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失敗和不足,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All Failures & Lacks Are The Best Things to Happen to Us
三個月前,收到來自台灣客人的這封電郵時,開心和心酸交織著在心裡。
開心,因為這是一年前通過Zoom視訊的客人。他居然在我們看八字的一週年,特地寫了封感謝函給我,真有心!
心酸,因為他寫在電郵裡的低落心情,我完完全全明白。
他的經歷,是我的曾經。我當初也是很難,很久才能走出來。
有一回,我為一位芳華正茂的女子批八字時,她很用心的寫下我說的話。
論寫筆記的完整,她是我客人當中的佼佼者。
寫到一半,我注意到她的右手開始微微顫抖。我以為是空調的風太大了,冷到她,便問她要不要披巾。
她說,是她的焦慮症發作。
「我沒在兇你,也沒對你嚴厲,你為何突然焦慮?」
「我.....打從今年疫情打亂了我的計畫,我就一直很焦慮。我覺得我很沒用,同學們都前進了,只有我現在什麼都不是,亂糟糟的。我就一直很緊張,萬一我一直都是這樣,怎麼辦?」
說著,她眼眶一紅,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鏈似的灑下來。
我的媽呀!是我的樣子長得很催淚,還是我的聲音聽起來很虐心?怎麼客人,不分男女老少,東南西北,看到我好像都很容易哭?
我抓起一張紙巾遞給她。
「所以,我不是來了嗎?你來找我,就是要問個明路,而你很幸運那麼快就看到我啦!你看你的筆記寫得多工整,多齊全。我很多客人都不如你啊!我今天的工作,就是來給你答案的。我沒有把握,也不會接你這份差事。我接了,就代表還可以補救。你照著我的指示去做,一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另一回,一位四十多歲的媽媽請我看兒子的八字。
我在批著八字時,這位媽媽點頭認同,然後就聲淚俱下。
我轉頭看著她沈默不語的先生。我說錯了什麼嗎?太太哭成淚人,你怎麼連紙巾也不拿給她啊?
「我是個沒有用的母親,很不稱職的母親。我沒有辦法教好孩子。我很愛他,可是很多時候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做,我就會對他發脾氣,說狠話,過後我又後悔。我忍下來,可是後來還是會一樣!」
我沒打斷她,等她的哭聲逐漸小聲後,我柔柔的說:「我來啦!我坐在你前面了。你已經看到我,就是有辦法了。你知道你自己不行,會去找辦法,就代表你願意去學習做個好媽媽啊!」
我把紙巾遞給她,再說:「不要哭了,要不然,別人看了以為是我不要借你錢,才把你弄得那麼傷心。」
曾幾何時,我們都會以外在所擁有的,來定義自己的人生是否值得自己喜歡。
從原生家庭、樣貌、健康、身型、智力、天賦等,到後來的學歷、友情、事業、財富、婚姻、子女......
哪一樣沒有,而偏偏是我們最想要的,我們就會認定自己失敗的一塌糊塗。
我認為這就是普通教育最大的問題所在。父母老師都是這樣把我們「分門別類」的。值不值得父母疼愛或向親朋戚友炫耀,也離不開那幾點。
久而久之,我們也只會以「成功」來定義自己是否有價值,甚至來衡量自己是否有活下去的勇氣。
我比較喜歡佛法的定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尊佛,六道眾生皆有佛性,只因一時的迷,因此墮落在苦輪不停的輪迴。
可正因為我們有佛性,我們都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每個人的內在有著很強大的力量,等著我們遇到明師後,去發掘、探索和了解。
而這天生俱來的力量,就是你改命立命的資本。
如果人生順風順水,我們永遠不會想要出離,誤把人間當極樂,所以一定要有苦,我們才會意識到,為什麼我們會在這鬼地方?要怎麼樣才可以離開這鬼地方去到極樂?
反過來,我們都應該感恩自己遇到的挫折,因為從這些苦中,我們才能生出智慧。
沒有一個八字是完美的。一切的失敗和不足,都是最美好的安排,如此你才會有出離心,返本歸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months ago, when I received this email from my Taiwan client, there was this feeling of bittersweetness.
I was happy because this was the client I did a Zoom consultation last June. He sent me this email on the one-year anniversary date of our Zoom call, to express his gratitude. How sweet!
