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孩子準備的一封信:多數人太晚學到的 9 個人生智慧〉:
.
作者摩根·豪澤爾(Morgan Housel)
轉自經理人 編譯‧整理 曾鈺婷
1. #看待成功不要低估機運的影響
每個人的生長家庭、價值觀、國籍,以及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扮演著比很多人想像中都更重要的角色。
雖然努力的確有可能獲得回報,但在評價他人時以及給予別人意見時,一定要記住:不是所有貧窮都是因為懶惰,也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努力來的,機運可能才是關鍵。
.
2. #存錢是為了換取更多的「時間」資產
如果你足夠有錢,可以購入各種想要的物品,但購物後的快感很快就會消退,而時間,卻是你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資產。所以,存錢,並花在能為你爭取更多時間資產的事務上。
上班時間彈性、通勤時間短暫的工作,永遠不會過時,平時有足夠的儲蓄,也能在緊急時刻為你爭取更多時間和選擇。這種因為完全「自主」帶來的幸福感,是其他事物無法提供的。
.
3. 別讓自己被寵壞、過度花費
學著節儉,但又不會傷害你的基本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練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區分自己有哪些「想要」、哪些是「需要」,你會從中學會預算控管、儲蓄、評估價值的能力,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消費準則,學會做出取捨。
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是重要的生活技能。學會何謂「需要」後,才能克制無限度的慾望,進而才會更珍惜已經擁有的一切。
.
4. 理財成功,不一定來自多巨大的投資行為
拿破崙對天才的定義是:「當其他人都失去理智時,他仍做著平常該做的事情。」
理財也是如此,不必每天都有令人驚奇表現,只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必每天都有大事發生,只要平安地上、下班就是一件好事;人也很難一夕之間致富,擁有儲蓄和良好的花錢習慣,比起把錢拿去但不一定回本的投資,也是一種成功。
.
5. 有多少就花多少
一個一年賺 50 萬,但花 40 萬就很快樂的人,比起年收入 500 萬,卻要花 1000 萬才能快樂的人幸福;一個知道戶頭存款有多少,認真安排花費,存錢購買奢侈品的人,比起看見喜歡東西就刷卡,活在卡債循環中的人來得幸福。
#賺多少不代表擁有了多少;
#擁有多少也不代表需要多少。
.
6. 認清自己而改變人生,方向是很好的
很少人到 18 歲之前,就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甚至很多人到 18 歲之後,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怎麼樣的生活。
如果你現在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如果你必須做出改變,不要苛責自己,這是一件很難的事,也是個很勇敢的決定。
.
7. 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工作狂人的代價,是健康檢查上的紅字、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過於忙碌、沒有時間教養孩子父母親的代價,可能是孩子長大後自己難以理解的性格。
時間、親密感、自主權、創造力以及更多大大小小的事,雖然上面沒寫著金額,其實和金錢一樣都是有價值。這些事,有些值得花時間或金錢取得,也有些不值得。
.
8. 愛是衡量成功的最大標準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過:「生活中真正的成功是:你愛的人,也愛你。」
#有錢不能買到愛、品德、誠實、或是同情。所以該如何讓愛的人也愛你?這來自對待人的方式。
.
9. 不要盲目接受他人的建議
再中立的文章或是新聞,一定都暗藏著筆者或新聞台的立場。在相信一件事前,應該要經過資料搜查、自己的思考,再考慮是否該相信。
另外,這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人面對著完全一樣的狀況,更沒有人擁有正確答案。因此不要全盤接受別人的建議,必須把自己的價值觀、目標還有所處環境擺在第一位順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30的網紅威力 Willi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影片的主題不是要和大家分享運動科學, 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三個正確養成運動習慣的心態重點」, 所以我今天會分別介紹: 1. 辨識情緒和感受 2.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3. 不連續錯過兩次 #辨識情緒和感受 辨識情緒為什麼和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有關係呢? 以大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說...
