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觸原住民文化尚淺的我,僅能靠著聽聞過的片段知識,粗略拼湊出模糊的樣貌。偶然間,我聽聞畢生鑽研台灣山岳歷史的鄭安睎教授,與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早已對這樣一條路,有自己的想法。看完他們的規劃後,我讚嘆不已:原來還真的可以從烏來出發,走進台灣最美的群山,經過泰雅、賽德克、布農、鄒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魯凱、排灣等族的傳統領域與當代部落,貫串清代與日治時代的道路,依循著歷史的脈絡,最後抵達屏東新開(近枋寮)。
不知道要讀過多少書、做過多少研究,才能像他們一樣信手拈來,就能透過雙腳的旅途,引出屬於台灣山林中最深刻的靈魂與記憶,編織出一條富含詩意與底蘊的傳承之路?
假如有這麼一天,這麼一條誕生自各族古老道路系統的山徑,被族人們與老師聯手重新整理、串接起來,那麼一趟縱貫臺灣的偉大旅程,將會是這樣子的:
───
從新北市烏來福山往南開啟的遙遠旅途,會先經過泰雅族被日本人拓寬成警備道的姻親道路,巴福越嶺古道,在傍晚抵達拉拉山。翌日,告別巴陵的民宿後,在沒車的小小的產業道路上漫步,迂迴抵達秀巒部落下榻。接著,在名聞遐邇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登山口,告別因為想輕鬆一小段而搭乘的部落接駁車,沿著古道緩緩推行至廢棄的白石駐在所,在此度過遠離人煙的山中第三夜。
第四天一早起床,繼續沿古道西行,抵達田村台駐在所後接上霞喀羅古道支線,蜿蜒向南走去,在高嶺接上民國後開闢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後,順著主線在傍晚抵達觀霧森林遊樂區,Check in後洗去二日沒洗澡的疲憊。再來,海拔將緩緩下降,順著從觀霧延伸的北坑溪古道來到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一身重裝與來自烏來的打招呼對答嚇壞不知情的遊客後,在遊客中心前搭上泰雅族北勢群部落的接駁車,到天狗、象鼻等部落待上一宿,聽聽族人講著那些在雪山山脈上翻山越嶺的故事,回憶著五天以來走過的路。
第六天的旅程經由馬那邦隘勇線跨越大安溪,從雙崎接上出雲稍來警備線後,跟著隘勇線來到大雪山社區,感受這裡的生態之美、見證林業的滄桑。行程滿一週之際,將路經白冷,從谷關七雄的白毛山東側山腹切過,穿越阿冷山隘勇線進入南投,來到惠蓀林場入口附近的清流部落。緊接著,這條山徑會繼續沿著隘勇線直上守城大山附近,輕裝來回這海拔2420公尺的邑治第一山後,陡下到賽德克族的土地,在台14線上度過第二週首夜,也正式告別了雪山山脈,短暫踏上中央山脈一隅。
翻過萬大隘勇線後,接著是霧社萬大警備道路,而後從曲冰開始進入布農族卓社群領域,到武界過一夜,再繼續沿著濁水溪谷地山腰上的部落聯絡道,經巴庫拉斯來到地利村,關門古道暨丹大林道的起始之地。第十一天開始,山徑從人倫部落進入玉山山脈,沿著人倫警備道翻進郡大溪谷,沿著中之線警備道拜訪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族巒、郡社群祖居地,聽著族人講著不到百年前的遷村過往。三天後,離烏來出發日方滿二週,我們會由觀高抵達著名的八通關古道,在這個林業與日本古道交錯的紅檜造林地間沈沈睡去。
第三週開始,山徑進入最高潮,由八通關駐在所往玉山主峰攀去,經1926年所闢建的登山道登上台灣之巔,感受日本人帶來這座島上的登山文化如何流變至今,成為台灣的登山記憶。第十七天,告別東埔山莊,進入阿里山山脈,從特富野古道開始陡下整整1500公尺後,來到鄒族的特富野部落,接受族人們的款待,感受屬於鄒族的熱情。翌日,從鄒族南北縱貫古道翻越茶山至那瑪夏,又回到布農族的領地中;爾後由那瑪夏道路或者小林、高中兩條林道,進入南橫公路寶來一帶,由寶來順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再次登上中央山脈尾稜,經藤枝二集團後紮營於其中的駐在所上,感受過去此地日原衝突的緊張餘韻。
出發滿三個禮拜的日子,山徑會進入魯凱族的領域,並來到正在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歐布諾伙族所在的萬山部落下榻。稍事休息後,山徑又繼續啟程往南,經由魯凱族道路系統拜訪大社、德文、霧台等部落,三天後抵達位於小鬼湖林道行車終點的阿禮,其道路前身是通往知本的知本越嶺道,於魯凱石板屋民宿中度過沁爽的一晚。接著順部落舊路自稜線下底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好茶,與居住在此的老獵人學習魯凱族傳統智慧。爾後,渡過隘寮南溪,進入台灣第二大族排灣族的家鄉,在排灣族舊社道路系統中悠遊,到訪舊筏灣、舊平和、舊德文等部落,又過了三日,在來義部落舉杯回顧這整整一個月以來,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百里長路。
