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回娘家,媽媽炒了過貓,兩個孩子吃完一直說貓菜好好吃,媽媽把所剩的極小一把過貓給我帶回家,因為份量實在是太少,完全奉獻給孩子,我真是個孝子!
這次回去,媽媽一如既往,只要跟他說一次什麼好吃,以後餐桌上就一定有那道菜,過貓不意外的出現了。老人家真的執著的很可怕,天剛亮就去田裡採收新鮮的菜,除了大家一起吃,還算好了女兒賊要帶走的伴手禮,這全都是滿滿父母的愛🥰
我記得小時候我就很愛吃過貓,但我在娘家都說「蕨」,長大之後去餐廳點菜,這才知道原來我說的蕨就是過貓。過貓吃起來有個特別的口感,嫩嫩的,有點滑、有點黏舌頭、有點澀,通常餐廳會加一顆生蛋黃在上面一起拌著吃,也有人會再起鍋前淋一點米酒。市場不太常看到,大部分看到的都是以龍鬚菜居多,我個人是偏好過貓多一些。
先用蒜頭爆香,加入洗淨的過貓快速翻炒後起鍋,簡單的料理就很美味。
#過貓 #蕨 #蔬菜 #炒青菜 #野菜 #料理 #美食 #烹飪 #便當菜 #家常菜 #菜單 #簡單料理 #快速上菜 #cooking
同時也有2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2的網紅老婆大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團購表單:https://forms.gle/GJsJyVKeEgi63d1a8 防疫期間 餐桌上也需要來點儀式感 帶領大家享受味覺生活 簡單的一罐 竟然能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分別有麻辣口味、蒜蓉口味 湯汁一口都別浪費 拌麵、拌飯 都是絕配 簡簡單單抓住另一伴的胃 肥美又鮮甜的海鮮 讓男朋友吃...
「桌上禮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Ginacook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老婆大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李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問題] 桌上婚禮小物的小問題- 看板GetMarry 的評價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Part1 速速了解婚禮上各大婚禮小物~上位禮/探房禮 的評價
- 關於桌上禮是什麼 在 #婚禮小物大家的婚禮小物是什麼~ -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桌上禮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桌上禮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孩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你能接受嗎?】
延續前幾天關於稱謂的話題
在明白稱謂不過是個代名詞
以及隱藏在稱謂當中的權力、責任與期待後
我不禁問自己:
「那我可以接受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嗎?」
坦白說,當我開始想像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時
我的確有被冒犯的感覺
甚至覺得怎麼可以沒大沒小
但我也明白這樣的感受
來自於長期被教育下的結果
就像有一道封印刻在腦中,跟你說不可以這樣
或是應該要那樣,但,真相與真理是什麼?
這讓我想到另一則故事
「有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
雖然窮,但一家人非常的相親相愛
每天粗茶淡飯卻過得很幸福
母親每週都會預備一頓豐盛的餐點
而餐桌上都會有一條新鮮又肥嫩的魚
開動後,母親總是先將魚頭夾進自己的碗裡
孩子們以為母親愛吃魚頭
還會主動幫忙夾魚頭給母親
母親只是笑笑地說謝謝
後來孩子們長大了
因著努力的學習與打拼而有一番成就
生活品質相對也改善許多
孩子們紀念著母親一直以來的付出
於是準備了豐盛的一桌菜來招待母親
其中有一鍋滿滿的魚頭,是為母親特別預備的
而當這一鍋魚頭端到母親面前時
母親的表情非常錯愕,大家感到疑惑
在孩子們的詢問下才知道
原來母親並不愛吃魚頭
而是為了將魚肉留給孩子們
選擇先將肉少刺多的魚頭吃掉」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
我的想法與認知不一定完全正確
如同聖經裡說的
「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
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 哥林多前書 8:2
蘇格拉底也說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我很喜歡去質疑自己原有的想法與觀點
並且透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微調甚至是修正
拉回小孩直呼成人名字這件事
在我原有的觀點中
直接稱呼比自己年長對象的姓名
就等同於沒禮貌、沒教養
就連我的舅舅一直以來都表示
可以叫他的英文名字就好
我也從來「不敢」這樣叫,還是以舅舅稱呼他
深深刻印在腦中的觀點與認知限制了我的行動
階級制度、縱向關係,以及人有長幼尊卑之分
已烙印在我的生命裡
當我擁有這樣的觀點
我就無法落實真正的平等在親子關係中
要突破,就需要有新觀點的加入
與舊觀點碰撞激起火花,最後整合成新的方向
我想起有認識一對母女,他們一同都在教會服事
女兒也都是直接叫媽媽的英文名字
會覺得沒禮貌嗎?
