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日常
#投稿之後的事情
看了手邊幾份從企劃階段編修的稿子,今天想來聊聊投稿。
「投稿」一直是作者跟編輯/出版社之間,應該說但又很難說清楚的一件事。畢竟一本書能否出版,有時考慮的並不全然是書的主題或內容。
#比如跟腦闆很熟之類的
#某某出版社為什麼會出某某怪書之類的
很多新手作者也以為投了稿之後,就會馬上收到錄取與否的通知,或應該要收到回覆(或建議)。
但如果留意觀察出版社的收稿狀況,應該可以發現有不少單位把投稿資訊埋得很深,不錄取恕不通知,或者檯面上是一個不接受投稿的狀態。
不為什麼。因為在投稿之中能挖到璞玉的可能性應該不超過5%。而目前的編輯們多半會建立自己的人脈或內容管道,主動企劃出版內容提案。所以編輯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一一處理這些跟雪花一樣飛來的稿子。
另外是,編輯應該都不傾向在沒有合作意向的前提下給出任何修改意見。因為給了意見,就表示對這份稿子有責任(作者是否以為照編輯意見修改就有出版機會?)又或者不同單位對同一稿件的意見可能不一樣,照A編輯的說法改了,但去到B出版社卻行不通,這些浪費該算誰的?
除非這位編輯是一個專業諮詢顧問,說好負責把稿子修到可以出版的狀況。
回到投稿。雖然說在投稿之中能挖到璞玉的可能性應該不超過5%,但這5%的機會也不是完全沒有。那要怎麼讓這5%的稿子能真正成為出版提案,一步步變成出版品呢?
編輯面對這份有潛力的稿子,首先是得針對稿件的主題、內容和品質做評估。一般來說,編輯不太可能遇到第一次來稿就完全不須修改的內容(得獎文學作品之類的狀況除外),那,是小修就好的狀況?還是主題不錯但架構、文字得從頭來過?要花多少時間跟額外的編修成本?
另外,目前非常需要依靠作者的自媒體品牌,作者的專業、經歷、個性和各種資源網路,是否可能經營出自己的讀者社群?
這份來稿的市場如何?同類競品、成本損平、行銷規劃、出版後的加值等等(有聲書?IP?)。這些整體項目,都會是需要詳加考慮審視的。
最後是,編輯怎樣把這份稿件整理成老闆會喜歡、聽得懂、願意投入的企劃?何況大出版集團可能有層層關卡得闖,一個提案要經過幾次討論,被多少人打槍……
對作者而言,稿子跟孩子一樣;但對編輯和出版社而言,稿子到底是金磚,還是可能壓垮自己的磚頭?沒人說得準。編輯只能相信自己的眼光,為自己的愛負責。
所以,投稿沒被錄用,絕對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不要太放在心上。不如換個角度想想,怎樣讓編輯能在茫茫網路中看見你和你的作品。
老話一句,在這個時代裡,有自媒體的思維,遠比怎麼出書來得重要許多。
Search
某某出版社為什麼會出某某怪書之類的 在 愛呦文創- #新書書訊#某某3特裝組#木蘇里 #校園青春#強攻 ... 的推薦與評價
整個故事看到此處,相信大家已被木蘇里老師的文筆所感動,心是滿溢的幸福卻有點微微的心疼,兩人能走到牽手這一步不容易,特地在封面圖上畫出攜手逛燈會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