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9/1
* 面對居高不下的冠病確診病例,澳洲和紐西蘭星期天(9月12日)分別宣佈向歐洲增購冠病疫苗,以加快接種步伐。澳洲雪梨和墨爾本也繼續封鎖,政府計劃到全國七成人口完成疫苗接種、接近10月下旬才解封。
確診病例居高不下 澳洲紐西蘭增購疫苗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913-119292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朝鮮官方媒體週一(13日)表示,朝鮮在剛過去的週末成功進行了遠程巡航導彈試射。
朝中社:朝鮮週末成功試射遠程巡航導彈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00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墨西哥山體滑坡 巨石壓民房】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郊區9月10日發生重大的山體滑坡事故。在特拉爾內潘特拉(Tlalnepantla)的人口稠密區,巨石傾瀉而下,掩埋三棟房子,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另有10人失蹤。
帶著搜救犬的消防隊員謹慎展開搜尋工作。他們攀爬上堆積達三層樓高的石堆,偶爾舉起拳頭,要全場肅靜,以細聽是否有受困者發出求救聲。除了挖掘機等重型機械,消防員也在志願者支援下鏟起石塊,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出受困者。
此前,墨西哥中部曾降暴雨,太平洋岸附近七日也發生過7.1級地震。
* 【社區病例激增 新加坡民眾響應呼籲 近九成會減少外出】新加坡社區病例激增,政府呼籲民眾於接下來兩到四周減少活動。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會減少外出,另有近六成則認為隨著病例增加,政府應再禁堂食。
調查顯示,有88.7%的受訪者認為,由於社區病例激增,他們會減少外出,只有在必要時才出門;另有7.6%認為已完成疫苗接種,所以不會特別擔心,也不會特地採取防疫措施;僅3.7%表示會照樣外出和進行社交活動。
* #全球疫情#【新加坡官員預警可能出現兒童重症或死亡病例】新加坡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說,目前感染冠病的兒童大多都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或只有輕微的病症。不過,在其他國家如美國,有不少年幼患者因感染冠病而進入加護病房,甚至是死亡。他說,「隨著社區病例增加,我們必須為各種可能性做準備,這包括小孩染上嚴重病症,甚至是出現死亡病例。」
* 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表示,英國不會再出現任何封鎖措施來對抗冠病危機,並排除使用疫苗護照來允許人們參加群眾活動的可能性。
路透社:賈維德周日在接受英國媒體方問時說:「我預計不會再有任何封鎖。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一位衛生部長若取消所有限制措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但我不認為我們會再進行一次封鎖。」
賈維德:英國取消疫苗護照計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9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以色列最高衛生官員周日(12日)表示,以色列正在進行準備工作,以確保該國在需要施打第四劑冠病疫苗時有足夠疫苗供應。
彭博社:以色列衛生部長阿什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說:「我們不知道何時會發生;我非常希望不會像這次一樣在六個月內發生,且第三劑冠病疫苗會持續更長時間。」
以色列從8月初開始進行追積極追加劑注射。目前為止,約280萬人已接種了第三劑冠病疫苗。衛生官員表示,前兩劑疫苗注射的效果在接種五個月後會減弱,因此有必要進行加強注射。在以色列940萬人口中,約有600萬人接種了一劑疫苗,約有550萬人接種了兩劑。
以色列開始為施打第四劑疫苗供應做準備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8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馬來西亞衛生部昨天通報當地有592人死於冠病,引起民眾震驚。不過衛生部今天表示,昨天實際死亡的冠病患者有100人,其餘492人是數周來前積壓而未通報的死者人數。
馬國昨天592人死於冠病 衛生部:數據積壓數周導致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8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與越南簽署協定,向越南提供包括海軍設備出口和艦艇軍事的技術和設備。
日本與越南簽署軍事協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8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伊朗和聯合國屬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達成協議。伊朗同意允許IAEA檢查員為其設施提供維護服務。德黑蘭自今年早些時候以來一直限制第三方進入。
法新社: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原子能機構在伊朗核設施的聯合聲明,IAEA未來將被允許在伊朗核設施中維護其監控攝像頭並交換發言媒體。 它說:「方式和時間表仍有待雙方商定。」
