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藝術注入舊區公共空間 重建昔日泳棚風光
由藝術團體籌辦的社區活動「路過北角」,月底開始會在北角展出一系列藝術裝置。除了多個坐落在沿岸的公共藝術設施外,藝術團隊更首次帶來海上藝術裝置;藝術家在七姊妹泳棚舊址以長竹搭建了「北角泳棚」,重現昔日海岸風光,連同鄰近帶有天然水質過濾系統的「蠔殻」海上浮動裝置,希望市民關注水質變化等環保議題。
主辦單位認為北角是個新舊共融的地方,希望以藝術美化社區,啟發當區居民對公共空間的思考。遊人只要在海皮閒逛一趟,不難發現那些與社區融為一體的藝術作品。
更多藝術品:https://bit.ly/3mNJhC0
---
《明周文化》推介:
【新移民潮下 留守的故事】
送別移民父母後 留港少女:何處為家?
https://bit.ly/3sQ5y36
✧為香港卜了一支家人卦 朗天:想留港看卦應驗
https://bit.ly/2WqYJsS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路過北角 #北角泳棚 #藝術裝置 #海上藝術裝置 #七姊妹泳棚 #香港藝術中心 #社區藝術裝置 #公共空間 #林淑儀 #梁偉然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化按摩師「跨界大龍鳳」藝術節將於 6 月 29 日開始,這次「星 CUP 人物」就請來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經理梁偉然(Ian),與陶傑談論節目內容,大談箇中隱喻。 藝術節分為「埋嚟行」、「埋嚟玩」、「埋嚟睇」和「埋嚟傾」 4 個系列,希望觀眾不再坐定定,而是參與其中,例如「漂 PIU³」是化身為洗衣...
梁偉然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新舊交替的循環裡,要留下社區曾經孕育的價值,區報是其中一種重要方式。
在去年區議會選舉之後,更多社區報湧現,當中不少都由當區居民自發,展示了公眾對於認識及參與社區的趨勢。《北角有誌》卻是由香港藝術中心策劃的社區藝術項目「路過北角」出發,透過一系列研討和落區活動,由下而上引發社區居民對公共空間的思考和想像。
沿著電車鐵路走進街市,海水味與腥葷混和,不同口音掠過耳邊交疊,這大概是北角人的日常......同樣經歷著從市區重建而來的震盪的北角,幾年間地景變化甚大,沿海新樓相繼落成,一街之隔,舊有的庶民生活型態如常運作;作為早期發展地區,北角遺留下各種歷史遺跡如電廠、皇都戲院、各式商住巨廈,又因著早期人口流動而孕育出小福建、小上海等多元族群,皆映照著昔日大都會的輪廓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編輯之一Bobo(蔡寶賢)認為,地區報的重任之一乃呈現北角在人口、想法或是城市空間與組成的多元性,從中更新拓闊街坊對北角的認知與想像。今期收錄春秧街兩代人,以至店舖生命交替的人物故事,也有以城市研究角度出發、概述北角建築的半生歷史,同時亦設立讓街坊發聲的平台以及其他趣味生活分享,將個體聲音連接地區脈絡。如節目經理 Ian(梁偉然)分享,街市代表居民的集體回憶、福建人的歷史,還有各樣已從日常體驗中退去的文化遺產,皆需要藉著書寫,才能編織、梳理出北角的底蘊,居民亦能逐漸理解何謂一個好的公共空間。
去舊迎新乃是全港面對的恆常課題,區報的角色就如同一種在社區變遷前的預備,經篩選、梳理,在婉惜看得見的「消失」以外,更重要的是思索空間曾體現的人倫情誼,同時鼓勵居民為自己的社區發聲。一如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分享:「北角街坊既是讀者,也是創造者,一齊努力為這個『路過北角』旅程增添獨特性。」
路過北角 Via North Point
了解更多:
https://www.via-northpoint.hk/
#北角有誌 #路過北角 #香港藝術中心 #社區報
梁偉然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的家長市場在英國殖民地開始,率先已經視「文化藝術」為可有可無的閒科。全港中小學的成績表排列,中英數理化先行,歷史地理次之,體育、美術、音樂、勞作這幾科,在成績表上排在最末。有如電影一張演員表,關德興演黃飛鴻,曹達華和曾江演黃飛鴻的徒弟阿寬和林世榮,然後是鬼腳七、女主角任燕,再下來是大奸角石堅。香港中小學對「文化藝術」有如香港幾十年電影卡士海報上排在最末的西瓜刨、檸檬、陶三姑和陳皮梅,連李鵬飛姜中平也不是。
