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核電退役時~~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今晚十點 (07/26)首播 (07/26/2021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第115集)
採訪/撰稿 張岱屏、攝影/剪輯 顏子惟
繼核一廠除役之後,核二廠一號機的燃料池,也因放不下用過燃料棒須提早除役,然後除役之路並不容易,放置這些核廢料的室外乾貯場疑慮未解,室內乾貯場又還在審查,更令人擔心的是最終處置又在哪裡呢?
2021年7月1日,核二廠1號機,因為用過燃料池容量不足,燃料無法退出而停機,形同提早除役。核一、核二廠陸續進入除役階段,不過除役的關鍵核燃料,還沒辦法取出。
核二廠提前除役,其實早在預期之中,因為核一、核二廠一開始燃料池的設計,就只夠存放二十年的用過燃料。為了讓核電廠繼續運轉,台電以加密的方式,增加燃料池容量,核一廠燃料池從原本的1410、1620束,增加到3083束,核二廠則從原本的2571束增加到3660束,再增加到4398束,最後兩部機組的裝載池,也改裝存放440束用過燃料,可以說是運用到極致。
台電無奈表示,核一、核二核燃料無法從燃料池取出,主因是乾貯設施在新北市政府卡關。新北市府則表示,核一乾貯當初是台電沒有按圖施工,後續水土保持審查,因為安全考慮所以沒有同意。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李清安指出,核一室外乾貯的水保缺失,包括侵蝕範圍低估、岩石強度高估、邊坡穩定微型樁強度高估、地下水壓力低估等,要求台電改善,但台電並沒有達到要求。台電則認為新北市標準前後不一,提起行政訴願,農委會做出「原處分撤銷,另為適法之處分」,但新北市堅持台電重送水保申請。
水保計畫卡關,新北市核安委員和學者也對乾貯的設計和地點,提出疑慮。2017年6月暴雨襲擊北海岸,核一廠西側山坡因為土石沖刷,導致2號機聯外電塔倒塌,2號機自動跳機。
電塔倒塌事件讓民間團體對室外乾式貯存的安全性更加擔憂。民間團體和新北市府建議,核一、二室外乾貯應該改成室內,以降低風險。2016年9月,前行政院長林全為解決核廢問題,就曾到北海岸與居民對談,當場指示乾貯第二期應從室外改成室內。
到目前為止,核一核二室內乾貯還在準備招標的規畫階段,預計分別在2028年、2029年才能啟用。台電還是寄望室外乾貯能先啟用,讓反應爐爐心的燃料棒移出。
另外,核一燃料池內放滿6000多束用過燃料,反應爐內也有700多束燃料無法退出,這種狀況下,目前核一除役只能先從拆除電塔、氣渦輪機和汽機廠房開始。
即將除役的核二也面臨相同難題。核二的室外乾貯因為新北市不核准逕流廢水削減計畫而無法興建。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李清安表示,新北市不反對室內乾貯,但核燃料移到乾貯之後,下一步又在哪裡?
由於高階核廢料的選址是四十年以上,甚至跨世代的工程,民間團體呼籲要制訂法令並建立專責機構。2015年,立委與學者專家曾提出「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設置條例草案」和「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草案」,經濟部也提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但多年過去,高階核廢料的立法,始終沒有進展。
台電核後端營運處處長張學植認為,無法可循,是造成高階核廢選址困難的一大因素。但原能會表示,瑞典、芬蘭同樣沒有最終處置場選址法規,但因為有良好的社會溝通,一樣可以進行選址作業。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呼籲,行政部門和立院,應該盡快完成核廢三法,如果連法源都沒有,如何能讓地方居民相信,核廢料會有離開電廠的一天?