On the other hand, I could relate to the emotional turmoil he felt at that point in his life.
His experience was my past. It also took me a very long time to walk out from my gloominess.
Once, I analysed the Bazi of a very young lady. She was meticulously jotting down notes as I spoke.
Her detailed note-taking skills easily took the top place among my clients.
Halfway through, I noticed her right hand was trembling slightly. I thought it was due to the cold draft from the air conditioning, so I asked if she needed a shawl.
She replied that it was her anxiety disorder acting up.
“I was not fierce or strict with you. What caused your sudden anxiety?”
“I…ever since the pandemic disrupted my plans, I have been in this state of anxiety. I kept feeling useless. All my classmates are progressing expect me. I have nothing to show for and my life is in a mess. I am very anxious. What if I continue to be like this? What am I going to do?”
As she spoke, her eyes turned red and tears started rolling down like a broken strand of pearl necklace scattering onto the ground.
Oh dear! I am beginning to wonder if I have a tear-jerker face or a heart-tormenting voice. Why do my clients, regardless of gender and age, North South or East West, seem to cry easily when they see me?
I grabbed a piece of tissue and handed it to her.
“Ain’t I here already? You came to me for a roadmap and you are very lucky to see me so soon. Look at how precise and neat your notes are! Many of my clients aren’t even on par with you. My job today is to give you answers. If I didn’t have the confidence, I would not have taken up your request. Now that I did, that means there is still hope. If you follow my instructions, you will see things looking up very soon.”
On another occasion, a mother in her forties came to me for her son’s Bazi consultation.
As I was analysing, the mother nodded her head in agreement. The next thing I know, she started weeping loudly.
I turned to look at her husband, who had been silent all along. Did I say something wrong? And hello, your wife was crying. Why weren’t you gentleman enough to give her a tissue paper?
“I am a useless mother. I am incompetent. I do not know how to teach my son well. I love my son very much. But many times, I do not know what to do and thus I flare up at him and speak harshly. I always regret afterwards. I tried enduring but it still ends badly!”
I did not interrupt her and waited for her cries to soften, before speaking gently, “I’m here! I’m already sitting in front of you. You are looking at me now and that means help is here. You know that you are incompetent, so you went looking for solutions. That means you are willing to learn how to be a better mother!”
I handed a piece of tissue and said, “Don’t cry anymore, otherwise, other patrons will think that it’s because I refuse to lend you money.”
Since young, we have been using external possessions to define whether our lives are worth liking.
The family we are born into, our looks, health, body shape, intellect, talents, and then we move on to compare our academics, friendships, career, wealth, marriage and children.
If we are lacking in the area we covet most, we grade our lives as a failure.
I think this is the biggest problem in societal education. 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categorized us that way. Whether we as children are worthy of their love and bragging, depends on the few points above too.
Thus over time, we can only use the term “success” to determine whether we are of value, for some people, whether they should live on to take their next breath.
I very much prefer the definition in Buddhism. We are all Buddhas. Each and every sentient being in the six realms has a Buddha nature in them. But they got lost momentarily and fell into the endless wheel of reincarnation.
Yet, because of our Buddha nature, we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potential. Every one of us has a very powerful strength inside us. It is just waiting for us to meet an accomplished teacher, so that we have the tools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it:
And this strength that we are born with is the capital for us to transform and establish our own destiny.
If life is smooth-sailing, we would never want to leave and would mistake this mortal realm for Pureland. Thus, we all need sufferings, to realise that we should break out of this hell of a place. There has to be a better world somewhere. So how we get there?