這是香港中國人家長根深蒂固的看法。望子成龍,時至今日,都想兒子長大做美國投資銀行在香港的買辦。也就是說,當美國和中國結成資本霸權聯盟,香港的教育應家長市場要求,只能將小孩培養成「為美國鬼子帶路」、「為中國紅色資本跑腿」的經紀。當然,世界經濟大失序,第三次世界大戰前夕,保命保飯碗要緊,真是沒有閒情來什麼文化藝術的風花雪月。
但懂一點藝術,懂一點難以用言語完全呈現的隱喻,如果時代保飯碗等於保命,看穿虛偽的眾生相,藝術就是洞裡的北斗星。
文化按摩師 Cultural Masseur「跨界大龍鳳」藝術節將於 6 月 29 日開始,這次「星 CUP 人物」就請來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經理梁偉然(Ian),與陶傑談論節目內容,大談箇中隱喻。
藝術節分為「埋嚟行」、「埋嚟玩」、「埋嚟睇」和「埋嚟傾」 4 個系列,希望觀眾不再坐定定,而是參與其中,例如「漂 PIU³」是化身為洗衣場的體驗劇場、「江湖 GONE WOOD」結合功夫、現代舞和跑酷等多種體技,重演 60 年代大笪地賣藝的熱鬧情景。最後「埋嚟傾」鼓勵天馬行空的創意提案,成功的話可獲不少於 5 萬元作啟動基金,並由藝術界達人從旁協助,在明年 1 月作演出。
延伸專題:
【文化按摩師:放下想像,體驗深水埗的日與夜】
https://goo.gl/AQ1xer
【文化按摩師:重新「看見」被遺忘的聲音】
https://goo.gl/q7tXeS
【Sony Chan:從一句不懂 到講法文棟篤笑】
https://goo.gl/BeX2AB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
多 3 篇,大腦再升*CUP!Follow IG:@cupmedia,圖解每日世界要聞。(www.instagram.com/cupmedia/)
梁偉然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化按摩師「跨界大龍鳳」藝術節將於 6 月 29 日開始,這次「星 CUP 人物」就請來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經理梁偉然(Ian),與陶傑談論節目內容,大談箇中隱喻。
藝術節分為「埋嚟行」、「埋嚟玩」、「埋嚟睇」和「埋嚟傾」 4 個系列,希望觀眾不再坐定定,而是參與其中,例如「漂 PIU³」是化身為洗衣場的體驗劇場、「江湖 GONE WOOD」結合功夫、現代舞和跑酷等多種體技,重演 60 年代大笪地賣藝的熱鬧情景。最後「埋嚟傾」鼓勵天馬行空的創意提案,成功的話可獲不少於 5 萬元作啟動基金,並由藝術界達人從旁協助,在明年 1 月作演出。
延伸專題:
【文化按摩師:放下想像,體驗深水埗的日與夜】
https://goo.gl/AQ1xer
【文化按摩師:重新「看見」被遺忘的聲音】
https://goo.gl/q7tXeS
【Sony Chan:從一句不懂 到講法文棟篤笑】
https://goo.gl/BeX2A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NGAme0E5Gc/hqdefault.jpg)
梁偉然 在 城市空間親子劇場【分享會@Blossom Cafe】x 規劃師與建築師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活動嚟到第三部曲- “分享會@Blossom Cafe”,今次同樣由香港藝術中心高級節目經理 梁偉然 先生主持,再分別邀請咗建築師以及規劃師,一齊回顧吓從親子 ... ... <看更多>
梁偉然 在 梁偉然的個人檔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梁偉然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梁偉然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 <看更多>