由於核廢料最終處置選址的不順利,核電除役以及核廢料處理費用也大增,核後端經費從原本預估的3300億元,到2020年增加為4729億元,後續經費還在重新估算中。
核電除役除了錢的問題,人才、技術,也都是新的考驗。2021年初,核一廠爆出,廠商進行土壤輻射檢測調查時,挖破冷卻水管線的意外,雖然沒釀成災害,卻引發外界對核電除役管理的擔憂。郭慶霖認為,因應除役需要,台電必須進行組織重整、培訓除役專業人才,並成立中央層級的除役委員會,讓地方政府、居民、學者共同參與監督。
一座核電廠運轉期間40年,除役期間長達25年,核廢最終落腳何處,卻仍是未知數。漫長的除役旅程需要專業人力,更需要社會的討論,來面對接下來的旅途。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8070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林佳龍表示,明年1月1日開始,原能會將併入科技部,由二級單位變成三級機關「核能安全署」,未負起責任監督台電的原能會,將更為失能,日本福島核災後,各國均提升國內核能管制單位的位階及獨立性,但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把原能會降階;林佳龍質疑,國家看...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巡田編:核廢料,無法處理的難題】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台電核二廠1號機裝置容量985MW,原應運轉到今年12月屆齡除役,但因用過燃料池空間不足,且新北市政府未同意乾貯設施動工,因此用過核燃料無法退出抽換,不得不於7月1日提前停機,等於提前除役。核二廠1號機停機再度說明核廢料問題無解,核能絕非能源轉型的解答。
核能算是乾淨的能源嗎?核能發電用電一時,核廢料千秋萬世。伴隨發電產生的核廢料,將持續產生強烈輻射,一旦外洩,會造成對人體及環境嚴重的污染。須在永久隔絕的環境置放20萬年。
20萬年!!人類的歷史,也不過是幾千年。我們這一代人,得到今日的方便,留下如此恆久無法處理的廢棄物,真的能心安理得嗎?
核廢料可分為低階核廢料與高階核廢料。低階核廢料的主要是核電廠內放射性較低的廢棄物,包括廢液、殘渣、衣物、零組件等,這些廢棄物經核電廠減容或包裝處理後,目前貯存在蘭嶼貯存場以及現有3座核電廠內,需隔離靜置100年以上。
高階核廢料是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棒,目前都存放在3座核電廠廠區的燃料池內。核電廠使用過的燃料棒,具有高強度的輻射和熱量,必須與生物圈隔離約100萬年,才能使輻射量降到安全的背景值。因此,燃料棒離開反應爐後,鈾連鎖反應停止,必須先放置於核子燃料池冷卻,以濕式貯存10年,再移出使用乾式貯存,存放40年。方法是將燃料棒置於金屬容器內,填充惰性氣體密封,須有空氣自然對流冷卻,外部有混凝土保護。
燃料棒的半衰期長達數十萬年,對環境具有長期潛在的輻射危害。約在100萬年後才能趨於與天然鈾礦自然背景值相當的水平。目前國際上共識,高階核廢料應在最終處置場,隔絕人類生活圈20萬年以上。地質環境條件上都非常嚴格。最終處置場必須找到堅硬岩層地點,藉由多重障壁存入地表下300~1000公尺處,避免潛在風險如保護壁腐蝕、物質遷移擴散、地下水侵入、人為破壞等。
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是全球性的難題。目前除了芬蘭和瑞典因具地理條件,已經選址興建外,即使是核能大國如美國、法國都困難重重,尚在選址過程中。全球迄今尚無任何一座已經成功啟用的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有些人說核廢料已經有再處理技術,其實是再製造成新的核燃料束,再製後仍然須運載回核廢料產出國,完全未解決最終處置問題。
目前台電在核二廠向新北市申請建造的核廢料乾貯設施計畫,僅能作「中期」使用,並非永久或最終處置場。在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情況下,若率爾動工,等於是拿中期貯存作為永久方案,使新北市成為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但中期貯存場環境條件不足,加上台灣天然災害尤其地震頻仍,幾十年後看不見的輻射毒性恐將逐漸逸出,汚染大台北地區。將該處理的難題如此草率敷衍丟給下一代,絕不能當作能源政策。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張怡章魚_屏東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星期天,來台北參加核廢料及能源轉型相關議題的論壇。
主辦單位是台灣民眾黨,與會人士有時力的郭慶霖老師(同時是核一核二在地居民)等。
我分享的是核三所在地恆春的實際情況。核三廠其實就是徵收我外公家族還有恆春吳姓鄔姓等家族的土地,那個年代沒有公民參與,政府要就給。40年過去,核三轉眼要除役,核廢料的放置,至少要讓恆春人有話語權。
電力人人要,核廢料人人不要。
用電大戶使用大量電力,核廢料放的地點卻都是偏遠地區,其實有違環境正義。
今天去也遇到不少官方人員,都有回應未來會加強公民參與這部分。
2025核三廠要除役,除役後還有25-40年要做除役的工作。
說實話恆春人多半不討厭核三,畢竟一起生活了快40年,但核能是很專業的政策問題,地方居民講真的也不太了解。
核能這種專業需要中央層級的單位處理,希望能有更多資源挹注,協助居民面對後核三時代的來臨。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林佳龍表示,明年1月1日開始,原能會將併入科技部,由二級單位變成三級機關「核能安全署」,未負起責任監督台電的原能會,將更為失能,日本福島核災後,各國均提升國內核能管制單位的位階及獨立性,但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把原能會降階;林佳龍質疑,國家看待核能的態度有誤,政府把原來隸屬於原能會的「核能研究所」,併入「經濟及能源部」,並改名為「能源研究所」,這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的錯亂,原來原能會下的「核能研究所」,至少是一個監督的力量,對國內核能電廠安全維護,及研究放射醫療設施與醫藥使用,如今併入「經濟及能源部」,不再進行核能的安全控制,將核能視為「潔淨能源」,以經濟為唯一導向,令人覺得台灣離「非核家園」越來越遠;林佳龍說,明年1月1日可以幫原能會辦一個告別式,正式敲下台灣核能管制的喪鐘。
林佳龍另外質疑,核四廠需試行運轉共126個系統,其中53個由原子能委員會審查,但原能會卻沒有審過核一、二、三廠的經驗(2012年5月4四在核四廠蔡主委親口說),該如何讓人相信原能會有能力審核核四廠?