We should, in fact, be grateful for all the setbacks and failures we have. Because it is from these sufferings, our wisdom arise:
No single Bazi is perfect. Every failure and lack we experience is the best arrangement for us, so that the heart of renunciation will arise in us and we will return to where we came fro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8+9 #文化變遷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
柳 真 學歷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26)
文化搖籃時期
1955年2月,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在香港上海書局,開始是在發行部做銷售統計和包紮書籍,兩個月後,調到位於灣仔的編輯部,做資料收集和校對。
編輯部那時人很少,總編輯趙克,編輯吳藹凡,和校對兼聯繫印刷業務的鄧耀星。我以後,又增添了兩個青年畫家:魏翀和歐陽乃霑,因為準備出版大量兒童讀物供應新馬市場,需要插圖。
我在中學時頗為自傲的廣泛閱讀和寫作能力,到了編輯部才發現自己無論知識、寫作還是閱讀層面,在這些編輯人面前,都淺薄到接近無知。趙克在香港文化圈人脈廣闊,他的學歷不知,但對中國的四書五經卻相當稔熟,人也寬容大體。吳藹凡的來歷卻真是不凡。他是畫家和小說家。抗戰前在林風眠當校長的杭州國立藝術院學繪畫。與他同在杭州藝專就讀、其後成為大畫家的有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人,都是拜林風眠從法國帶回來的後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和開放思維的影響所致。1937年抗戰爆發,杭州藝專向西南轉移,林風眠離開美術教育主流,專事繪畫。吳藹凡大概在那時候奔赴延安紅色政權參加「革命」。何以後來會離開延安來香港,他諱莫如深,但據聞他不是中共「逃兵」,而是得到中共高層批准,與同在延安的妻子一起來港的。在香港也仍與中共有聯繫並獲照顧,太太被安排在中資銀行做閒職,他被安排在上海書局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就寫作。他出版過一本小說《伶仃洋恩仇記》,寫香港水上人的愛恨情仇,1956年李翰祥進邵氏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根據這小說改編的《海茫茫》。在我那時看來,趙克和吳藹凡都知識豐厚,尤其是吳,不僅素描基礎了得,美術和美學理論也說得頭頭是道。從他那裡我獲得了許多追尋知識的入門指引,可算啟蒙老師。1964年香港舉行過一次「林風眠畫展」,吳藹凡邀我去看,一邊解釋林風眠的畫風,使我認識現代藝術。我跟他一直有聯繫,在主編《七十年代》之初,他以「伍繁」的筆名在我們雜誌上連載過兩個長篇小說,分別是1974年刊出的《水綠山青》和1975年的《鹽》,他為小說畫插圖,兩連載後來都出了單行本。
吳藹凡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卡加利,幾年前我在那裡同他女兒見過面,說她父親1997年去世,生前畫了很多加拿大的風景畫。我一直在想,他當年放棄美術專業投奔革命是有點可惜了,否則他得到林風眠的傳承,也許會在藝術上有更大成就。後來他轉為寫作,頗有點為了生計。他在延安期間的遭遇如何不得而知,但他為人是相當膽小,對政治權力有畏懼感和保持距離,有些事比如延安生活,延安的搶救運動,他應該知道很清楚,卻從沒有說過更不用說寫出來了。
他的老師林風眠在大陸歷盡滄桑於1977年獲批准出國,兩年後在香港定居。那時我與林老也略有來往。1989年六四後,從來畫風不涉政治的林老,給了我兩幅他那時創作的題為《噩夢》的畫,當然不是原作而是幻燈片。我在1989年《七十年代》八月號刊登。這兩幅畫極為震撼。尤其想到這是出自一輩子從事現代藝術、遠離政治的90歲老畫家之手。不過,後來所有林風眠畫冊都沒有收這兩幅畫,對他的論述也沒有人提到這兩幅畫。這兩幅可能是林風眠生平僅有的政治畫作,有點像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但就從來沒有展出過。