「格致中學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威力 Willi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看板BigSanchung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閒聊]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看板BigSanchung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三重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看板BigSanchung - PTT台灣 ...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請問三重的學校升學率如何(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格致中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格致中學-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格致中學評價 在 [中學] 薇閣淡江聖心華興復旦竹林格致六和等北部高中評價 的評價
格致中學評價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格致中學評價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跟著歐巴看社區 社區力主編蘇菲精選五大韓劇】
社區事務、社區議題只能從硬梆梆的書本中學習嗎?NO~NO~NO,其實拍攝精美,對白流暢的韓劇處處都隱含社區關懷和令人深思的社區議題。以下是社區力主編,為讀者精選五部有社區感、隱含社區議題的韓劇,力邀大家一起和我們追劇追起來~~
1⃣📌《我的大叔》
低收入戶的老人安養、中年失業、貧窮問題在社區中待解決,《我的大叔》談得不是愛情,而是更多隱藏在社區中需要你我正視的議題。透過男女主角的穿針引線,我們跟著在問題中征戰,最後治癒的卻是自己。這是一部社區感很強的韓劇,看劇過程中,不時被那份濃濃的社區情感和凝聚力所感動。
👩蘇菲主編推薦:⭐️⭐️⭐️⭐️⭐️
♥️經典台詞:細細看來,所有緣分都很奇妙且珍貴,必須報答才行。幸福的活著,這就是報答了。
2⃣📌《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
喜歡獨立書店的文青們,千萬不要錯過《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這齣劇以偏鄉為背景,講述教大提琴的海媛和經營獨立書店的恩燮之間,溫暖人心的愛情。在劇中最暖心的場景,就是一再出現的那家叫「晚安」的書店,大家圍坐讀書會的場景,不就是社區獨立書店用情感交陪社區最佳的詮釋。
👩蘇菲主編推薦:⭐️⭐️⭐️⭐️
♥️經典台詞:睡覺是件好事,早起、吃好、認真工作、休息,加上睡得好,那就是一個很美好的人生,所以大家都「晚安」。
3⃣📌《我親愛的朋友們》
對於小情小愛的韓劇覺得乏味嗎?《我親愛的朋友們》是一齣以年長者人生故事為題材的經典之劇,光看劇中每個實力派老演員自然的演技,就令人大呼過癮!這部劇可以一瞥年長者的生活樣貌,也會帶給我們一些老後生活的思考,像是攜手共老,鼓勵長者們盡早尋找多位鄰近於住家、願意彼此陪伴照顧到老的夥伴,共創老後的支持性環境。
👩蘇菲主編推薦:⭐️⭐️⭐️⭐️⭐️
♥️經典台詞: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無論到了怎樣的年紀,都別委屈了自己。
4⃣📌《如此耀眼》
喜愛韓劇的朋友對於《如此耀眼》的評價都相當一致,這部劇是公推的「神劇」,這部劇有復古的味兒、有穿越的橋段,蘇菲主編無法透漏太多,必須你親自體驗才有驚豔!只能告訴大家,它勾勒的是長者議題,也很有社區感。總之,去看就對了,你絕對不會後悔的。
👩蘇菲主編推薦:⭐️⭐️⭐️⭐️⭐️
♥️經典台詞:愛每一個今天吧!耀眼一些,你有資格!
5⃣📌《天上花園》
韓劇好像很少看到合作社的背景設定,蘇菲主編不小心看到一部,所以興奮地想推薦。當然此劇主軸還是圍繞在化解糾葛的關係課題,而且年代有點久,但偏鄉的雪景真美,還是值得一看。因為整部劇以愛為出發點,強調對人的信任,願意去理解和溝通,整個村子有這樣的底蘊,最後以一田合作社與社區共生,劇中人物完全呼應一體同心的合作社精神。
👩蘇菲主編推薦:⭐️⭐️⭐️
♥️經典台詞:可靠又讓人自在,讓我能放心的休息
喜歡韓劇的朋友們,也歡迎留言推薦更多具有社區議題或社區感的好劇~~
格致中學評價 在 威力 Willi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影片的主題不是要和大家分享運動科學,
而是想和大家聊聊「三個正確養成運動習慣的心態重點」,
所以我今天會分別介紹:
1. 辨識情緒和感受
2.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3. 不連續錯過兩次
#辨識情緒和感受
辨識情緒為什麼和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有關係呢?
以大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說,
在我們產生對應的行動之前,
會先有「事件 Event」發生,
事件發生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情緒 Emotion」,
例如:快樂、難過、恐懼、生氣、驚訝、厭惡這類的基礎情緒,
情緒產生後隨之而來的會是「行動 Action」或「感受 Feeling」。
以我昨天沒達成運動計畫作為舉例,
沒達成運動計畫就是「事件」,
而我產生的「情緒」主要是「厭惡」甚至包含了一點「生氣」,
這樣的「情緒」造就了我的「感受」,
所以像一般我沒達成計畫時我的感受會是「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來確保自己能達成計畫。」
我們都是人,
我們都會有情緒和感受,
有負面情緒更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我們希望一個行為或習慣要能夠長期持續,
透過心態轉換和正增強來確保自己在實踐的過程能獲得成就感和快樂的情緒是非常重要!
#該如何用成長心態而非定型心態面對失敗
我這邊引用史丹佛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心態致勝這本書中介紹的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會聚焦於錯誤和失敗,
成長心態則會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
以連續運動計畫來說,
今天我失敗了,
我可以選擇用定型心態聚焦在「厭惡和氣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將時間掌握的更好一些」的感受當中,
我也有能力選擇用成長心態去思考我該如何在未來去預防類似的情況發生?
要如何預防,
不只思考和計畫很重要,
更關鍵的是採取對應的「行動 Action」。
#Never miss twice
這個概念是我從「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的部落格中學到的,
Never miss twice的概念很簡單,
就是讓自己不要連續錯過兩天,
即便失敗了,
只要隔天馬上重新採取行動就好!