伊朗與IAEA達成協議 允許檢查員為其設施提供服務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宣佈參選法國總統,尋求成為法國首位女總統。
路透社報道,62歲的伊達爾戈在諾曼底城市魯昂宣佈競選時說:「我意識到我們時代的嚴重性。為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希望,我決定成為法國總統的候選人。」
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宣佈參選總統 尋求成為首位女總統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8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九一一20週年 拜登到三襲擊地點悼念遇難者】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20週年,美國總統拜登及第一夫人吉爾星期六(9月11日)分別前往當年三處墜機地點,即紐約市世貿中心雙子塔、賓夕凡尼亞州尚克斯維爾,以及華盛頓五角大樓,悼念遇難者。
在尚克斯維爾,拜登伉儷首先去到93號班機國家紀念公園獻花,慰問當年聯合航空公司93號班機的死難者家屬,機上共有40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喪生。
拜登伉儷之後在沒有預告下到了尚克斯維爾志願消防局,尚克斯維爾志願消防局是當年最先派員到墜機現場的單位。
拜登伉儷其後到五角大樓為死難者獻上花圈,副總統哈里斯、國防部長奧斯汀及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一同出席。
拜登並未在悼念活動現場發表講話,但他在白宮週五(10日)發佈的預錄演講視頻中指出,人們對美國回教徒的恐懼與憤怒、憎恨與暴力,扭曲了美國的團結。儘管如此,九一一事件的核心教訓就是在最脆弱時展現團結和韌性。
拜登也在這段視頻中緬懷恐襲的死難者,並向數千名傷者,消防員、護士,以及其他許多在救援任務和漫長恢復道路上冒著風險或獻出生命的人致敬。
* 塔利班在美國紀念九一一恐怖襲擊20週年之際,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總統府升起了自己的旗幟。
九一一20週年 塔利班在喀布爾總統府升起旗幟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7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塔利班接管阿富汗政權後,前副總統杜斯塔姆的豪宅曝光,其奢靡程度令人震驚,也揭露了加尼政府內閣中腐敗程度。
塔利班佔領首都喀布爾後,政府高官早已攜款逃跑,其中包括杜斯塔姆。消息稱,67歲的杜斯塔姆目前在烏茲別克斯坦過著逃亡生活。
塔利班近日帶領記者參觀這棟造價3000萬美元(約4000萬新元)的豪宅,面積超過歐洲中世紀兩個城堡。
這座莊園式豪宅不僅有精美的水晶吊燈、寬大的會客室建有水族館,還有室內花園、蒸汽浴室、游泳池、高層迴廊、空中樓閣等建築,就像是一個景區。
塔利班帶記者參觀前副總統豪宅 揭露前政府奢靡腐敗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913-119292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塔利班內鬥加劇改革無期】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後面對諸多挑戰:激烈的內部派系鬥爭、虎視眈眈的國際恐怖組織、千瘡百孔的經濟、人民缺水少糧。第一個阿富汗塔利班政權(1996年至2001年)在位五年多就被推翻,第二個能否持久?塔利班2.0會是一個包容、尊重人權尤其是女性權益、法治和媒體自由的政權嗎?單看剛出爐的臨時內閣陣容,似乎希望不大。
* 在黑石的30億美元(約40.27億新元)收購計劃終止後,SOHO中國股價今天在香港暴跌。
據彭博社:SOHO中國今早一度下挫40%。上週五,SOHO中國在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稱,因為在滿足要約先決條件方面的進展不足,黑石決定不再推進其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這也意味著,SOHO中國第二次售賣自己的嘗試宣告失敗。
SOHO中國由其董事長潘石屹及首席執行官張欣在1995年創立。該公司的主要資產包括上海的外灘SOHO和北京的望京SOHO這兩座標誌性建築。望京SOHO是普利茲克建築獎首位女性得主Zaha Hadid設計的。
SOHO中國暴跌40% 之前黑石放棄收購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3-119303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工信部稱,部分互聯網企業對屏蔽網址連接問題的認識與專項行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工信部將重點聚焦整治問題,加強行政指導、監督檢查,強化依法處置,對整改不到位問題將繼續通過召開行政指導會等多種方式,督促企業抓好整改落實。
中國將整治互聯網企業屏蔽網址連接問題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3-119304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防衛省昨天發佈消息說,本月10日在其領海外毗連區發現了一艘可能是來自中國的潛艇。