林佳龍強調,最讓他震怒的,是在核四廠防海嘯研究中,有三大問題:
一、2012年8月原能會完成的「國內核能電廠現有安全防護體制全面體檢方案總檢討報告」,要求台電依據NTTF建議事項重新評估海嘯危害,同時用「Historical Tsunami Records」及「Paleo tsunami Evidence」等兩個方式評估海嘯,然而,台電一直沒有進行Paleo tsunami Evidence,對古前時代的海嘯進行地層分析,原能會失職且縱容台電,萬一海嘯真的發生了,人民到底如何是好?
二、原能會最大的問題,是無視核電廠海嘯調查的前後矛盾,核四廠的廠址設計高度為12公尺,民國72年台電委託成功大學所做的「台灣電力公司核四廠海嘯研究報告」顯示,海嘯溯上高度可能高達24.81公尺,而後為了讓核四廠可以通過評估,刻意忽略該報告,另於民國74年做一份報告,向外宣稱72年所做的報告不準確,然而,核一核二廠,均是使用72年所做的報告來評估海嘯。
三、原能會所印製的「核電總體檢 安全再升級」,當中所寫的,核一、二、三及四廠的歷史上最高可能海嘯高度分別為10.08、10.3、11及8.1公尺,然而國科會的評估結果,卻是2.8、2.5、10及3.4公尺,這樣的差異,令人無法接受。
林佳龍表示,台電在30年前,以不當方式,將放射性廢料放置於蘭嶼,並設置廢料儲存場,直到十多年前才開始向達悟族人租借廢料儲存場址,但去年12月租約已到期,迄今逾期未續租借,明顯是違法佔用,15年前綠色和平組織到蘭嶼監測,發現廢料儲存場嚴重輻射外洩,13年前達悟族人邀請陽明大學張武修教授協助環島測量輻射,發現環境土攘、農作物有高放射線含量,約6年前,台電委請中研院針對台電指定的地點檢測,2008年至今,廢料儲存場外的鈷60及銫137含量上升數倍,將近法規的容許限度,廢料儲存場輻射外釋的情形更為嚴重。
甚至,今年8月底,達悟族人邀請日本大學教授協助蘭嶼島全面測量,有十多個環境熱點放射強度超過背景輻射,甚至在朗島國小附近發現一小時高達67微西弗的放射熱點 ,原能會負責放射防護管制安全,卻放任台電長期污染管制不當, 近期雖有邀民間分專業人士前往平行監測,卻未邀國內外具公信力的輻射專業人員,也未公開詳細說明,有失職責;日前馬英九總統前往蘭嶼勘查天秤颱風災情,也未勘查核廢料貯存場,令人覺得馬總統「作秀」,林佳龍表示,本月將與教委會立委及原能會官員,至蘭嶼視察核廢料的儲存狀況。
原能會於昨日寄發新聞稿,表示有媒體引述報導蘭嶼有輻射污染,發現蘭嶼有部分區域的輻射值超過背景值500倍,原能會重申,蘭嶼地區環境輻射並無異常情形,並譴責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武修,林佳龍對此表示,原能會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媒體及學者引用日本共同通訊社的報導,不知原能會有什麼權力譴責專家學者,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核廢料放誰家公投推動平台-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政府選定地點後,目前依法,無需舉行地方公投,詢問當地居民意願,對居民來說,是必無法接受,所以利用2020年以核減煤的公投結果,可以順勢 ... ... <看更多>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扯! 核廢料放桃園85%在地人不知情-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人都知道蘭嶼有一座 核廢料 儲存場,但卻很少民眾知道,有更高階的 核廢料 儲存廠,其實就設在人口密集的桃園龍潭核研所。一位曾在核研所任職的核工 ... ... <看更多>
核廢料放置地點 在 [討論] 核終大將在小夫臉書留言-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