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帝國
#這本書還真他媽的可以傳世
#每一個章節都可以當成獨立一篇文章與故事
不知道目前25-35歲左右的朋友對於麥當勞這一二十年改變有什麼印象或看法呢?
#好吧我知道大多數人應該想不起來
#這不是你我的錯
#我們大腦本來就容易忘記以前事(除非刻骨銘心)
讓我帶你來一趟時空之旅吧!小時候你印象中的麥當勞,應該除了去吃漢堡外,就是要有遊樂設施對吧?甚至還有舉辦一些兒童活動,無論是小小店員之類等等。
#其實在更早麥當勞就真的賣漢堡和可樂而已
#並沒有這些設施與活動
當你脫離學生時代,出社會工作了,有發現嗎?
#有遊樂設施的麥當勞家數變少了
#取代的是他們賣咖啡了
#不但賣咖啡還有獨立的咖啡吧檯
這個總有印象了吧!因為現在許多麥當勞門市就是如此。
這樣想起來會不會覺得有點發毛?我知道你發毛的點。沒錯!麥當勞感覺就是跟你一起成長長大。沒錯!更深的來說似乎要吃定你我這一代。
因此我們認為不應該在速食漢堡店出現的事物一一出現了。他們不再只是賣淡如水的美式咖啡了,也跟你賣出拿鐵了。向來被批評為垃圾食物的他們,懂得你的年紀增長與需求,也賣出沙拉了。知道輕淑女注重身材,所以也有苗條解油的綠茶。
我常開玩笑!未來也許還有養生套餐出現(就是要吃定目前25-35歲這一代)。想想還真有可能。
這跟這本書有甚麼關聯性呢?當然有的!
#不置可否的我們處在商業社會裡
#我們真實身份一直是消費者而不是醫生律師工人或是總統立委
在你我眼中所看到,無論實質物品、情感交流,甚至公共政策與醫療都是商品,都是由我們買單消費。#想想也真可悲
這本書探討的就是這件事,為什麼這兩三百年來會演變成消費者時代。為什麼消費(consumption)一詞有完全不同的身份。
消費(consumption)一詞是由拉丁文中廢棄物(consumere)而來的。
所以消費(consumption)最初的含意是:消耗殆盡。醫生朋友馬上也能聯想到例如:肺結核這類消耗性疾病,英文就是(consumptive disease亦可寫成waste disease)
consumption這單字又跟consummate發音很類似,consummate中文指的是:成了。
講白點,在以前,消費(consumption)指的就是把一樣東西用到毀壞,或是說完成他的使命。例如:原子筆,用到他沒水,然後扔了。原子筆沒水我們可以說完成他的使命,也可以說他壞了。總之結局就是垃圾桶。
但17世紀後,這詞變了。
1️⃣️不再是消耗與毀壞,而是積極。
2️⃣️消費是所有生產唯一目的與用途。->國富論
3️⃣️創造價值是消費,而非勞動。
4️⃣️消費被神化或許是起於經濟思想,卻成為政治理念,於是利用錢包推動社會改革。於是成為消費社會,被消費的對象不再只是商品與服務,甚至經驗與情感都可以消費。
我們中文字「消費」還是比較符合最原先的定義,把兩個字顛倒來看,可以看出:
「花費」自己的資源(錢是由時間獲取,而連續的時間就是自己的生命),來去「銷(消)毀」有限的資源,無論是自己生命所付出或是地球大自然珍貴資源。
#請記得是時間就是金錢
#生命就是時間組成
#妥善配置自己人生與資產是卍解
現在這個世界,不再注重人們是否殷勤的工作,為社會國家經濟奉獻點,而是專注於你是否會消費,會買東西。
消費就這樣主宰我們的一切。
買什麼東西,成為自我宣告的標誌。開什麼車,吃什麼飯?都是宣告了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希望別人認為我們是誰。消費標誌了我們在社會的地位。
於是我們大多數人被困住了,困在學者高柏瑞說的:「私人富裕,公眾貧窮。」
因為我們進入一種惡性循環:【想要】已經取代【需要】,陷入花費->工作->耗盡循環裡。
當然反對者會提出異議:自由選擇,是推動繁榮與人類自由最好方法。
#你認為呢?
