
來自伊朗,現居加拿大,空手道(67公斤)
Jamal Abdelmaji Eisa Mohammed
來自蘇丹,現居以色列,田徑 (1500m)
James Nyang Chiengjiek
來自南蘇丹,現居肯亞,田徑(400m)
Javad Mahjoub
來自伊朗,現居加拿大,柔道(混合隊)
Kimia Alizadeh
來自伊朗,現居德國,跆拳道(57公斤)
Luna Solomon
來自厄利垂亞,現居瑞士,射擊(空氣槍10m)
Masomah Ali Zada
來自阿富汗,現居法國,騎自行車(計時賽)
Muna Dahouk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柔道(混合隊)
Nigara Shaheen
來自阿富汗,現居俄羅斯,柔道(混合隊)
Paulo Amotun Lokoro
來自南蘇丹,現居住在肯亞,田徑(1500m)
Popole Misenga
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現居巴西,柔道(57公斤、混合隊)
Rose Nathike Likonyen
來自南蘇丹,現居肯亞,田徑(800m)
Saeid Fazloula
來自伊朗,現居德國,獨木舟(500m)
Sanda Aldass
來自敘利亞,現居荷蘭,柔道(57公斤)
Tachlowini Gabriyesos
來自厄利垂亞,現居以色列,田徑(馬拉松)
Wael Shueb
來自敘利亞,住在德國,空手道
Wessam Salamana
來自敘利亞,住在德國,拳擊(57公斤)
Yusra Mardini
來自敘利亞,現居德國,游泳(100 米蝶泳和自由泳)
開幕時很多國家都不認識?
那你可能需要國際觀察曆
開賣日期和方案還沒正式公佈
https://bit.ly/3yRggs6
填寫前測問卷,第一時間收到開賣通知,還可以享優惠價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10的網紅林潭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距離活動開始日期倒數三天!! 【Safari Zone in New Taipei City】活動詳細資訊、交通總整理(#不斷更新中)(#最後更新時間:9/24 23:53) 🔥🌏●活動時間: 10月3日(四)~10月6日(日) 10:00-17:00 🔥🌏●活動地點:「新北大都會公園(活動主...
松騰自行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rt Ⅰ:「輕鬆」訓練非常「不輕鬆」】
2019年11月曾在 Leader經理人 分享KFCS 教練培訓課程的初衷與想法,當時是從《ENDURE(耐力)》這本書開始帶大家思考「耐力」是什麼?我曾問過身旁的人,一想到「耐力」或「耐力運動」、「馬拉松」、「鐵人三項」,你立即會聯想到什麼?很多人會想到的是辛苦、忍耐、意志力、流很多汗、抽筋、鐵腿、撞牆、硬撐……等字眼。只有少數人會提到喜歡、愉快、樂愛、享受、幸福、美妙、好玩。為什麼?
我個人認為不只跟東西方文化差異有關,也跟訓練理論與方式有關。當我們太過強調最大攝氧量、耐乳酸、意志力、吃苦是通往金牌唯一的道路,讓這些念頭跟耐力訓練強力綁定在一起,久而久之,「耐力運動」就變成「忍耐痛苦的運動」。當我們談享受訓練時,很多時候變成口頭說說而已,每次訓練還是大都在痛苦中度過,或以痛苦作結。
並不是說最大攝氧量、耐乳酸、意志力、忍耐和吃苦不重要,我認為需要的是「平衡」,不能「只有」痛苦、「只有」體能,訓練也要有輕鬆的元素,要有力量和技巧。我們必須更全面地看待耐力運動,更深刻地認識它,才會更喜歡它,在那次五十多分鐘的分享中是我想讓投身耐力運動圈的人能對「耐力運動」與「耐力訓練」有另一層看見的嘗試。
當時分享的感覺很好,但不久就忘了。剛好光佑這次花了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幫我上字幕與重新剪輯這個影片,讓我有機會再溫故與知新,從中我也為自己上了一課,也把這些影片分享出來(總共會剪成4部),這是第1部分,討談論的主題如下:
● 何謂盡力?為什麼頂尖選手在進終點時看起來不會喘、還能舉手微笑致意?他/她們到底有沒有盡力?