日本稱在領海外毗連區發現疑似中國潛艇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3-11930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久未公開露面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最近據報再度低調現身,視察位在浙江的自家農業基地。
據港媒《星島日報》報道,中國大陸社交媒體流傳馬雲本月1日考察位於浙江省嘉興平湖的自家農業基地。據報,身穿棗紅色短袖上衣、頭戴白帽的馬雲一口氣視察了多座農業大棚,而且還穿上白胞,聆聽現場人員講解。
* 英國媒體披露,中國想要拆分支付寶,並為螞蟻集團旗下的「花唄」和「借唄」貸款業務另設應用程序。
據英國《金融時報》今天(13日)報道,中國金融管理部門在4月的約談中,要求螞蟻集團,斷開支付寶與「花唄」「借唄」等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
英媒:中國擬拆分支付寶 花唄借唄另設應用程序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3-11930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東芝將關閉大連生產工業馬達等的基地】東芝(Toshiba)週四透露,將在9月底關閉位於中國大連市的生產基地。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東芝將關閉的是工業馬達和電視播送用信號發射器等的生產基地,員工約為650人;東芝稱,未來將在越南和日本生產這些產品。
東芝在大連和中國其它地區仍擁有鐵路用零部件和電梯的生產基地。
東芝於1991年為製造馬達等而在大連設立基地,還一直製造液晶電視和醫療器械等。在頂峰時的2010年前後,員工曾達到約2400人。該基地也是東芝的首個中國生產基地。
* 菲律賓當局表示,超級颱風「燦都」週六(11日)襲擊菲律賓最北端島嶼後,一些社區仍然被洪水淹沒,電力供應尚未恢復,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
燦都颱風席捲菲律賓北部 洪水至今尚未退減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8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在中國不斷重拳出擊娛樂圈之際,據報與明星收入繳稅息息相關的藝人經紀企業,今年開始出現大量註銷申請,至今有超過700家藝人經紀企業註銷,其中6月份最多,超過100家公司申請註銷。
中國6月超100家藝人經紀企業申請註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2-119287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二十週年紀念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佈了有關當日恐襲事件的罕見衛星圖像。
NASA發佈九一一衛星圖像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2-119287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果貿社區電梯 在 一大粒小台客-Noemi Giulio Ev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幾天沒喝咖啡,早早就不支倒地😄
最近這陣子都在看歐國盃、環法自行車賽。
自行車賽真的很瘋狂,前車貼後車,不能有分毫失誤。
仔細想想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很不喜歡競爭的人,很容易有“那麼想贏就都給你去贏好了”的想法(←雙魚座)
其實我從以前就經常被推派去比賽,求學期間參加過全國性演講比賽,各類國語文競賽、英語演講比賽、繪畫、籃球、排球,田徑運動、游泳比賽...
雖然也獲獎無數,從中獲得許多學習,但是我真的一點都不enjoy競爭時緊張的壓力,失敗時的失落感;不喜歡只有少數贏家;不喜歡因為有人輸了才有人贏...
我永遠記得比賽時肚子翻滾,腎上腺素飆升的那種感覺。
出了社會也一樣,誰不喜歡捧錢多事少離家近的飯碗,但是那條路通常都很窄。
不喜歡擠窄路,常常到最後就會跟主流漸行漸遠,越走越邊緣,直到乾脆跳出框框,走自己的路。
我相信機會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建立自己的遊戲規則,耕耘自己成為一個無法被取代的人,比永遠在等待機會出現在自己眼前來得重要。
開發一條沒有誰幫自己鋪好的路,也不用一定要跟隨誰的腳步。其實只要有一股決心,勇於嘗試,不怕辛勞,做什麼事幾乎都會成功。
面對未知即使失敗,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嘗試過,就算被打回原點,也已經贏得經驗的累積。
當年就是這樣的心情去到了上海。
當然還有為了前男友啦...
啊不是很想聽我跟安德烈的愛情故事嗎?今天就先交代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蛤?蝦咪?!會不會扯太遠?😆)
本人的文風就是很會歪樓,要寫幾天才會進入重點我現在還不知道。
-----------------------我是分隔線------------------
今天先給大家看看當年在上海的租屋處。一個老舊社區大樓的28樓。每天上班總要等電梯等很久。
我們等電梯的時候不是都習慣退開一大步,禮讓裡面的人先出來嗎?
在那邊萬萬不可!
明明第一個到電梯前等電梯,只要前面還有空間,很快就會被後來的人,還有更後來的人擠滿。
如果你跟我一樣習慣禮讓,到最後就只有被擠在門外進不去的份。
也不要以為別人會幫你按開門喔!不管你看起來是不是弱勢或拎著大包小包需要幫忙,只要門快關上就自己好自為之,趕快判斷看是可以閃進去還是退出來,總之就是不要期待有人會幫自己按開門而貿然挺進,因為你一定會被夾!而且是連夾兩次!
一次是想進去進不去的時候,一次是夾完以為有人會按開結果沒有才想退出來的時候,讓你在夾縫中尷尬到自生自滅...