竹軒先看的是第十一章:從搖籃到墳墓。
我訝異的是,原來:
1️⃣️兒童與老年人消費力相當(只是老年人常被忽略)。
2️⃣️廠商有計畫地在洗腦與進行,進而控制。
現在的三歲兒童,他們還沒認識自己之前,就可以認出來麥當勞。10歲的小孩可能認識不到20種鳥類,或是植物動物等等,但他們已經熟記上百種商品,例如:巧虎、佩佩豬、多拉A夢、凱蒂貓、瑪莎與熊、米老鼠、唐老鴨等等。
作者提到光美國受兒童影響的市場價值就高達6,400億美元之譜,也難怪各家廠商無所不用其極。於是1980年時,光12歲以下的廣告,每年就會出現20,000則,2004年則是40萬則,我已經不敢想像現在加上網路到底是多少則了。
作者提到孩子從小開始一直飽受商業廣告轟炸。但他們分辨得出什麼是節目還是廣告嗎?
5歲以內,只有10%分辨得出來。
5-6歲上升62%可以分辨。
8-9歲,還有15%分辨不出來。
學者的結論是,對廠商而言,這是鐵律:「孩子在經濟上越顯得無用,情感上則越顯得無價。」
青少年部份先不談,這基本上是主力中主力,大家應該都知道。尤其上了15歲的女生是服飾業的最愛,是購買衣飾鞋子等等的主力要角(男孩子也差不多)
老年人以前被認為無消費能力一群,並且只能在家乖乖沉思等死。但現在除了印度等等幾個少數地方外,幾乎都翻轉了。
尤其商業公司搞懂:「收入不等於消費力」後,更是猛烈。老年人顛覆了我們一般的想像:
1️⃣️消費是各種年齡族群中最高的,這還不涉及醫療。
2️⃣️所有國家政客都喜歡老年人。
其實觀察一下台灣的樂齡族大概就會發現了。不再像以往老年人注定落寞而終,而是生活多采多姿,台灣還有著名的「不老騎士繞全台」。各方向興趣、嗜好與活動參加,我們都發現樂齡族的蹤跡。就我自己喜歡攝影而言,許多正是退休的大哥大姊。(他們勇於出手買最頂級的器材)
更別說還有養老在渡輪這事上了。
同時老年人會積極的要求政府給予福利,無論是養老金或是樂齡福利。因此世界各國在選舉與政策上我們都會發現老年人樂於參與政治活動,將政府視為廣大消費場所。你想要當這場所的要角或職員,必須提供老年人滿意的商品與服務(養老政策等等)。
不但老年人將政策政府視為消費所,實際上年輕人與成年人也是。公民(消費者)也習慣進行消費抵制與消費支持,以期推動社會和政治達到他們理想的目標。之前的抵制林鳳營與目前的一芳,或是用新台幣讓XXX下架,其實也是消費者行為。
以往大家認為主宰生活的是:時間與金錢。但實際上這兩要素是不夠的,你必須加上消費。
#這本書我真誠大推
#但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很厚的一本
#生活經濟政治與都消費密切相連
在投資與理財方面,配合約翰柏格著作《夠了》,會相當有感的。
唯有夠了,才有辦法跳出整個世界設計的循環。
「柏格醫生年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竹軒的理財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心得] 半年減重13公斤心得分享-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柏格醫生學歷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柏格醫生學歷的原因和症狀,PTT、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柏格醫生中文健康知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美國醫生8年寫1份「燃脂食物清單」,在youtube火爆了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美国医生8年写1份『燃脂食物清单』,在youtube火爆了... - 网易 的評價
- 關於柏格醫生年紀 在 [問卦] 柏格醫師以前被debunked的影片 - PTT評價 的評價
柏格醫生年紀 在 柏格醫生中文健康知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柏格醫生 中文健康知識. 4919 likes · 70 talking about this. 柏格醫生(dr eric berg) 中文官方頻道全球最有名的生酮飲食與斷食,營養,健. ... <看更多>
柏格醫生年紀 在 美國醫生8年寫1份「燃脂食物清單」,在youtube火爆了 的推薦與評價
