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婆碧納幸運星(一廟)
師父: : 龍婆碧納師父
佛曆: : 2500
師父的幸運星都能改變自身運程,請將衰運轉為幸運。財運,人緣異性緣貴人緣都會得到改善。並能擋去不好的東西,保自身及身邊人平安。
龍婆平那大師一生製作多種不同聖物,其中最受新馬泰信眾歡迎的聖物——幸運星,幸運星正面的五角代表著“五大聖佛” 而後方的八角星形則代表著“八方阿拉肯護法神”。此幸運星聖物供佩戴後,可改變自身的流年運程,集五大聖佛作守護,吸納八方招財、人緣及靈氣。
師父不是一位富裕的僧人,所用的材料都是叢林裡收集。
初期,龍婆平那所造的聖物都是以日月星辰形式為主,後期才以佛陀法相為本。早期的材料是以聖木,草藥和黑蜂膠為主,之後才慢慢的添加如草藥,聖木,泥土,香灰和有些是被人廢棄叢林裡的屍骨為材料。
每期造牌個案用料都不一致,我們不能以一概而論也不能夠因為部分佛牌有摻用屍骨而把他所有的佛牌都歸類為全都有加入屍骨。
這是個不正確的歸類方式,很多人因為不夠了解而隨意瞎扯。
後期因為有了廟宇的住處,龍婆平那慢慢的改用草藥和聖土來製造佛牌。目前從Wat Sanomlao所出的佛牌都是純草藥和聖土製造的。
若有人認為龍婆平那的聖物是邪惡的聖物,這是個錯誤的想法。
龍婆平那(Luang Phor Pinak,1913-2002 )。
泰國著名高僧,森林派阿羅漢尊者。一生傳奇無數,神蹟不斷。也是傳奇幸運星佛牌的創造者。圓寂後保持不朽金身,正在被更多人熟知,紅遍全世界。
龍婆平那, 生於佛歷2456年3月1日(公元1913年),生為一位苦行僧他行走泰國和國外各地。於佛歷2507~2527年(公元1964~1984年)停泊在Wat Tam Thakuei。佛歷2527年成為Wat Sanomlao 的主持。佛歷2545年(公元2002年) 靜坐中圓寂,享年89歲。在泰國很多人相信只有聖僧才能有這修為和善果。
龍婆平那來自泰國烏泰他尼府(Changwat Uthai Thani),大師本名叫Tawai Hansak Likit。由於自幼就好學佛法及法術,所以在他九歲時,便在當地的一間名廟Wat Nang Tai出家當小沙彌。當時的寺廟主持龍婆行(Luang Phor Xing)也就成了他第一個師父。在佛歷2481年時,他也曾經向龍婆曼(Luang Phor Man) 及龍婆範(Luang Phor Fan) 學法。佛歷2484年,因為戰爭所以便離開泰國而步行萬里到緬甸、老撾、柬埔寨及印度。
佛歷2486年他也成立了他的第一間廟Wat Tam Kiao,位於泰國洛坤府(那空是塔瑪叻府Changwat Nakhon Si Thamarat )內。第二間廟名為Wat Tam Thakuei 在拍尼春蓬府(Changwat Phakdi Chumphon) 。
對於龍婆平那的第三座寺廟一直以來都有著爭議,許多人都錯誤的把龍婆平那曾經參與佛牌法會的那空納育府(Changwat Nakhon Nayok)的一間寺廟當成龍婆平那的第三座寺廟,但是龍婆平那的第三座寺廟其實是另一個極為隱蔽的山洞。這一山洞也是龍婆平那師父恩師龍普曼曾經居住與修行的山洞。龍婆平那最後定居於wat sanamlao(北標府),並在此寺廟中以禪定姿勢安然圓寂,享年89歲。