我進上海書局編輯部,正趕上書局為了供應新馬的需求而在香港擴大出版的時機。通過趙克的組稿,我也在編輯部接觸了許多香港作家,包括葉靈鳳、柳木下、何達、陳凡等人。後來因為投稿《文匯報·文藝版》而認識羅孚,並由他帶進左派文壇,就認識更多富才學之士了。
1955年前後,正是中國大陸出版業最旺盛的時候。儘管土改、三反五反、反胡適反胡風、肅反等政治運動已陸續展開,但書籍出版卻似乎不受影響。而且因為內戰停顿了好幾年,許多作家的作品和種種譯著都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湧現。此外,各種文學、歷史、哲學的刊物,所介紹的思潮和論及的問題也都新鮮和及時,文章富文采與可讀性,不似大陸後來的文章大都被政治掛帥搞到套話連篇。我因為負責收集資料,訂閱了許多大陸刊物,也不斷為資料室買大陸書籍,每天閱讀的刊物和自己想看的書,多到可說是目不暇給。
白天是為了工作而不停收集資料與閱讀,晚上就按自己的興趣繼續閱讀,然後就會給麗儀寫信,講我的閱讀心得和思想的發現與啟蒙。那幾年,是我文化知識和寫作的搖籃時期。(41)
圖1,吳藹凡在《七十年代》的連載小說《鹽》及其插圖;
圖2,林風眠在1989年畫的《噩夢》。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柳 真 學歷 在 孟慶而 Che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六年前一個夏午,我在書桌前寫下這篇小小文章。今天整理電腦時發現,再讀心中悸動。
「寫下文章的這個女孩我已經不太認得了,只依稀記得那些迷惘、嚮往、無助中仍不願意放棄的盼望。」
感動的是,沒想到我真的來到了故事結尾。
故事不再是想像虛構,而是真人真事。
複習一下自己,挺好的。
當年沒有放上來,因為害羞。
如今的我長大了,樂意跟你們分享真實的自己,也希望安慰你的心,帶給你一點力量。
用一張也是五六年前充滿膠原蛋白的照片,
謹此搭配紀念😆
--------------------
小魚
天空中,有一朵雲,長得像隻魚。
哪種魚?
是小孩初學畫圖時,簡簡單單一筆成型,
像數字"8"的那種。
雲,絲絲的筆觸變成片片魚鱗,
還有一個由天空為她點綴的藍眼睛。
小魚沒有名字,飄在幾千英尺高的海洋,
世界上沒有一片大海比她所在的這個更遼闊。
她努力保持,這得來不易之,魚的成為,
不被風大爺們吹散、吹亂。
她第一天就看到許多分合,
茶壺奶奶不得已與把手分開,
本來象徵幸福的四葉幸運草,
終究一片片的掉了葉。
沒有幾個誰,
可以在風的流動中保有原來的模樣。
她不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為何成為一隻小魚。」
勇敢的小魚決定,
在她有限的存在裡,她要去尋找。
「找什麼呢?」
別笑小魚,其實她不太知道。
「就去找吧!一定有什麼真正值得我發現的東西"。」
於是,她努力向前游,傻傻的、橫衝直撞的,
漫無目的,卻抱著希望的,往前游。
旅途中她低頭看見地上的人們,
如小螞蟻般忙著,也忙著找東西。
找工作、找學歷、找愛情、找名利,找健康,
小魚心想,還好,她沒這麼大壓力,
只要能找到些什麼就好。
最怕得還是,風大爺一個揮手,
小魚就得全神貫注的保持住,
有時候魚嘴巴開了點,或是魚尾巴跟不上,
遺落一段小彩帶在後面,
變成有點金魚的姿態。
但小魚還是小魚,
很慶幸她的堅持沒有散落在風裡。
地上一天,天上一年。
小魚奇蹟似的游了好幾年,
看了無數的雲彩星辰,小魚累了。
前面又是一座高山,風大爺們在前頭等著
「或者這就是終點吧,在這座山頂,我不再尋找,我不再抵抗風大爺,我可以不再是小魚。」
小魚決定放棄,在這裡結束旅程,忘記自己。
她矛盾得往前游,往上飄一些,想試圖讓自己停在山的最高點,
她平靜也不平靜,遺憾著卻又釋懷,
風大爺們在地盤上大肆的張牙舞爪,
山巔上狀似聖誕樹的枝葉穿透她的身體,
她感覺到自己在漸漸消失,
小魚把握最後的時間看著自己。
「身為一朵小魚,我很努力了。」
這時候,她感受到一股霧氣,
「是另一朵雲吧,它也即將被吹散在這裡了。」
小魚心有戚戚的想著。
向前望去,小魚藍藍的眼睛慢慢凝結,
流出眼淚。
小魚找到了,是另一隻比她稍胖一些,
圓圓的,有著強壯尾巴,
但也屬於孩子圖畫中出現的8字魚。
他們對看著彼此,小魚此時才明白,
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是另一隻小魚。
「找到時,就會知道,這是我在找尋的。」
風大爺動動小指頭,
一陣細微到無法察覺的風,
輕輕敲開了兩隻小魚的嘴巴,
小魚親吻了小胖魚,時間彷彿凍結,
兩隻小魚緊緊相連。
原來,風大爺不總是壞的,
只要通過考驗,他們也有成人之美。
然後,像說好了一樣,
風大爺們又舉起腳重重一跺!