完全不會! 反而覺得還隔外的親切零距離
同時也想到國外很多家庭成員
也會直接以名字稱呼彼此
所以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完全是跟文化和習慣有關
再來探討那被冒犯的感受來自於何處?
以下為我腦中各種想法進行辯論的小劇場🧕🏻🆚👸🏻
🧕🏻「被冒犯是因為被小孩叫名字感覺不被尊重」
👸🏻「不被尊重的感受來自於什麼樣的觀點?」
🧕🏻「因為我比較大,在家中地位比較高
所以需要被尊重」
👸🏻「所以小孩比較小,就不需要被尊重嗎?」
🧕🏻「話不能這樣說,這是兩件事」
👸🏻「所以你覺得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帶給你威脅是嗎?」
🧕🏻「是的」
👸🏻「威脅到你的什麼呢?」
🧕🏻「權威」
👸🏻「所以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讓你有被降階的感覺是嗎?」
🧕🏻「好像是」
👸🏻「降階不好嗎?」
🧕🏻「人都想往高處爬阿,當然希望自己擁有權威」
👸🏻「不過往下走一步
就能與孩子站在平行的位置」
也能與孩子更靠近、更親密」
🧕🏻「好像也是」
👸🏻「放棄權威不容易
但能換得與孩子更多的連結
你,願意嗎?」
當我突破心防的封印
(這時好想學庫洛魔法使大喊:封印解除!)
再次想像小孩叫我名字時
那種被冒犯與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於是,身為實踐派的我當然展開行動
👩🏻「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叫我瑋玲喔!」
🧒🏻「媽媽」
👧🏻「瑋玲」
👩🏻「恩,要叫媽媽或叫瑋玲都可以」
🧒🏻「媽媽」
👧🏻「瑋玲」
喬伊一開始完全不敢叫我的名字
只有在玩遊戲時敢 (老師點名學生的遊戲)
而唯可完全沒障礙,叫得非常的順口
我從一開始的接受,到現在能享受
喜歡孩子叫我名字的那份親暱感
也覺得自己好像變年輕了 (誤)
解除封印讓我感覺很自在也很自由
同時孩子們還是最喜歡叫我媽媽
稱謂不再是枷鎖,而是重新連結
脫去當中的權威,回歸為那份獨有的關係
「媽媽,是專屬於我的代名詞
也代表著無人可取代的身分」
稱謂沒有不好,只需要重新檢視
讓稱謂沒有束縛,只有歸屬❤️
桌上禮是什麼 在 老婆大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團購表單:https://forms.gle/GJsJyVKeEgi63d1a8
防疫期間 餐桌上也需要來點儀式感
帶領大家享受味覺生活
簡單的一罐 竟然能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餚
分別有麻辣口味、蒜蓉口味
湯汁一口都別浪費 拌麵、拌飯 都是絕配
簡簡單單抓住另一伴的胃
肥美又鮮甜的海鮮 讓男朋友吃了
都跟我喊再來一次:)
全新包裝貼紙&食品內容出爐
無需加熱 簡單開罐即食!
懶人家中的囤貨食品
節日送禮也超大氣~!
食用方式:
冷藏7天
冷凍6個月
開罐解凍即食!
喜歡記得!
按讚 訂閱 開啟小鈴鐺🔔
老婆大人會繼續努力產片
感謝各位小腦公們~♥︎
-我們的資訊-
YouTube
頻道首頁: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DmLIIYEFbR2o_iHDydZqCQ/featured
Instagram
提提:https://www.instagram.com/jing011499
溱溱:https://instagram.com/hhh_o412
攝影剪輯:強妹

桌上禮是什麼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對另一半的要求不盡相同,
但相處舒服絕對是每個人都會要求的點,
來聽聽KK與王教授個別的獨特觀點。
女孩們 #收到不喜歡的禮物怎麼辦?
KK教你用最大氣的方式回絕對方,
男孩們送錯禮物如何自處?
王教授傳授獨門心法幫你渡劫!
是什麼讓KK老師短時間內被攻略?
王教授婚前其實是金牌少女殺手?
交往很多對象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優點或缺點?