過去我所以為的「盡力」是跑到表情猙獰、齜牙裂嘴,盡終點前要剛好用盡全身的力氣才對得起自己和比賽。但每當我看到亞奧運的跑者進終點時還能舉手致意、並沒有非常喘,而且還笑得出來,我就很想知道他/她們到底有沒有盡力。經過這幾年的研究,我得出的結論是:他/她們盡力了,只是那種盡力不只是把體能催到底,而是「心→體能→力量→技術」之間能量通暢無阻地流動的一種狀態,只要其中一環(一個箭頭)卡住了,肌肉和動作就會開始掙扎,痛苦會浮現,表現也會開始下降。所以痛苦與掙扎並非「盡力」的必要元素,反而是阻擋全力發揮的障礙。當然,速度愈慢愈容易順暢流動,速度愈快愈容易會卡住,而頂尖選手就是可以在高速下用這種方式盡力。
● 耐力 vs 持續力:最頂尖的選手是最懂得「放鬆」的選手。
我們常會把「耐力」當作「忍耐力」,也就是比誰最能忍受痛苦、看誰忍比較久。但若調整一下視角,把「耐力」解釋成「持續力」,比得時誰能在同樣的速度下持續更久時,路徑就打開了,不只有忍耐痛苦一條路,還有一條路是比誰最能在該速度下「放鬆」。例如三分速,菁英選手可以在騰空時放鬆,但沒有髖關節活動度腳掌拉不起來的人,一跑這麼快,腿一騰空就會很緊繃,根本放鬆不了,也來不及回來,所以會跑到很掙扎,自然無法用三分速跑太久。也就是說菁英選手可以在高速下,該用力時用力,該放鬆時放鬆,所以才能有持續力……用同樣的速度跑完半馬或全馬。
● 「適應(adaption)」是訓練與進步的重要機制,但我們該「適應痛苦」還是「適應輕鬆」?
舒適圈的概念大部分都聽過。任何進步都是從「適應」來的。原本不會、不習慣,但做久了/練久了不舒服的事(或速度)就慢慢被納進自己的舒適圈裏。適應就好比跨出舒適圈。但問題是,不少人總是跨得太大步了,所以一開始很辛苦,進步之後還想立刻再進步,所以再繼續往前跨,又繼續痛苦…如此反覆不斷地去「適應痛苦」,這個過程會進步沒錯,但也很容易碰到瓶井,因為一直處在痛苦的狀態中,人的潛意識(打從心底)並不喜歡!沒有人會喜歡痛苦,這種內在衝突的狀態會限制技術知覺的開發,很多人的成績就是卡在這種內在的衝突中。KFCS的建議是大部分的訓練應是「適應輕鬆」,從四分速進步到三分五十之後,三分半已經納入舒適圈的範圍了,此時應在舒適圈的外圍再多待一會,讓這種有點苦又有點舒服的狀態再多適應一會,把該速度所需的力量和技術知覺打穩後再往前走,進步的路會走得比較遠。
● 「練心」與科學化訓練之間的關係。
那不同距離下,何種速度才是舒適圈的外圍呢?也就是「適應輕鬆」的配速到底該設定在在多少?例如八百八趟的間歇,我的每一趟要跑多少?這些問題在KFCS的訓練體系中都有明確的答案,我已經設計一套計算方式來把不同間歇與節奏跑訓練的配速區間計算出來。
● 「輕鬆」訓練非常「不輕鬆」。
適應輕鬆的訓練並不容易。以間歇訓練來說,今天要跑八趟八百,前兩趟跑得不錯,都跑得比上星期快(上星期都跑3分整附近,今天都快了十秒,跑到2分50,感覺卻差不多),所以第三趟就想跑更快,也真的跑更快,跑到2分45,狀況極好,但跑完很喘,接下來五趟為了想繼續看到2分50秒以內的數字,所以逼自己要盡力,也真的每趟都跑到2分40~45秒,但每次跑完都喘到快把肺都吐出來了,極為辛苦。這種就是「適應痛苦」的練法,雖然辛苦,但很快、很爽。「快」除了指錶上的速度很快所以會讓人很愉快之外,也是指訓練時間會比較短了。但另一種「適應輕鬆」的練法時間會拉得很長,因為要花時間磨……回到上面的例子,今天前兩趟跑2分50秒,比上週快,但也比上週喘,要怎麼跑得跟上週一樣是在3分速附近但更輕鬆了,此時第二趟結速最好要調整一下,做個技術、讓心情平靜下來,休息足夠後短衝個10~20公尺抓一下跑感,等到狀態來了再跑第三趟,跑到2分55秒,而且比前兩趟和上週都輕鬆許多,你很滿意。接著就是要延續這種輕快跑到速度的狀態,讓後面五趟都能做到,那就不能急,一趟一趟把好的狀態跑出來,中間的休息也要花時間去讓好的跑感沉澱下來。最後的訓練時間可能會是前一種一趟接一趟衝完的方式還要多出0.5~1小時,但哪種訓練品質比較好我們都知道。這種追求輕鬆的練法,一點也不輕鬆。
● 訓練時不能貪心。