一陣溫溫厚厚的強風吹過山巔峰,
兩隻小魚都不見了!
原來的空中卻出現了一朵好大好大的愛心雲,
雲朵中隱約看得到小魚藍藍的眼睛,
彎彎的,笑著。
最後,小魚找到了幸福。
雖然雲仍舊是脆弱的,
一路上仍有風大爺頑皮的挑釁,
但你中有我,只要緊緊相擁,小魚好有信心,
他們的愛會繼續往前,
在湛藍天空中一直前行。
有人說,當愛心雲飄過,
雲朵下的人們,就有小魚的勇氣。
只要抬起頭,魚兒的愛情就在天空祝福你。
不要放棄,在柳暗花明,燈火闌珊處,
我們都會找到另隻小瘦魚或小胖魚。
再調和為獨一無二的,愛心雲💗。
執子之「鰭」,致死不渝。
2015.7.8 孟孟
柳 真 學歷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8+9 #文化變遷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4 【「八家將」是什麼】
01:40 【現在大眾眼中的八家將】
02:20 【轉變的原因之一:時代變遷】
03:12 【轉變的原因之二:幫派介入與大眾渲染】
04:49 【我們的觀點】
06:31 提問TIME
06:40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PTT鄉民百科—巴嘎囧、八嘎囧:https://bit.ly/2GuOyKw
→ 維基百科—八家將:https://bit.ly/2S7CMap
→ 李佩儒/8+9等於八家將嗎?自己的家將自己救:https://bit.ly/2In9Pro
→ 靈安尊王顯神威的背面,看見失卻信仰傳統的廟會:https://bit.ly/2X9tRZw
→ 謝奇峰/魚夫真懂臺南?西羅殿送天師宜以對話取代謾罵: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373/3637226
→ 媒體中的八家將:8+9、八嘎囧與痞踏辣:https://bit.ly/2X9YuhE
→ 八家將系列(一)-八家將是什麼?:https://bit.ly/2Ina1H8
→ 八家將系列(二)-八家將有哪些角色?:https://bit.ly/2BI0k06
→ 魚夫批黑道宮廟文化 台南西羅殿喊提告:https://bit.ly/2Gvr3RH
→ 董事長前進葛萊美獎 鼓勵台灣樂團放眼世界:https://bit.ly/2TS9xtS
→ 蕭青陽《祭》入圍葛萊美獎最佳唱片設計 5度入圍華人第一:https://bit.ly/2BGaX3y
→ 【有料八卦】解密臺灣宮廟黑幕:如何用「宗教+黑道+黨國樁腳」完美洗錢:https://bit.ly/2tt7HEf
【 延伸閱讀 】
→ 【鳴人現場】我將生命交託祢:乩童與濟世文化:https://bit.ly/2GyRC8u
→ 【出陣動畫】別再喊8+9了 這群八家將的學歷嚇死你:https://bit.ly/2TVFUI6
→ 保庇NOW—Category: 民俗藝陣:https://bit.ly/2GPdOdH
→ 如果台灣人理解的「越在地,越國際」仍只停留在舞台:https://bit.ly/2TTkMSE
→ ETtoday 熱搜關鍵字 8+9:https://bit.ly/2DQFdZM
→ 曾經被國際盛讚的宮廟文化,為何變黑道和低俗代名詞?:https://bit.ly/2Ic9vac
→ 文化、文化創意、文化創意產業:https://bit.ly/2BHBGMS
【答案】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編制是【B. 13人】:
刑具爺
文差+武差
「甘+柳+謝+范」四將軍(謝將軍、范將軍就是俗稱的「七爺八爺)
「春+夏+秋+冬」四大神
文判+武判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柳 真 學歷 在 FATTY H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打手片】
【無辦法係澳門都無野做唔睇畫可以做咩?】
這個深夜,兩名年輕八、九十後女生,中等身高,一位略有肉地、一個瘦到及骨,相遇在一場展覽之中....