餐桌上見真章?
#男人在餐桌上的表現 竟決定了近乎九成的分數?
有什麼小細節是男人們需要注意女孩們需要觀點的點?
想與我們一起討論嗎?歡迎底下留言喔 :)
✰ YT頻道 #KIMIKO 毎周六晚上20:00 準時上新片
一個人帶二個朋友訂閱、按讚、分享,要記得開啟小鈴鐺喔🔔
✰ 來找KK
IG ⌤ https://bit.ly/34roQ3C
FB ⌤ https://www.facebook.com/Dancekimiko
微博 ⌤ https://weibo.com/u/1639530957
Podcast OK便利店⌤https://linktr.ee/DanceKIMIKO
✰ 來找K哥
IG ⌤https://reurl.cc/mLLop9
FB ⌤https://reurl.cc/O00AmD
✰ 一起美型運動
IG ⌤https://bit.ly/2xNEn0I / https://bit.ly/2xSJrRs
FB ⌤https://bit.ly/3gBS5YC
官網 ⌤ https://kimiko.com.tw/

桌上禮是什麼 在 李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李宓 Mina 抒情搖滾新單曲〈新娘紗〉
數位收聽 https://minalee.lnk.to/TheBride
作詞:陳零九 / 李宓
作曲:陳零九
也曾經想過 當個平凡人也不錯
直到遇見了你 生命有了不同意義
也曾經痛過 當個靈魅的傷口
只是愛上了你 親愛的跟我走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永記得你的誓言和承諾
義無反顧 拋下所有
但因為有你 我願意承受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人和狼都無法阻礙我
有你的笑容 一切就足夠
我願意一輩子牽你手
不再回頭
也曾經想過 當個平凡人也不錯
直到遇見了你 生命有了不同意義
也曾經痛過 當個靈魅的傷口
只是愛上了你 親愛的跟我走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永記得你的誓言和承諾
義無反顧 拋下所有
但因為有你 我願意承受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人和狼都無法阻礙我
有你的笑容 一切就足夠
我願意一輩子牽你手
不再回頭
愛是需要兩份真心
不是個遊戲
親愛的 我願意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天黑做惡夢 你悄聲離開我
是刀是毒 我不在乎
若失去了你 勝負算什麼
把你的愛套在我手中
天亮的幸福 是你還陪著我
有你的笑容 一切就足夠
我願意一輩子牽你手
我的老公
____
李宓為「新娘紗」MV變身「最強孕婦」
《天巡者》反派男主角陳璽安跨刀演出 與陳零九再續前緣
槍戰自行上陣百無禁忌 李宓身邊眾人驚嚇
重現「靈魅新娘」卡牌絕美造型 低調放閃
拍攝「新娘紗」MV之前導演胡瑞財與李宓開會,了解歌詞創作的概念,李宓特別提出希望在劇情中可以呈現「狼人殺」的情境,以及這首歌的核心精神「靈魅新娘」角色牌必須在好人與狼人陣營之間殺出重圍存活的概念。MV男主角請到了在《天巡者》中演出腹黑反派魔王的陳璽安,他在劇中愛得變態卻深情虐心的極大反差演出深獲好評,被粉絲封為「反派系男主」,陳璽安自己也表示想嘗試演變態殺手、身手俐落的狂徒、智慧犯等鬥智又鬥力的角色,這次李宓邀請他演出「新娘紗」MV,讓他實現了拍槍戰打鬥戲的夢想!巧的是這次演出「新娘紗」與《天巡者》片尾曲「千年以後」都是由陳零九創作,陳璽安笑說他跟陳零九也太有緣份!
導演安排了李宓與陳璽安在好人與狼人陣營之中武打衝突,有大量動作戲,槍戰動作都由李宓親自演出,雖然激烈的打鬥動作都交給陳璽安負責,但李宓還是有帶槍勇救陳璽安的戲份,在拍攝時腳踝不慎被臨演踢到擦傷,李宓也不以為意,做簡單的消毒包紮後繼續拍攝,只為把握演出的機會,將最佳表現呈現給觀眾們,畫面中呈現持槍勇救愛人的帥氣表現讓人驚呼簡直是「最強孕婦」!