進步時或狀況好時,切勿貪進;若太急著跑更快或想進步更多,有時的確會有速效,但更可能提高受傷或碰到瓶井的機率。所以,進步應該慢一點比較好。這個觀念也跟「適應輕鬆」的練法一致:不跨大步,才能減少阻力,反而之後可以跑更快。這個原則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跑者要去掉對速追求的執著心,不然在練間歇時「還覺得很輕鬆、還能跑更快為什麼不跑呢?」對速度和進步的追求是人人都有的執著心,但在許多訓練現場,必須「忍」住,去掉貪進的心,「守」在規劃好的配速區間裡。這通常要有教練帶比較容易做到。我們在教練課時也會從多方面提及這一點。
--
KFCS 自行車、游泳與跑步教練的培訓班在前兩年已在台灣各辦了一梯次,今年(2021年)八月將在台灣開辦跑步教練培訓第二梯(加上大陸是第三梯),下面是課程大綱與簡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課程大綱
第一課:整體的訓練框架與理論說明
第二課:重新認識速度:各距離最快速度之間的關係
第三課:跑者最關心的跑量該如何量化與個人化
第四課:跑者的體能
第五課:跑者的力量
第六課:週期化訓練的本質與原則
第七課:跑者的技術
第八課:跑者之心:教練如何在線上引導跑者
第九課:把全部整合在一起並學習使用線上一對一的教練工具
第十課:作業與申論題總檢討並說明後續報告與認證流程
上述安排是在理想情況下的課程進度,會再依實際課程情況動態調整,有興趣從事跑步教練工作或帶跑團的人可以參考簡章。
#課程簡章:https://lihi1.cc/h4xVj
--
#RQ線上教練 完成培訓後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上架到RQ擔任一對一教練,去年參加培訓的12位,都已參與實習或自行對外教學的經驗,目前有5位通過銅牌教練,2位升到銀牌教練。比較欣慰的是,看到他們能開始落實課表中的算法來計算學員的配速區間,並落實「適應輕鬆」的中心思想,有興趣從事一對一線上教練工作者,可以先到RQ上了解一下: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course/online
松騰自行車 在 謝長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東京奧運場地分散,羽球、射擊、自行車、高爾夫球等都不在東京都心地區,主辦單位除了馬拉松(在北海道)外,歡迎選手都住東京的選手村。但有的國家考慮比賽練習的方便等因素,還是在比賽場館附近租飯店,節省時間和精力。昨天選手檢疫折騰半天才入境,住選手村的比較沒有問題。但住外縣市的還要趕幾十公里路程,怕選手餓到所以訂了便當給選手,網友厲害已經查出是大倉飯店製售,基本上大飯店的東西在衛生營養上有一定水準,而且菜色多,有魚有肉有菜,當然也有甜點,選手可以選擇的吃,不是要求全都吃完。不過,今天了解,在外住宿倒是狀況多,飲食、洗衣、燒水等等都較不便,離代表處幾十公里,為方便支援,我們指派三位祕書分別進駐,就近提供聯絡及必要協助,也感謝幾位年輕祕書充滿熱情,願意前往。
政府是一體,這次發生政府道歉的事,我們也感到歉疚,但開幕在即,我們全力提供後勤支援,以求彌補,希望負面情緒的批評可以緩和,讓選手可以靜下來恢復能量,好好的表現,替台灣爭光!
松騰自行車 在 林潭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距離活動開始日期倒數三天!!
【Safari Zone in New Taipei City】活動詳細資訊、交通總整理(#不斷更新中)(#最後更新時間:9/24 23:53)
🔥🌏●活動時間:
10月3日(四)~10月6日(日) 10:00-17:00
🔥🌏●活動地點:「新北大都會公園(活動主場)」及「新北市70多處景點」
(是否全新北都有活動怪還待確認)
🆓🌏●活動門票:免費(本次活動不需門票)
💥🌏●大都會活動寶可夢:赫拉克羅斯(中南美洲地區限定)、未知圖騰飛天螳螂、三蜜蜂、走路草及其他稀有的水、草、蟲屬性寶可夢大量出沒!