在莊嚴的藝術殿堂裡,經歷了動盪的當代思潮洗禮,可能是時候讓一種平淡而真摯的氣氛出現,這是難得的,真摯的,需要的,這種略帶孩子氣的味道、直率、話語間不需要任何修飾的氣色,完全可以在郝元春與卓曉冰的作品中找得到。
孩子的哲學,除了讓各位體現到當代創作裡一些必要的元素外,我們還可以透過作品,隱隱觀察出在水彩與插畫之間,從歷史觀點的角度,流露出的絲絲痕跡,人類著書並為書作插圖的歷史已超過三千五百年。最初,人們在埃及尼羅河沿岸發現了一種叫紙莎草(Papyrus)的高纖維性植物,取其莖部,可以製成卷軸,用來寫字、作畫,做成關於科學、歷史、巫術及宗教等書卷。這種卷軸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陪葬於前人的墳墓,伴隨死者到達另一個世界,上面的文字幫助他們向冥神奧西里斯解釋他們一生的所作所為,這是一種傳遞從最貼地的腦袋裡到神的境地,藝術本來其中的功能,可能就是這樣。
卷上的畫像以後被稱為細密畫,都是用透明的顏色畫成的。土黃色、赭色來自於泥土;紅色取自朱砂類的礦物;石青為藍,石綠為綠,土黃為黃,蟲膠為橙;黑色以柳木炭製作,白色則用白堊。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樹膠(Gum arabic)加蛋清調和,用水稀釋過後使用。或許這就是水彩與插畫的一點點起源。
郝元春、卓曉冰兩位喜歡以插畫及水彩形式創作的女生,他們的成長以致學習背景截然不同卻在這小城相遇,在細密畫的平面上以最細密的心思,連續創作出兩種孜孜不倦地進行對話的作品,話語間,配以小件陶瓷作品,彷彿在享受老班章的同時,撫摸到瓷杯的紋理與溫度。
人在異鄉的抽離與身在故土卻想抽身離去,兩份極端遠離的特質,觸碰過後卻是直率的童趣,期待大家為兩位孩子增添一雙耳朵,繼續聆聽他們孩子的哲學。
柳 真 學歷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超澎派八寶年糕 作工細微繁瑣
台中市的傳統市場,
有一家八寶年糕飄香近半世紀,
老闆娘不惜成本用真材實料,
遵循古法製作古早味年糕,
每到過年前老闆娘趕貨,
可以趕到連手都抬不起來。
☞華妃墩湯 全台冠軍年菜
從八百多道年菜當中,
脫穎而出的這道冠軍年菜"華妃燉湯",
掌廚的是資深名廚陳偉強,
他待過許多國家五星級飯店主廚,
許多的明星都是他的座上賓。
☞老字號佛跳牆 過年狂賣十萬份
過年桌上少不了這一甕佛跳牆,
迪化街一家80年的老店,
訂單已經超過了十幾萬份,
幾乎都已經要斷貨,
客人還要求店家推出雞湯品項,
為了燉出金黃色無雜質的雞湯,
業者不惜砸下上百萬買鍋子。
☞歲末寒冬銀柳條綻放 三星鄉一片骨感美
春節最應景的擺飾"銀柳",
紅色的花苞又探出銀白花心,
這台語諧音叫做銀兩相當討喜,
一位頂著碩士學歷的農家子弟,
不惜放下了電腦工程師的高薪,
回到家鄉接棒種起了銀柳。
☞台越一家共煮愛之味 圓山三十年 辦百場國宴
台中有一家融合東西方料理,
以及本土客家味的無國界餐廳,
老闆曾經是圓山飯店的主廚,
30年來一共服務過4位總統,
而餐廳還有越南味相當特別,
原來老闆的妻子來自於越南,
她跟婆婆聯手奪客家料理冠軍,
這一家人充滿了愛跟包容。
☞歐式城堡群山環抱 富麗堂皇盡在其中
在群山環抱下的溪頭,
有一座歐式城堡飯店,
多年前遭到颱風土石流淹沒,
紡織大亨李麗裕買下了飯店,
短短九個月的時間,
就讓飯店重新亮麗登場,
還引進山泉水供人泡湯,
而其中特製的這個地瓜蛋糕,
更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