當時他在泰國也非常受尊敬及膜拜。他所塑造的佛牌,奇蹟事件不斷。佩戴他的佛牌者個個升官發財,橫財就手。所以一傳十,十傳百,一手轉一手也就造成了價格暴漲。尤其是他所塑造的幸運星,更為出名。他所塑造的佛牌系列,至今價格百萬,甚至千萬,都有人搶購。這也就證實了其中的實力及靈驗。
佛歷2545年10月15日,龍婆平那圓寂了~享年89歲。在他的遺言吩咐中
1、不能火化
2、不能打防腐劑
3、不能做超度法事
4、不能大肆宣揚
5、給於打坐形態
6、安放於舍利塔內
10年後(2555年)出塔,安放於大雄寶殿。並且預言2555年將會紅遍全世界,神蹟不斷。
經過一番波折,聖僧龍婆平那不朽金身法體已於佛歷2556年2月21日(公元2013年)出塔,關於延時出塔,廣大善信普遍認為這是聖僧慈悲,希望更多有緣人能擁有其聖物,一直受到聖僧的祝福和庇佑,以避免出塔後聖物價格暴漲導致的力所不能及。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不同各地的信徒帶同供品到佛寺廟參拜及參觀,而且舍利塔前掛滿了花串,還有高僧生前喜歡喝的“紅牛”飲品及各種品牌的香煙
【神蹟傳奇】
龍婆平那師父是一位修行極高的高僧,大師製作的佛牌聖物都以招財起運,招貴人而聞名,他的預言中還提到,當遺體取出後,他所鑄造的幸運星等佛牌將會紅遍全世界,而且神蹟事件接二連三的出現。
神蹟1--Phra Sood 天神
曾經有幾位對於外傳師傅修行很高很不以為然, 於是去找龍婆平那想試探大師的功力,大師就對這幫人說我的佛牌在遇到危險時可以保護周邊8個人。這幫人心想保護一個人都是未知之數,更不用說8個人不相信大師所言,龍婆平那、就叫帶頭的那一位手上拿著一尊他的牌,另一隻手握著一把沙,其餘7人手上都要拿一把沙,8人全部躺下, 把手上的沙往眼睛裡倒。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一位眼睛入沙的當場令這一幫人心服口服,此事傳開後無不對大師尊敬有加,所製作的佛牌很受到藏家們的喜愛!
神蹟2:
曾經有一輛由泰國北部去佛寺參拜的旅遊巴士,回程時發生車禍,整輛巴士翻覆,車上42位信徒都平安無事,只是受一場驚嚇而已,原來當時在車上有一位信徒佩戴了幸運星佛牌,大家都深信是幸運星庇佑他們,之後他們都到佛寺恭請幸運星來佩戴保平安。
神蹟3:
在新加坡有一位女強人,是經營百貨生意的,擁有兩間店鋪及自置物業,但被男朋友欺騙感情外還騙盡她所有積蓄及資產,而且更欠下一筆巨額貸款,在三年內無法翻身,生活陷於極困苦。但於佛歷2535年在偶然機會下跟她的好友往Wat Sanomlao找龍婆平那大師請教,大師叫她恭請一枚幸運星配戴,並叮囑她要多做善事,幸而在五年內從谷底反彈,不但清還所有欠款,並擁回物業,其後更擁回店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19世紀的航運時代,遠航而來的法國人, 沿河上溯到達小鎮貢布,並在這裡定居, 並在不遠處的【波哥山國家公園】上修建了度假莊園, 進入20世紀,由於西港的興起,貢布的航運地位下降, 如今的貢布雖然落魄, 但依然充滿了貴族氣質和浪漫, 柬埔寨景點推薦-貢布湄公河畔民宿【Natural Bungalo...