搶計程車更是不用說。計程車那邊叫出租車。
有一天上班時間剛好在下雨,車子很難叫。我只要攔下一台出租車,後面就衝出一個人飛快閃進車裡。完全沒有猶豫,看都不看我一眼...!
第一次你會懷疑一切都是錯覺;第二次會懷疑自己;第三次才會認清事實...就這樣一輛接一輛,整個被當成叫車服務...我都懷疑我當時後面是不是排了一整排人。
過了半小時以上,,搞不好有一小時,我終於搭到一輛車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
.
.
.
.
雨
。
停
。
了
!
究竟有沒有必要這樣時時刻刻都在驗證物競天擇的理論?不誇張真的會讓人開始懷疑人生。
這就是甫到上海,上海給我的文化衝擊,震撼教育。
不論心中有多想聽媽媽的話,或老師的諄諄教誨,要有禮貌還是什麼微笑就是最好的語言的...,這時候都只能含淚跟爸媽老師說對不起了,人家排隊都不排了誰還跟你要有禮貌!
不是說因為不喜歡競爭才跳出之前那個框框的嗎?結果這裡的競爭更原始而赤裸,是生存的競爭!
未完待續。
*時光荏苒物換星移,純粹講古,勿戰。對號入座敬謝不敏。
果貿社區電梯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歸家庭/回歸群體
#同島一命/病毒無國界
最近臉書和IG 上,有很多媽媽們叫苦連天,因為孩子全都在家線上學習,不但要輔助孩子專心上課,下課時陪玩、陪聊、陪打發時間,還得預備三餐。而爸爸們呢,若是可以到辦公室分區上班,反倒是一個正大光明可以逃離亂象的理由;否則,爸、媽、孩子一樣都得面對家中真實的人口密度以及混亂程度。
雖然因為配合防疫降低活動,這兩周原本預約的諮商通通順延,不過諷刺的是,自主隔離家期間,打電話來詢問夫妻諮商的求助者卻是不少,原因為何?原本大家各自忙碌交集有限,若有看不順眼的,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疫情將家人全留在了家中,無論是線上工作、線上上課,還是線上採買,每個人得妥協在有限的時空裡,交集變多,原本逃避閃躲的溝通不良、未達成共識的不順眼,全都爆發出來!
之前強調獨立自主的個體,此時非得幻化成群體中的共同合作與共同生活模式,這幾十年來強調的「自主」突然被打回原形,當外食不便時,家中煮飯的那位便恢復了重要位分,環境弄髒了誰來打掃?家中的成員誰也無法隨意藉著在外流連而免修家庭學分。
疫情當下的此刻,大家都在家自主隔離的此刻,考驗的是家人有沒有一個好的合作模式,合作得甘心情願、互補互償。
這個時代對於情緒的速食療癒法,便是「區別」:將「我」與「非我」區別開來,分成認同我的、喜歡我的、跟我很像的一群,和另一群不認同我的、不接納我的、跟我不像的另一群。跟我像的一群是絕對正確,說什麼、做什麼都會是對的;而跟我不像的一群,便是惡的壞的臭的、不應該存在的。
但是當疫情把這區別打破,家人之間只要有一個人不小心不在意不喜歡被約束,就可能是全家染疫;當鄰居之間共用電梯、公用區域以及微環境,再看不順眼,也是社區共同生存體;城市之間,一天兩天無法禁止移動;國家之間,一個月、兩個月總無法永遠禁止人貨貿易與流通。
疫情下,觀念或立場不同,也再無從「區別」。正向樂觀派強調光明希望,控制負向訊息接觸量,激發團結一致,能達到激勵與控管恐慌的效果;焦慮綢繆派強調超前部屬,只怕萬一,不怕一萬,嚴格謹慎預作準備,也能收未雨綢繆之效。在疫情的不同階段,兩種策略實需靈活運用,兩派得共榮共商大計才是。
小時候的公民課強調「德智體群美」,現在聽來很復古,但現今的台灣景況,對全民的「德」與「群」,倒是一次大覺醒、大考驗。
疫情當前,一定要恢復群體意識,一個人雖難以避免優先自我保護,但是更得考量群體利益。比如說北部地區居民在疫情爆發之際去到乾淨的花東遊玩,路上還不戴口罩,就是只想到自己逃到一個安全的環境,卻沒想到自己可能就是帶原者,有可能大老遠去汙染別處,這就是群體觀念不足。
但是台灣絕大多數都是好公民,看到自主封城的冷清街景,確實值得驕傲,加油吧!疫情讓我們恢復群體意識,大家真的是同舟共濟,同島一命,全家一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