Dr Berg今年52歲,但是,從視頻和照片裡面看,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因為現在的他飲食非常健康,也經常鍛鍊,身材保持得非常好,精神狀態也超棒。 ... (伯 ... ... <看更多>
柏格醫生年紀 在 [心得] 半年減重13公斤心得分享-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前言
1. 首先還是要說,沒有一個減重方法適用於所有人,
需要減重的朋友請斟酌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和
生活型態的方式
2. 文中提到人物、產品資訊僅供參考,絕無業配,
如有不妥敬請告知
個人資訊
39歲/167.7公分/男
減重成果
時間:2021/01/01-2021/07/22
體重:80KG→66.4KG (-13.6KG)
體脂:25.3%→14.3%(-11%)
脂肪肝由中度變成輕度,肝臟發炎指數恢復正常
瘦下來之後比較不容易想睡覺,惰性也改善不少
原本身上許多地方長期痠痛,因為運動改善很多
胖的時候完全穿不下的衣服,現在終於可以穿出門了
近年體重變化
4/20
7/22
發胖期
2017-2020年底一直很懶的運動,也沒有控制飲食,所以體重從67開始往上衝,
感覺72好像還好的時候,就繼續往上胖到75、78、80,身體狀況也開始走下坡,
主要是晚上下班吃完飯後就極度想睡覺,身體很多部位痠痛
之前沒有想認真減的時候,試過中午吃素食便當和每天喝每朝健康綠茶,
後來發現根本沒效,所以很快就放棄了,結果體重繼續往上攀升
減肥動機
2020年底做腹部超音波時,醫檢師跟我說脂肪肝有點嚴重,勸我要注意體重,
回去查了一下脂肪肝對身體的危害,感覺很可怕…這才產生了病識感
所以才開始想要認真減肥,真的很感謝這位醫檢師T_T
補充減重知識
這幾年一直有再追蹤肝臟情形,醫師只會跟我說你有中度脂肪肝
所以我自己google如何消除脂肪肝,之後youtube就開始推薦相關影片
2月的時候看了蠻多柏格醫生和宋晏仁醫師、Peeta葛格、營養師Ricky的影片
3月開始進行間歇性斷食並且減少澱粉攝取
另外也查了一些有助於代謝脂肪的食物,作為飲食主要內容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詢,這邊就不贅述了
我的減重有利條件
1. 單身、沒朋友,下班就回家,沒有社交生活可言,個人時間很多
2. 家裡附近的自助餐經濟實惠,有很多種幫助減脂的蔬菜料理
我的減重不利條件
1. 每天工作久坐,走動時間不到20分鐘
2. 下班吃完飯就極度想睡覺,完全不想運動
3. 回家就很懶得出門
4. 兩腳底舊傷有點嚴重,年初的時候連走路都會痛,一開始要運動比較辛苦
5. 睡眠時間偏少,常常四點睡,六點就要出門搭車
開始認真想減肥後,就很常去針灸,痠痛症狀舒緩不少
養成運動習慣之後,漸漸舊傷也好很多了,疼痛情形大幅改善
建議有想減肥的朋友,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才比較容易維持長久且有助於瘦身的生活方式
例如:不要一開始就做長時間斷食,一開可以先減少吃垃圾食物,
然後開始12-12斷食,再慢慢拉長斷食時間,要給身體足夠的適應時間
運動也要從緩和一點的動作開始做,不要肌力不足的時候就做強度很高的運動,
否則很容易受傷,不能運動的時候很容易有挫折感
我沒有做的事
自煮(除了水煮蛋和地瓜)、計算食物熱量、上健身房
飲食控制
發胖期飲食:
早餐:肉包/饅頭/法國吐司/蘿蔔糕 擇1、雞蛋、2份水果
午餐:公司便當
下午:一包科學麵
晚餐:自助餐便當,有時會吃兩份晚餐,如炒飯+炒麵、711義大利麵+燴飯、
鹽酥雞+滷味,假日失控次數比較多。含糖飲料平時少喝,假日有時會一次喝
兩杯(多多綠+仙草凍奶茶)
1月開始注意飲食內容,減少飯量,晚餐之後不吃,少吃低營養密度的食物
2月感覺過年沒吃什麼垃圾食物了,結果還是變胖0.3公斤,令人生氣,
所以開始認真減肥
3/8開始進行14-10斷食,假日斷食延長到16-17小時,最長一次斷食到22小時,
已經開始感到頭暈,後來就沒有斷食這麼久
一開始斷食的時候晚上容易餓,其實忍耐一下就好,或者是可以喝水、
吃一點鹽巴,做自己喜歡的事分散注意力,就不會一直想吃東西
一開始斷食建議
1. 晚上要吃飽
2. 晚上吃完後不要做太多運動,有一次連續兩天晚上騎單車,結果餓到睡不著
第二天真的受不了就跑去吃泡麵,也是前幾個月斷食唯一一次破戒