李宓在MV中另一個形象也是「新娘紗」單曲封面的造型,是將「靈魅新娘」角色牌重現,原本「靈魅新娘」的形象就是依照李宓本人的想法而繪製,在拍攝MV時造型師巧手將卡牌中穿著藍白相間蕾絲婚紗、禮帽,手捧藍色花束的形象化為真人版「靈魅新娘」。而李宓手上的捧花則是身為花藝老師的李宓與她老公一起製作的不凋花,低調放閃!
#李宓 #陳璽安 #陳零九 #張暐弘 #新娘紗
____
出品:亞凰國際娛樂有限公司
監製:周彥彤 Teresa Chou
藝人統籌:李宛軒 Solo Lee
代理發行:華納國際音樂有限公司
【音樂製作】
製作人:張暐弘 Hoong,陳零九 Nine Chen
編曲:張暐弘 Hoong
配唱:張暐弘 Hoong
合聲:盧一辰 Luyi
錄音師:張暐弘 Hoong
混音師:陳禹丞 Nick
母帶工程師:陳禹丞 Nick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孫仲舒 Chung Shu Sun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鈺德科技 U-TECH Mastering Studio
【MV製作】
製作 恭喜發財映画
導演&編劇 胡瑞財
副導 林冠蕙
導演助理 羅婕 / 楊雅雯
導演組協力 劉芷妤
演出 李宓 / 陳璽安
製片 劉韶恩
執行製片 莊惟凱
場地經理 李家銘
製片助理 杜宗撼 / 林韋廷 / 王昱森
九巴司機 詹曜營
攝影指導 莊竣瑋
攝影大助 馬崇智
攝影助理 簡靖宗 / 何晟豪 / 蔡宜廷
攝影器材 鏡頭銀行
燈光指導 彭嘉慶
燈光助理 黃維宣 / 曾鈺展 / 江冠陞
燈光組實習生 張嘉恩
燈光器材公司 妄想機影業 / 柳松影業
美術指導 陳若宇@趴踢兔美術工作室
美術執行 王宥睎
美術場務 黃詠瑜 / 陳韋廷
道具卡車 全聯搬家起重行 張簡義忠
造型 蔣佳芸
妝髮 林亞靜
造型助理 伍婷婷
武術指導 王盈凱
武行 吳俊希 / 鄒槿昱 / 林于凱 / 林于翔
剪接 周雨青
調光 江怡勳
特效 謝蕙琪
特別感謝 格子熊桌上遊戲館 / 綿谷結婚式 / 良夫洋服 / 胡焰棠 / 萬美麗 /林宸瑀 / 墨帥印刷
【藝人造型】
服裝造型:李懿格 YIKOLEE
李宓化妝:黃菀瑜 @Diva Beauty
李宓髮型:Danz @hairgarden_tp
陳璽安妝髮:陳美莉 Alice
平面側拍:楊登翔 Stanley Yang
企劃:黃仲麟 Bryan Huang
_
▶️ 李宓 Mina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IALeeM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angelme
微博Weibo:https://weibo.com/u/1768239842
抖音TikTok:https://vt.tiktok.com/ZSJWtcH6V

桌上禮是什麼 在 Part1 速速了解婚禮上各大婚禮小物~上位禮/探房禮 的推薦與評價
「捧菜禮是什麼啊?」 小提醒:... ... 但因二進禮容易造成場面混亂與壓迫,有些新人會用桌上禮或選擇活動禮取代。 Tip 因為賓客數量較多,建議選擇低成本的小 ... ... <看更多>
桌上禮是什麼 在 #婚禮小物大家的婚禮小物是什麼~ - 結婚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借弟弟的帳號問一下,婚禮小物現在超多選擇,一直猶豫要什麼要什麼,所以想問大家,1⃣️你們婚禮的桌上禮或婚禮小物是什麼啊~2⃣️如果你去參加別人 ... ... <看更多>
桌上禮是什麼 在 [問題] 桌上婚禮小物的小問題- 看板GetMarry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在考慮需不需要放桌上的婚禮小物(一人一份的那種 二進的小物另外)
因為近期參加喜宴都會收到 不過如果沒放大家會覺得怎樣嗎還是其實沒差?
男方是說他沒打算要放 如果我要準備隨便我
但男方桌數比我自己的多很多 他那邊的我負擔不起
如果只有女方桌上有放 這樣會很奇怪嗎? 那這樣主桌要放嗎?
另外想請問桌上的婚禮小物大約是準備多少價位的呢?
請大家給我一點意見拜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222.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tMarry/M.1489984185.A.50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