柬埔寨定居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文章曾刊登於足球王者第二十六期(2018年3月出版)
浴火重生的阿富汗足球 文:巴迪斯圖達
阿富汗給你的印象是什麼?貧窮?塔利班?《追風箏的孩子》?或許對於這個跟台灣相距很遠的中亞國家,我們確實不了解那麼多,也是人之常情。雖然因為內戰和極權統治,阿富汗足球不僅從國際足壇消失了接近20年,部分人民連生活和生存都是問題,更遑論找球場踢球,連國家隊主場也成了刑場,他們卻可以急起直追,近年屢創佳績,國際足聯排名比台灣更高。這個國家的足球故事,絕對是一個發人心省的勵志故事。
阿富汗於18世紀已經建國,在1919年獲國際承認是獨立國家,是中亞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現存國度,所以他們的足球歷史很早就開始。他們的足協在1922年就成立,在1941年的元旦日,作客伊朗賽和0:0,是他們史上首場國際賽。7年之後,阿富汗加入了國際足聯,並於1954年成為亞洲足聯創會成員。雖然實力不怎麼樣,阿富汗仍然熱衷於參與國際賽。可惜好景不常,蘇聯在1979年入侵打擊阿富汗足球的發展,後來該國陷入內戰,在1984年9月20日的亞洲盃資格賽,以1:6慘負約旦後,阿富汗所有國家隊和球會,都沒有參與國際比賽,這段黑暗時代直到2002年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才結束。
重返國際足壇後,阿富汗首項參與的國際賽事,就是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每當憶起這次比賽,阿富汗必定覺得非常難忘,因為他們在首戰就以0:10慘負於伊朗腳下。之後兩場小組賽,他們也以0:11不敵卡達和黎巴嫩。正當世人認為阿富汗只是一支不足為懼的弱旅的時候,他們卻不斷進步,首先是1年後的亞洲盃資格賽,就已經以2:1擊敗吉爾吉斯,雖然後來也是輸比贏多,但是不斷從比賽中獲得進步,結果在2013年的南亞足球錦標賽決賽,以2:0擊敗6屆冠軍印度奪冠。
阿富汗首次奪得國際賽事錦標,令舉國欣喜若狂,同年他們也獲得國際足聯公平競賽獎。阿富汗的國際足聯排名,也從2013年2月的第189位,提升至2014年4月時的第122位。到了去年,阿富汗的成績也不俗,雖然在世界盃資格賽慘負敘利亞和日本,作客新加坡只以1球僅負,2次面對柬埔寨也得勝而回。而在南亞足球錦標賽當中,在決賽再次面對印度,這次對手有主場之利,結果在加時後以1:2飲恨。雖然沒有再創造另一次奇蹟,阿富汗也已經證明再非吳下阿蒙,上月的國際足聯排名也維持在第154位。
阿富汗足球能在十餘年之間進步神速,除了國民對熱愛足球,和在2012年成立職業足球聯賽,善用旅外的阿富汗裔球員也是重點。由於逃避戰火,早於1980年代開始,已經有不少阿富汗人逃到歐美各地定居,當中尤以德國為最多。所以足協在挑選的國腳當中,超過一半也有歐洲足球的背景。在3月世界盃資格賽的25人入圍名單中,有12人是效力歐洲球隊。
依靠招募「海歸」球員爭取佳績,無疑是最快見效的補藥。不過補藥吃太多也不是好事,也非長治久安之計。所以阿富汗足協也在國際足聯的「進球」計劃當中,獲得150萬美元(約5,000萬元新台幣)資助,改善足協大樓和國家隊專用綜合訓練場的設備,連五人足球和沙灘足球的設備也有改進。相對和平的政局和足球環境的改善,令阿富汗參與足球的人數也急劇提升。根據國際足聯的資料顯示,阿富汗在2006年只有19,781名註冊球員,到了2014年已經擁有超過5.4萬名註冊球員。阿富汗女足也在這情況下獲得提升,光是在首都喀布爾,就已經有至少224名女子足球員,同時有16支喀布爾球隊有女足。
阿富汗足協並沒有因為顯著進步,而停下前進的步伐。他們在2014年6月跟另外5個國家,成立新的組織中亞足聯,並於去年底參與南亞足球錦標賽之後,就正式脫離南亞足聯。加入中亞足聯後,阿富汗有更多機會和實力更強的伊朗和烏茲別克較量。阿富汗足協秘書長阿嘎扎達(Sayed Aghazada)甚至說,如果進步幅度持續理想,相信阿富汗可晉身在卡達舉行的世界盃決賽圈。
雖然阿富汗足球進步明顯,只是他們的實力在亞洲仍然不算強隊,所以阿嘎扎達的豪言壯語難免無法令人相信。事實上阿富汗足球需要面對的問題仍然很多,比如說阿富汗國內仍然不靖,治安仍然差劣,連國家隊主帥沙格(Petar Segrt)外出的時候,也必須有2名保衛隨行。沙格表明不會因此離開,可是人心始終難以安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足球有不少難度。
另外,因為國內環境仍然動亂,所以阿富汗國家隊一直在境外舉行「主場」比賽。從2002年回歸足壇以來,阿富汗只在首都喀布爾舉行2場比賽,第一場是2003年11月,他們以0:2不敵土庫曼的世界盃資格賽。另外一場已是10年的8月20日,主場以3:0擊敗巴基斯坦的友賽。連主場都沒有的球隊,可說是自斷一臂。這種因為政治問題而帶來的難處,國家隊是沒辦法自行解決,不過國腳們都說能夠代表國家出戰,也已經是榮幸,也許就是解決沒主場問題的妙方吧。