可以等到身體比較適應之後,然後再安排在斷食期間做一點運動
4/8開始16-8斷食
168斷食時期飲食:
主食是水果、蔬菜、脂肪類、蛋白質,並且刻意少吃澱粉
10:30-11:00 早餐時間
吃2份水果、1-2顆水煮蛋、一杯350ML豆漿+黑芝麻粉、一杯黑咖啡
(偶爾吃一條很小的地瓜),水果比較常吃蘋果、奇異果和香蕉,
偶爾吃鳳梨和芭樂
11:30午餐時間
吃公司訂的便當,除了白飯之外幾乎都會吃完,所以偶爾也會吃到加工食物
基本上是1肉2菜1其他
下午
吃一些堅果、蔓越莓和一份水果
18:30前吃完晚餐
主要吃自助餐:蜜汁雞腿或油雞(帶皮雞肉)+四份蔬菜
假日會吃
1. 小火鍋,白飯換成高麗菜
2. 滷味,不點麵類
一個禮拜周間會有2-3次晚餐吃澱粉,不然有時候真的很膩
1. 迴轉壽司,吃到300元左右
2. 牛肉麵+地瓜葉
3. 拉麵+關東煮的蔬菜
4. 7-11的飯和麵各來一份 (比較少)
晚上吃澱粉的日子會故意把車子停離餐廳遠一點,
所以來回餐廳會各花十幾分鐘走路
使用輔助工具
1. Omron 體脂計HBF-702T,可以把測量記錄(體重、體脂率、骨骼肌率等)
上傳到APP,還蠻方便的,不過有點貴
2. 手機APP:斷食計時器。我是在IG別人的動態上看到才開始用,這APP簡直救了我,
讓我開始認真紀錄斷食時間
運動
以youtube有氧體操、Switch運動遊戲(健身拳擊2)為主,每周約1-3天
每次運動約20-30分鐘,習慣之後再逐漸拉長運動時間,最多一小時
假日早上比較不會餓,會安排在早餐前做運動
另外有用啞鈴、彈力帶、滾輪、壺玲,做一些簡單的肌力訓練
戶外活動有走路和騎單車,每次20-30分鐘(三級警戒前)
沒有去健身房的習慣,所以只有一點點肌肉線條
遭遇問題
1. 受傷
3月玩拳擊遊戲的時候拉傷小腿,後來又出現膝蓋痠痛的問題,
所以無法持續運動,必須花時間休息和復健。後來我買了單車,
把大腿肌力練上來,漸漸運動就不需要護膝了,目前膝蓋好了很多,
但還是還沒有完全好
2. 脂肪瘤開刀
5月初去開刀拿掉手臂和大腿的脂肪瘤,結果休養期比想像中還久,
有一個月不能運動,所以後來也有點懶了下來
3. 胃潰瘍
6月左右開始覺得喉嚨不太舒服,去照胃鏡結果發現有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
(之前就有發生過),我覺得是因為我太心急,為了加速減脂吃太多刺激性食物
(蒜頭和咖啡因),於是近期除了少吃刺激性食物之外,也把斷食時間縮短為14-10
不過這次胃潰瘍除了喉嚨不舒服之外,倒是很少有腸胃的症狀
逐月減重成果
去年12月80KG
1月78.5KG(-1.5) 體脂25.3%
2月78.3KG(-0.2) 體脂25.2%
3月73.7KG(-4.6) 體脂23.1%
4月71.8KG(-1.9) 體脂20.4%
5月68.8KG(-3.0) 體脂18.1%
6月67.5KG(-1.3) 體脂17.2%
7月66.4KG(-1.1) 體脂14.3%
其他生活習慣
IG 追蹤健身正妹,增加運動的動機
每天曬15分鐘太陽
補充B群幫助代謝脂肪
目前睡眠時間還是偏少,大多2點多睡到5點50
結語
真的沒想過40歲以前可以回到大學時期的體重,而且還是以這麼快的速度
不過我看之前自己剛上大學的時候曾經58公斤,應該一輩子都回不去了吧XD
最近最多瘦到66.1KG,不過大腿和小腿因為基因的關係,還是比較粗壯
之前針灸醫師還問我小時候是不是運動員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2.26.2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627307237.A.115.html
※ 編輯: Carrarese (175.182.26.240 臺灣), 07/26/2021 21:47:44
有時候比較累就會提早睡著
有在打電動的時候比較容易晚睡,
想運動的時候就比較不想打電動
減重就是有努力就有成果,但是要長期堅持也不容易,加油!
※ 編輯: Carrarese (61.216.55.178 臺灣), 07/28/2021 10:23:03
※ 編輯: Carrarese (61.216.55.178 臺灣), 07/28/2021 10:24:07
※ 編輯: Carrarese (175.182.26.240 臺灣), 07/28/2021 23:08: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