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徐忠可云、乳者。乳子之婦也。言乳汁去多。則陰血不足。而胃中亦虛。內經云、陰者。中之守也。陰虛不能勝陽。而火上壅則煩。氣上越則嘔。煩而亂。則煩之甚也。嘔而逆。則嘔之甚也。病本全由中虛。然而藥止用竹茹桂甘石膏白薇者。蓋中虛而至為嘔為煩。則膽腑受邪。煩嘔為主病。故以竹茹之除煩止嘔者為君。胸中陽氣不用。故以桂甘扶陽。而化其逆氣者為臣。以石膏涼上焦氣分之虛熱為佐。以白薇去表間之浮熱為使。要知煩亂嘔逆。而無腹痛下利等證。雖虛。無寒可疑也。妙在加桂於涼劑中。尤妙在甘草獨多。意謂散蘊蓄之邪。復清陽之氣。中即自安。氣即自益。故無一補劑。而反注其立湯之本意曰安中益氣。竹皮大丸。神哉。喘加柏實。柏每西向。得西方之氣最清。故能益金。潤肝木而養心。則肺不受爍。喘自平也。有熱倍白薇。蓋白薇能去浮熱。故小品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云。汗多熱浮者。去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名曰二加龍骨湯。則白薇之能去浮熱可知矣。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 石膏(各二分) 桂枝 白薇(各一分) 甘草(七分)
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金匱要略淺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20的網紅大醫道 Mighty Healing Institu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煑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煑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李博士《傷寒論》網上免費Youtube課程:https://goo.g...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火星之旅,該帶那二十味中藥?(下)
前面兩篇文章,我們討論到「天下第一方」桂枝湯,及「四方諸侯」,這八味中藥: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紅棗、麻黃、石膏、炮附子,是我們「火星之旅」第一輪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得選擇「將相之才」。
宰相的職位,非「柴胡」莫屬,柴胡不僅僅只是「疏肝解鬱」,它是少陽證的代表,掌握少陽「樞紐」的角色,發揮「和解」的功能,太陽、陽明、少陽並病時,也以柴胡為領首。同時,柴胡亦在少陰及厥陰證裡扮演要角,是少陰「樞紐」功能的一部分,更是厥陰肝經的主藥。很少有一味藥能像柴胡一樣,橫跨陰陽,為大局運籌帷幄,許多歷代大醫多借重柴胡,甚至有戲言「柴胡一味走天下」。
接下來,我們得挑選幾味能勇猛善戰的「將軍」。既然是「猛將」,必然有偏性,自然要小心使用。中藥之中,「大黃」素有「將軍」之稱,相較於柴胡在「東方」「上升」的疏通,大黃主「西方」「下降」的疏通。「生附子」不同於「炮附子」,前面提過生附子強心,從骨裡向外熱出來。「生硫磺」勇猛無敵,像是點營火的火種,把腎陽點起來,更是通利三焦水道的大將。「細辛」為近代醫家誤解,被宋朝一位獄卒說為「細辛不過錢」,後人不加思考,以訛傳訛,細辛實為祛風散寒的要藥,配合其它中藥如麻黃、炮附子等,臨床功效極為重要。「生半夏」是抵水祛痰的要藥,也為近代醫家誤解,只敢用制半夏,殊不知即要薑制,也應該到病人煮藥時再加入生薑,生半夏更是極少數去腦積水的中藥。「乾薑」不用多說,是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的主將之一。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選了十五味中藥,剩下五味,其實是很難取捨的。 我下面列了一些我很常用的「精銳部隊」:
利水: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清熱解毒:黃連、黃芩、黃柏
補氣行氣:人參、黃耆
活血攻血:川芎、三七、丹皮、紅花
溫肝補血:吳茱萸、酸棗仁
提升下降:葛根、升麻、牛膝
潤肺補津:杏仁、麥門冬
潛陽軟堅:龍骨、牡蠣
當然還有很多味重要的中藥,不勝枚舉。那如果我們一定只能選擇二十味中藥,我只好割愛,保留我很喜歡用的「五苓散」成分: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同時加上能去血毒、瀉火的黃連,這也是不得已的取捨。
所以,中工會中醫概論短期課程中,學生問我的問題「如果你加入永不回頭的火星探索之旅,你會帶那二十味中藥?」我的回答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紅棗、麻黃、石膏、炮附子、柴胡、大黃、生附子、生硫磺、細辛、生半夏、乾薑、白朮、茯苓、豬苓、澤瀉、黃連,至少這是我認為最符合我們的前提「讓人儘可能存活下來」,有趣的是,這二十味藥大多數也是「傷寒論」、「金匱要略」裡最常用的藥!
(http://andylee.pro/wp/?p=2602)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在 大醫道 Mighty Healing Institu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煑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煑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李博士《傷寒論》網上免費Youtube課程:https://goo.gl/FP3w4e
歡迎追蹤「李博士中醫教室」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r.leeyuming/
李博士個人網站【李大夫・上醫方】http://leeyu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