💥🌏●最少會開放一隻新的色違寶可夢 (如不意外)
💥🌏●等人大小的「皮卡丘」及「八代御三家 (敲音猴、炎兔兒、淚眼蜥)」會在主會場進行遊行及表演
🔥11:00-11:30 皮卡丘、敲音猴、炎兔兒、淚眼蜥見面會(30分鐘)
🔥14:00-14:10 皮卡丘、敲音猴、炎兔兒、淚眼蜥跳舞(10分鐘)
🔥15:30-16:00 皮卡丘、敲音猴、炎兔兒、淚眼蜥見面會(30分鐘)
💥🌏●「新北市70多處景點」會有「活動怪」及「特殊任務」(景點是否有大都會活動寶可夢還代確認)
💥🌏●新北市70多處景點:
三重區:空軍三重一村、三重忠孝碼頭
三峽區: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三峽老街
中和、永和區 :中和烘爐地、錦和運動公園、八二三紀念公園、永和仁愛公園、南洋街、興南商圈
板橋區:435藝文特區、新板特區
林口區:竹林山觀音寺
貢寮區:靈鷲山聖山寺、貢寮老街、貢寮街有機書店、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港、舊草嶺古道自行車道
淡水區:淡水海關碼頭、漁人碼頭、淡水天元宮、漁人碼頭、公七自然公園、行政中心萬坪公園、淡水老街
石門區:富貴角燈塔、富基漁港、白沙灣、麟山鼻遊憩區
土城區:石壁寮溪步道、土城綜合運動場
八里區:觀音山風景區、八里文化公園、八里老街
平溪區:十分風景區、菁桐老街、平溪老街
烏來區:烏來風景區
三芝區:淺水灣海濱公園
新店區:小碧潭公園、 碧潭風景區、陽光運動公園、陽光橋
新莊區:中港大排、新莊廟街、新月橋
瑞芳區:水湳洞、十三層遺址、猴硐貓村、深澳漁港
金山區:磺港漁港、水尾漁港、獅頭山公園、金山老街
泰山區:泰山辭修公園
萬里區:龜吼漁港
汐止區:星光橋
樹林區:鹿角溪人工溼地、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樹林環保河濱公園OO
瑞芳區:九份老街、祈堂老街、勸濟堂
蘆洲區:微風運河、蘆洲廟口形象商圈
鶯歌區:鶯歌陶瓷藝術園區、鶯歌老街
石碇區:石碇老街、淡蘭古道
坪林區:坪林老街
深坑區:深坑老街
雙溪區:雙溪老街
💥🌏●依據以往過去大型活動經驗,活動主場(新北大都會公園內),公園內所有道館將會變為補給站,活動結束後會恢復道館
💥🌏●主會場會設置「美食區(三區)」、「流動廁所」、「救護站」、「實體寶可夢補給站」、「三位隊長及維羅博士的人像立牌」、「主舞台」、「高空氣球」、「造型門」、「活動餐車」、「活動主題紀念品快閃商店」、「紅、黃、藍隊各一個大型臨時帳篷(團隊休息室)及隊旗」、「活動餐車」及「各大電信臨時基地台」等...