最後,路經舊古樓、老七佳等排灣族部落後,接上四百年一瞬的浸水營古道,下抵枋寮附近的屏東新開,為這一趟長達32天,縱貫古今的奇幻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
這是一條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步行綠道,為時一個多月的旅程,緊緊扣和著各地歷史脈絡,走過自原住民、清代、日本人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的路,讓老人家的身影再次鮮活的躍然晚輩眼中。而管理綠道的族人,也可以因為回到各個舊部落,重新賦予土地屬於各個民族的溫度與驕傲,甚至為在地創造新的產業可能與收入。這是一種再創造,將在地族人與屬於自己的土地連結起來,並且透過分享傳統的生活與智慧,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讓原住民文化的根,得以再次深深紮入土地之中。
試想,那些進入部落的夜晚,無論新舊,若是少了屬於土地的族人,在火邊的分享與傳承,一起舉杯高歌、大口吃肉,那行程將會有多苦澀而空洞——沒有高山的大景舒適,卻有著郊山的濕熱與長程縱走的疲憊,讓人不知道完成這一條路,能有怎麼樣的收穫?
這一天遠嗎?其實不然。
今年原民會有一筆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想擘劃一條屬於原住民的山徑。
伍元和老師也已經成立自己的粉專「 伍元走古道」,準備一展自己數十年所學。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樣一個足以代表台灣山林與文化,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從800到3952,覽盡四大山脈,從四百年前走到今天的路,成為台灣原住民、登山文化與山岳觀光的美麗未來吧!
————
*悠遊古道注意事項:
1. 沿途會進入各族原住民傳統領域,務必尊重在地原住民的權益與隱私
2. 綠道上有不少舊社與考古遺址,有許多被列為文化資產,也請尊重原住民或配合相關法令,得以進入
枋寮小象民宿 在 大口老師的走跳學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2日遊推薦 #心得分享
終於成行啦! 上週帶一群喜愛吃喝的朋友來屏東玩耍,這團最特別的就是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景點與美食!!像是愛拍照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的「下淡水溪鐵橋」,為了讓大家能夠輕鬆拍下美麗的照片,我在車上還特地教大家人物攝影十大技巧,哈哈….看大家有認真聽進去實在是很開心! 後面安排了一個超人氣文青風景點「職人町」,也很適合拍照,其中有兩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也樂在其中,我還幫他們多拍了好幾張美照呢~~~
午餐來到我最愛的「屏東夜市」,除了屏東肉圓、黑白切之外,這次還去品嚐了有趣的炸餛飩,在地的特色小吃就是讚啊!!另外最新的森林風「屏東總圖」也沒讓大家失望,走走拍拍醞釀著傍晚的重頭戲”東港小旅行”,來到「東隆宮」聽導覽員介紹在地故事與明年即將上陣的迎王平安祭典,有興趣的朋友記得安排時間來參加唷!!!最後來到華僑市場吃旗魚黑輪、王匠鮭魚握壽司,最巧的是…..原本沒有在行程規劃內的「東港夜市」剛好週六有營業,也湊巧就在我們民宿附近,就這樣大夥兒多賺到了一個有趣的夜晚,東港夜市非常熱鬧,比我想像中好玩許多,古早味冰淇淋、超大骰子博香腸等遊戲都令我印象深刻,而且這夜市非常大,在美食與遊戲的誘惑下,隨意逛逛就超過一小時了呢!
第二天早上雖然大家已經吃過早餐,但第一個景點「崎峰濕地」剛好就在我最喜歡的林邊”黃家肉包”附近,心血來潮請司機大哥整台遊覽車直接開到店裡買給大家吃~招牌的蛋黃肉包果然瞬間擄獲大家的心~就這樣開啟了第二天愉快的旅程~
位於「大鵬灣帆船基地」,將近40分鐘的遊船行程我很喜歡,專業的導覽人員幽默又風趣的把大鵬灣介紹了一圈,還有特別的蚵殼島,造就不一樣的港邊風光!接著來到獲獎無數的「福灣巧克力莊園」,讓大家參觀這裡的巧克力產業,除了有完整的巧克力一條龍製程介紹之外,幸運的我們還見到現場正在處理可可豆的大哥,不僅初次品嚐生可可豆的風味,還拍了許多五顏六色的可可豆,真是太可愛啦! 下午的「新龍社區」也是我特愛的行程,這裡除了可以魚丸DIY之外,最刺激的就是可以體驗餵食龍膽石斑,超大的龍膽石斑要吃的下午茶就是一條條常見的鯖魚,突然覺得我好像有種在海上餵海豚的錯覺,好玩極了!!最後的行程就是順路帶大家到枋寮漁港走走,這是一個很在地、觀光客極少的小漁港,有著吻仔魚煎、吻仔嗲、吻仔魚羹等特色小吃,另外還有景觀橋可以讓大家欣賞漁港風光,就這樣兩天一夜的行程就在歡笑中度過,既充實又滿足,如果你是喜歡拍照、美食的朋友,這個行程可以讓大家參考一下,有機會再揪團帶大家一起出遊喔!