選擇用行動來讓自己成為一個「熱愛運動、重視身體健康的人」,
而不是以聚焦於「我的計畫失敗了,我是一個糟糕的人」這類的負面評價,
並且用克服困難、採取行動後的快樂情緒來正增強運動習慣,
同時練習在養成運動習慣和照顧身體健康的過程中給予自己正面評價,
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達到「全人健康」的狀態。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ei_li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achChingWeiLin/
個人網站: https://chingweilin.com/
超核心桃園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nVKTB/youtube
超核心林口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cjLgm/youtube

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 PTT 問答 的推薦與評價
讓我這個格致孝班畢業,興趣使然的補教老師來回一下這主題。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格致高中107年的升學率, ... ... <看更多>
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 打打我的看法吧先丟結論: 多花點通勤時間去唸台北市的公私立國中/高中, 我認為絕對值得。 ... <看更多>
格致中學評價 在 Re: [問題] 請問一下格致中學學費- 看板BigSanchung 的推薦與評價
我大概從格致畢業了快9年...
但這9年改了什麼我也不太清楚,
(跑道改PU?反正也不常用所以不重要)
但我猜很多「保守」的習慣
絕對不可能改多少(吧?
(如果有學弟妹願意出來幫腔or打我臉XDD
歡迎回文!)
唯一能確定的是升學率越來越差,
我記得有一陣子還墮落到
去挖畢業重考生的榜單貼到當年度校榜單上。
分享一下為什麼我會說
讀格致這六年是我活了20幾年來最後悔的6年~
(討厭的程度:
只要經過大智街附近,
或是高速公路經過看到招牌
都還是會讓人渾身不對勁的那種討厭)
當年整個學校的管理風氣和氣氛就是令人作嘔,
環境差,地方又小之外...
一進校門口就是壓力的開始!
撇開早年的體罰不說
目前大概能想到
當年我最不爽的幾點:
1. 動不動就被撩外套,檢查褲子有沒有穿到肚臍以上,外套拉鍊有沒有拉到奶頭以上
2. 頭髮太長、太翹、太薄,會被登記之外,辯解還會被吼在中庭罰站
3. 連坐在教室都要擔心被巡堂各種理由登記
4. 靜坐... 神蠢的規定
5. 被強迫待在學校的時間太長
各種無聊的規定,
光是在走廊走路、在教室坐著
就是一種壓力,
學校說
不想我們花太多心思在外表...
但因為一些廢物規定
讓我們花更多時間、精神、金錢在這些事情上面。
也是因為這樣,
這六年來看過超多
因為這些無聊的規定
造成的各種不必要之師生對立!
我是覺得這些爛事
扎扎實實有影響到我當時唸書的心情啦~
這是我最後悔讀格致的點。
那當時
為什麼會選擇唸格致?
因為離家近。
為什麼不轉學?
因為騙了很多獎學金還有直升獎學金不想還。
所以頭就洗下去了!
所以我自己算活該啦,
但當時那年紀,
能自己作主的小孩又有多少?
至於優點嗎?
也是有,
相較於其他私立學校,
學費相對便宜!
剩下的優點大概就是師資吧,
格致的老師
真的可以說是我心中最柔軟的一塊XDD
不可能沒有雷,
但是專業的部分我給肯定!
會唸書的學生就是會去唸書,
不要再覺得
希望小孩可以被逼唸書,
所以送去格致,
這是在跟自己小孩在互相傷害!
然後原推文有提到早年的成績是打出來的?
這種都市傳說真的不能信,
我寧願歸功於是真的有些老師很會教!
如果被打真的可以讓成績變好的話,
我一定跪著每天求老師打我。
讀書壓力太大?
哪個想唸書的學生壓力不大...
是唸書以外的其他學校給的壓力太大。
還有想到什麼再補充...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23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gSanchung/M.1591271213.A.321.html
※ 編輯: kuohungting (36.228.232.23 臺灣), 06/04/2020 19:53:32
忠班的程度都還能出五個台大電機,
或是七個醫學系,
但近十年真的越來越差,
感覺就是活該招不到學生!
被打是事實
跟我們在哪個年代沒關係
※ 編輯: kuohungting (42.73.141.144 臺灣), 06/04/2020 23:44:32
※ 編輯: kuohungting (42.73.141.144 臺灣), 06/04/2020 23:48:02
我遇過一個英文老師邊打人的時候還邊掉眼淚,
事後還邊揉我們的手邊跟我們說對不起。
這就是學校施壓給老師之後的副作用
當老師沒輒了之後,
打人高機率會變成最後手段!
我覺得跟家庭教育比較有關
不要把小孩變壞的責任推到學校身上
※ 編輯: kuohungting (42.73.246.12 臺灣), 06/07/2020 16:29: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