🚕🌏●本次活動「沒有接駁車」但有「無障礙接駁計程車」
🚕預約無障礙計程車🚕
台灣大車隊,手機撥打55688或電話撥打405-8888。
大都會衛星車隊,手機撥打55178或電話撥打4499-178。
皇冠大車隊,手機撥打5510或電話撥打4128-333。
大豐衛星車隊,手機撥打55100或電話撥打2918-3000。
🚌🌏●大客車上下車位置:疏洪西路和興德路口
建議大客車停放位置:光復停車場(頂文路)
💥🌏●「活動會場民眾禁飛空拍機」
❌🚲🌏●「園內道路禁止騎自行車」,僅能牽行行經園內靠新莊側道路
❌🅿🌏●以下五處停車場於活動期間禁止停車:
❌🅿️觀光市集南側停車場
❌🅿️觀光市集北側停車場
❌🅿️幸福水漾公園區停車場
❌🅿️萬善同區停車場
❌🅿️樂遊天地區停車場
🚨🌏●活動期間大都會公園周邊會進行管制
💥🌏●新北市部分旅宿、伴手禮同步推出住宿和產品優惠
==========
【交通資訊】
🚅🌏★捷運:
桃園機場捷運線 - 三重站1號出口
北捷中和新蘆線 - 三重站1號出口
🚇🌏★高鐵:
桃園高鐵 - 桃園高鐵下站→轉搭桃園機場捷運→三重站A1、A2出口出站
台北高鐵 - 台北高鐵下車→轉搭桃園機場捷運or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 →三重站
🚇🌏★台鐵:
台北車站 - 轉搭桃園機場捷運→三重站A1、A2出口出站
板橋車站 - 搭乘板南線到台北火車站→桃園機場捷運→三重站A1、A2出口出站
✈️🌏★飛機:
松山機場 - 建議叫計程車到行天宮捷運站(最省時省力)→台北捷運中和新蘆線 →三重站
桃園機場 - 桃園機場捷運→三重站A1、A2出口出站
🚌🌏★大客車:
大客車上下車位置:疏洪西路和興德路口
建議大客車停放位置:光復停車場(頂文路)
🚌🌏★客運:
搭乘三重客運經台北大橋至三重,接成功路,下重新大橋站後步行經疏洪東路一段,由12號堤道進入,即可到達「幸福水漾公園」
🚏🌏★公車:
★註:以下公車資訊可能不是最準最快速到達的,「極建議」使用「Google map」及「台北等公車」app查詢。
🚏(1) 62、227區、232、264、640至「捷運三重站」下車。
🚏(2) 「菜寮(重陽路) 站 」:14、227、227區、232、292、292副、621、662、803、806、1212、忠孝幹線。下車後,步行約10分鍾即可到達會場。
🚏(3)「菜寮(重新路) 站」:14、62、111、227、264、292、616、622、636、638、639、801、820、857、1209、1212、1803、9102及忠孝幹線。下車後,步行約10分鍾即可到達會場。
🚏(4) 618、299、520、617於「中山路﹑中興北街路口」下車,步行約10分鐘。
🚏(5) 299、520、615、618於「中山路﹑中華路口」下車,步行約10分鐘。
🚗🌏★自行開車:
(1) 國道一號→三重交流道(重陽路)→右轉三陽路→右轉疏洪東路→8號越堤道→疏洪一路→幸福水漾公園。
(2) 國道三號→中和交流道(往板橋方向)→64號東西向快速道路→五股一出口→1號越堤道→疏洪一路→幸福水漾公園。
🚲🌏★自行車注意事項:
自行車僅能牽行行經園內靠新莊側道路,其餘園內道路禁止
============
============
🌏●官網公告連結(中文)
https://pokemongolive.com/zh_hant/post/safarizone-ntc-2019/
🌏●新北市觀光局公告網站1
https://tour.ntpc.gov.tw/zh-tw/News/Detail?wnd_id=44&type=1&id=bae92f786b5e9ef9
🌏●新北市觀光局公告網站2
https://tour.ntpc.gov.tw/zh-tw/News/Detail?wnd_id=44&type=1&id=90596ebb5b99ba39
🌏●新北市政府活動網站
https://www.safarizonentpc.tw/
💥★我在巴哈的貼文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29659&sn=212097
==========
如果喜歡我的整理,可以給個讚好,你們的每一個讚都是我整理資訊的動力,感謝大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n3t5ku-zM/hqdefault.jpg)
松騰自行車 在 松騰Matsutek大智能小管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易踏趣 #電動輔助自行車旅遊 #趣吧旅行社Tripbaa趣吧 #歐都探索旅行社 #松騰實業 #松騰Matsutek大智能小管家 #文顥電子 #花東旅遊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看更多>
松騰自行車 在 松騰電動自行車超級電池?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松騰 電動自行車超級電池? - https://www.thehubnews.net/archives/70127充放電8000次以上仍有100%壽命6分鐘充飽電純電40公里輔助可以100公里真假? ... <看更多>
松騰自行車 在 佈局全台電動輔助車充電網,掃地機器人松騰實業打造自行車界 ... 的推薦與評價
... 以特斯拉與Gogoro為首的電動車產業成為全球投資人焦點,也同樣帶動電動輔助 自行車 需求,其中作為關鍵零組件的電池,技術門檻也不斷拉高, 松騰 實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