柬埔寨定居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郵票美國志 🇺🇸: 越棉寮難民定居美國]
這美國郵封的寄出者並不平凡,他是 Cheng Heng -- 鄭興(見左上角手寫署名),1970 年高棉共和國首任總統。1975 年柬埔寨、南越和寮國先後落入共產黨手中,大量難民湧現,而鄭興逃到了巴黎。美國馬上通過「印度支那移民和難民援助法」,使到越、棉、寮三國難民能夠用特殊身分定居美國。候斯頓是當時提供難民定居的地方之一,鄭興也入藉美國,到候斯頓 YMCA 服務,協助定居當地的柬埔寨難民適應新生活。
柬埔寨定居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19世紀的航運時代,遠航而來的法國人,
沿河上溯到達小鎮貢布,並在這裡定居,
並在不遠處的【波哥山國家公園】上修建了度假莊園,
進入20世紀,由於西港的興起,貢布的航運地位下降,
如今的貢布雖然落魄, 但依然充滿了貴族氣質和浪漫,
柬埔寨景點推薦-貢布湄公河畔民宿【Natural Bungalows Restaurant and Bar】
文章:https://taiwantour.info/naturlal-bungalow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xQtSIWvDJM/hqdefault.jpg)
柬埔寨定居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新版)洞里薩湖Tonlé Sap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洞裡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西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枯水期(12月-4月)湖水經洞裏薩河注入湄公河,平均深度為1米,面積2,700平方公里;雨季因湄公河回流,水深可達9米,面積則擴展至16,000平方公里。因為湄公河水內含沖積物質所帶來的養份,使得湖中滋生大量的魚蝦,無論旱雨季都出產甚豐。目前洞裏薩湖是柬埔寨北部的主要「肉食倉庫」,湖的週圍有三百萬以上人民直接或間接地以漁業為生。目前環湖的大城市除暹粒市以外,還有:金邊市、馬德望市、菩薩市、磅通市和磅清揚市。在古老傳說中,洞裏薩湖住著七頭蛇神那迦(Naga),蛇神的女兒將與一位印度王子結為連理,出嫁前夕,那迦張嘴吸乾大片湖水,變出廣大的肥沃土地作為女兒的嫁妝,印度王子後來在這片土地上開創了高棉王國。洞裏薩湖的豐富資源孕育了高棉文化,可說是高棉人的生命之湖,其重要性自吳哥遺跡的「捕魚」浮雕可見一斑。至今洞裏薩湖仍保留了拜月節競舟的傳統,歡慶捕魚季的開始,勝者可為村莊帶來大豐收。洞裏薩湖的支流於首都金邊與湄公河合流,是湄公河的天然水庫。湖水面積隨著季節 不同而差異甚大,雨季(6~10月)水位上升,面積和水深可達一萬平方公里及14公尺,亦是湄公河水倒灌所致,為魚群繁衍的季節,禁止捕魚;乾季(11~5月)水位下降,面積和水深減至三千平方公里及2公尺。洞裏薩湖的生態系統豐富多樣,超過300 種的生物和100種以上的水鳥在此定居。在浮屋上撒網,捕到魚後,除了販魚亦可製作魚醬 prahok,魚頭曬乾後還可作為肥料。為方便捕魚,漁民鄰水而居,沿湖搭建起浮屋及高腳屋聚落,形成當地特殊的人 文景觀──水上浮村(Floating Village)。洞裏薩湖有數座浮村,以 Chong Khneas、Kampong Phluk、Kampong Khleang 這三座浮村較為人所知。最有名的浮村是「Chong Khneas」,距離柬埔寨只有15公里。越戰時期,一群越南 難民自水路來到洞裏薩湖,以船為屋,在異鄉開始新生活。柬埔寨政府讓這群越南人居留,但他們無法獲得身份、亦不能上陸,因此 Chong Khneas 又有「越南浮村」之稱。Chong Khneas 的生活機能相當齊備,除了民居的船屋、水上棚屋,還設有市 集、教堂、醫院、學校、警察局、雜貨店、養魚場,構成一個繁榮的水上市鎮,甚至 還見得到浮在水上的豬圈,可謂奇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8S-Crzq45c/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w26ZtLUkcUKoMMEhhouNzxcuv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