☛第1天
左營高鐵站集合出發▶|日治時期亞洲最長的鐵橋|下淡水溪鐵橋 ▶午餐-|美食一級戰地|屏東夜市 ▶|歐風立體彩繪牆| 職人町▶ |森林系圖書館| 屏東總圖▶ 東港小旅行▶ 遇見‧秘境
☛第2天
飯店出發▶崎峰濕地▶大鵬灣遊湖~帆船基地▶午餐-林邊海鮮餐廳▶|冠軍巧克力|福灣莊園▶|樂漁生活-食魚教育體驗|新龍社區 ▶|最在地的小漁港|枋寮漁港 ▶滿載返程
#雄獅旅遊
屏東go好玩
枋寮小象民宿 在 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車大富翁之南迴鐵路」
#遊記最後一篇
#不小心粉專快要變成阿公講古在台灣的故事了
#還有好多想分享是不是用講的比較快
#下一篇是火車大富翁攻略大家猜猜總花費
南迴線西起枋寮站、東至臺東車站,是台灣環島鐵路最後通車(1992年)、以及最後完成電氣化(2020年)的路線。
沿線會經過一座又一座的隧道加橋樑來穿越中央山脈(隧道36座、大小橋樑158座),可以想像當初建造工程之艱鉅。 大武、太麻里、知本是此線的三大車站,擲骰子走這條線時,建議坐之前要先看好班次,例如內祿、加獅等站一天只有兩三班經過,避免發生去了那站但可能沒火車離開的困境。
這段路我們坐了2列車讓我最印象深刻
1.枋寮-金崙段搭到年紀比我還大41歲大媽級莒光號707車次。據說台鐵過幾年要淘汰今年滿50歲的莒光號了,雖然它們大多很老很舊,請把握最後可以搭乘的時光啊啊啊。
2.全台碩果僅存的藍皮普快列車
一天只有一班往返枋寮-臺東的普快列車(3671、3672車次),因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將在今年12月23日停駛,但大家也別傷心,原來的藍皮車廂將會進廠改造,預計未來會以“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型式運行,期待!
#枋寮站(三等站)
南迴鐵路起點站、大廳裡的蓮霧座椅好有趣。原來枋寮也盛產蓮霧喔!
#金崙站(三等站)
不泡溫泉不看日出,我們到這裡玩祕境沙灘。距離車站出來走不用5分鐘,馬上可以投入大海懷抱。結束後可以在附近吃牛肉麵跟記得去逛逛以溫泉蛋為主題的超可愛金崙7-11喔。
#知本站(三等站)
一樣不泡溫泉的知本,沒想到車站到比較熱鬧的路段走路距離非常遠,我們的民宿附近也是都沒有吃的,雖然民宿有貼心放一些店家的外送菜單,但為了不製造垃圾,隔天我們還是走路1公里多去找早餐。還在早餐店跟當地小孩用玩具交換送我們好多包軟糖~
知本天主教堂
教堂的建築設計裡裡外外皆融合卑南原住民文化特色,尤其是那一張張木雕人形座椅~~
晚上吃飯時看電視新聞説屏東恆春幾個鄉鎮都停課放假,心想好險我們趕快離開,不然還真怕火車停駛。當地人都很熱情,走著走著下雨了,就被人吆喝進去躲雨,送我們一大堆糖果,後來還載我們去車站,感謝好心人祝福妳們!
閃電颱風來襲,我們要開始跟風雨賽跑了,趕緊往花蓮北上移動...
其他補充
台東線 (常被稱做花東線:花蓮-台東)
#富源站 --被遺忘的地標(三等站)
完全沒聽過的小站,神奇是雨到這裡就停了,所以我們決定下車。旁邊有個拔仔莊常民文化館,想知道歷史典故可以看照片圖説喔。
北迴線/蘇花鐵路(蘇澳新-花蓮)
#礁溪站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遇週末可以選擇德陽宮、協天廟有香客大樓(2/4人房)可以住便宜又方便,還有溫泉泡喔!
枋寮小象民宿 在 小象民宿 的推薦與評價
Cover Photo: 小象民宿's photo. ... 枋寮鄉臨海路21巷40號, Pingtung, Taiwan 940 ... 小象民宿 is feeling blissful at 象廚泰緬式餐廳- 原弄海餐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